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创业时期曹操总是会亲自出征,这是为何

历史上创业时期曹操总是会亲自出征,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80 更新时间:2024/3/10 21:02:25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提到曹操,大家并不陌生。可能由于《三国演义》的因素,让人觉得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之人。当然在历史上,曹操也是一位一手遮天的权臣。

不过,就以当时的情势而言,曹操虽然欺压天子,但他确实对汉朝有功。

东汉末年,天下动乱,汉室势弱,内有权臣专权,外有诸侯割据拥兵自重,同时汉天子也屡遭权臣挟持,其中曹操就是一位。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以天子之名征讨四方,经过他多年的东征西讨,确实扫灭了不少割据势力,并且还统一北方,对于衰弱的汉朝而言,确实给汉朝带来了一些生机,当然,曹操的地位、威望也确实越来越高。

但对于整个汉朝和天下大势而言,曹操征讨天下、统一北方,确实是有利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若没有我,不知天下几人称王”,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至于曹操的功过是非,历史早已定论,这里不做多言。

当初曹操在掌权时,每到战争之时,他总是亲自出征,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乱世造英雄,在乱世之时,以武略为主。也就是以掌握兵权为主。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掌握了权利,谁就可以控制一切。

曹操后来的地位为什么越来越高。就是因为他掌握兵权,每当出战他亲自出征,打了胜仗,自然都是他这个主帅的功劳。打的胜仗越多,他的地位就越稳固。

就算打了败仗,他有地位、有兵权,谁又敢造次乱来。只要牢牢的掌握兵权,就控制了一切,又岂能轻易的把兵权委托他人。

委托之人若忠心还好,若有二心,岂不是地位不保。

曹操亲自出征,不仅可以得名利之功,而且还可以牢牢的掌握兵权,所以他总是要亲自出征。

其次,曹操亲自出征,可以在战争之时,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毕竟他是主帅,别人投靠的自然是他。

若是让他人带兵打仗,招揽的人才虽然名义上是他的下属,但实际上却非自己的嫡系。

所以,亲自带兵又有招揽人才、稳固地位的功效。

最后,自古以来都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

所谓上马打天下,讲的就是武略,跨马出征、冲锋陷阵,想要打天下,就需要攻打城池、攻占地盘。而想要取得城池、地盘就是靠打。

虽然常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但是若不先打下江山,又治理什么呢!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打江山就是治江山的起源,所以打江山就需要亲力亲为,在以武略征战天下、征服四方。

在古代开国皇帝中,不少都是常亲自出征的,而把留守后方的事交给信任的、有能力的大臣。

比如刘邦,他就是常亲自带兵,虽然在楚汉相争的前期,他屡次败于项羽,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亲自出征,而把后方交给萧何治理。

曹操也是如此,他亲自带兵征战天下,留夏侯惇为了治理后方。和曹操同时期的刘备,也是常亲临战阵。

所以,打天下还是需要亲力亲为、亲自出征,这样来看,就不难理解曹操为何总是要亲自带兵了。

当然,也有的皇帝很少亲自出征,但是他有得力的助手。比如李渊,他做皇帝后,大多是在京城,而把征讨天下的大任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是李渊之子,子代父出征,也可以体现出开国亲征的重要性。

而李世民后来为什么能发动政变成功,就是因为他常年的亲征,不仅为大唐建功立业,得以位高权重、地位显赫。重要的是,他通过带兵,可以掌握军权,得以在军中有一大批的忠实追随者。这些追随者,虽名为大唐李渊之臣,但其实却是李世民的嫡系心腹。李世民在军中有权利地位,自然发动政变容易成功。

由此可见,打江山亲自出征是很重要的。

总的来说,曹操之所以亲自出征,就是为了牢牢的抓住军权,绝不让别人染指军权的机会。同时他也没有绝对信任之人,所以才不放权。因为一旦所托非人,自已的处境就惨了。

曹操通过亲力亲为的出征,得以奠定了曹魏政权,但他的子孙后来做了皇帝,就开始安坐龙庭而少于战阵,把征战之事就交给手下大臣(当然,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是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曹魏政权落到了曹爽之手,但曹爽岂是司马懿的对手,司马懿虽然在曹操时期不怎么出名,但在曹丕、曹叡时期他可是一个牛人,成为了一个专门带兵的帅才,他带兵的时间久了,就和曹操一样,自然也积累的一大批的追随者,后来他发动政变,彻底取得的曹魏政权,从此曹魏政权尽落于司马氏之手,为后来司马炎以晋代魏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东吴是如何灭亡的?此战中功劳最大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晋灭吴之战,可以说是自秦代以来最迅疾的统一战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势力。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九阿哥胤禟?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在继位后的首要之事便是稳定朝政、打击政敌,而“八爷党”就是雍正的最大目标。“八爷党”们的地位就此急剧下滑,除了党魁八阿哥胤禩被狠狠的整治之外,胤禩最得力的拥护者九阿

  • 历史上和珅是如何发迹的?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算陌生。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如果没有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历史上,我们很难讲纪晓岚和和珅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个人虽然为官经历上有交集,但跟电视剧演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和遭遇。都知道和珅是大清第一贪官,

  • 面对唐玄宗的薄情寡义,江采萍写下七言绝句以表达决绝的心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江采萍,号梅妃,唐玄宗宠妃之一,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因擅使石斛珍珠汉方养肤,别号斛珠夫人和“祖姑皇妃”之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唐代的宫廷女子中,有名的才女不少,比如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上官婉儿等等。有一个叫江采萍的名字,大概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如果提起和杨贵妃争宠

  • 白居易的仕途之路有多不顺?他为何会被贬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白居易自幼聪慧,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写诗,在他16岁那年,因他的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就让他到京城

  • 历史上抢夺陈圆圆的刘宗敏,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宗敏是明朝末年起义将领,是闯王李自成的部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他的名字非常大,但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好,这个人最为人诟病的就是,霸占了陈圆圆,最终导致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这才导致了李自成兵败。这种说法虽然看起来有演绎的成分,但这里面所反映的思想,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那个时代

  • 三国时期李通的一生有何作为?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李通(167年-209年),字文达,小字万亿。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曹操麾下的武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也即张辽、张郃、乐进、徐晃、于禁等人,还有人会想到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曹魏宗室的武将。当然,除此之外,曹操作为东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张昭都是托孤大臣,他们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在古代,托孤事件很普遍,并不算是个别事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汉末三国时期,托孤大臣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比如魏文帝曹丕临终之际,选择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这四人作为托孤大臣,以此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再比如孙权去世时,则指定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

  • 历史上王朗是什么样的?真是厚颜无耻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中的相信大家都会对起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故事记忆犹新,尤其对诸葛亮痛斥王朗“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之语,会有深刻且难忘的印象。故事的最后诸葛亮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将王司徒给骂死,可以说是十分经典了。那么历史上王朗真如演义中一样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王朗本名王

  • 通过自己努力取得辉煌战绩的狄青,为何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狄青,字汉臣,北宋著名将领,他出生贫寒,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俗成就,实属传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他救活了被哥哥打落水的无赖而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