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圣君”隋炀帝为什么被扭曲?

“千古圣君”隋炀帝为什么被扭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4/2/20 7:54:16

导读:一提到隋炀帝我们想到的就是他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总之就是一个昏君的形象。可是历史中的隋炀帝确不是这样的,他也做过许多丰功伟绩,并且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良策。那么为何隋炀帝会被扭曲成这个样子呢?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即位之后,他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颇有建树。但是,他却是历史上妇孺皆知的荒淫之君,甚至,其荒淫之君的名声完全盖过了他伟大的建树。

网络配图

隋炀帝初继位,便决定迁都洛阳。他下令大规模营建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以及整齐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具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都城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隋炀帝又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修建长城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把两个文明连接在一起。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个人玩乐的。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此峡谷海拔三千多米,终年温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尽苦头。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这更是举世创举。

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以上这些建树,不论放在哪一个君主身上,都是彪炳史册的功绩,这足以让一个君主在历史上赢得千古圣君的美名。可是,隋炀帝却没有。相反的是,对于他的这些建树,历史竟然无情地视而不见。

网络配图

隋炀帝造京杭大运河有功,但是他太耗费民力,每次一召一百万人民,男的没了召女的,民心惶惶:后来他又费了大量民力,造大船南游,这是他后来灭亡的导火索之一。同时他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赴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太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

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毕竟隋炀帝也有把柄落在了史官的手里。在南征陈朝时,杨广听说张丽华是个大美人,便派人告诉将领高颎,务必把美女张丽华留下。高颎担忧张丽华的绝美容颜,会使国家灭亡,就说:“从前姜子牙蒙面斩妲己,今日岂可留下张丽华这个红颜祸水。”于是把张丽华斩了。这事让杨广怀恨在心,声言日后必报此仇。

网络配图

他还承担了杀父的罪名。据《资治通鉴180》载,在仁寿四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调戏她,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得知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文帝寝殿侍疾并将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不久文帝便驾崩。杨广弑父在《隋书列传第十三》杨素传,《隋书列传第十》杨勇传、《隋书列传第二十一》张衡传、《隋书·后妃列传》等《隋书》章节中也有多处记载。唐代人马总在《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而赵毅在《大业略记》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毒死。

杀兄的恶名也安在了他的头上。晋王杨广继位后,假传文帝遗嘱,逼迫兄长自尽,将杨勇处死。杀了兄长杨勇和弟弟杨谅后,于大业三年3月4日,便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儿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被处死。

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隋炀帝确实是为中国历史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后人的赞扬,“千古圣君”隋炀帝为何被扭曲?就是因为他一生中不仅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还留下来了种种劣迹,而人往往都是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的,所以,落下个千古唾骂的臭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阿斗:一个被诸葛亮束缚成傻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阿斗,这个名字千百年来,被大家当做傻子的代名词,千篇一律的认为他傻,可他真的傻吗?这个问题还真值得我们研究一下。刘阿斗年幼时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公元208年9月,曹操派曹纯领精骑五千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弃其妻子而逃,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得以幸免。儿子有这样的经历,哪个父亲不会去珍惜这个劫后余生的儿子

  •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为什么在煤山吊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明朝的都城北京的时候,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觉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于是在煤山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可以说崇祯皇帝是殉国而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1627年登上皇位,当时的

  • 司马懿信守托孤之诺 却反成窃国之“贼”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谁?司马懿与张春华的儿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网络配图司马懿为了信守托孤之诺,诛杀曹爽,从此司马氏独掌魏国大权,正因为司马懿的信守承诺,反倒把自己陷进了窃国贼之列,他虽然没有窃国,但所作所为为其子窃国打下了坚实的基

  • 名将赵奢率兵与秦作战 抢占制高点大败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兵书《百战奇略》据说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著作。这本书汇集了历代的兵法精粹和战史资料,清朝谋略丛书《帷幄全书十四种》和《攻守战略秘书七种》均收有这部著作。这本书对影响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极为重视,很多篇章就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打胜仗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网络配图《百战奇略·山战篇

  • 努尔哈赤为何能做到唐太宗都做不到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外族人常常发现,用任何直接方式统治蒙古人都是极其困难的。在清王朝之前,没有一个民族做到这一点,如果有例外的话,突厥和契丹等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之前也许做到过,那时蒙古人数量极少,无足轻重。满族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清王朝对蒙古人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即为明证:起初蒙古人问题是一个外部问题,但到1911

  • 姚广孝从默默无闻的僧人到辅佐燕王成就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姚广孝演义》一书记录了姚广孝一生,从出生开始,到他成为一名僧侣,再到得到机会辅佐燕王,帮助朱棣起兵“靖难”称帝,一直到他老死在庆寿寺。图片来源于网络姚广孝是一个奇怪的人,他十四岁的时候就出家当和尚,一辈子没有结婚,姚广孝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了全国通缉的犯人,他在出

  • 三国刘琦到底是死于酒色还是死于谋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母为陈氏,谏议大夫刘琮的兄弟。刘表初以刘琦的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可是后来他的父亲就开始喜爱刘琮多余刘琦。官至荆州刺史,于建安十四年的时候病逝了。图片来源于网络自从刘表的第二个儿子刘琮娶了后妻蔡氏的侄女为妻子,而蔡氏也是因此喜爱刘琮,非常的讨厌刘琦,还常常向刘表说一

  • 刘邦夫妇杀掉战神韩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己

  • 揭秘:好色皇帝雍正的十大极品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一生有哪些特殊的嗜好?关于雍正的嗜好,有说:“雍正帝勤于政务,很少出巡游乐,但是闲暇之余,他对声色犬马也颇感兴趣,并且玩得想当在行。他在即位后,对于声色犬马并非无动于衷,而且对雕虫玩物,西洋奇巧都深有所好。对于中国上层社会传统的玩意,如吸鼻烟,香袋,盆景,养宠物狗等,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雍

  • 历史上赵云第一个施展空城计 一身都是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先看段史料,据《三国志·蜀·关张马黄赵传》注引《赵云别传》记载:“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 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却,公军 散,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其将张著被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