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一位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英雄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一位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2/17 13:06:36

相信各位朋友对于曹操的为人处事应该多有了解,乍一看这个标题是不是觉得很诧异?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位黑心肠、毒手段的旷世枭雄,怎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呢?不要着急,既然有疑问,那就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去吧。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曹操在我国文学史上可谓是名噪一时,他与两位才华横溢的儿子曹丕曹植一块儿,被人合成为“三曹”。当时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以及蔡文姬等人的悲凉深沉、雄健深远的诗歌风格给后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建安风骨”,而曹氏父子恰恰又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也被称为“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由此可见,曹操的文学影响力在他所处的时代绝非一般。

网络配图

接着我们再来看曹操的诗作,他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生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篇反映当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境况的诗歌。比如他在《蒿里行》中有过这样一段描写:“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意思就是说,战争连绵不断,士兵们苦不堪言,他们的铠甲里都生满了寄生虫,大批的百姓由于战乱而纷纷死亡。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外,千里之地没有鸡鸣人烟。在某些地区,一百个百姓中只有一个还活着的,此情此景,当真是让人断肠神伤。

此外,曹操经历了长期战火的洗礼,心境随着苦难艰辛的生活而日益沉重。他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火连天,战乱不休,用曹操的诗来形容,那便是“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出自曹操《却东西门行》)”。意思就是,将士们都是衣不卸甲、马不解鞍,枕戈待旦、四处征战。

网络配图

苦难的社会造就了曹操悲天悯人的情怀。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江饮酒、横槊赋诗,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出自曹操《短歌行》)。是啊!面对着酒水,高声放歌,人生岁月能有几个十年?就好比是清晨的朝露,太阳一出,它就被晒干了。人生的短暂与苦难交织,可悲可叹呐!

不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这点上,曹操绝对是一位真的猛士,在面对苦难的社会和惨烈的战争中,他超然洒脱,说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意思就是,神龟虽然长寿,但生命终究是会结束;腾蛇尽管能够不腾云驾雾,但终究会死亡化为尘土。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槽旁边,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奋斗拼搏的人到了晚年,凌云壮志的心却永不停息。

网络配图

在当时如此混乱的时代,曹操能够始终保持一颗奋斗的心,很是值得钦佩。此外,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看过他书法遗迹《衮雪》的人应该都会有一种感触,八个字概括:“行笔稳重、雄逸绝伦”。最后,他作为一位兵学大家,他注解过的《孙子兵法》在历史上众多注解中(古代至少有十一家注解《孙子兵法》),是被公认为含金量最高的。而且,他还为《孙子兵法》写成了一篇《序》,这篇《序》与兵法正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曹操的时代距今也快有两千年了,可他诗作中的悲天悯人情怀却依然是永久流传,终成一代绝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不敢回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看法,大禹治水为啥三过家门而不入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了,其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是平了水患,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在这13年时间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真的就是为了革命工作吗?其实不然,我们来看《史记》中的原文是如何记载的。“禹伤先人父鲧功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13年,过家门不敢入。”看到没?是不

  • 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居然还可以这样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的英雄事迹,岳飞的死因,岳飞是什么

    解释一:难道没有?这是近些年来出现的观点,学者李傲通过对宋朝书籍的考证,认为“莫须”是宋朝的口语,是“难道没有”的意思。在现存宋朝的书籍中,至少可以找到数十条在对话中使用“莫须”的例子,比如《曾公遗录》中曾记载,“曾布问:‘不审陛下以光等为有罪、无罪?’徽宗答:‘莫须是有罪?’曾布回:‘圣意如此,臣

  • 乐进凭借什么被评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国有五虎将魏国吴国有什么,魏国四大将军,魏国的五虎上将

    乐进,生于东汉末年,本为卫国人,因天生胆识过人,英勇无比而被曹操赏识,曹操将其招归于魏国,从此乐进便一心追随于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凭借着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由小小的下吏,逐渐积累军功,直至升迁为魏国的右将军,个中艰辛不为常人道。在乐进逝世后,被后人评价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从这点来看,乐

  • 历史上的王安石是什么样的?真的一无是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墓没有尸骸,历史中的王安石,欧阳修是什么样的人

    胸怀天下的王安石为何蒙尘一千多年,被污蔑得一无是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读《宋史.王安石》本传,看到“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不禁摇头,王安石又是祢衡、杨修之辈,恃才放荡,刚愎自用。这种人最终聪明会被聪明误,没有好下场,当时

  • 不杀生的苏东坡,是如何制作出著名的东坡肉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东坡做的东坡肉,苏东坡的东坡肉是怎么发明出来的,东坡肉是不是苏东坡发明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苏东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苏轼是大文豪,是北宋的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美食家。东坡肉,就是他发明制作的一道名菜。但是苏轼却主张不杀生?下面几个故事就是证明。1.不惜捐钱,大量购买禽鱼放生当年苏轼从歌舞班赎身了一位十二岁的小姑娘,叫王朝云,朝云脱

  • 秦武王派甘茂攻打宜阳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鞌之战讲了什么,甘茂攻宜阳,秦国攻打宜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秦武王的文章。秦武王公元前310年继位为王,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秦国国君,秦武王想东扩中原,窥视东周。韩国的宜阳是秦国东扩的桥头堡,所以秦武王要派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最后因在东周的都城举鼎折断了胫骨而死。1.宜阳之战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对樗里疾和甘茂说:“寡人生于

  • 曹操是如何处置荆州世家大族的?帮了刘备大忙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江南世家大族,刘备为何不归还荆州,世家大族什么时候出现

    曹操对荆州世家大族的处置为什么在客观上帮了刘备的大忙?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曹操平定北方之后,汉末三国历史进入“荆州时代”,曹操、刘备、孙权三方都围绕荆州展开争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征,占据荆州的刘琮望风而降,让曹操在荆州的争夺上占据先机。但赤壁之战的失败却让曹

  • 庸芮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劝说宣太后不杀男宠魏丑夫陪葬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太后和谁葬一起了,魏丑夫与秦太后的关系,芈月传庸芮喜欢谁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庸芮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宣太后就是经典历史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的历史原型。她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第一位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秦本纪》记载:“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史记楚世家》记载:“芈”姓是从西周

  • 武庙十哲之一的韩信能扫平天下,那诸葛亮有什么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庙十哲诸葛亮,名将十哲,武庙十哲排名

    大家好,说起诸葛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朝是一个武功极盛的王朝,比如大唐第二个皇帝李世民,他就是靠着一杆长剑一步一步打出了大唐的江山,若论大唐之功绩,绝对没有人比得上李世民,开国皇帝如此能打,这也造就了之后大唐的武功卓著。因此在大唐时期,一个著名的“排行榜”诞生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庙十

  • 都是占据汉中取天下,刘邦成功了为何刘备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给刘邦分封的巴蜀很差吗,汉献帝是刘邦的第几代,刘邦靠什么赢得天下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刘备能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到拥有三分天下的地盘,做到蜀汉的君主,实属不易啊!我们看刘备的经历就会发现,刘备一生的经历和汉高祖刘邦的经历是非常相似的!刘备和刘邦都是白手起家,曾经都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前期也打过很多的败仗,也都有百折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