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末李自成为何将自己的政权国号定名为大顺国?

揭秘:明末李自成为何将自己的政权国号定名为大顺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1/15 22:35:34

李自成非常热爱家乡,以与家乡有关的“大顺”作为国号,显出对家乡的拳拳之情。也许,“大顺”二字起初在不经意间。后来,在定国号时,呼之而出,当年种下的种子,一下萌发了出来,成为国号之源头。

对明末农民义军领袖李自成的研究,其范围方方面面,其文献林林总总,堪为汗牛充栋,于历史研究,其意义自不待言。但,李自成称帝,为何定国号为“大顺”,对其源考,似乎仅见高寿仙先生一文。

网络配图

其文推测,李自成大顺国号源于刘伯温先生为明太祖朱元璋卜历数之长短时,伯温卜之曰其基业“三百单八”年,“遇顺则止”。并佐以李自成军师宋献策“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为证,进而推论“很可能是接受了宋献策等人的建议,以暗应谶语,表明自己是大明王朝的终结者”。

对此,笔者颇有疑义。一是朱元璋与刘伯温论江山历数的故事,不是史实。一个开国皇帝,雄心勃勃,总希望自己开创的基业延祀万年,此时不至于去想何时终结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本身就是荒唐的,是经不起历史推究的。退一万步说,如果实有其事,《明史》的编修者不会不收录。

须知,《明史》是由清人编修的,有这样的史实,岂不是清代王朝鼎革前明的最有力的、必然的且万分正当的理由了吗?自然,不见于正史的未必不是史实,但有利于后来统治者的史实,特别是涉及“江山历数”这样的大事件,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必然不会被后来统治者所忽略。此事,并不见于正史,所以可以断定不是史实。二是刘伯温所谓“三百单八”年江山,“遇顺则止”的预言为江湖术士之小伎俩,一种明显的巫蓍般的谶语,不大可能在这种君臣对话的严肃场面而言。三是假定刘伯温能掐会算,一向聪颖谨慎的他,又深知朱元璋脾气秉性,也不会说出这种大晦气的话来,毕竟没必要冒这种杀头的风险。

网络配图

他后来主动引退,告老还乡就证明了这一点。四是刘伯温《烧饼歌》《透天玄机》等偈语式的“未来学”,大多出现在晚清到民初,只是假刘伯温之名而已,历史已有定论。五是一个朝代在还没有灭亡之前,从来没人能具体推断到其灭亡的年份和终结者为谁人。因此,“三百单八”、“遇顺则止”这些话语,只能是对以前历史的总结,不会成为三百多年前就对历史的预言。就是到崇祯最后一年的正月,人们可能预感到明朝要灭亡,但也未必能料定崇祯十七年必亡,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用自己的生命去对抗这个“天命”了。历史的发展告诉人们,虽有殷鉴,但也有汉刘秀的再起和唐郭子仪的中兴,力挽历史狂澜者比比焉记诸汗青。处在历史飘摇中的王朝,飘摇苟延几年甚至十余年的,翻开厚厚的中国史,不在少数。因此,李自成包括宋献策等人,在建立大顺朝时,社会上还不会流传“三百单八”、“遇顺则止”这些疯子语的。看来,这种以谶语命国号的依据,还不足为凭。

不过,大顺这个词语,的确是好。从儒家的《礼记》、道家的《老子》,到司马迁的《史记》,都有阐述,直到现代民俗口语的“六六大顺”,其意不需赘述。

那么,李自成以大顺为国号的最初动因在哪里呢?

网络配图

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历代帝王国号的来历。从夏至宋,国号命名大体有两类,一是以其祖先籍地名,一是以己发祥之地名。元明清三朝,则以帝王喜好之词名。李自成自称是西夏王李继迁之后裔,但他并没有以“大夏”为国号,足见其独喜“大顺”一词。也许有人会说,西夏原本就叫大夏,这会重复,我说,朝代名称的重复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梁唐晋汉周五代全是重复的,而且“魏”作为国名,在历史上有六次之多,可见,这不算什么问题。

李自成的“大顺”概念,萌发于什么时候呢?这里有史实为据。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在参加农民起义前,曾当过四年多驿卒。驿卒者,需粗通文墨,方可递送邮件。据《米脂县志》(光绪版)记载,李自成当年曾住在马号土地祠,其东下百步之余即为文庙。当时,巴掌大的县城,对于粗通文墨的李自成,最好玩的地方当属文庙。庙里庑廊内有明嘉靖二十七年的《修筑米脂县要害城堡碑记》,此碑笔力雄健的文字,已近五百年的今天,还清晰可辨,仍很吸引人的眼球。而距李自成时,才不到八十年,他一定会看,而且不止一遍而已。

网络配图

为什么能断定?这就是碑文的书丹者使然。这位书丹者是明朝嘉靖十四年进士、户部侍郎艾希醇,这位艾老先生,可是米脂史料记载中的第一个进士,一方人杰,名震五百载,今人仍以为荣,在李自成时代,那是家喻户晓,人皆崇敬了。面对如雷贯耳的先贤大名,李自成能驻足,仔细观览吗?碑文由古文大家邑举人高自明撰,在叙述筑成城堡的始末和战略意义后,文中写道:“予邑永唯兹赖,天朝赐之名曰大顺城可也。”“大顺”二字,也许从此种在他的心里。后来,在戎马倥偬中,他仍不忘文庙。据县志记载,崇祯八年,李自成率义军路过米脂,“呼县令曰:‘此吾故乡也,无虐我父老。’遗之金,令修文庙。”一个并非文人出身的人,出八百两银子修文庙,这,在米脂历史上仅此一人。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他为什么对米脂文庙如此钟爱?他并非诸生出身,主因自然不在对孔夫子的景仰。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是他常来光顾的地方;这里,是他非常热爱的地方;这里,是他终身难以忘怀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道光皇帝为何选择无能的奕詝 而舍弃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奕詝是咸丰帝吗,道光如果传位于奕诉会怎样,弘时为什么争不过弘历

    在满清的皇帝中,咸丰帝奕詝大概算是无能的了。不仅无能,还悲催;不仅悲催,还荒淫。说他无能,是因为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他没有做出半点政绩,真的是半点都没有;说他悲催,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外忧内患,连绵不休,外有英法联军发动的鸦片战争,一直打进北京城,内有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起义,让满清丧失了半壁江山;说他

  • 明武宗修正朱元璋的错误:昏君优于雄主的奇怪定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世宗是昏君吗,明朝明君和昏君,为什么说朱元璋是昏君

    在历代的“昏君”系列中,明武宗是突出的一个。明武宗此人,谈不上残暴,要害在荒嬉,其胡闹的程度,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他修了个“豹房”专供自己淫乐,喜欢全国各地到处巡游,也不太理政事,太监刘瑾就是在他手里一步步做大的,险些夺了他的皇位一个藩王造反,本来已被著名学者、政治家王守仁平息,藩王也被俘虏,武宗居然

  • 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十大名将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手下大将排名,东吴二十四名将排名,明朝朱亮祖

    一、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十大回回将领之首。徐达从最开始参加起义就一直跟着朱元璋,他治军严整,军事战略上眼光深沉,多次率军为朱元璋打下难攻之地。是为朱元璋打下江山的第一功臣,死后追封中山王,徐达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二、胡大海,字通甫,安徽泗县人,祖籍波斯,为朱元璋十大回回名将之一,也是明朝开

  • 探索朱元璋的奋斗历程,他有哪些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对中国的贡献,朱元璋的创业史,为目标努力奋斗的句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太祖朱元璋算得上是历史中数一数二的君王。虽然他文化水平低、出身不好,但是他不骄傲啊。总观朱元璋前期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这个帝王的被迫得来的!朱元璋被迫起义过程朱元璋的童年可谓是悲惨至极啊!一个月之内连续丧父丧母丧兄弟,这种事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周瑜,身上具备着完美男人的所有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真实复原图,周瑜简介,周瑜有多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周瑜是安庆人,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写天柱山时说到周瑜是安庆潜山人。在周瑜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美男人的优点:英俊、文雅、风流、大度、忠诚、仁义、智慧。看到这里是不是就有人要反驳我的观点?请等一等,因为我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周瑜,而并非演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命谁建的万里长城,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什么时候修建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全长一万两千多里,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它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象征,直到今天它的那种气势磅礴宏伟广阔的外表形象,震撼着每个来自世界各地去参观它的游览者。世人很难想象这么艰难的长城工程,那时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它的最终建成,无疑凝聚着太多中华儿

  • 被严重低估的人物:芈启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芈月削弱了还是增强了,芈启真实存在吗,芈月这个英雄厉害吗

    《大秦赋》中似乎有意忽略了楚系一派在秦国的影响,不仅低估了华阳太后的影响力,更严重低估了芈启的力量。事实上,从宣太后芈月开始,楚系一派在秦国能量巨大,华阳太后作为楚系一派的核心力量,对大秦朝堂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而芈启则是直接实施这种影响力的关键人物之一。历史上,芈启可是平定嫪毐之乱的首要功臣,接

  • 郭圣通斗不过阴丽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子仪为什么可以善终,刘秀和阴丽华的孩子,刘秀喜欢阴丽华还是郭圣通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微贱之时的这一句感叹,与他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而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并不完美,他俩之间,始终隔了一个郭圣通。都说阴丽华是刘秀自己要娶的,而郭圣通是人家硬塞给他的,所以,阴丽华

  • 燕王哙为什么会产生禅位的想法?为什么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什么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两大阵营,燕王为何禅让给子之,孔子堕三都失败反映了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燕王姬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11世纪,周代商而立。周武王分封天下,弟弟召公封于燕地,这就是燕国。在《史书》中,燕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出身高贵、血统纯正,但700年来几乎无人知晓,俨然一个世外桃源,直到第38任国君的时候,燕国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 武则天已经风烛残年,李显发动神龙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李显怕武则天,武则天传位给李隆基

    有些东西原本属于自己,但就是得不到,于是干脆理直气壮或心虚地去抢。皇位原本就是李显的,武则天也承认归还,只是迟迟不见行动,于是李显被裹挟着发动了神龙政变。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子,曾经于公元684年登上皇位,可是还没到两个月便歇了菜。将他拉下皇位的人正是老母武则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