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以猛治国的朱元璋为何没有遏制明朝的贪腐问题?

以猛治国的朱元璋为何没有遏制明朝的贪腐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49 更新时间:2024/1/17 17:20:55

说到明朝的贪腐问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朱元璋因出身原因,深知底层百姓的贫苦,因而上位之后实行“以猛治国”,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甚至不惜“扒皮充草”以儆效尤,然而即使用此雷霆手段,朱元璋仍然没能遏制明朝的贪腐现象,这又是为何呢?

朱元璋大力惩治贪官,却仍然未能刹住贪腐之风

出身底层的朱元璋,早年深受贪官污吏之苦,对于压榨、盘剥百姓的贪腐官员可以说恨之入骨,因而称帝之后对于官员贪腐现象极为憎恶,从而采取各种手段大力整治贪腐。

朱元璋对贪污可以说是零容忍,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中书省,只要发现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坚决一查到底,哪怕是开国功臣、皇亲国戚,也绝不心慈手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便是典型,驸马都尉欧阳伦也因贪污被处死。

而且,朱元璋还鼓励百姓们民告官,甚至在外地百姓入京告状时,不仅要求地方官员不得阻拦,甚至还帮助解决路费问题,而对于阻拦百姓告状,或者应该受理而不受理的,朱元璋还会严厉惩处。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同时,朱元璋还允许百姓直接扭送不法官吏。

而一旦发生贪污事件,朱元璋往往是从重惩处,只要被查实,最轻也得发配边疆充军,而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者一律枭首示众,甚至不惜采取“扒皮充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力求达到震慑作用。

此外,朱元璋还大力开展廉政教育工作,不仅制定了蕴含有大量贪腐案例的《大诰》和《醒贪简要录》让官员学习,而且在各级衙门设置了专门的剥皮场和专挑贪官人头的长杆,从而对各级官员形成警示作用。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先后处决贪污官吏多达十余万人,然而即使朱元璋如此雷厉风行,却仍然无法彻底根除贪腐现象,以至于他晚年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的哀叹。

明朝贪污现象为何无法根治,制度缺陷或许才是根本

对于明朝的贪腐现象,明末抗清英雄陈邦彦曾这样说,“嘉、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也就是说嘉靖、隆庆以前官员们尚且重视名节,而到了嘉靖、隆庆以后,官员们则“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当然”的地步,可见明朝中后期贪腐现象之严重。

那么,明朝的贪污现象为何无法根治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1、官员俸禄实在太低。在朱元璋看来,官员既然获取了权力,那么就应该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而不应该想着赚钱,因此对于官员的俸禄严格限制。朱元璋根据官员日常用度计算的俸禄,虽说足够官员生活,但他却忘记了官员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需要承担来往应酬、雇佣吏员等其他支出。从而导致官员俸禄已经到了低于正常用度的地步,例如正二品的海瑞,竟然因为母亲生日时买了两斤肉而成为新闻,死后更是只留下了8两银子和一些破旧衣衫,而明朝官员死后拿不出丧葬费用的现象更是多见于史料。朱元璋在位期间虽然也曾三次对官员俸禄进行调整,进而使得官员的俸禄得到了一定程度增长,但明朝官员的俸禄仍然是历朝历代中最低的,而更要命的是朱元璋还将俸禄标准镌刻于石碑、形成定制。于是,官员们即使不为了富贵,为了正常生活,也不得不进行贪腐。

2、监督机制丧失作用。朱元璋为了严厉打击贪腐,不仅设立了科道官员(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用来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而且还曾短暂起用了著名的情报机构“锦衣卫”,按理来说监察系统已经相当完备,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大系统竟然最后全都丧失了作用。然而,从明中期开始,随着党争的日益严重,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这种局面下,锦衣卫依附于东厂,科道则依附于内阁,进而成为了党争之中相互攻讦对方的工具。为了打击政敌,他们早已丧失公允之心,反而大肆滥用监察、弹劾权力,如此情况之下,自然就使得整个监察系统丧失了原本作用,也就无法再遏制贪腐现象。

3、官场风气无比糟糕。正如前文所说,嘉靖、隆庆之前的官场风气尚可,而当嘉靖上台之后,明朝官场风气风云突变,“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官员们不仅对肥缺曲子弱音,而且“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明朝此时的官场形成了,谁贪的多证明有能力,笑话清廉官员无能。如此官场,就算有较为清廉的官员,也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比如吏科给事中魏大中,谁给他送礼他就举报谁,结果再也没有人敢登门,结果后来被魏忠贤逮捕下狱,最终惨死狱中。

4、人治之下贪腐难免。古代皇权社会,一直奉行的就是人治思想,例如孔子便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所谓人治,所依靠的便是执政者个人的贤明,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诱惑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圣人一般抵住诱惑。因此,人治之下贪腐现象根本无法避免,例如张居正,作为明朝著名的能臣干吏,也仍然难以拒绝贿赂,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的殷正茂便曾送给张居正两个金盘子,盘子中有高达三尺高的珊瑚。

如上所述,明朝之所以会在中后期出现严重贪腐,主要还是由于制度上的缺陷所造成的,人治之下的权力高度集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自然就导致了贪腐的出现,而贪腐一旦形成风气,便很难再制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的墓葬一向重要,为何汉少帝却草草的葬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古代的坟墓埋得比较深,古代皇帝死后为什么要让很多人陪葬,汉武帝的墓被挖掘了吗

    汉少帝是一个非常悲催的皇帝,刚刚继位就遇上了风雨飘摇的江山,黄巾之乱让人喘不过气来,随后又经历了被迫出宫,董卓乱政的劫数,最终被董卓毒死。古人对于死后的墓葬,向来是十分重视。百姓家如此,皇室贵族更是如此。按理说,皇帝的墓葬,即使不是金碧辉煌,也是非常讲究的。但是,汉少帝去世后,却被随随便便埋入了宦官

  • 乾隆登基之后 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卫,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新帝登基对前朝老臣举起屠刀的事件,这里头可能夹杂着党派之争,政见不合或肃清贪污腐败,总之原因很多,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人物,既是前朝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同时又深得康熙皇帝的嘉许,可以说是塑

  • 白居易与关盼盼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燕子楼张仲素燕子楼白居易,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友情故事,关盼盼的故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旧唐书: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

  • 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刘备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什么离开袁绍,公孙瓒为什么打不过袁绍,袁术和袁绍的关系

    还不知道刘备投靠袁绍,是背叛了公孙瓒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三岁的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以及在乡间招募的士兵,一起镇压起义军,后来因此被朝廷封为安溪县县尉,只不过由于督邮的刻意刁难,使得刘备在一怒之下鞭打了督邮,然后弃官而去,随后刘

  • 徐达两次放走元顺帝被参 朱元璋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元顺帝,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徐达放元顺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368年,徐达率军渡江,直达河北通州。在徐达率军距离元朝王都,仅一天路程时,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一幕:徐达下令大军就地驻扎通州,暂缓攻打元朝王都,这一驻扎就驻扎了七天之久。面对大兵压境,却又围而不打的徐达,元顺帝当即被吓得六神无主。

  • 隋朝两代功臣杨素为何会罢官?他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坚杀功臣,隋朝杨素是什么人,隋朝杨素的孙子

    隋朝两代功臣杨素为何会罢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必胜、攻必取,正兵、奇兵兼备,兵种的适应性、协调性、全能性,全史屈指可数。能与霍光、韩擒虎、贺若弼等人齐名,军事指挥才能堪称一绝,却因为人品问题,被盖以陷害忠良、擅权乱政的骂名。杨素是隋朝两代的功臣,曾因父亲的事,多次上表顶

  • 元顺帝当初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 元顺帝最后为何变得荒淫无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最混蛋的皇帝,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年青有为与年轻有为

    对元顺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丁宁说,春风先到凤凰台。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如果不提作者的名字,恐怕大多数人一眼看去,必然会以为是那位儒生所做。可实际

  • 郭氏为何能成为宋仁宗的皇后?郭皇后又为何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天圣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郭氏被立为皇后,她也是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明道二年十一月乙卯,宋仁宗不顾群臣的劝阻颁下诏书,废黜结发妻子郭氏的皇后之位。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九年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郭氏的原名不详,只知道她是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与郭氏一起入宫选秀的还有已故左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当

  • 曹操至死没称帝,为何看似忠厚的刘备却敢称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刘邦能统一天下为什么刘备不能,刘备忠于汉室为何称帝

    刘备有能力和胆魄称帝,除了是跟曹操叫板外,更多的是来自荆州的文人集团的支持和推动,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汉代,荆州名人也出过不少。如西汉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匡、王凤(均为京山人)、东汉王朝的创始者刘秀(今枣阳西南)、最早撰著楚辞完整注本《楚辞章句》的东汉文学家王逸(宜城人)、历任三公事六帝的东汉大臣

  • 刘放是什么身份?汉室后裔的他为何会辅佐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曹氏下场,刘渊有汉室血统吗,汉皇后裔刘备

    对刘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而就汉室后裔来说,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大家熟悉的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兖州刺史刘岱、幽州牧刘虞等,就都是汉室后裔。当然,在这些汉室后裔中,最终还是刘备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和曹魏、东吴相抗衡的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