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被逼退位之后 李渊有没有想过重新夺回皇位

李渊被逼退位之后 李渊有没有想过重新夺回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4/1/20 9:22:4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渊退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集团已经非常强大,李渊难以有所作为

其实早在唐朝建立之前,李渊势力内部就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矛盾,那就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两大政治集团在暗中较量。

换句话说,李建成虽然占据太子之位,拥有了日后继承皇位的主动权,但是李世民的军功,却是令他十分忌惮的。

而且李世民在长时间的率军冲锋陷阵中,在当时的集团内大臣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同时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政集团,这令李建成如坐针毡。

不过从李渊的态度来看,不论是唐朝即将建立,还是唐朝建立之后,其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还是比较倾向于李建成的。

毕竟在战争期间,李建成已经履行了监国摄政的义务,并且做的也都还不错,再加上当时嫡长子继承制观念比较浓厚,因此如果没有较大意外的话,李建成必然是能够继承皇位的。

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自然又成为了被动的一方,因为没有战争也就意味着,李世民没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他将精力转移到了扩大自己的军政势力方面。

长此以往,秦王集团的势力日渐壮大,最终通过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逼迫高祖李渊让位,就此完成了皇权更替的历史任务。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先是被李渊立为太子,由此拥有了继承皇位的合法权益,随后李世民立即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唐朝内部全部部署,整个唐朝的内政外交已经全部被李世民掌控。

所以说,即便李渊再怎么不愿意,也改变不了李世民主政唐朝的事实,如此一来,李渊也只好宣诏李世民继任皇帝,自己退而居太上皇之位了。

退位后的李渊虽然地位尊崇,但毫无实权

在玄武门之变爆发的第二天,李渊便发布诏书宣布李世民为太子,随后选择退位,李世民正式继承皇位,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新领导者。

此时的李渊为太上皇,按照其地位来看,他依旧是李世民,是当朝天子的父亲,因此地位尊崇,不可亵渎。

这也是李世民留给自己父亲比较好的归宿,毕竟在掌握实权之后,他也不愿意背上大不敬,甚至是弑父的骂名。

李渊退居幕后之后,是不是想要暗中积聚力量,伺机反击李世民呢?或许李渊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客观事实,绝对不允许他做出这样的行为。

李渊在位时期,自己手下也有不少亲信大臣,那些人完全有可能成为他反击的重要支持者,关键就在于李世民,基本上把李渊朝的大臣、重臣、亲信之臣的权力全部架空。

此外对于一些顽固势力,李世民则进行了撤职处分,由此李渊时期的亲信大臣,基本上都被李世民处理掉了。

那些权力被架空的大臣,李世民明升暗降,立即将自己的亲信之人安插进去,就这样唐朝内部的有权有力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李世民自己的人了。

如此一来,李渊即便有想要发动反击的想法,奈何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帮助他,自然也就是徒劳的。

李渊老谋深算,深知自保之法

玄武门之变后,当李世民带着军队,长驱直入面见李渊之时,李渊内心似乎已经知道了,现在的唐朝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有人会问,难道李渊不会感到惊恐和气愤吗?而且在今天的影视剧方面,也都是这样来演绎的,但是真实的历史情况和李渊当时的内心世界已经无法还原。

不过从李渊同样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看,似乎他已经能够预料到这种危机,尽管李世民的行为,足够令这位父亲为之震惊,但是成熟的人生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让这位皇帝看透了局势的发展。

因此,即便李世民在逼迫李渊让位于他之后,李渊也没有主动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反抗行为。

因为他已经深知这不再是他的天下了,朝廷不是他的朝廷,官员不再是他的官员,百姓也不再是他的百姓。

早在隋炀帝之时,李渊就已经十分注重自保能力,隋炀帝向来对李渊不信任,将其从中央开到了地方。

就是因为李渊善于在地方上伪装自己,把自己伪装成无所事事的贵族子弟,这才会使得隋炀帝对其放松了警惕,也就有了后来的晋阳起兵。

因此,李渊有着对时局比较透彻的洞察力,同时也有自保意识,让位李世民之后,他自己也认为虽然屠杀手足行为不当,但是李世民又何尝不是能够治国理政的明智人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在太子和李世民之间犹豫,所以酿成大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祖考虑改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的事,不知真假,但反对者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一次宫中宴会,李世民想起生母早逝,没有享受到眼前这一份荣华,不禁流下眼泪。事后,皇妃们哭着对唐高祖抱怨说:“陛下年纪大了,太平日子里大家聚在一起宴会,应该高高兴兴的才好。秦王在酒席上流泪,一定是嫌弃

  • 古代帝王都有遗嘱,乾隆的遗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每位皇帝抚有四海,个个儿不在乎财白。可是,“家天下”只是一个政治概念,无法直接兑换成山珍海味、金银珠宝。即便历史上文治武功的皇帝,都表现得非常“爱小”。比如,秦始皇生前修造骊山陵,唐太宗临死索《兰亭序》真迹陪葬。至高无上的皇权成全了这种霸道与小气。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更有趣的是

  • 北宋名相吕端简介:宋朝名副其实的、有职有权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吕端(935年-1000年),字易直。北宋时期的大臣。北宋幽州安次人(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其祖吕兖曾在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吕琦官至后晋兵部侍郎。其兄吕余庆,后晋时,以荫补官。入宋,历知成都府、蔡州。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入宋后,曾任太常丞、浚仪知县、定

  • 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她的一生太过精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女人的眼力,男人的能力——说得有道理。女子,如果有些本事,相中的男人也往往大有前途。古今中外的历史屡次验证过了:很多女子,确乎具备“特异功能”,她们足以摆脱“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的行为逻辑,准确地评估自己喜欢的男人,并将婚姻大事,“啪”的一声,压给一支潜力巨大的“原始股”。梁氏在酱缸一样的妓

  • 北宋名臣张齐贤简介:为相前后二十一年,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张齐贤年仅三岁时就遭遇后晋末年的动乱,随家人迁家到洛阳。他少年时虽孤贫,却

  • 孙武的纸上谈兵是怎样的?为何他能被称为兵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很多人看来,“纸上谈兵”的故事完全就是一个笑话,赵括空有十足十的理论知识,可是到了战场上,却白白将四十万大军的人头送到一直与赵国有深仇大恨的秦国刀下,有这样坑的主将,士兵们也是命里不好。然而,历史上纸上谈兵的人绝不只有赵括一个,另

  • 姜维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有何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姜维的授业恩师,是他指定的继承人,因为不但《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临死前将兵书传给姜维的描写,更加重要的是姜维战斗的一生确实继承了武候的遗志,九伐中原与六出祁山遥相呼应。但实际上如果姜维真的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那么诸葛亮就不会在后主刘禅派李福问他百年之后谁可接替他时这样回答:“吾

  •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王夫之为何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

  • 王钦若简介: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时期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

  • 北宋宰相丁谓简介:后人将他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作恶太多,丁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