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自刘备托孤后,一直再准备北伐,这是为何?

诸葛亮自刘备托孤后,一直再准备北伐,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4/24 11:41:4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222年8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到公元223年2月时,刘备病重,他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当时刘备不仅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甚至还将整个蜀汉交到了刘备的手中,并给了诸葛亮绝对的生杀大权,让他可以更换君王,而诸葛亮感怀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因此他当即表示自己必定竭尽所能,报效蜀汉,直到他自己去世为止。在刘备去世后,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诸葛亮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蜀汉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随后,诸葛亮率军亲征南中,就此平定叛乱,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的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不难看出,诸葛亮自刘备托孤后,一直做的事情就是准备北伐,为何他一定要北伐呢?

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困局。看起来,在刘备离开人世后,诸葛亮手中有绝对的大权,他在表面上是一人之下,实际上他的实权似乎比刘禅还要大,毕竟只要他不满意,就有更换刘禅的资格,但刘禅并不是弱智,他甚至还比一般人要聪明一些。然而诸葛亮在掌权之后开始清理腐败现象,如此一来,诸葛亮就不可避免的会触碰到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在这些老臣面前,诸葛亮又不得不做出维稳的事情。

也就是说,诸葛亮虽然才智过人,也有很强的约束力,而刘备没有看错他,可是当大权给到诸葛亮手上时,诸葛亮也犯难了。诸葛亮虽为完美人,但他却不会很好的管理集团里的小派系。在诸葛亮如此严苛的治理下,老臣们逐渐感觉到惶恐,在言行中自然与诸葛亮对立,正因如此,诸葛亮的北伐就是他在这样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毕竟手握大权,一直在国内发展,内部矛盾就不断,但只要他带兵打仗,老臣们就有机会获取到利益,而刘禅也能凭借着诸葛亮的军功,继续放权给诸葛亮,以至于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笔者认为,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不愿意像姜维一样在宫廷的风雨中败退并身死,他即便要死,也要死在追逐自己匡扶汉室的北伐过程中,因此诸葛亮才会一直致力于北伐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盈的儿子既没有军权又没有名望 周勃为什么主张处死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勃和刘盈儿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前195年,随着汉帝国的创建者刘邦崩于长乐宫,汉朝朝堂的局势为之巨变,刘邦临终前其实也想到了局势的转变,所以在吕后向其询问他崩逝之后的人事安排时,他也尽可能地为汉朝以后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如此在刘邦弥留之际,刘邦

  • 褚蒜子到底奇在哪?3次临朝扶立6位皇帝,垂帘听政约40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褚蒜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晋书》:"昔者高宗谅暗,总百官于元老。成王冲眇,托万机于上公。太后御宸,谅知非古。而明穆、康献,仍世临朝,时属委裘,躬行负扆。各免华阳之衅,竟蹑和熹之踪,保陵迟以克终,所幸实为多矣。"褚蒜子,太常谢鲲外孙女,卫将军谢尚外甥女,太

  • 何宴:魏晋玄学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何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何晏,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划时代的人物,凡是论述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发展,都要把他和王弼作为开其端的领袖人物,王弼比他小三十岁左右。把帝王家的女婿定称为驸马,也是从何晏开始的。史书上对何晏的评论几乎都是贬辞。和他同时代的人管辂认为他“巧而多华

  • 王莽当初平平奇奇 王莽是怎么在二十九岁封侯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莽封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永始元年也即公元前16年,时任汉朝帝王的汉成帝如往常一般发布了一条任命状,任命王莽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得知消息后王莽情不能自已,开心异常,这一刻王莽等了29年,要知道自从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成为皇太后以来,王氏一族在王政

  • 司马光为何会让宋仁宗,把交趾国朝贡的麒麟退回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司马光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北宋时期,是文治的天堂,很多宋朝名臣皆出自这个时期,例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这些人或因为文学水平高超,或因为特殊的政治贡献,被后人熟知。然而,在同时期有另一位宋朝名臣,他虽然也是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但他出名的方式则是从

  • 隋炀帝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有没有什么功绩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在史书记载中是一个标准的暴君,但是他也有很多功绩,并不能够单方面去评价他,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还是一个非常浪漫的皇帝。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五月,生性爱热闹的隋炀帝把这年当作是排解心情的最快乐一年。正月里,炀帝下诏,要在毗陵郡 东南营建宫苑,方圆十二里,苑内有十六所离宫。似乎隋炀帝特别

  • 霍显是如何让霍氏家族覆灭,毁掉霍氏满门荣耀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女人,但如果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背后有了一个恶毒的女人,那么毁掉的有可能不只是一个家庭那么简单。霍光是西汉王朝大名鼎鼎的权臣,因为汉武帝对他青睐有加,在临终前,封他为为大将军、大司马,托孤辅政,并封为博陆侯,辅佐汉昭帝,从此霍光掌权摄政,霍氏一族从此权倾朝野。霍

  • 朱元璋活见鬼 发生在皇帝身上的灵异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活见鬼的事情好像并不少,大多是心理反应。然而在古代就有发生,而且还是发生在皇帝的身上。朱元璋白天“活见鬼”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 乾隆八年曾现超级三伏天:京师有热毙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伏天已至,又逢炎夏。今年7月13日,入伏了。即便本周二开始,山西境内多地降雨,但雨停过后,那片刻的凉意就被迅速蒸发殆尽,人们感到的还是热,热,热。热浪滚滚,席卷半个中国,“三伏天”“酷暑”“温室效应”一类的话题成为媒体关注焦点。那么问题来了,打着“温室效应”鲜明烙印的今天,是不是历史上最热的一个阶段

  • 苏轼诗作曾提“炸牡丹”:明清时炸花片成流行小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网友在微博中戏谑地列举苏轼的“代表作”,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东坡烧卖……引来一片会心的笑声。大约没有哪一位文豪像东坡居士这样,在身后,被附会成那么多种美食的“发明人”。其实,有一样梦幻色彩的雅食也不妨借用一下东坡的名号,名之曰“东坡炸牡丹”。把鲜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的加以油炸,当作赏春应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