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徒有富贵身却没富贵命:那些被憋屈饿死的皇帝

徒有富贵身却没富贵命:那些被憋屈饿死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49 更新时间:2024/2/7 2:16:45

历史上穷苦人饿死是常事,但如果要说皇帝也有饿死的,估计会有很多人不大相信。古代皇帝都是锦衣玉食,要说吃饱撑死还有可能,饿死?哪能啊!你还别不信,历史上确有好几位皇帝就是被活活饿死的。

No.1 夏

夏桀是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算是荒淫天子的老前辈,他宠爱妃子妹喜,因此误国。妹喜由此也成为历史书册中红颜祸水的滥觞。后来,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西)。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商军穷追不舍,俘获了夏桀和妹喜,后就流放于此。至此时,夏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原来,商汤由于治国有术,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夏桀感到商汤对夏王朝构成了威胁,就借故把汤召到首都,囚禁在夏台中央监狱。汤用重金买通了夏桀的两个嬖妾,最终说服夏桀释放了商汤。所以,夏桀才有此语。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穷乡僻壤之地,无人服侍,自己又不会劳动,最后活活饿死于卧牛山。

No.2 齐桓公

齐桓公大家都不陌生,“春秋五霸”之首,算得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吧?他就是被饿死的。齐桓公原有三个老婆,但都没有生子,为了传宗接代,他又娶了六个小老婆,结果就生了一堆儿子。齐桓公原想立郑姬生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另一个小老婆长卫姬不甘心,就勾结齐桓公的宠臣竖刁与易牙,想办法促使齐桓公改主意。后来齐桓公病重,儿子们开始内讧,大开杀戒,那还管得了老爹的死活!宠臣竖刁与易牙假意把齐桓公封闭到一个小屋里养病,却无人照看与过问,既没吃的又没喝的。后来——后来当然是活活地被饿死了。

你还先别骂易牙,这人想当年可是对齐桓公“忠心耿耿”。齐桓公有一次说没吃过婴儿肉,其实齐桓公无非也就这么随便一说,但易牙可不仅仅是随便一听,人家真的把“领导”的话当成“指示”认真落实,回家后硬是把自己白胖的小儿子给清蒸了后献给“领导”品尝,直感动得齐桓公那个热泪盈眶啊!你说,连这样“忠实”的部下都能饿死自己的“领导”,能说明什么呢?

No.3 楚灵王

楚灵王是楚庄王的儿子,名字叫做围。本来,楚庄王将王位传给了公子围的哥哥,就是楚康王。楚康王死后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员,就是郏敖。郏敖让自己的叔叔公子围做令尹,可是在他即位第四年上,竟然被这个叔叔用帽带勒死在宫中。就这样,公子围当上了楚王,即楚灵王。这个楚灵王好大喜功,他在位期间不是召会诸侯会盟就是攻伐他国,几乎年年动用刀兵。他还建造了一座章华台,搜罗美女填充其中,下令让逃亡者在里面服役。在他当王的第十一年(前530)上,又发兵攻打徐国以便震慑吴国,自己却住在乾溪这个地方作乐,直到第二年春天还舍不得离开。

楚灵王有三个弟弟,子比、子皙和弃疾,其中,子比逃亡在晋国,弃疾带兵驻扎在蔡国。楚灵王以前杀死了蔡国的大夫观起,他的儿子观从逃到了吴国。由于百姓们不堪其苦,观从就劝吴王讨伐楚国。观从假借公子弃疾的名义从晋国召回子比,并促成了两人结盟共同讨伐楚灵王。兄弟三人联手攻入郢都,入宫杀死了灵王的太子禄,拥立子比当了楚王。子比任命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王宫清除后,观从又率领军队进攻楚灵王。到了乾溪观从向楚国官兵宣布说:“楚国已经拥立新王了。先返回国都的,保留官爵财产,后返回的一律流放。”楚国的官兵一听纷纷逃离楚灵王返回楚国。

楚灵王听到了太子禄被杀的消息,一时失魂落魄,竟然从车上跌落下来,说:“我杀别人的儿子太多,能不落到这步田地吗?”跟随楚灵王的大臣和官兵都离开了他,楚灵王于是一个人在山中徘徊,连村里的民众也没有敢收留他的。半路上,灵王遇见了过去在宫里的涓人(洒扫清洁之人),对他说:“你替我找口饭吃吧,我已经饿了三天了。”涓人说:“新王刚刚下达诏令,有敢给您送饭并与您一起逃亡的诛灭三族,何况我也没地方寻找食物。”灵王实在走不动了,便头枕着涓人的大腿睡着了。涓人用一块土块代替,抽出自己的大腿逃走了。灵王醒来不见了涓人,饿得竟然都不能坐起来了。芋地有个地方官叫做申无宇,他曾经两次触犯王法,灵王都赦免了他。他的儿子申亥要替父报恩,到处寻找楚灵王,终于在釐泽找到了灵王,并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楚灵王就死在申亥的家中。楚灵王是怎么死的?《史记》只用了一个“死”字,没有说他是自杀或者其他什么,只能说明,这个饿得已经坐都坐不起来的楚灵王,到了申亥家中,恐怕已经是米水不进了。据此可以判断,这个楚灵王是饿死的。

No.4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曾经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军队强大起来。他灭了中山国,消除了赵国的“心头之患”。可是在他担任君主第二十七年(前299)上,他做出了一个在当时非同寻常的决定:把君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赵何,这就是赵惠文王,自己当起了“主父”。

赵主父开始把自己的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夫人吴娃,因为特别宠爱,等这个吴娃生了赵何以后,就把赵章的太子废了立了赵何。在赵何为王的第三年上,赵国灭了中山国,赵主父论功行赏,大赦天下,并封自己的长子赵章为代地的安阳君,同时派大臣田不礼辅佐赵章。这个赵章平素放纵,弟弟当国王他心中不服。次年,群臣前来朝拜,主父让这个新王主持朝拜仪式,他在旁边观察。安阳君赵章当然也在朝拜当中,表现的非常颓丧。赵主父看到长子赵章反而向弟弟称臣,屈身在弟弟面前,心中有点儿怜悯不忍。于是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当代国国王,只不过没有正式施行。

赵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两人分住在两处宫殿当中。公子章就利用自己的党徒和田不礼一起作乱,他诈传主父的命令召见惠文王。惠文王的师傅、相国肥义先进去,结果被杀。另一大臣高信就率领卫兵保护惠文王和公子章作战。王室公子赵成和大臣李兑从国都中赶来,调集了周边城邑的军队前来平叛,打败了公子章。公子章逃到了赵主父宫里,主父打开宫门收留了他,公子成和李兑紧接着包围了主父宫,逼迫主父交出了公子章。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我们包围了主父宫,即使撤兵,我们这些人也会被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主父宫。两人命令宫中的人,最后出来的灭族,宫里的人全都跑了出来。赵主父想出来却出不来,又得不到食物供给,只好去掏雏雀充饥,三个多月以后,终于饿死在沙丘宫。由于惠文王年少,自身都听人摆布,根本就控制不了局面,只能任由事情的发生发展。

No.5 齐王建

齐王田建(前280年-前221年),妫姓,田氏,名建,亦称齐王建,齐襄王与君王后所生的长子,田假(田假乃新朝皇帝王莽的九世祖哦!)的兄长。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264年-前221年共在位44年,却有41年都是生活在他母亲君王后的羽翼之下。战国末年,秦国在那里磨刀霍霍,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屠杀五国,田建这里却世外桃源,歌舞升平,既不修文治,也不备武攻,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太平盛世,小算盘打的真是劈里啪啦。可不幸的是。这只是昏庸田建的如意算盘。公元前260年,拒绝支援赵国,使得秦国坑杀降卒40万,东方六国无力阻挡秦军进攻。公元前221年,当横扫五国的秦国铁军兵临40多年没有经过战事的齐国豆腐渣城下的时候,齐国的命运,就是白痴都一清二楚了。而田建的命运呢:齐王遂降,秦迁之共,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就是不饿死,也得窝囊死呀。他死后,齐国人怨恨他不早和各诸侯国联合抗秦,做歌一首: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以示讽刺。

No.6 “草头王”袁术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的弟弟(但袁绍是庶出,而袁术乃嫡出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号称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建号仲氏,成为自封的“草头王”。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据说乱世英雄袁术死得很惨。《三国志·袁术传》里说,袁术死的时候,身边已没有粮食。询问厨房,回答说只有麦屑三十斛。厨师将麦屑做好端来,袁术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其时正当六月,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袁术想喝一口蜂蜜水,也不能够。袁术独自坐在床上,叹息良久,突然惨叫一声说:“我袁术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啊!”喊完,倒伏床下,吐血一斗多死去。

No.7 南梁武帝萧衍

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还有一种是舍自身,就是自愿加入寺庙为众僧服役。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长达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用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因他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在位时,佛教在梁朝盛极一时,光当时的建康城内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万余人。公元504年,他亲自率领僧俗2万人在重云殿的重云阁,撰写了《舍道事佛文》。

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正在此时,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政敌高欢不合,转投了梁朝,梁武帝封他为河南王。侯景为人阴险奸诈,他看到皇族矛盾重重,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勾结萧正德起兵发动政变,答应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做皇帝。最后叛军攻进了建康城,困住了宫城,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一筹莫展,也没有人去过问他,这位皇帝最后竟被活活饿死在宫里。《中华野史镜鉴》上也曾记载:“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侯景攻下宫城。萧衍饮食断绝,口中苦涩,连呼:“蜜!蜜!”最后饿死于净居殿,时年86岁,萧正德最终也没做成皇帝,事成后就被侯景杀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史上的最强红颜祸水:揭开夏姬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前一段时间,看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读到春秋时期列国的纷争,其中一个女人的传奇经历,惊得我瞪大了眼睛。自古红颜祸水,因女人引起纷争,甚至误国之事不胜枚举。我说的这一位,虽然没有苏妲己、貂蝉有名,但是其涉及人物之多、祸害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不是其它“祸水”可以比拟,实在令我叹为观止,所以,必

  • 曹沫:中国古代历史上刺客中的战斗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严格地说来,曹沫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曹沫是一条标准山东大汉,力气很大,鲁庄公很喜欢他,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抵抗齐国的侵略,但是他打了三仗,三仗都输了。这100%的败率连我这不会打仗的人也觉得有些过分,但鲁庄公还是很信任他,依然让他带兵打仗。当然,事实证明,曹沫在历史上的定位只能是刺客;他只有在这一份职

  • 血性真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也不足复遗臭万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何为枭雄?古人解释为“枭,恶鸟也;雄,强也”。所谓枭雄,指的就是那些胸怀四海,志在天下,信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宁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英雄豪杰。所谓乱世出英雄,当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混乱时,那些极富野心、不甘屈居人下的豪杰往往会成为枭雄。今天小编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非常血性,且鲜为

  • 揭秘:李鸿章的家族后人竟然有3位亿万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

  • 岳飞必须死:真实历史揭秘为何说岳飞当时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为什么被杀,岳飞不得不死的原因,岳飞的历史故事

    公元1127年,岳飞二十四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用现代语言描述,大约相当于帝国首都留守军事管制委员会下属部队的团职军官。十五年后,公元1142年初,岳飞被杀死在帝国临时首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时年三十九岁。死前,他刚刚被解除帝国最大一只部队的统帅职务不久,时任枢密副使。说岳飞必须死,并不意味

  • 晚清重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何经历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友谊,伊藤博文佩服李鸿章,日本首相被杀真相

    大清重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老冤家。记得有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说李鸿章去日本谈判时,伊藤博文为嘲弄他,出了副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不免。而李鸿章对的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虽说两人要唱对台戏,却有着类似的经历——都被刺杀过。所不同的事,老李运气好一点

  • 战神卫青:汉朝历史上驱逐匈奴竟然七战七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匈决战大批叛军事件,卫青为什么不如霍去病,汉匈决战各势力兵种排行

    第一战: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令其率军迎击匈奴。自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汉武帝这次用兵,分派四路出击。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其中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率军直出上谷。卫青首次出征,就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七百多人,取得胜利。另外

  • 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背黑锅”冠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简介,晚清李鸿章,晚清第一重臣

    李鸿章是个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现实的人,他知道自己做不了圣人,也不想做圣人。以“裱糊匠”自嘲的李鸿章为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卖命到死,他遭遇的麻烦、非议和恶评最多,毫不奇怪。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正值“文革”末期,眼镜片比浆糊瓶底厚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晚清有个大卖国贼李鸿章,外号叫“李混账”,他

  • 军功成就旷世奇才:左宗棠军功赫赫自比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志周瑾比武,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有哪些,诸葛亮给杨仪的锦囊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家南宋时从江西迁来湖南,在那里定居500多年。左宗棠父亲左观澜教书20多年,生活清贫。左宗棠3岁时,跟祖父上山采栗子,采到栗子没有吃独食,而是回家与兄长平分。祖父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还知

  • 十五岁成为皇太后:历史上唯一的未成年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寿命最长的太后,多少岁以下算未成年

    皇后,看似风光无限,但对于一个不满10岁的女孩子来讲,残酷、悲哀。上官氏,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父亲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公元前87年,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