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放是什么身份?汉室后裔的他为何会辅佐曹魏?

刘放是什么身份?汉室后裔的他为何会辅佐曹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73 更新时间:2023/12/8 13:51:01

对刘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而就汉室后裔来说,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大家熟悉的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兖州刺史刘岱、幽州牧刘虞等,就都是汉室后裔。当然,在这些汉室后裔中,最终还是刘备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和曹魏、东吴相抗衡的蜀汉。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作为汉室后裔,刘备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不过,就今天笔者要说的一位汉室后裔,却选择为篡夺东汉朝廷大权的曹操效力,甚至还辅佐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这四位君主,可以说是曹魏的四朝元老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人是谁呢?

首先,刘放(?—250年),字子弃,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乡侯刘容的后代。从出生地上来看,刘放和刘备之间,是同乡关系,二者都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对于刘备来说,是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人。而就刘放来说,是汉广阳顷王刘建(燕剌王刘旦之子)的儿子西乡侯刘容的后代。其中,燕剌王刘旦是汉武帝刘彻的儿子,而汉武帝刘彻和中山靖王刘胜,都是汉景帝刘的儿子。在年龄上,从刘放的去世时间来看,他应该是要小于刘备的。因此,对于刘放和刘备之间,在《三国志》等史料中没有存在交集的记载。

东汉末年,刘放曾被推举为孝廉。彼时,渔阳王松割据冀州,刘放前去依附他。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刘放劝说王松说:“过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时起事,拥兵自立,擅自发号施令,只有曹操能够拯救危乱的局面,拥戴辅佐天子,尊奉朝廷的辞旨讨伐罪逆,所向披靡。将军您应该投身于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去与他结交。”王松照着他的意见去做了。恰逢常常在南皮县讨伐袁谭,写信召唤王松,王松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附了曹操。刘放替王松写了答复曹操的信,文辞很是华丽。曹操既很赞赏,又知道了他劝说王松的那番议论,因此征召了刘放为官。

自此之后,刘放就开始为曹操效力了。公元205年(建安十年),刘放和王松一起到达曹操处,曹操十分高兴,将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司空军事,历任主簿记室以及郃阳、祋祤、赞县三处县令。当然,曹操当时麾下人才济济,并没有多么重用刘放。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魏国初步建立,刘放与孙资俱任秘书郎。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几个月后,刘放转任秘书令。

后来,魏国改秘书为中书,刘放任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同中书令孙资一同掌握机密。对此,在笔者看来,刘放当时的官职虽然不是太高,但是,因为工作和皇帝诏书、大臣奏章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刘放实际的权力,显然是不可小觑了。换而言之,此时的刘放,无疑获得了魏文帝曹丕的信任。公元222年(黄初三年),刘放进爵魏寿亭侯。作为一位文臣,刘放能够获得一个亭侯,自然是比较难得的,因为文臣缺乏战场上立功的机会。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刘放、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同加散骑常侍。刘放进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刘放擅长写书信和檄文,曹操、曹丕、曹叡的诏命文书,很多都是刘放所为。正是因为这一能力,刘放才能成为曹魏重臣,辅佐曹魏四位君主。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司马懿平定辽东,刘放、孙资二人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刘放方城侯,孙资中都侯。同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打算招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原本的托孤大臣,并没有司马懿,这是因为魏明帝曹叡是比较忌惮司马懿的,担心他篡夺曹魏的大权。

不过,魏明帝曹叡的最初安排,显然没能顺利地执行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燕王曹宇拒绝担任大将军一职,另一方面,则是刘放、孙资二人劝说了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曹叡召见刘放、孙资说:“我自己要召回太尉(司马懿),而曹肇等人反让我止住他,几乎败坏了我的大事!”命令他们再次书写诏书,曹叡宣召曹爽和刘放、孙资一同接受诏书命令,终于罢免了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官职。这时司马懿也从辽东战场回来了,走近曹叡的卧床接受诏令。

最后,在刘放、孙资的影响下,魏明帝曹叡将曹芳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也即让他们担任托孤大臣。而这,无疑为司马懿篡夺大权埋下了伏笔。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曹叡去世,曹芳继位,刘放、孙资各增邑300户。刘放并前共1100户,封爱子一人亭侯,次子骑都尉,余子皆郎中。公元240年(正始元年),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公元245年(正始五年),刘放任骠骑将军,仍领中书监。在汉末三国时期,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无疑是位高权重的官职了。

换而言之,在高平陵之变前,刘放的地位仅次于曹爽、司马懿、蒋济等几位大臣。到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起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自此之后,曹魏大权被司马懿家族所掌握。公元250年(嘉平二年),高平陵之变的第二年,刘放这位四朝元老去世,谥曰敬侯,儿子刘正继嗣。总的来说,最终夺取曹魏江山的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似乎与汉室宗亲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司马炎能逼迫曹魏皇帝退位,归根结底还是司马懿打下的基础。而在司马懿成为曹魏权臣的过程中,汉室宗亲刘放可谓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即帮助其成为魏明帝曹叡的托孤大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光武帝废掉郭皇后跟阴丽华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金屋,郭子仪死后满门抄斩是真的吗,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光武帝废掉郭皇后跟阴丽华有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阴丽华,东汉的第二任皇后。作为一个皇后她是令人赞叹的,历史上对她的描述更是以贤德为名。所以人们提到她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贤后。而在历史记载《后汉书》也是这样说,说她多么的仁慈,多么贤明。好像在阴丽华身上,没有半点不好的

  • 方孝友是什么人?朱棣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是一个好父亲吗,朱棣杀了方孝孺导致什么后果,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方孝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因建文帝朱允炆主张削藩,次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率军南下,“靖难之役”爆发。此战历经三年多,建文帝连续几次用人失误,导致胜利的天平向朱棣倾斜。建文四年,朱棣从北平再次出发,准备最后一次南征,姚广孝(道衍

  • 嘉靖皇帝一生三个皇后,却没一个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瞻基的妃子,明世宗嘉靖皇帝,嘉靖是谁的儿子

    每次想到嘉靖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就不禁感叹,如果万历皇帝有他爷爷的手段,明朝万历年间就不至于有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堂堂皇帝也不用整天被一群大臣逼得没有办法,最后干脆躲到宫里不上朝了。要是在嘉靖一朝,大臣们敢做万历一朝大臣们做的事,朝堂都不知道会大换血多少次,带头的文官可能十族都诛没了。《明史》上对

  • 和朱元璋相守一生的马皇后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到底多爱马皇后,朱元璋最喜欢的妃子,朱元璋最宠爱的三个女人

    皇帝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人,但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出于各种各样的政治考量纳进后宫,为的是制衡前朝大臣。《如懿传》中皇帝要如懿做他的皇后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万人之上,无人之巅,太孤独了”。皇帝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每天连枕边人都要提防着,毕竟他的喜好决定影响的是整个天下,所以谁都不能完全相信。我们

  • 乾隆为什么不喜欢继后生的儿子永璂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历史上,在乾隆之前,从未有过嫡子继位的先例。到乾隆登基,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国力强盛,于是乾隆还想做些祖宗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是让嫡子登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立嫡立长”向来是正统,但是在清朝可能是皇子们都太优秀了,皇帝也不会只重点培养嫡子,所有皇子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而

  • 北魏皇姓拓跋改姓元,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帝国的开国君主乃鲜卑人拓跋珪,由他建立的帝国,后世君主自然皆姓拓跋,但是自北魏第七任皇帝起就全改姓元了,对于没有深究这部分历史的人大概都认为,北魏帝国被某某元姓的人篡权了,所以改姓元,其实并非如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一切都是因为北魏的第七任皇帝孝文帝拓跋弘,他自幼便接受

  • 能战胜关羽,那与马超单挑,庞德赢得机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庞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三国名将中,关羽马超庞德魏延的武力值是难以估量的:关羽三十回合战平纪灵,纪灵被十个回合刺死;张飞数百回合战平马超,却把赤膊战马超的许褚挑落马下;庞德是马超的部将,但却能战胜并射伤关羽,那一箭直接导致了关羽打不过徐晃。关羽的败亡之路,是从中了庞德那一箭开始

  • 揭秘:唐代宗李豫真的能跟唐太宗李世民比较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宗李豫能跟唐太宗李世民相比吗?乍一看,这两个人还真有几分相似,毕竟都有容人之量。不过你仔细去瞧,就会发现,李豫只是学到了李世民的皮毛,而且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打算学的。李世民武力值爆表,看谁不爽一言不合就胖揍一顿,所以没人敢惹李世民。这个时候李世民表示,大家畅所欲言,言论自由的时代来了!谁越敢

  • 卫子夫自杀后,她的三个女儿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公主特别注重和汉武帝的关系,为了让汉武帝高兴,在家里培养了很多美人、歌女。汉武帝即位第二年,汉武帝去霸上参加除灾求福的礼仪,顺便到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就让自己家的美人,来见汉武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对这些美人都不感兴趣,平阳公主便让歌女卫子夫出场。当歌女卫子夫来唱歌

  • 秦始皇之所以恨樊於期,除了发檄文声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在名义上是周朝的臣子,但是自武王分封之后,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统治,国境内的一百余个诸侯国为了抢夺资源,增加实力,开始了针对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实力弱小的诸侯国逐渐消失,成为了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组成部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