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和硕悫靖公主:康熙女儿中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揭秘和硕悫靖公主:康熙女儿中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4/1/27 13:33:40

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中国清朝康熙帝玄烨之十四女,序齿排行第九,人称九公主,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是唯一的嫁给汉人的公主。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时年48岁。

康熙皇帝要将女儿嫁给孙承运,自然有他自己的理由。这里面既有皇帝自己的,也有额附自身的原因。从康熙的角度来讲,我们说过,公主们的婚姻无疑是要服务于政治的。康熙皇帝在嫁女儿时,考虑到了满、蒙、汉三方的因素。因而,为向汉臣表示恩宠,嫁一位公主过去,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当然,额附的人选康熙还是要仔细斟酌的,这个人,或是受这个人的家族,必须是能够代表汉族臣子的,在最大限度上体现皇恩浩荡的,有效的拉拢、团结汉军旗的,同时也是自己相得中的人才行。

被皇帝选中的,幸运的汉族臣子的家世。

九额附孙承运的父亲名叫孙思克,字荩臣,汉军正白旗人。孙思克的父亲孙父得功曾是明朝的游击,后来因投向了清太祖,立了功受赏。孙思克本人在平定三藩和准噶尔之战中都立下了赫赫的汗马功劳,受到康熙皇帝的加赏。不但亲自御制《赐将军孙思克诗》,还封其为一等男爵。与张勇、王进宝、赵良栋并称为“河西四将”。

单论战功,孙思克与其他三人比起来似乎有所不及,可史书上记载:“思克战功微不逮,而惓惓爱民,可谓知本矣”,这句话说明了孙思克不但是一个久历疆场的将军,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关于这一点,在他去世之后有这样一段插曲:“三十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襄武。丧还京师,命皇长子允禔临奠。斋思克镇边久,威惠孚洽。丧还自甘州,至潼关,凡道所经,军民号泣相送。上闻状,叹曰:“使思克平昔居官不善,何以得此?”

孙思克的功绩和为人,使康熙皇帝对他赏识与信任。有了这样的支持,是孙家能够娶到公主的第一个要素。

其次,据《玉碟》记载,孙承运的母亲计氏,是太宗敖汉公主的女儿,算起来也算是康熙皇帝的表姐。孙承运其实拥有满、蒙、汉三族的血统,而九公主嫁给他,也是一层亲上加亲。这或许是孙家中选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当然除了家族的缘故之外,孙承运本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以他的家世,尽管没有直接被带入宫中抚养,至少也是多次有机会得到康熙皇帝接见。并且,康熙皇帝对于这个与九公主同岁的功臣子弟十分喜爱,因而就有了之后的这段满汉姻缘。

康熙皇帝心思细腻,这桩婚姻,既做到了取得政治上的良好效果,又可妥善安排女儿的归宿,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康熙四十五年,正值妙龄的悫靖公主便披上嫁衣,准备出嫁了。尽管天真的她也许还不太明白出嫁的含义,但抚摸着精致秀美的嫁衣,一次次站在镜前比对试穿,九公主那青春萌动的女儿心,还是因为激动而微微的颤动着,她坚信父亲为她所作的安排一定是最周全的,对于未来,她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九公主是康熙的女儿中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整个清皇朝中,其他嫁给汉人的几位公主。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只有四位公主嫁到了汉家。她们是:太宗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世祖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之七子尚之隆;世祖养女和硕柔嘉公主,嫁给了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还有就是悫靖公主。

前三位公主一藩一个,不偏不倚,其蕴藏的政治意图十分明显。她们是三藩猖獗时期,朝廷对三藩的安抚,也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唯有悫靖公主,是在和平时期,康熙皇帝对汉臣,甚至可以说是对普天下所有的汉族百姓的特殊恩典,而之后的汉臣,却再也不曾获得过这种殊荣。这也体现了康熙这位英明的君主对于民族关系的处理上,独到的方式与手段。

这桩婚姻也许也是上天冥冥中的注定,悫靖公主与孙承运因为一个民族而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婚姻也必然会受到一个民族的关注与祝福。我们可以想象,当老百姓得知皇帝就要将他公主高贵的女儿嫁到汉家时(并且这家汉臣并不是众人痛恨的三藩,而是深得百姓爱戴的孙思克将军家),是怎样的欣喜与兴奋。

带着这份祝福,九公主于九额附成婚了,他们婚后的日子,想来是十分幸福的。这对年轻的夫妇,受到来之诸多方面的关爱与重视。一个是皇帝的娇女儿,一个是重臣的贵公子,他们更像是一对没有长大的孩子,在年长的长辈呵护下,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甜甜蜜生活。

额附孙承运

成为额附的孙承运并没有被康熙委以重任,只是封了个散秩大臣的闲职,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许是在康熙眼里,九额附和九公主更像是父亲身边承欢膝下的小儿女。既然这样,又何必让他们为政事所困扰?这样的安排,对于悫靖公主和孙承运来说,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使他们可以真正的远离政治,做一对逍遥快活的小夫妻。

在康熙后期的十几年中,九公主于九额附常常陪同康熙皇帝和皇太后出巡或是秋猕。在承德的一次,康熙特意多加十倍的赏赐给九额附牛羊马匹,而且考虑到汉人不善于游牧牲畜,还十分体贴的安排上驷院代为饲养。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出,年迈的康熙皇帝对于这对当时唯一还在自己身边的女儿、女婿的特殊眷顾。

额附孙承运在他三十一岁时,便去世了。看到这个结局你也许会有一些懊恼,似乎悲剧的总是乐此不疲的喜欢围绕着原本幸福的人。额附的死对悫靖公主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原本单纯开朗的她突然间变得沉默寡言了,康熙皇帝也再难从女儿的脸上看到往日那快乐无忧的笑容。

结局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悫靖公主独自一人,又接受了失去父亲、失去祖母、失去兄长姐妹的种种打击。她这才明白了,原来上天是那样的斤斤计较,他给了你多少的快乐,就一定要你回报多少的痛苦!可自己这样渺小的一个女子,又凭什么能与上天抗争呢?

为了父亲与丈夫,因为只要她还在,那么朝廷给予汉家的恩典就也还真切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尽管,这对于公主本身处境的意义,已经并不重要了。

乾隆元年,在熬过了十七年的寂寞岁月之后,四十八岁的悫靖公主,在新君登基那庞大的鼓乐声中,悄然而逝。正如她本就不受关注的降世一般。但她带来的,是满汉民族亲善友好的千秋佳话,带走的,是无数后人发自内心的真挚祝福。既已如此,还能要求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李柷:竟是被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最窝囊的皇帝,唐朝第一个皇帝是谁,李柷后面的皇帝是谁

    905年(天祐二年)六月,唐哀帝才登位半年,朱全忠下令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三十多朝廷重臣,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变”。翌年,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

  • 康熙女儿和硕温恪公主:唯一一个死于难产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硕和顺公主,悫靖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府

    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和硕温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生,四十八年六月薨,年二十三。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月,20岁的八公主被封为和硕温恪公主。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下嫁仓津。仓津,初名班第,博尔济吉特氏,袭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尚主。雍正五年,坐事夺爵。公主是清代

  • 曾国藩家书背后的委屈:咸丰皇帝骂他虚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家书二则,咸丰皇帝儿子,为什么要看曾国藩家书

    老曾这人本性是争强好胜的,但他喜欢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姿态。大家都不傻,你喜欢装,总有人戳破你。例如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湘军攻克武汉,这是天大的喜事,老曾也掌握实权了,掌管湖北一方—署理湖北巡抚,有了一方的财权和人事权,手里还有兵,应该得瑟了吧?然而,老曾想得挺远,一则觉得正在戴孝,二则觉得要显

  • 揭秘:唐太宗为何要罢黜大唐开国的最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皇帝你真的投降吗,唐太宗二十四功臣排名,唐太宗是开国之君吗

    大唐的建立,有三大功臣,李世民、裴寂、刘文静。唐贞观三年(629年)正月,李世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布了一道诏书,罢免了一个朝廷重臣的官职,并削掉了他的一半食邑,还把他逐出长安,遣回了原籍。这个突然落马的高官,就是初唐名臣裴寂。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晋阳首义功臣,也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心腹股肱。

  • 刘备带领七十万大军攻打东吴 夷陵之战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夷陵之战前蜀国很强,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夷陵之战东吴惨胜

    还不了解:刘备和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率领七十万大军,发动“夷陵之战”,为什么会失败呢?话说吕蒙趁关羽镇守关羽之时,连蒙带骗,终于率领东吴将士渡到了荆州。然后大家都了解,吕蒙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荆州。关羽则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下令斩杀。关羽死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哪里,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诸葛亮先后五次对曹魏用兵,进行北伐。在演义中,这段历史被称为“六出祁山”,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只有两次从祁山出兵。只惋惜这几次北伐均无功而返,甚至

  • 三国里边最爱哭的男人是刘备吗 刘备真的会如此爱哭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说哭的跟刘备一样,老版三国庞统死后刘备拿着什么哭,新三国刘备哭张飞关羽

    还不了解:三国哭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最爱哭的男人是谁?刘备是最爱哭的男人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短歌行》东汉的格局动荡,各路诸侯和能人志士都在为自己的势力发展不断找寻出路,其中我们最为喜爱阅读的

  • 刘备当初一直听诸葛亮的 蜀汉建立后为何听不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刘备怎么建立蜀国的,刘备后来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中,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建蜀后就听不进去了?事实上,刘备建立蜀汉后,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看懂!而张飞赵云却对此心知肚明!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刘备前期,混得着实有点惨!原本他有了徐州这个根据地

  • 汉献帝禅让后已经失去了价值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为什么要废掉汉献帝,汉献帝有逆袭的可能吗,汉献帝禅让是自愿的吗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后,为何要对他优待?曹操在称帝和不称帝的选择中长期徘徊,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这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想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使命留给了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接替他成为魏王的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当了皇帝,建立

  • 张任被抓后刘备都没有杀他 诸葛亮为什么对他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杀张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活捉智勇双全的张任后,刘备不忍杀他,为何诸葛亮却下令斩了他?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遇到了刘璋手下最强将领张任。张任守卫雒城,把刘备的大军阻挡了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屡次被张任打败,还损失了军师庞统。在诸葛亮入川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