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符氏拒绝殉节出家两嫁贵为皇后危难时力挽狂澜

符氏拒绝殉节出家两嫁贵为皇后危难时力挽狂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00 更新时间:2024/1/16 12:01:46

古代战争频仍,朝代更迭迅速,往往前一分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后一分钟立即沦为战俘。

美貌而尊贵的女子,最容易沦为战争的猎物,被多方争抢,生死不明。在这种时刻,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少之又少。

符氏就是一位奇女子,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救出了自己,并且赢得更为尊贵的身份。

符氏,陈州宛丘(今河南境内)人,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父符存审是后唐大将,曾出任宰相,赐姓李氏。父亲是魏王符彦卿曾任后晋天雄军节度使,与郭威有莫逆之交。她是后周世宗柴荣第二位皇后。

在符氏到结婚的年龄,有一位看相的,看了她的相貌说:“你的女儿贵不可言。”这话被后汉大将军李守贞听到了,他是个有心人,当即下聘礼,让自己的儿子李崇训娶了她。

后来李守贞据河中反叛,后汉枢密使郭威奉命讨伐,兵临城下时,李氏父子惊慌失措,拒不投降。

李氏父子为了免遭阶下囚之辱,准备自杀,自杀前想杀光家人。符氏不愿意殉葬,匿于帷幔后。李崇训找不到妻子,汉军向城内涌来,他只好自杀身亡。

符氏大难不死,神色并不仓皇,也不顾身为寡妇的悲惨现状,反而比之前更为镇定。

符氏从容淡定,据堂而坐。汉军一窝蜂冲进来,却见一个美丽女子从容地坐在堂上,一时色心大起,谁都想占点便宜。

情况十分危急,想凌辱她的,想杀她的,一时乱作一团。

符氏猛然站起来,头上的珠翠随着她的动作起起伏伏,她厉声呵斥道:“谁敢动我,我是符魏王之女,魏王与枢密使郭太尉的关系,虽兄弟也比不过,你们胆敢无礼,我定不轻饶!还不快去禀告郭威,就说我在此,快去快来!”

说完,面不改色,安然落座。

士兵们傻眼了,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进退。其中有机灵的,抱着不如试一试的方法,上前行军礼说:“夫人少惊,我等无礼,罪该万死,望夫人原谅,我们就去禀告太尉。”

符氏脸上不悲不喜,看不出表情。汉军一脸泄气,去抢东西去了。

其实在那种情境,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乱军中一柄剑就可以让你霎时见阎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那么多对耳朵停着,哪怕你有一丝怯懦,声音有一丝颤抖,眼光有一丝犹疑,后果将不堪设想。

毕竟士兵们都是粗鲁的人,不是吃素的,如果露怯,被乱刀砍死也有可能。她焉能做的滴水不漏,面不改色,气不喘手不抖,连一丝慌乱也无?这气度,纵是男人也要自愧不如吧!

郭威最近心神不宁,老觉得有什么事会发生,刚好军士来报符氏的话,郭威一拍大腿,对了,是我老朋友的女儿,快去准备马车!郭威大喜,赶紧让人去把符氏带回来。就这样,不甘心死的莫名其妙的符氏,被囫囵个带回家,跟父母团聚了。

母亲劝说她出家为尼,她认为一女不事二夫,再说,丈夫死了,你没殉节,这样真的好吗?出家,在外人那里还说的过去,会有人投赞成票。

符氏坚定地摇摇头说,不。

她说,宁死也不出家,女子的命运由得他们说三道四吗?我倒想好好过我的人生呢!

女儿如此有主意,母亲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好由得她。

郭威倒是个有主见的,不为世俗所左右,他听说这件事,说:“此姑娘如此性情,正该为天下之母啊!”

没想到,话音未落,他的预言竟实现了。郭威有一个养子,叫柴荣,后来他继承了王位。柴荣求娶符氏。符氏的父亲自然高兴,就去问女儿道理,女儿思忖一下,也点点头。

柴荣一顶花轿将姑娘抬到军中,在军帐内举办隆重的婚礼,洞房花烛夜,柴荣揭开新娘的面纱,看她双眸含情,仪态端庄大方,心里喜欢得不得了。

一代枭雄,往往是将天下翻云覆雨的人,他们内心没有陈腐的框架,不会被世俗所拘。一句话,爷喜欢就行,管你们议论什么!二婚的生活竟比头婚还好,柴荣对她极好。

虽然柴荣是粗人,脾气暴躁,但她温婉有礼,三言两语打开他的心结,当柴荣打骂军事,她又从旁为军士说好话,军士们都很感激她,柴荣也愈发敬重她了。

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是为太祖。

公元954年,太祖郭威病逝,柴荣即帝位,是为世宗。

符氏被立为皇后。

符皇后不仅谦和有教养,在军事上也颇有见地,往往指出世宗不当之处,可惜世宗并未听进去。不过符皇后经常劝谏世宗爱护龙体,世宗颇为感动。

世宗要率兵征讨淮南,皇后以为不宜亲征,世宗不听,硬要前往。皇后只好同行,一路关怀备至,照顾饮食起居,犒赏将士,令世宗十分感动。正如符皇后所料,战果不佳。时值炎暑又遭暴雨,皇后身染重病,在回京的途中病情加重,没得到及时医治,竟然香消玉殒了,享年26岁。

世宗对符皇后之死十分悲痛,为她服丧七日,谥为“宣懿皇后”,安葬于新郑,其陵墓叫“懿陵”。(原文来自静说历史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的生母是谁?朱棣的身世为何非常的混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谁?现在的情况来看,马皇后和碽妃李氏最有可能。那比较一下马、李二人,朱棣还应该是马皇后所生,因为碽妃的情况与洪吉喇氏、翁氏一样,在时间上有破绽,生育时间与朱棣的年龄对不上号的。但有人提出反对,说是在朱棣没有夺位之前,他是妃生的没有人提出异议。但在他通过政变取得皇位后,情况变了。篡位本

  • 明成祖朱棣搭建报恩塔究竟是想报答谁的恩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上讲得很清楚,朱棣为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建。但具体谁是他的母亲,这里就很有学问了。近来出版的学术著作似乎为此事定了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如中国古建筑权威潘谷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持有这种观点,不久前笔者去拜访潘先生时,他还是这样说。但《明史》明确称:“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

  • 古代残酷的殉葬仪式:朱棣居然用朝鲜贡女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用活人殉葬的野蛮制度,早在商周时代就出现了。只是这种做法太残忍,秦汉之后,才有所收敛。不埋活人,便用木俑、陶俑代替。从此以后,以活人殉葬的做法就极为罕见了。有些开明君主,临终前还明确要求,将身边的大批宫女,遣返民间,任由婚嫁。本来,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想不到,“活人殉葬”的习俗,又在明朝死灰复燃。朱

  • 揭秘:为何说朱元璋的马皇后被“妖魔化”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听过评书《大明演义》的人,一定非常腻味朱元璋和他的原配马皇后。在曲艺演员嘴里,这两口子心怀叵测,卸磨杀驴。不但害死了元帅徐达,炮打“庆功楼”,还勾结形成以皇后“马大脚”为首的“韩马奸党”,架空了年老多病的朱元璋。当然,这些故事绝非真实的历史,而是江湖艺人对朱元璋铲除功臣的做法极为不满。其实,马皇后并

  • 马皇后究竟是怎样管理朱元璋那些后宫嫔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终于收割胜利果实了。他“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新皇帝满身盛装,威严地接受了百官朝贺。朱元璋甫登大位,立刻册封原配夫人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替朱元璋成功管理着小老婆群和子女群。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大明“第一国母”就能敦上睦下、亲老爱幼。在她手里,整个朱氏大家

  • 未当皇帝之前朱元璋与妻子马氏遭过怎么的罪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后妃列传》交代了马皇后的出身:“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这就是“马氏”的苦难童年:母亲死了,父亲跑了,长年寄养在郭子兴家里。1352年,郭子兴招募上千流民,啸聚濠州,号称一方“红巾军”。这时候, 朱元璋风尘仆仆地赶来投奔。据《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剿杀明朝当时的“第一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万二,明人。嘉定安亭万二,富甲一方。有人自京回,万问其见闻。其人曰:“皇帝(明太祖)近有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万叹曰:“兆已萌矣!”即买巨航,载妻子,泛游湖湘而去。不二年,江南大族以此籍没,万二卒获令终。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想。”万二这样的大

  • 明祖陵在哪?朱元璋究竟是怎样寻觅陵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祖先们既然被追尊为皇帝,皇后,其葬处就应该建陵,并应依制建造帝陵建筑。但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只追加封号,没有营建祖陵建筑,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呢?原来朱元璋少时家贫,居住地一迁再迁,使他根本不知道其三代祖考的确切葬地。因此,他为寻找祖陵葬地颇费了一番周折。根据史料记载

  • 揭秘:马可波罗可能没有来过中国 将苏杭弄混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美剧《马可·波罗》刚刚推出就在网上掀起热潮,号称比《权力的游戏》更土豪的这部美剧虽然褒贬不一,但马可·波罗这个13世纪意大利大叔,可是又火了一把,顺带也给美国人普及一下了元朝历史。巧合的是,关于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昨天在西湖边开了一场高大上的学术盛会“杭州与新丝路”。在琴箫合奏的《丝路梦寻》的旋律

  •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为什么要处死功臣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的明英宗,首先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君统“正名”,为此,明英宗废除了景泰帝名号,改元“天顺”。天者,天命所归;顺者,顺应民心,年号虽然改了,景泰帝也已经废了,而对当初危难时刻拥立景泰帝上台的主谋于谦如果不加以惩治,显然还不足以证明其复辟之君的政治合法性,无法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