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炽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朱高炽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55 更新时间:2023/12/30 12:16:15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虽说明朝皇帝中有很多奇葩,但朱高炽更他们不太一样。他在位还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人说朱高炽虽然在位一年,但其作为太子监国时间却非久,这完全可以看出朱高炽的执政。

但是太子皇帝是不一样的,虽然在这么长时间里完全可以看出朱高炽的性格以及为为人处世,但监国毕竟是临时的,朱高炽作为太子达到了二十年时间,可是在大部分时间里,执政的是朱棣本人,所以并不能把仅仅一段时间的监国,看做是他的成绩。

不过客观地说,监国这段经历对于朱高炽来说还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赢得了他的老师们——大部分为翰林学士——的尊敬,并得到了宝贵的实际行政经验。

我们说朱高炽和朱棣是完全两种不同性格的皇帝,那么自然地施政的理念也完全不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朱高炽这种仁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棣杀伐果断,穷兵黩武,从历朝历代来看,数次亲征这种事基本上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

人眼里,大多不太喜欢朱棣这种皇帝,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朱高炽这样的施行仁政的皇帝。

说起翰林学士可不一般,尤其是大明时期。本身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一般都是重文轻武,虽然各个时期受到的重要程度略有不同,但文臣一般都会有很高的待遇。

尤其是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以翰林为主要选择的对象的大学士制度开始出现。翰林院品阶并不高,但靠近权力中心,相当于中央秘书机构,直接为皇帝服务,还掌管着科举事务。

当然了,这当中翰林院的职责还包括了修书撰史。所以别看翰林院官职不高,可是影响很大。

朱高炽由于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受文人的吹捧,当然了,如果什么都没做,只靠文人吹捧显然是不够的,毕竟日久会见人心。那么我们看看朱高炽短短的执政生涯都做了什么。

首先朱高炽施行的是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他取消了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还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这一点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

他的很多改革让老百姓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大明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其次他开始拨乱反正,将建文帝时期的奸党族属赦免放还回家,将发放至教坊的人宽恕从良,还给日产。其实建文帝当时的执政也是依靠文人,而在靖难之役后,文人曾遭到打压,尤其是支持建文帝的,根本抬不起头。朱高炽改变了这一切,消除了因靖难之役而受到牵连的人的怨恨,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赢得了天下读书人的认可。

最后,朱高炽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在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他还建立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这也是很多皇帝所做不到的。

此外,朱高炽对于科举制度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科举可是古代鲤鱼跳龙门的最关键的通道了,朱高炽也知道科举的重要性,所以他当时为了争取全国的人才,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

虽然朱高炽的很多政策在新皇帝登基后都被改变,但也有很多留了下来,像科举制度的改革,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所以正因为他的这些仁政,以及他和文人的交好关系,使得他在位仅仅一年,却获得了千古英名和后世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鸿门宴中项伯百般保护刘邦,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对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来说,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

  • 刘文静有免死金牌最后也没能得以善终,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拿到免死金牌的大臣不管犯什么罪都能免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文静,生卒年南朝陈光大二年至武德二年(568-619),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与秦王李世民、好友裴寂三人并称开国元勋,且“身有铁券,可免二死”。就是这样

  • 井陉之战中韩信是如何打败20万赵军的?背水一战一词饿来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

  • 历史上深受武则天信任的狄仁杰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往今来尽管有无数的王侯将相都烟消云散了,但人们追求成功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人们会崇拜和模仿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模仿他们走过的

  • 明朝三才子之首的杨慎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字用修,号月溪、升庵。是武英殿大学士杨延和之一个。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同时又是书香门第,是得到良好的家庭教的,再加上他学习刻苦,经过他的努力,最终在他二十四岁

  • 三国时期董允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蜀汉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彼时,刘备册封诸葛亮为丞相。在此之后,丞相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

  • 寇凖作为一代名相,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寇凖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代名相,他的形象也曾出现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这位曾定下澶渊之盟的北宋政治家的结局却十分凄惨。寇凖的一生因自信而获得重用,最后因自以为是被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寇凖结局的前因后果。寇凖的自信是

  •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会失败,诗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汉大军已经准备发北伐曹魏。在大军出发之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

  • 作为唐朝第一任宰相,为什么裴寂的下场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他从名气上看不如房玄龄、狄仁杰等名相,但他的存在也不容忽视,他是大唐第一位宰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裴寂是什么人呢?裴寂字玄真,裴寂从小父母双亡,要没有他的兄长,估计他命运还未可知。在隋朝的时候,裴寂曾做过晋阳副监,而李渊起兵前留守太原,所以双方很

  • 邢颙是什么人?他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是曹操集团中除战争和瘟疫之外“减员”最严重的一次风波。众所周知,曹丕曹植各有“羽翼”,另外他们各自又有一批支持者或拥护者。丁仪等人曾经陷害他人,蒙蔽曹操曾导致曹植一方占有巨大优势。但曹操身边不乏坚决拥护曹丕的大臣,有些是曹丕的党羽,而有些大臣的确是公正判断。在曹丕阵营中,就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