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的实力怎么样?都有哪些作为?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的实力怎么样?都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3/12/18 2:28:56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刘蜀集团中五虎上将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尽管对史料是否记载有这一称谓,各大家是众说纷纭,但无论是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还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还是后人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广为流传,但这五人的形象着实令后人印象深刻,导致很多时候谈起东汉末年的绝世猛将时,除了五虎将以为想不到其他人了。然而乱世出人才,与刘备抗衡的曹操帐下也有不少能人,文有可以与诸葛孔明比肩的荀彧、司马懿等,武则有武力不输于五虎将的五子良将。既然名声不大,就拿战绩说话,且看“魏五子”都有哪些丰功伟绩吧。

一、颠沛辗转,成就百战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里的“五子”即为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以及徐晃,尽管手下武将人才济济,但曹操在行军作战时,攻城略地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战败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而五人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前将军张辽了。张辽,字文远,出身边塞,无论是罪臣之后,还是辗转为臣,都可以说张辽的前半生并不好过。张辽先祖是西汉时著名的对匈奴诱敌歼灭战,“马邑之谋”的发动者聂壹的后人,然而这场失败的谋划不仅使西汉与匈奴原本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剑拔弩张,就连聂家后人也不得不避祸远逃,到张辽时,也因“本聂壹之后,以避怨改姓”。

尽管张辽孔武有力,又善马术骑射,但跟的主君却没有好福气。张辽出身雁门边塞,少年时没少经历过胡人的杀掠洗劫,张辽也是个有血性有志向的好男儿,但仅凭双手双脚难挡胡人的大军。就在张辽郁郁寡欢之际,“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遂与南匈奴左部胡合,杀其单于”,新任并州刺史丁原看重他的孔武有力,于是召其为从事,又命他带兵赶赴京城,去接受大将军何进的领导。见到何进后,张辽又被外派到河北募兵,待召集士卒千人而返时,不料大将军何进被杀,不得已,张辽又从属于董卓。董卓与吕布生隙,被吕布所杀,张辽“以兵属吕布”,后吕布嫡系部将宋宪、魏续等人绑缚陈宫向曹操投降,曹操杀吕布,“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尽管张辽恪尽职守,却历尽坎坷,在投属曹操后,张辽终于结束了他辗转易主的生涯。

虽为降将,但曹操不计前嫌,拜张辽为中郎将,还赐爵关内侯,这想比也让不少曹家嫡将眼红吧。早在吕布帐下时,张辽就与高顺合力击败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又共同击溃了刘备。投身曹操后,张辽不负所望,官渡之战中,“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颜良”,曹操击破袁绍后,“遣辽定鲁国诸县”,随后张辽又从攻袁氏,立下很多战功,最后还受封为都亭侯。白狼山一战,张辽更是大放异彩,面对突然向自己袭来的数十倍敌军,张辽没有丝毫慌乱,而是极力劝说曹操应当趁着胡虏的阵势不整,立刻进行交战,张辽的雄壮斗志,感染到了曹操,曹操不仅下令出击,还“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此战打出汉人的尊严与血性,难怪此役之后,越来越多的志士觉得张辽可与卫青、霍去病比肩。

若说白狼山之战让张辽脱颖而出,那么其仅靠八百士卒便抵挡东吴之主孙权带领着十万人的亲征,张辽之名可谓震动天下。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东吴之主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但包围圈尚未完成,张辽以“折其盛势,以安众心”之志,亲率八百锐士进攻东吴,“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勇猛得让孙权败退,后来更是率领诸军乘势追击,几乎再次捉住孙权,孙权“走登高冢”、“蹴马趋津”,才免于被生擒活捉。

二、战必先登,骁勇显名

乐进虽然身材短小,但以胆识英烈而跟从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官渡之战,曹操以少击多,乐进率军袭袁绍别营,降服袁绍将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还将淳于琼斩于马下。既破袁绍,乐进复从曹操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斩其大将严敬,又多次击破两人的军队,大胜而归。

为遏制刘备掌握西川,曹操派兵进攻南郡,乐进不仅击退了留守的关羽、苏菲,还收服了原本投降刘备的南郡诸郡山谷蛮夷。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围攻合肥,在敌我悬殊的压力下,众将打开曹操之函,上面写道:“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三人紧密配合,大破吴军,差点还抓到了孙权。乐进以其勇悍猛迅,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

三、刚正不阿,折节受辱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京中动乱,董卓借勤王之名挟持天子,于禁跟随曹操的至交好友鲍信招募名士,讨伐董卓,鲍信向曹操推荐于禁是可用大才,于是曹操拜于禁为军司马。之后于禁随曹操转战各方,大破黄巾军、斩袁术四将、破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官渡一役,于禁与乐进等将领率步骑五千,渡河,攻击袁绍别营,“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数千,俘获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战后,于禁迁偏将军。

于禁颇受曹操信赖,也是曹魏集团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五子良将”中,当属于禁最刚正不阿,“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然而于禁却也是最爱士卒的,关羽水淹七军,立义将军庞德宁死不屈,但没想到的是左将军于禁居然举军投降,就连信任他的曹操都感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为保证手下士卒安全,于禁不得不暂降于关羽,待到吕蒙攻破江陵,于禁得以获释而到了东吴,却也被东吴诸将不喜。哪怕最后回到曹魏,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操之子曹丕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以此羞辱于禁,“禁见,惭恚发病薨。”

四、善处营陈,国之所依

张郃,字儁乂,是汉末曹魏集团的又一名将,其兵法谋略可与“汉初三杰”的韩信相当。张郃本投身在袁绍手下,然而因为谋士郭图失策,又诬陷张郃等人,不得已,张郃、高览等将领烧掉了攻城橹,投降了曹操,曹操大悦,对张郃说:“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此后张郃便极受曹操信任,从征四方,张郃也不负众望,每战必克,“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魏蜀吴呈三国鼎立之势后,曹丕拜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爵位,等到曹丕登基之后,又进封他为鄚侯,命他率兵进攻东吴,张郃独自率领几路大军南下而东吴竟无人能与之敌,曹丕之子曹叡即位后,命张郃率军南下,驻扎荆州,与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追至祁口,交战,破之”。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大举北伐,“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张郃则“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张郃对于后期曹魏政权可谓是守土柱石,国之所依。

五、亚夫遗风,无双国士

“五子良将”的最后一个人,便是徐晃,徐公明了,传闻与关羽是同乡,起先随车骑将军杨奉,后杨奉与曹操为敌,大败,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官渡一役,本是袁绍手下的荀攸不满其优柔寡断,投靠了曹操,曹操采用荀攸之计,以辎重为诱饵,使得文丑军队陷入争抢的混乱之中,徐晃“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得以显威官渡。

徐晃善于领兵,治军严谨,曹魏集团之下唯有徐晃一人能够做到“慕容贷法,而兵士倾心。宽猛相济,故无不均”,就连曹操也不得不称赞:“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刘孙联盟让曹操很是头疼,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而迫降于禁,围攻樊城。若是此刻讨伐关羽,南方的东吴想必会顺势攻魏,使魏国陷入两难的境地,于是曹操采纳了司马懿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下令徐晃率军援救身在樊城的曹仁。成功离间关羽与孙权,使关羽陷入进退两难后,徐晃又大破关羽所部,解围樊城,后东吴大都督吕蒙偷袭江陵,关羽被俘杀,此战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襄阳之险,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后来两家撕破脸皮,曹操能坐收渔翁之利,也多亏此战,也怪不得曹操会说出“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的话来。

我们所熟知的东汉三国,很大部分来源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但此书并非正史,且以刘备为正统来书写,曹魏君臣都不乏贬价之辞,因此相比于五虎将,五子良将的名声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境界。但不可否认,这五人都为曹魏集团统一天下提供强大的助力,他们不仅加快天下再次统一的步伐,也抵御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入侵,五人均为绝世猛将,理应被后人铭记、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高炽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虽说明朝皇帝中有很多奇葩,但朱高炽更他们不太一样。他在位还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朱高炽虽然在位一年,但其作为太子监国时间却非常久,这完全可以看出朱高炽的执政。但是太子和皇帝是不一样的,虽然在这么长

  • 鸿门宴中项伯百般保护刘邦,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对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来说,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

  • 刘文静有免死金牌最后也没能得以善终,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拿到免死金牌的大臣不管犯什么罪都能免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文静,生卒年南朝陈光大二年至武德二年(568-619),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与秦王李世民、好友裴寂三人并称开国元勋,且“身有铁券,可免二死”。就是这样

  • 井陉之战中韩信是如何打败20万赵军的?背水一战一词饿来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

  • 历史上深受武则天信任的狄仁杰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往今来尽管有无数的王侯将相都烟消云散了,但人们追求成功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人们会崇拜和模仿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模仿他们走过的

  • 明朝三才子之首的杨慎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字用修,号月溪、升庵。是武英殿大学士杨延和之一个。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同时又是书香门第,是得到良好的家庭教的,再加上他学习刻苦,经过他的努力,最终在他二十四岁

  • 三国时期董允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蜀汉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彼时,刘备册封诸葛亮为丞相。在此之后,丞相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

  • 寇凖作为一代名相,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寇凖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代名相,他的形象也曾出现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这位曾定下澶渊之盟的北宋政治家的结局却十分凄惨。寇凖的一生因自信而获得重用,最后因自以为是被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寇凖结局的前因后果。寇凖的自信是

  •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会失败,诗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汉大军已经准备发北伐曹魏。在大军出发之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

  • 作为唐朝第一任宰相,为什么裴寂的下场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他从名气上看不如房玄龄、狄仁杰等名相,但他的存在也不容忽视,他是大唐第一位宰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裴寂是什么人呢?裴寂字玄真,裴寂从小父母双亡,要没有他的兄长,估计他命运还未可知。在隋朝的时候,裴寂曾做过晋阳副监,而李渊起兵前留守太原,所以双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