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鲁昭公在任内曾被晋国羞辱几次?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鲁昭公在任内曾被晋国羞辱几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68 更新时间:2024/1/27 21:28:37

鲁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姬姓,鲁昭公是鲁襄公与胡国女人所生,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四位国君,前542年―前510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542年,鲁昭公即位。公元前517年,鲁国因斗鸡而发生内乱,鲁昭公先后逃亡到齐国、晋国。公元前510年,鲁昭公在晋国的乾侯去世,终年五十一岁。其实在周人礼乐制度中,凡非嫡长子,都很难继承位,就是说鲁昭公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不过在这个时代,礼乐崩坏,诸侯国王权衰微,卿大夫们独擅专权,在鲁国亦是由季氏把持朝政,王位储君的选择权,完全掌握在季氏等权臣手中。”

鲁襄公驾崩之时,太子姬子野即位,当时有所谓立长不立幼、立不立庸的潜规则,那么,太子姬子野既是太子,则可能既是嫡长子,又较为贤能,故而顺理成章为鲁国君主。《左传》: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次于季氏。秋九月癸巳,卒,毁也。如果姬子野是贤能之才,那么必对季氏专权有所抵触,继位未满一年就匆匆离世,就显得非可疑,姬子野之死恐是鲁国悬案。

姬子野的突然死亡,必对鲁国朝堂形成巨大震荡,作为正统诸侯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就在王室子弟中秘密选择储君人选,季氏选中姬子野的弟弟姬裯,极可能是看中姬裯的昏庸,以便于自己稳掌朝局。在如此重大机遇之下,其他朝臣们自也希望借此契机,争夺朝中话语权,对于是否选择姬裯,大家存在极大争议。

鲁国的另外一个权臣叔孙豹说: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这个叔孙豹乃是鲁国三大家族的重要人物,当时的鲁国除了季氏,还有叔孙氏孟氏两大家族,他们自鲁襄公时代发展起来后,就已经在逐步架空王室,“三家自取其税,减已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他们对鲁国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季氏的多方筹谋中,姬裯顺利继位为鲁昭公,这个人在服丧襄公期间,尚且缺乏尊重之意,在权臣之间又没有形成绝对拥护,其生存空间本来就较为狭窄,因此自然算不得什么明君圣主。有趣的是,鲁昭公似乎对权臣垄断朝堂亦有不满,继位不久就发兵攻打季氏,结果却被季氏所败,出逃齐国。

说整个人生之路是较为憋屈的?在其任内,曾经多次朝拜晋国,却数次被晋国所谢绝,以国君之身,亲赴别国,竟为其所拒绝,可谓是极大的羞辱。《史记》: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从这段记载中就能看出,在鲁昭公任内,至少四次被晋国所羞辱。

鲁昭公的这种失落感,终其一生不断重演。晋国羞辱不断,齐国亦羞辱之。《史记》: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乾侯。什么是“主君“呢?当时称呼诸侯国君,一般为”君”或“公侯”等,“主君”主要用于称呼大夫级别的贵族作为鲁国国君,得不到齐国的尊重,鲁昭公当然要“耻之“,只是鲁昭公也是太没有尊严了,居然怒气冲冲的就跑到乾侯去了,要知道,乾侯是晋国的地方,作为一国君主,不能回归故土,却要跑到看不起自己的诸侯国去生活,这样的国君,怎能得到鲁人的尊重呢?

当然,纵观当时天下,可以帮助鲁昭公讨伐叛逆的诸侯国,在中原正统诸侯的眼中,唯独晋齐国是最合适的诸侯,只是此时的晋齐国内政局与鲁国国内局势类似,亦是卿大夫专权,王权被架空。鲁国可谓是找错了方,所以最终也没有成功逆转,就在晋国的乾侯郁郁寡欢,终其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权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他有几位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帮助孙权做了什么事,孙权为什么怕张辽,孙策留给孙权的遗言中说道内事不决

    孙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孙权建立吴国,刘备建立蜀国,曹丕建立魏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时代——三国。这里咱们就来说说孙权,看一看孙权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吴太祖孙权简介孙权,生于公元182年,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谥号大皇帝,庙号太

  • 以猛治国的朱元璋为何没有遏制明朝的贪腐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明朝的贪腐问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朱元璋因出身原因,深知底层百姓的贫苦,因而上位之后实行“以猛治国”,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甚至不惜“扒皮充草”以儆效尤,然而即使用此雷霆手段,朱元璋仍然没能遏制明朝的贪腐现象,这又是为何呢?朱元璋大力惩治贪官,却仍然未能刹住贪腐之风出身底层的朱元

  • 皇帝的墓葬一向重要,为何汉少帝却草草的葬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古代的坟墓埋得比较深,古代皇帝死后为什么要让很多人陪葬,汉武帝的墓被挖掘了吗

    汉少帝是一个非常悲催的皇帝,刚刚继位就遇上了风雨飘摇的江山,黄巾之乱让人喘不过气来,随后又经历了被迫出宫,董卓乱政的劫数,最终被董卓毒死。古人对于死后的墓葬,向来是十分重视。百姓家如此,皇室贵族更是如此。按理说,皇帝的墓葬,即使不是金碧辉煌,也是非常讲究的。但是,汉少帝去世后,却被随随便便埋入了宦官

  • 乾隆登基之后 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卫,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新帝登基对前朝老臣举起屠刀的事件,这里头可能夹杂着党派之争,政见不合或肃清贪污腐败,总之原因很多,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人物,既是前朝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同时又深得康熙皇帝的嘉许,可以说是塑

  • 白居易与关盼盼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燕子楼张仲素燕子楼白居易,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友情故事,关盼盼的故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旧唐书: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

  • 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刘备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什么离开袁绍,公孙瓒为什么打不过袁绍,袁术和袁绍的关系

    还不知道刘备投靠袁绍,是背叛了公孙瓒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三岁的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以及在乡间招募的士兵,一起镇压起义军,后来因此被朝廷封为安溪县县尉,只不过由于督邮的刻意刁难,使得刘备在一怒之下鞭打了督邮,然后弃官而去,随后刘

  • 徐达两次放走元顺帝被参 朱元璋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元顺帝,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徐达放元顺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368年,徐达率军渡江,直达河北通州。在徐达率军距离元朝王都,仅一天路程时,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一幕:徐达下令大军就地驻扎通州,暂缓攻打元朝王都,这一驻扎就驻扎了七天之久。面对大兵压境,却又围而不打的徐达,元顺帝当即被吓得六神无主。

  • 隋朝两代功臣杨素为何会罢官?他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坚杀功臣,隋朝杨素是什么人,隋朝杨素的孙子

    隋朝两代功臣杨素为何会罢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必胜、攻必取,正兵、奇兵兼备,兵种的适应性、协调性、全能性,全史屈指可数。能与霍光、韩擒虎、贺若弼等人齐名,军事指挥才能堪称一绝,却因为人品问题,被盖以陷害忠良、擅权乱政的骂名。杨素是隋朝两代的功臣,曾因父亲的事,多次上表顶

  • 元顺帝当初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 元顺帝最后为何变得荒淫无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最混蛋的皇帝,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年青有为与年轻有为

    对元顺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丁宁说,春风先到凤凰台。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如果不提作者的名字,恐怕大多数人一眼看去,必然会以为是那位儒生所做。可实际

  • 郭氏为何能成为宋仁宗的皇后?郭皇后又为何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天圣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郭氏被立为皇后,她也是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明道二年十一月乙卯,宋仁宗不顾群臣的劝阻颁下诏书,废黜结发妻子郭氏的皇后之位。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九年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郭氏的原名不详,只知道她是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与郭氏一起入宫选秀的还有已故左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