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文帝因为什么冷落三千宫黛?独宠皇后

隋文帝因为什么冷落三千宫黛?独宠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4/1/16 9:09:58

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宣帝。独孤氏被册封为皇后。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宣帝。独孤氏被册封为皇后。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季为越王、杨谅为汉王。诸王子都是独孤氏所生,这在历代较为罕见。文帝曾得意地说:“前代皇帝内宠太多,往往由于嬖爱而废嫡立幼,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会和睦相处,不会像前朝那样发生争夺。”杨坚即位后便派兵南下灭陈,统一了全国。陈朝的后主陈叔宝共有三姊一妹,杨坚将年龄最长的赐与杨素,一妹赐与贺若弼。最小的一妹,生得黛绿双蛾,鸦黄半额,腰肢如柳,须发似墨,幽妍清倩,艳冶容光夺魄。真是一个“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世美人,杨坚便没入宫中,打算自己受用。

网络配图

皇后独孤氏,每当文帝临朝听政,她便与文帝一起坐辇去朝堂,到了门阁才止步。杨坚能顺利登极,她积极地参与谋划,功不可没。独孤后暗中遣宦官监察朝政,若有不妥的地方,等文帝退朝后,她必然婉言进谏,文帝常常采纳她的意见。她曾劝动皇帝从酉城商人手中买下价值十万两黄金的宝玉,理由是“有了这笔巨资,将来可以养活一万名士兵”,仅从这一点,就能确信独孤后是位才智过人的女性。独孤后对外戚要求尤为严格。她表弟崔长仁,奸女,文帝看在皇后面上,本要免去其罪,而皇后却不徇私情,把崔长仁处以死刑。宫中上下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与文帝称为“二圣”。

独孤后学识、眼光都好,只是生性绝妒,不容杨坚接近女色。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宫中诸嫔妃宫女,也在独孤后严厉的目光下噤若寒蝉,春心冻结,无人敢冒生命之虞去与皇上。

太子杨勇生性率直,为人宽厚,但生活奢侈,性喜浮华,内宠很多。其中有四个女子最得嬖幸:一个是高良娣,轻盈娇小,柔若无骨;一个是王良嫒,肌肤映雪,柳腰袅娜;一个是成姬,双瞳点水,一握莲钩;而最美的一个叫云昭训,真是天仙化人,艳冠三美,更是颇讨太子欢心。只是杨勇与嫡妃元氏性情合不来。因此四美轮流当夕,元妃独守空房。独孤皇后是一个善妒的人,不愿文帝宠嫔妃,也讨厌群臣及诸子宠姬妾。大臣中凡有姬妾生子者,皇后多会令皇帝斥责贬官。如今自己的儿子杨勇宠妾疏妻,独孤后极为气愤。

网络配图

每当杨勇入宫见独孤后,独孤后从没有好脸色。本来杨坚对于太子十分信任,常让他参决政事,杨勇提出的意见,杨坚总是乐于采纳,因为独孤后的枕边风,杨坚对太子也有了看法。对杨家来说,由谁来继承皇位,并不是国家大事,而仅仅是家庭问题。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宫中称贺,杨勇超出礼制规定张乐受贺。独孤后便对杨坚说:“太子勇率性任意,动多乖张,今日冬至,百官循例进宫,他却张乐受贺。圣上尚需劝诫他一番才好。”杨坚听说后,也是心里不快,下诏与群臣,令此后不得擅贺东宫。从此杨坚对于太子渐加猜忌,宠爱大不如以前了。正好元妃患病死去。独孤后还以为是太子有意谋害嫡妃,心里越发不平。便暗中怀了废去太子杨勇的打算,她派宦官伺察太子的短处,等他有了重大过失,便好将他废去,改为晋王杨广为太子。晋王杨广生性狡诈诡谲,善于矫饰逢迎,本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他早有夺嫡的心思,处处沽名钓誉,揣摩了独孤后的情性,一味迎合。杨广与萧妃如胶似漆。

后宫虽有美人无数,为取悦于独孤后,杨广不惜将其他姬妾所生骨肉命人掐死,只有正妃萧氏所生之子才禀告父母,给父母造成了仅与元配厮守终身的假相。有一天杨坚与独孤后同临晋王的府第,杨广便将后宫美姬都藏起来。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宫女充当侍役,身上所穿全是粗布衣服。杨广与萧妃,也穿得很陈旧。一切陈设都因陋就简。架上的诸般乐器都尘堆垢积,望上去便知道已是久不动用了。杨坚素性节俭,最恨奢华的行为,见到杨广如此,心里很满意。独孤后见晋王室无美姬,只有丑妇,对杨广也极有好感。从此文帝夫妻两人,对晋王另眼看待。有时独孤后遣亲信左右至晋王府第探视,杨广不论来使身份的贵贱,与萧氏都亲至大门迎接,设宴款待,并送以厚礼。于是到处都是为晋王说好话的人。杨广暗中与心腹宇文述等人密谋夺嫡。他先以重金结交贿赂大理少卿杨约,再通过杨约结交其兄杨素,获得杨素的暗中支持。又收买东宫幸臣姬威等人以为内应。独孤后欲以晋王立为太子。杨坚因一时太子杨勇没有犯大的过错,心中虽欲立晋王,却不好实行。

网络配图

这时晋王杨广调镇扬州,不到半年便表请入觐。杨广回朝后,表现得慎言庄容,端肃安详。他对于一般朝臣格外谦和,恭而有礼。宫廷内外,都同声说他的好。到了辞行还镇的那天,杨广入宫别母,见了独孤皇后,他依在独孤后的膝下,泣诉道:“臣儿生性愚蠢,向来不知忌讳,时常怀念双亲,所以未及二旬,递即上表请朝。原思一见父皇与母后,藉聆慈训,哪知触忌了长兄。”独孤后听到杨广提及太子杨勇,便问:“他敢怎么样?”杨广惶恐说:“他竟疑忌臣儿,谓儿觊觎名器,意欲加害,臣儿因此惶恐。臣儿远列外藩,东宫日侍左右,谗惑见加,皇父容或难辨。一旦赐臣尺帛或给杯鸩,臣儿实不知身死何所。恐从此一别,便不能再见慈颜了。”晋王说着便涕泪纵横,呜咽不止。独孤后愤然道:“我为他娶元氏女,竟不以夫妇礼待之,元氏女向来身体健全,竟会一旦暴亡,他却毫不悲伤,反与妖姬云氏淫乐。我也疑惑元氏被他所害,只是暂时容忍。现在他却越发狂妄!竟想加害你,我活着他已是如此,往后真不堪设想了。”独孤后说着已泫然泣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女皇武则天的私生活究竟触犯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婚姻历史,武则天告密制度,武则天告密

    在中国封建帝国的全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一度被中断。这个中断者不是别人,她就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摄政5年之后,正式废掉唐朝国号,改元天授,建立周朝,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5年的统治生涯。武则天的举动是振聋发聩的,她使许多人,尤其是男人诚惶诚恐,敢怒而不敢言。他们不明白,究

  • 揭秘崇祯皇帝:只恨生在帝王家铁骑踏破尘世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万历墓最大的悲剧,帝王家为什么很无情,崇祯怎样才能力挽狂澜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进发,他将终结这已延续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国。在出发前,他发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个字:“嗟尔明朝,气数已尽。”对于上述八个字,崇祯应该是认账的,因为不认账不行。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阉党魏忠贤),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

  •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但为何不愿意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京营总督,皇帝成长计划京渊,东宫皇帝为什么偏袒太子

    汉元帝时,中国出了一位超级算命先生,也是一位学者,名叫京房。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在占卜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他先前那套占卜之法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五行、干支运算法则,把易占从一门哲学变成一门数学,极大地降低了易占的

  • 揭秘:乾隆为何被后人评为“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后期为什么就衰落了,乾隆真的是汉人吗,乾隆后人祭祖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终年八十九岁,年寿之高是任何皇帝都无法比拟的。再说他执政六十年,把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年号为嘉庆,那是出于无可奈何,因为乾隆皇帝登基时就宣称: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对他万分器重,为表示他要报答祖父的恩德,自己在位年数一定不能超过祖父在

  • 史上哪位皇帝拱手让江山后主李煜为何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李煜是怎么一个皇帝,李煜为什么叫李后主,李煜小周后

    他是才子,是词人,亦是帝王。这位帝王的失败成就了他的喜与悲。如果没有作为帝王,作为亡国之君的历程也许只是金子中的一粒,就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词中之帝”。图片来源于网络李煜,本名从嘉,其父祖为显宦。他出生于七月七日,是为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文采斐然,却无意争权,但历史的戏剧性令他由老六转为老大,也是如此

  • 揭秘:道光皇帝为什么一脚踢死亲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踢了儿子一脚跪下了,清朝皇帝踢死儿子,胸被孩子踢了一脚

    道光皇帝,既非开国之主,又非亡国之君,但这个平庸的时代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他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千年,他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简言之,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定。网络配图道光晚年,中国可谓内忧外患,清政府岌岌可危,这时还发生了一起严重

  • 揭秘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启继位不同说法原因,历史上两个严嵩父子,严嵩父子下场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都是坏蛋,坏蛋也很聪明,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长相不怎么的,不仅体格肥胖,而

  • 明朝后期皇帝寿命不长:因永乐帝有遗传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代皇帝列表,永乐皇帝之后的皇帝是谁,明朝皇帝短命的原因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但除了太祖、成祖超过六十周岁,其他均不长寿,嘉靖达到六十虚岁,万历达到五十八虚岁,已经算其中较好的,其他皇帝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去世。最短命的天启,只有二十三虚岁,正德也只有三十一虚岁,中国古代寿命大多不长,但如此短命也实属少见。明清官员超过六七十岁的,一抓就是一大把,明朝内阁官员入

  • 明朝军力最强盛时期竟爆发了如此震撼的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最惨的一场战役,明朝后期军事实力,明朝最悲壮的战役

    朱棣时代,堪称是明朝的“大有为”时代:征蒙古,通西域,下西洋,开运河,迁国都,修大典。累累功业,至今让国人引以为豪。但是有一个问题却终无法回避----耗费巨大。虽有永乐朝第一理财能臣夏元吉从中协助,数年以来精心维持,但劳民伤财却终无法避免。当永乐君臣正着力创建“不世之功”时,明王朝建国后第一场农民起

  • 他重演第二次“靖难之役”可结局却是反过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双重生这一次再也不放开你的手,许果是谁演的,没有第二次机会韩剧演员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消除威胁进行削藩政策,朱棣作为燕王不得已打起“清君侧”的口号,向朱允炆发动进攻,这场叔侄之争最终以叔叔朱棣的胜利告终。然而就在朱棣死后,他的孙子朱瞻基和他的儿子朱高煦也上演了一场叔侄之争。图片来源于网络永乐二年(1404),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