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误读的诸葛亮:在其治下的蜀国,民不聊生

被误读的诸葛亮:在其治下的蜀国,民不聊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90 更新时间:2023/12/30 21:19:39

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演义》中的他神机妙算、未卜先知,辅佐刘备一手建立了蜀国;还有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格,完全就是大家心中最为完美的辅弼大臣形象;更是国人心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英雄。那么历史上的真实诸葛亮是否真的符合这一形象呢?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颇有智谋和成就的人物,我们从其27岁所做的《隆中对》就可见一斑,在后来辅佐刘备建国的过程中,也是有过人的胆略和出彩的计谋。然而我们从整个三国历史的大局来看,蜀国其实是一个战败的国家,很多战术上的败笔以及战略上的失误,也都跟诸葛亮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仅是他一人的责任,同时也是掌握全局的诸葛亮几乎不作为的结果。

网络配图

还有就是在刘备死后,他对蜀国的治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与民众的沉重负担。当时的蜀国只有九十万人口,可其中的军队就在十五万以上,官吏更是多达四万余人,差不多就是每二十七个人养一个官,还要同时负担五个士兵。治下的民众不仅要负担这庞大的国家机器,而且青壮年多在前线的军队,后方生产第一线的多是妇孺老小。

二是对民众实行的是严刑峻法的统治。据《蜀记》引郭冲五事,诸葛亮认为,刘璋治蜀时,刑法太轻,导致蜀人忘了君臣之道,所以他要“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其目的在维护君臣之道,维护统治的稳定。《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中曾记载“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虽说其德刑兼用而民无怨,但依旧掩盖不了严刑峻法的事实。

网络配图

总之在诸葛亮治下的蜀国就是典型的战时经济体制,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服务于战争,至于民众的疾苦生死则是完全无暇顾及。有关的记载也只字不提民众所遭受的战争苦难,只字不提蜀国人口急剧下降的事实。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对人才的储备、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捉襟见肘、自以为是。尤其是缺乏群策群力的谋略,往往喜欢一意孤行,对大将魏延抱有偏见,使得刘禅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乃至蜀国很快就灭亡。

还有他那一生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计谋,很多人认为他足智多谋、天下无双。可是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其计谋的用意何在?因为他的锦囊妙计,国家常常又会多一片焦土、人间往往又会多一捧悲惨的眼泪,除了用人民的血肉去给军阀们整合势力范围,这锦囊妙计又有多少价值?为何人们要整日崇拜用谋略去算计别人、去互相厮杀、去争权掠地?就连他自己都曾说过:“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网络配图

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他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严重灾害,伏尸千万、血流成河,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对环境、文化的破坏,可作为后人,倒是似乎一点儿都没有感觉。也许有人会说了,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必去苛责个人。可问题是为何后人还要如此崇拜这些杀人的计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风云人物: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宦海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和左宗棠此二人都是晚清重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宦海生涯的起起伏伏。自海防塞防之争的1875年到《伊犁条约》签订的1881年的五年间,左宗棠平定西北陕甘内乱、收复了新疆,可以说,达到了他的人生顶峰。那么,李鸿章在做什么内呢?世上有许多李鸿章的支持者,常常用下面这段梁启超的话,来评价左宗棠

  • 揭秘:曾国藩打了大胜仗为何遭咸丰大骂?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长沙方面对曾国藩已无可指摘,反而渐渐萌生敬重之心。但中央政府方面却给了曾国藩几记响亮的耳光。湘潭大捷后,骆秉章要上报朝廷,曾国藩阻止。他说:“你报湘潭大捷,那就要报靖港之败,不能只报喜不报忧。”骆秉章慌忙把这个差事推给曾国藩说:“那你来报吧,况且仗也是你打的。”曾国藩这一招叫暗度陈仓,骆秉章是湖南巡

  • 历史揭秘:大唐高阳公主的坎坷情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高阳公主的情路坎坷,最终还是痛失爱人,孤独终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大唐美丽的高阳公主最早“倾心”辩机和尚,恐怕也只是香闺寂寞、所托非人,才寄情于佛道消遣,却无意间邂逅了一段旷世奇恋。原本,作为唐太宗十分心爱的女儿,特意将公主嫁到国之重臣房玄龄家中,许配给房家次子房遗爱。可惜这房遗爱没有半点老房

  • 历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皇帝的后宫多是佳丽三千,数不甚数,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也不例外,不过却只有太子元懿这么一个儿子,更为可惜的是这太子又是个短命之人,还不到三岁就夭折了。这让赵构很是痛心疾首,但最为不幸的还是他在南逃的途中受到惊吓,结果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如此一来南宋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寻找宗

  • 慕容冲为何会由养尊处优的皇子变为他人娈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断弦》慕容冲担任男主角,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的是前秦时期,苻坚和慕容冲之间同性恋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率兵攻打前燕,前秦告捷,昔日养尊处优的皇子由此沦落为他人的娈童。图片来源于网络《断弦》慕容冲和他的姐姐清河公主因长相俊美,皮肤白皙,在俘虏中显得尤为出众。被苻坚留下来在后宫做侍宠。慕

  • 人无完人,岳飞手中也曾沾满了南宋人民的鲜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政治上绝对是属于昏庸无能之辈,整日所想的不是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讨好金国,向其纳贡称臣,苟且偷生。在这样一位主子的手下办事,注定是进退两难,忠或不忠,都会引起后人的一系列评说。我们都知道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他对昏君赵构又是愚忠的。当时国内的阶级矛盾

  • 被世人误会了!扶不起的阿斗没那么懦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但有一个被形容成「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就「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网络配图人说虎父无犬子,刘禅作为一代枭雄刘

  • 三国名相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什么来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网络配图历史上,诸葛

  • 项羽选择自刎乌江而不东山再起是怕丢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壮举,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无限情思。他们认为,项羽虽在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为英雄本色,因而,李清照在《乌江》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歌颂项羽是“人杰”和“鬼雄”。那么项羽他为什么会不肯过江东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西

  • 蜀汉重臣诸葛亮为何不能成为千古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其实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诸葛亮身上的问题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不二,真正鞠躬尽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