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宦官李辅国因何能只手遮天摆布皇帝?

揭秘:宦官李辅国因何能只手遮天摆布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4/1/16 18:38:31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言归于正传,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本是一名小宦官,阉党。当时最高集权的阉党非高力士莫属,那时李辅国的最大老板便是高力士,当高力士随着唐明皇和杨贵妃出走之际,李辅国抓住了时机,极力劝阻当时的太子李亨跟随出走,而是要求他能留下来主持大局,当然这只是一个烟幕弹而已,李辅国的真正目的是让太子李亨自立为王,李亨确实也照做了,成为了实际上的集权皇帝,唐明皇被迫成为了太上皇,而李辅国由于拥立太子成为国君被记一大功,顺利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路。

李辅国当政之后,不同于李林甫,李林甫只是口蜜腹剑,而李辅国的政治统治显得无比黑暗,可能也是由于他并非是一个正常人所致,他失去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他必须通过集权的统治来维护自己已失去的,李辅国当时权倾整个朝野,下属官员莫敢不从,甚至连李亨本人也逐渐被架空,成为了一个任李辅国摆布的傀儡皇帝。李辅国当政,简直就是晚唐的不幸,整个天下的不幸,所以当他一旦被拉下权利之位,简直是万死不能赎其罪。

李辅国,唐朝的一大黑暗势力,带领着官宦集团凌驾于皇权多年,形成了一股新的格局,宦官当宰相,这种风气让曾经被人人看不起的阉人有了实权,至此人们不再以阉人为耻辱,鸡鸣狗盗者甚至以李辅国为自己学习的楷模,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一样有权势的宦官。李辅国的崛起到死亡又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今天我们来走进李辅国的人生,看看他曾经做过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李辅国,可谓是大器晚成,年轻时的他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可以说他那时的光芒完全被高力士给遮掩住了,其实追溯起来,宦官的兴起来源于唐玄宗对高力士的宠爱,但高力士本人虽喜察言观色,但出发点却是从唐玄宗和唐朝的利益着手,并未夹杂过多的个人私利。当李辅国用计将高力士驱逐出了政治舞台,他的人生时代才刚起步。

同为宦官,李辅国他积压了太多的不忿和怨恨,以致于他一登上政治舞台,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实权,他确实也做到了,谗言屡进,残害了太多忠良,甚至于将肃宗与玄宗父子见面的机会都予以斩断,并一手定立了新的皇权即位者代宗李豫,李豫比李亨更容易控制和摆布,皇权于李辅国,已是囊中之物,但李豫不同于李亨的是,他有除去李辅国之心,也私下联合群臣授意将其除之。李辅国的结局,是自找的,是应该想象的到的,一个人的权势到达了极点也是衰败的开始,月盈则亏,李辅国之死可以说一点也不可惜。恶人作恶,遗害众生。当恶人的权势越大,遗害的范围也越大,造成的后果也相应会更加严重。晚唐时期的首当其冲典型人物就是当朝宰相李辅国,他所犯下的罪行简直就是花尽三天三夜的时间都不足以描述清晰,给当时百姓造成的危害史无前例,当然也造成了时局的动乱,所以他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

李辅国都有做过哪些恶贯满盈的事情呢?自从唐肃宗李亨自封为王后,李辅国便借助进言之功,迅速在政治权利的角逐中蹿红起来。他虽身为一名宦官,但却借着皇帝的宠信,对上级极端献媚,投其所好,对下属采取铁血政策,暴力镇压,这种处事风格使他获取了更大的权势,随着权势的扩大,他已不满足于宦官本职工作,他需要参与国家大事的议政,并能左右朝政的发展。于是随着李亨的病逝,在立储过程中,李辅国与当时的皇后发生了严重的利益矛盾,最后李辅国成功拥立太子李豫为王,并为其扫清所有继位障碍。

因拥立太子李豫为王,李辅国终于登上了当朝宰相之位,在他成为宰相后,却过于集权,当朝天子李豫的圣谕居然需要他的印章方能实施,可见他的权力已远远超过了当朝皇帝。皇帝的权利被夺走,下属贤臣自然不肯坐视不理,于是在以皇权为中心的筹谋中,李辅国最终难逃一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英宗登基称帝之后有何经历?宋英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嘉佑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帝位。文武百官进入宫廷,痛哭哀悼。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赵曙到东殿接见文武百官。正式即位,是为宋英宗。四月初二,大赦天下,赐给百官爵加一等,奖赏各军。赵曙想为仁宗守丧三年,命令韩琦代理军政事务,宰相大臣等不答应,赵曙才收

  • 宋英宗赵曙是怎样的皇帝?又有着怎样早年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

  • 乾隆皇帝为何会佩服宋仁宗?宋仁宗有何壮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关于前二人的功过是非,论说可谓已汗牛充栋,就不说了,在此只想略为言说一下人们似较少注重的宋仁宗。宋仁宗公元一○一○年生,因其之前的皇子一个个夭折,故

  • 自毁长城:建文帝朱允炆一招棋错丢掉了整个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

  • 杀权臣剐忠臣:明朝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误国害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是历史上的一个悲情皇帝。虽然他自己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他接手却是一个貌似强大,其实早已无官不贪,病入膏肓的帝国,加上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在位期间虽然左支右绌,勉力维持,最后也没能换救王朝灭亡的命运,自己也在煤山上吊死了。别人17岁可能正在下放的田间劳作,崇祯17岁就

  • 赵光义是怎样解决传位难题的?把皇位传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赵光义。赵元佐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随赵光义出征过太原、幽蓟。本是最合适的皇储。不料赵元佐却因叔父赵廷美冤死而发疯。雍熙二年(985年)重阳节,赵光义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设宴饮酒作乐,因赵元佐病未痊愈,就没有派人请他。散宴后,陈王赵元佑去看望赵元佐。赵元佐得知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进行宋朝的统一大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压力下,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相继向宋廷纳土归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赵光义于二月率军亲征,宋军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终于结束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的皇帝?赵光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起初,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赵光义从小聪颖而不群,与别的孩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的皇帝?是靠谎言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变换,不一定非要点燃烽火,刀光剑影,打打杀杀,血流成河。有时候,一个计谋,甚至一个谎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个弥天大谎,而撒谎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为后周将领,历郭威、柴荣、柴宗训三朝。赵匡胤的发迹,始于战功,也始于柴荣,没有流血的英勇事迹,没有柴荣

  •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杨贵妃爱吃荔枝的真实写照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一直相传杨贵妃爱吃荔枝。晚唐杜牧游华清宫,写下绝句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写的就是不远千里迢迢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事。杨贵妃的时代,西安尚叫长安。长安本不产荔枝,贵妃的荔枝全是由南方火速运来的。那是中国最古老的“特快专递”。据考察杨玉环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