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能建立后金与明朝抗衡对的努尔哈赤,实力如何?

能建立后金与明朝抗衡对的努尔哈赤,实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43 更新时间:2024/1/22 23:17:45

每当一提起努尔哈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历朝历代的史书记载中,为了抬高自己,以彰显血统高贵或者君权神授,对于自己祖先的来历和事迹,写的极其夸张,犹如今天的奇幻小说。

这些事迹甚至用奇葩一词来形容,也根本不为过,神奇程度不亚于当今的奇异事件。

比如商朝先祖殷契的母亲是吞了神鸟蛋怀孕的,周文王的母亲是踩到巨人的脚印怀孕的,还有“四乳”这样奇异的身体特征。

刘邦说自己的母亲是梦到了龙才生下自己,东汉史书记载刘秀出生时,房子都被照得通亮。

这些说法虽然现在看起来十分的怪诞,但在当时的封建时代,人们可是深信不疑。

要知道,中国人对于祖先是十分崇拜的,祖先的光辉事迹对于后人来说,肯定是要神奇一点才行。

虽然清朝的史书,没有上述的那样夸大自己祖先的身世,但是却对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盔甲起兵,为大清朝打下基业的事情,大书特书。

而且把整个前因演绎得就像言情偶像剧一样,控诉明朝官员对努尔哈赤的不公,对女真人是如何的残暴和压榨。

努尔哈赤又是如何背负血海深仇,最终反抗,都写得有板有眼。让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努尔哈赤的这段故事,在清宫剧大肆泛滥的现代,得到了无数遍重演和宣扬,让这件事的光辉性再一次镀上了几层金。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要知道,在封建时代,任何官方的宣扬里,夸张是必须的组成部分。

首先,努尔哈赤的出身不俗,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经于明朝时,会见明成祖朱棣,表示愿意上表臣服,朱棣就给他们家建州指挥使这样的世袭职位。

虽然努尔哈赤家族后来与明朝的关系多有摩擦,双方也互有征伐,比如努尔哈赤的四世祖,就是因为抢掠明朝辽东边境,而被明军征伐战死沙场。

但建州都指挥使这个职位是努尔哈赤家族的,这也是一块金字招牌。

有了这个指挥使,就有了官方的授权,拥有武装和地盘也就有了合法的依据。

虽然建州指挥使的势力在努尔哈赤的爷爷爱新觉罗·觉昌安和父亲爱新觉罗·塔克世时期逐渐没落,而觉昌安和塔克式也被明军误杀。

但在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伟大历程中,努尔哈赤对外打的大旗,永远是明朝的建州指挥使。

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努尔哈赤用大明公司的牌子和代理权,发展自己的业务。

虽然大明公司不包他吃,不包他住,还不交五险一金,但是有一个大公司授权,发展事业方面确实是要更便捷一些。

努尔哈赤能崛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利用了明朝时期民族政策的漏洞。因为当时东北地区鱼龙混杂,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女真人相互混杂其中。而女真人是最多的,也是最混乱、最分裂的。

当时女真的叶赫部,尼堪外兰部、哲陈部等都是当时的大部。特别是当时最强大的叶赫部,是明朝的敌人,也是追随明朝的努尔哈赤家族的死敌。

明朝正式利用了这些部落之间的混乱和矛盾,进行“锄强扶弱”的政策。意思就是哪个部落强大了,就削弱或者铲除哪个部落,并扶持一个相对较弱的势力进行制衡。

这样的方法其实和英国在欧洲大陆采取的平衡政策,是一样的原理。

方法固然很好,但是很难保持平衡,因为政治军事是不断变化且难以捉摸的。这种方法一旦玩偏,就会有满盘皆输的危险。

努尔哈赤能崛起的第三个原因,那就要提到明朝的辽东镇守大臣李成梁。明朝在辽东的大臣中,玩弄平衡最好的就是李成梁了。此人文武全才,十分有战略眼光。

而且李成梁的军事能力突出,在征剿辽东各部落时,是屡战屡胜。加上手段凶狠毒辣,因此在镇守辽东的数十年间,辽东地区一直相对安定,这也是自弘治以来十分少见。

而在李成梁清除的女真部落中,很多都是令努尔哈赤头疼的强悍劲敌。可以说,李成梁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帮了不少忙,扫清了不少障碍。

李成梁不仅军事能力突出,连自家的教育也都做得非常出色。李成梁有九个儿子,个个成才。其中以长子李如松和次子李如柏最为出色,这两人都当过明朝的大将。

李成梁虽然镇守辽东多年,有大将之才,但他最大的毛病是贪财。他很多攻灭女真族部落的行动,其实也就是为了别人的财宝而已。

这在当时引起了女真族极大的不满,但因为李成梁的能力和威望,很多人只能默默忍受,敢怒不敢言。

张居正死后,李成梁因为贪腐奢靡,被言官弹劾了,最终明神宗罢免了李成梁在辽东的职务,并调离辽东。

《明史》记载:“巡按御史胡克俭尽发其先后欺罔状,语多侵政府。疏虽不行,成梁由是不安于位。”

李成梁离开之后,辽东十年之间就换了八位主帅,边防一步步废弛。而李成梁的离去,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明史》:迨成梁去辽,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

李成梁前脚刚走,努尔哈赤后脚就开始统一女真的行动。让李成梁在辽东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让努尔哈赤坐享其成。

可能是李成梁给女真人造成的阴影实在太大,努尔哈赤对李成梁还是有所忌惮。在李成梁活着的时候,努尔哈赤表面一直都是非常安分的,起码不敢公开的造反。

但二人私下交往甚密,只要努尔哈赤不是很明目张胆,做事没那么嚣张,李成梁基本都是持敷衍态度,睁一眼闭一眼。

在李成梁的默许下,努尔哈赤也在努力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和地盘。据野史记载,为了回报这个李太傅的敷衍,努尔哈赤也没少送金银财宝。

所以建州势力能够在辽东崛起,其实与李成梁的包庇有一定的关系。

而在李成梁去世的第二年,努尔哈赤就建立后金。死后三年,努尔哈赤羽翼丰满,诏告对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对明朝宣战,也就有了后来的大清王朝。

综合来说,努尔哈赤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奋斗,也绝非偶然,明朝政府给他的“支持”,也是他起家的本钱。

没有这些“支持”,努尔哈赤要想在黑山白水间杀出一片天,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个人觉得,努尔哈赤凭借所谓的十三副铠甲,推翻明朝,其实是比较神化了,完全就是个笑话。

努尔哈赤至少在六十岁之前,明朝对他毫无戒备,而他对明朝也是忠心耿耿。

阎崇年先生著有的《天命汗》中曾有描述,万历四十三年,57岁的努尔哈赤还亲自进京朝贡;这已是他第八次进京朝贡了。当然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进京朝贡。

也就是说,如果明朝对努尔哈赤怀有戒心,或者说努尔哈赤对明朝并没有表现出忠诚的样子,恐怕早就被灭了吧。别说十三副铠甲,哪怕三十副铠甲,三千副铠甲,他也无法与大明王朝相抗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临死前为什么两次点名此人陪葬 因为他迟早是一个祸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点陪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这说的就是皇帝的心情阴晴不定,难以揣摩。就比如清朝时有一位伴随康熙帝的小太监,前脚还是圣上的红人,但不知怎的,后脚就被康熙帝处死了。其原因也许只有这位皇帝才知道了,众大臣都不敢声张。除了这位死不

  • 唐朝宗室名臣李皋简介:南宋时其战舰被大规模运用于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皋(733年-792年4月6日),字子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宗室名臣,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皋出身陇西李氏曹王房,自少补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752年),嗣封曹王。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

  • 士兵打开慈禧的棺椁为什么会被吓昏死过去 这里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棺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928 年,孙殿英的士兵进入慈禧地宫后,遇到了一件怪事:原来,孙殿英为了找到清东陵各位帝后陵墓的入口,使用了威力巨大的炸药,结果大部分帝后的棺椁被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巨大震动损毁了,而唯独慈禧的棺椁安然无恙,以至于当孙殿英的十多名士兵前去盗

  • 唐朝宰相杨国忠做了什么?为何安禄山以他为由发动安史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

  • 王政君是如何稳居后宫那么多年的?为什么有人称她是西汉覆灭的凶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政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政君就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她不仅是皇后,而且还是皇太后,甚至最后成为了太皇太后。这个稳居后宫61年的传奇女性最终活到了84岁,然而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甚至称她是西汉覆亡的真正凶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都在史书上看到过

  • 庞统能和诸葛亮齐名 庞统到底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和庞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前言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四大奇才,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他们分别被称为:卧龙(伏龙)、凤雏、幼麟与冢虎,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就我们来说,可能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更深,毕竟我们不仅在学校里学过《出师

  • 同样都是面对荆州问题 诸葛亮和庞统为何意见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庞统的本意并不是说荆州是累赘,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了。关于庞统对荆州的评价,主要出现在《九州春秋》。原文: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

  • 庞统临死前遗言是什么意思 庞统为什么说诸葛亮骗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庞统遗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无人不知,卧龙凤雏也因此成了天下闻名的传奇人物。然而,纵观全书,作者对二者的态度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在描述诸葛亮时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而在写庞统的时候便成了孙权见了“心中不喜”,刘备见了也是“心中亦不悦”。这为后来他身

  • 蜀汉国力那么的弱小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蜀汉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的第一高人,在世人眼中,他通天晓地,精通军事,运筹帷幄,是一个智慧超卓入圣的完美人物。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人,为什么屡次北伐不成功,还要坚持北伐呢?难道他没有算过帐,每次出兵都是大规模出动,“蜀道难于上青天”要消耗多

  • 曹操手下的谋士那么多 曹操最离不开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狼烟四起,军阀混战,而曹操入许都,以天子名号,笼络了各路人才,是当时势力最大的一个阵营。曹操非常注重笼络各方人才,帐下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谋士方面,最为出名的就是五谋臣: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还有最终背叛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