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微服私访为平民打过广告的皇帝:乾隆弘历

历史上微服私访为平民打过广告的皇帝:乾隆弘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3/12/14 9:30:31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版广告法已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近来,一些演艺界名人因参与违法广告,也被国家工商总局通报点名。对此广大消费者无不拍手叫好。严格执行新广告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动真格的,不论是谁名气多大都要处理,这样名人代言广告才会遵章守法。那么,古代名人也代言广告吗?他们代言广告又有哪些趣事呢?

我国古代的商业广告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当时的名著《诗经》之《卫风·氓》里,就记载了最原始的广告形态:“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小伙子抱着布等待人们来购买。这里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实物陈列广告;而同时代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曾描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里提到的“悬帜甚高”,就是用来招徕顾客,当属于旗帜广告,可见这种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而诗歌广告,则首推唐代大诗人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酣畅淋漓的诗歌酒广告,早已成为千古绝句。

其实,较早的名人广告代言,当数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是以自己的书法代言。有史料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个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老婆婆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篮子竹扇马上就卖完了。王羲之的广告代言,不仅没有收取费用,反而含有扶贫的意味。

宋代苏轼也多次做过同样的事。南宋庄绰《鸡肋编》载:当时苏轼官场失意,被贬到海南岛,恰遇一个卖馓子的老妇人因为生意不好而发愁。苏轼同情老妇人的境况,欣然挥笔为老妇人作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该诗以准确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把馓子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刻画出来,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老妇人得到这四句诗,就把它贴到门上,这还真成了活广告,老妇人的馓子店马上顾客盈门,收入倍增,一家人的温饱解决了。能够主动用诗歌为商品宣传服务的,恐怕苏轼算第一人。

另外,苏轼还写过一首广告诗,那是苏轼渡淮后,挚友章使君送他江苏双沟酿造的名酒,诗人品尝后立即作诗赞誉佳酿:“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烛成花。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古代使用对联代言广告的也不乏其人,其中一个就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有一年除夕,朱元璋降旨,要求金陵帝都文武百官和庶民百姓,家家都要贴春联,庆贺新春。他还自己上街微服巡视,发现一家没有贴春联,一问才知是一家阉猪的,生意不好,还不识字,请不起别人写对联。于是朱元璋挥笔给他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显然此联写得幽默风趣,引得街坊邻居围观,结果直接为他家做了广告。

另有史料载,明朝弘治年间,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家父女开的酒店,因经营不善,生意萧条,父女俩陷入困境。这年春天,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进店饮酒后,问明原因,便奋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这两行大字,轰动了远近城乡,每天观赏者不断。从此,酒店的生意逐渐兴隆起来。

相传,有一年清代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京城偏僻的小巷里见到一家叫“天然居”的饭馆,素爱题诗联句的乾隆诗兴大发,提笔在店牌上写了一副回文联的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是下联苦思不得其果,正在他大伤脑筋时,纪晓岚对出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一对联竟然为天然居酒店做了一回免费广告,一时客满,生意火爆。所谓古代名人代言广告,其实大多不过是他们信手拈来、即兴而作的成人之美作品,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渴望回报,有的是一颗颗善良的心、一份份爱民之意,才留下了这一段段佳话。所以,到今天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熹如何看待男女野合:各人都得到了所需的欲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男女朋友如何看待性问题,如何看待男女朋友关系,如何看待男女生之间的交往

    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到的“淫”与“淫奔”,历来多有歧解,难以定论。那么,朱熹的本意是什么呢?“淫”,有许多义项,第一义项是“逐渐扩散”,这应是“淫”的原初意义。《考工记·匠人》有:“为沟洫,善防者水淫之。”其中的“淫”有“逐渐扩散”、浸淫的意思。“淫”的部首是水,当然与水有关;右侧上部与“妥”的上部

  • 光绪是怎样的皇帝?历史是怎样评价光绪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光绪皇帝怎么称呼慈禧太后,历史上光绪是个怎样的皇帝,光绪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清史稿》论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

  • 诸葛亮的一生之敌:三国中诸葛亮一生最恨之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一生最怕的三个人,三国里谁被诸葛亮气死的,如何评价诸葛亮的一生

    在中国士人的世界里,诸葛亮应该堪称完美的道德偶像。可即便是道德偶像,也需食五谷杂粮,也须有爱恨情仇的。倘若抛出一个话题:诸葛亮一生最恨的男人是谁?时人大多会不假思索脱口道,想必是曹操吧。这般论调,自然是有道理的。譬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就曾掷地有声地写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

  • 揭秘:清世宗雍正皇帝是乾隆的亲生父亲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是不是雍正亲生的,乾隆是雍正的什么人,康熙的爸爸是雍正

    清朝陈元龙生于1652年,卒于1736年,字广陵,号乾斋,1685年陈元龙获得了一甲二名进士,从此入仕,后来被弹劾,但是1691年再次被起用,后来也得到了康熙与雍正的重用,据说在雍正年间曾经亏空公银212000两,但是后来却被一向苛刻的雍正恩免,去世之后谥号为文简,人称“陈阁老”,陈元龙自小便才思敏

  • 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真的什么都是十全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能力,乾隆皇帝简介,自诩和自喻

    乾隆皇帝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乾隆的十全武功是:十功者,平准格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当然这里边有不少吹嘘浮夸的成分,还有一些镇压农民起义等不光彩的事情。晚年的乾隆皇帝骄傲自负,好大喜功,而他的奴才们也是极

  • 解密:南宋很多风云人物为何会羡慕辛弃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人品不行,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辛弃疾和岳飞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吗

    1181年,也就是南宋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在福建上饶的带湖,闲着,做些什么来打发时光呢?带湖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能见度高,满山谷的松树和翠竹,与天上的白云融在了一个画面里,“连云松竹”,辛弃疾老师虽然一时不能施展胸中抱负,但是能在这样的山水胜景中度日,也知足了,于是感叹“万事从今足”。

  • 赵云之死:竟是被曹魏宗室曹真击败后抑郁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赵云辉煌的一生中有一个挺没有面子的结局,因吃了败仗,而被贬官,然后抑郁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相对于三国男神赵云来说,这位打败了他的曹真名气会小不少,也没有多少人会喜

  • 萧燕燕两嫁受尽恩宠 皇帝竟然下诏书允她自称“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今女子慧而执掌权柄的并非只有武媚娘一个,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有24位掌权或者“垂帘听政”的女性。当然,这还不是全部,韦后、天平公主这些野心勃勃的女性都未计算在内。这24位,应该是历史上予以承认的,当时也能让朝臣们臣服的女性。萧绰是大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三女儿,自幼聪慧、美丽,而且成熟的很早

  • 东汉年间如果没有邓后邓绥 可能皇位早已易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和帝于永元十四年得了一场大病,整整三年,始终没好。永元十七年他病得愈加厉害,卧床不起,为讨吉利,于榻上改年号为元兴。可惜新年未过,二十七岁的和帝就死掉了。和帝没有子嗣,因为他生前嫔妃贵人斗争激烈,谁若生下男孩就会遭至毒手,一些生育男婴的贵人便把孩子秘密送出宫,由民间百姓抚养,刘隆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母

  • 揭秘:康熙皇帝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除鳌拜的真实历史,康熙皇帝和鳌拜,康熙杀了鳌拜为什么后悔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事。众人都敢怒不敢言。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