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沫:中国古代历史上刺客中的战斗机

曹沫:中国古代历史上刺客中的战斗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34 更新时间:2024/1/16 3:37:35

严格地说来,曹沫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曹沫是一条标准山东大汉,力气很大,鲁庄公很喜欢他,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抵抗齐国的侵略,但是他打了三仗,三仗都输了。这100%的败率连我这不会打仗的人也觉得有些过分,但鲁庄公还是很信任他,依然让他带兵打仗。当然,事实证明,曹沫在历史上的定位只能是刺客;他只有在这一份职业上才能够“惊风雨,泣鬼神”,一击成名,流芳百世。

事情还得从齐国与鲁国纠缠不清的恩怨说起。众所周知,虽然齐国与鲁国是姻亲关系,但冲突不断,连年发生战争。论实力,齐国远在鲁国之上,但就是这一个灰不溜秋的小角色,给齐国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不过,从鲁国这边来看,他们其实也支撑得相当吃力,虽然之前几次大败齐军,但很难保证以后还会有那样好的运气。而从齐国这边看,他们如果真要收拾鲁国,并不是完全不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春秋初期,人们对于“仁义”二字还甚是看重,假如一定要恃强凌弱,吞掉鲁国,东周天子多半会出手干涉;就算东周没有什么兵力,但凭借天子的号召力,从诸侯国那儿凑一支多国部队显然不是难事。到时候恐怕齐国也会吃不了兜着走。按照管仲的设想,如果能够借用谈判,使得鲁国屈服,方是上上之策。于是,齐桓公派人给鲁庄公送信,邀请他坐下来进行高峰会谈。鲁庄公求之不得。

接下来就该定会谈地点了。齐桓公本来是提议到鲁国境内进行,这倒像是为鲁庄公设身处地地考虑了。毕竟齐强鲁弱,在鲁国的地盘上会谈,至少鲁庄公的安全感有了保障。当年齐襄公为了达到长期霸占妹妹文姜的目的,约妹夫鲁桓公谈判,居然将他干掉了。前车之鉴,是以鲁庄公也深以为然。可大夫施伯却提醒了他一句:“齐国人在边境囤积了重兵,您如果同意齐桓公前来鲁国境内,就得同意齐军护送入境;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岂不正成引狼入室之势?”施伯的话也很有道理。鲁庄公左右为难了,问道:“爱卿有何高见?”施伯说:“俺觉得最好还是辛苦您亲自到齐国走一趟。”鲁庄公一听就火了:“奶奶地熊,你这不叫我去送死吗?快说,齐国人贿赂了你多少钱?”施伯不慌不忙地说:“其实齐桓公要想称霸,至少在表面上要对您以礼相待,所以应该不敢对您咋地……”鲁庄公恼火地说:“如果不应该呢?”施伯神秘地笑道:“大王且放心,俺为您准备了一件秘密武器。”施伯的秘密武器就是曹沫。

鲁庄公一听就泄气了:“你好歹给我搞一个大杀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也有点底气;曹沫那鸟人连被齐国打败三次,我不怪罪他,恐怕他自己都没勇气到齐国去。”施伯摇头说:“大王有所不知,其实曹沫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虽然不能带兵克敌制胜,但保您平安归来是绰绰有余的。”鲁庄公这才放心的把曹沫带在身边做保镖。而且,为了向齐国表示自己的坦诚,鲁庄公没有带更多的士兵前去,只带了几百名精兵作为随从。当然,如果他知道曹沫会在高峰会谈之际扮演刺客的角色,打死他都不敢带曹沫去。曹沫再勇猛,也不可能带着自己逃出齐国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小人物曹沫,这才有一个机会出现在历史舞台。

公元前681年秋天,齐桓公与鲁庄公相会于齐国境内一个叫柯的地方。齐国人在平地上筑起了一座高达7层的土城。土城上方是齐国的国旗,迎风招展。国旗下聚集着雄伟壮观的齐国军队,分东西南北各成队列,每一阵中各有青红黑白大旗,阵势浩大,气象肃穆。土城上,每一层都有齐国特警把守,戒备森严。鲁庄公来了。他目睹这宏大的场面,顿时感觉自己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手心不由得渗出了汗水。齐桓公也来了。他脸上呈现出自信的微笑,迈着方步走向鲁庄公,伸出宽厚有力的大手,说:“我代表齐国欢迎您!”刹那时,鲁庄公竟然呐呐地说不出话来。还没交战,第一回合鲁庄公就在心理上占了下风。

会谈的地点在土城顶楼。鲁庄公一级一级地走上去,脸若土色,心里狂跳。此刻的他眼里只有将土城围得水泄不通的齐国大兵,却忘了身边还有一个保镖曹沫。曹沫跟在鲁庄公后面,大大咧咧地往上爬。这时,东郭牙出现了。东郭牙是齐国谏官,也是一位相当牛逼的人物。管仲在向齐桓公推荐他做谏官时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连管仲都自愧不如的人,可见其确实有过人之处。东郭牙把曹沫拦下,喝道:“今天是国君相会的日子,任何人都不能带兵器,请您除下兵器。”东郭牙没说谎,当天登上城顶的所有人都不能随身携带武器,包括齐国人在内。但曹沫哪里管得这么多?他没有说话,只是瞪了东郭牙一眼。这一眼里满含着怒火,眼眶都要爆裂了。东郭牙不由得心生寒意……就在这半梦半醒之间,曹沫已经穿越过去,跟着鲁庄公上了城顶。

双方分宾客坐下。开始的气氛还是蛮和谐的。会谈的最后一个议程是歃血为盟。这也是会议的高潮部分,因为有了盟约,就相当于鲁国承认了齐桓公的盟主地位,意味着齐桓公在称霸的路上又攻克了一座堡垒。齐国大夫隰朋把盛血的玉盂捧来,齐桓公微笑着率先站起来,挽起衣袖准备歃血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直站在鲁庄公身边沉默不语的曹沫突然发飙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手把剑,一手拉住齐桓公的衣袖。城上的人全都愣住了。城顶虽然有不少齐国大臣,但均身无兵器。而且此时齐桓公在曹沫手里,势必投鼠忌器,所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机敏的管仲冲上前去,急切地问曹沫:“您要干什么?您要干什么?”

曹沫没有开口。管仲看见他眼里微微闪烁了一下,知道他必然有所求,就问:“您需要什么?不妨说出来听听。”我觉得,管仲不但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这种时刻洞察别人心理变化的能力,拿到现代来,还是一位优秀的谈判专家。曹沫喝道:“齐国多年来一直欺负鲁国,抢占了我们不少土地,现在要歃血为盟,没问题,但是首先要把汶阳的土地还给鲁国。”多大的事儿啊,管仲听了这话,松了一口气。他回头对齐桓公说:“可以吗?”齐桓公点点头说:“好的。”一场冲突就此解决。曹沫丢掉短剑,代替隰朋捧起玉盂,请两位领导人歃血为盟,于是皆大欢喜。

比较好玩儿的是,曹沫用武力胁迫齐桓公,并没提前离开,而是继续呆在会议现场,跟平常一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最后安然无恙地回到鲁国。难道他不怕齐桓公报复他吗?毕竟在齐国的领土上,要做掉他跟杀个鸡一样简单。甚至有不少将士主动请命,但都被齐桓公拒绝了。其实,齐桓公也非常恼怒。曹沫让他在会场上斯文扫地,差点连命都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也几次发火要杀了曹沫,只是管仲劝阻了他,还劝告他按照承诺把土地还给鲁国。管仲说:“大王,我觉得用一块土地换信义是值得的,这是齐国成就霸业需要付出的东西。”齐桓公想了一会儿,长叹道:“匹夫们许下诺言都会兑现,何况一个君王呢?算了算了,把土地还给他们吧。”于是鲁国兵不刃血,收回了失地。

曹沫劫盟虽然成功了,但其危险系数并不比荆轲刺秦王小。首先,他不是一个人身处重围,身边还有一个鲁庄公需要他保护。其次,齐桓公已经集结了军队在柯城,曹沫等插翅难飞。只不过,他运气比荆轲好一点:齐桓公急于称霸天下,只能以“仁义”来收买人心。这就意味着他有让步和妥协的可能。其次,齐桓公也是一个比较讲“信用”的人,承诺的话是要算数的。当然,曹沫的成功与他自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密不可分。换了一个怯懦之徒,或者一个有勇无谋之徒,都无法完成这场华丽丽的个人秀。这些因素地综合,使得曹沫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刺客第一人,刺客中的战斗机,哦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血性真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也不足复遗臭万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何为枭雄?古人解释为“枭,恶鸟也;雄,强也”。所谓枭雄,指的就是那些胸怀四海,志在天下,信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宁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英雄豪杰。所谓乱世出英雄,当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混乱时,那些极富野心、不甘屈居人下的豪杰往往会成为枭雄。今天小编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非常血性,且鲜为

  • 揭秘:李鸿章的家族后人竟然有3位亿万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

  • 岳飞必须死:真实历史揭秘为何说岳飞当时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为什么被杀,岳飞不得不死的原因,岳飞的历史故事

    公元1127年,岳飞二十四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用现代语言描述,大约相当于帝国首都留守军事管制委员会下属部队的团职军官。十五年后,公元1142年初,岳飞被杀死在帝国临时首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时年三十九岁。死前,他刚刚被解除帝国最大一只部队的统帅职务不久,时任枢密副使。说岳飞必须死,并不意味

  • 晚清重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何经历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友谊,伊藤博文佩服李鸿章,日本首相被杀真相

    大清重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老冤家。记得有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说李鸿章去日本谈判时,伊藤博文为嘲弄他,出了副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不免。而李鸿章对的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虽说两人要唱对台戏,却有着类似的经历——都被刺杀过。所不同的事,老李运气好一点

  • 战神卫青:汉朝历史上驱逐匈奴竟然七战七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匈决战大批叛军事件,卫青为什么不如霍去病,汉匈决战各势力兵种排行

    第一战: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令其率军迎击匈奴。自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汉武帝这次用兵,分派四路出击。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其中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率军直出上谷。卫青首次出征,就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七百多人,取得胜利。另外

  • 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背黑锅”冠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简介,晚清李鸿章,晚清第一重臣

    李鸿章是个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现实的人,他知道自己做不了圣人,也不想做圣人。以“裱糊匠”自嘲的李鸿章为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卖命到死,他遭遇的麻烦、非议和恶评最多,毫不奇怪。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正值“文革”末期,眼镜片比浆糊瓶底厚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晚清有个大卖国贼李鸿章,外号叫“李混账”,他

  • 军功成就旷世奇才:左宗棠军功赫赫自比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志周瑾比武,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有哪些,诸葛亮给杨仪的锦囊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家南宋时从江西迁来湖南,在那里定居500多年。左宗棠父亲左观澜教书20多年,生活清贫。左宗棠3岁时,跟祖父上山采栗子,采到栗子没有吃独食,而是回家与兄长平分。祖父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还知

  • 十五岁成为皇太后:历史上唯一的未成年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寿命最长的太后,多少岁以下算未成年

    皇后,看似风光无限,但对于一个不满10岁的女孩子来讲,残酷、悲哀。上官氏,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父亲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公元前87年,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

  • 揭秘和硕悫靖公主:康熙女儿中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和硕敦恪公主,悫靖公主,康熙最讨厌的女儿恪靖公主

    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中国清朝康熙帝玄烨之十四女,序齿排行第九,人称九公主,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是唯一的嫁给汉人的公主。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时年48岁。康

  • 唐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李柷:竟是被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最窝囊的皇帝,唐朝第一个皇帝是谁,李柷后面的皇帝是谁

    905年(天祐二年)六月,唐哀帝才登位半年,朱全忠下令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三十多朝廷重臣,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变”。翌年,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