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宫廷秘史:宫女怀春龙床争宠采取的那些惊人手段

宫廷秘史:宫女怀春龙床争宠采取的那些惊人手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52 更新时间:2024/1/20 3:51:43

宫女,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早期的宫女,大多来源于女奴隶、女俘及罪犯的妻子。此后,历代宫女中,有一部分开始从民间“选美”、“采女”中选出。“选美”就像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样,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参选女子必须是出自良家,因此,历代都规定宫女必须选自良家女子。

关于历朝历代的宫女人数究竟有多少,《汉书·贡禹传》中说:“古者宫室有制,宫女不过九人。”而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郡斋独酌》诗中却说:“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璫。”可见,不同的朝代宫女的数量是不同的。西汉初年,宫女只有十几人。汉武帝时宫女则突破一千名。东汉桓帝时,后宫聚集美女达五六千人。晋武帝司马炎将宫女数量突破一万。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后宫人数跃升至四万,其中宫女肯定不在少数。时至明代,宫女的数量降为九千,仅宫中每年仅花费的脂粉钱就多达四十万两银子。清朝沿袭明代宫女制度,宫女的数量也在数千人之多。康熙皇帝鉴于明朝中叶以后宫人太多,用度靡费,于是对宫女的数量都作了限制,但到雍正、乾隆朝以后逐渐增多。

被选中的宫女一部分被分配到皇帝、皇后、嫔妃、公主、阿哥等各宫中随侍。不同等级的人配给宫女的数量也不同,在清朝的典制书里,康熙朝规定:皇太后十二名宫女、皇后十名、皇贵妃八名、贵妃八名、嫔妃六名、贵人四名、常在三名、答应两名。这些分配到后妃身边的宫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侍候后妃们的穿衣吃饭、生活起居,有时嫔妃宫中侍寝皇帝的临幸时,这些宫女也要在一旁伺候。

所谓宫中侍寝,就是侍候皇帝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皇帝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众所周知,骰子是一种赌具,但是在唐开元年间,竟被宫中称作“媒人”,这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原来,皇帝不耐烦为择妃侍寝而费神,就让嫔妃们掷骰子来定待寝者。风流天子李隆基的“蝶幸”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唐玄宗让嫔妃们在头上插满鲜花,然后将亲自捉来的蝴蝶放飞,这个蝴蝶停在谁的头上,谁就能得到唐玄宗的一夜之幸,另外,历朝历代还有令嫔妃掷金钱以赌嫔妃的“投钱赌寝”法,使嫔妃们竞相扑捉流萤,以先得萤虫者受幸的“萤幸”法,向嫔妃发射香囊,以中者得幸的“香幸”法等等侍寝大法,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由于后宫嫔妃很多,因而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能抱以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态度。当然,亦有不少宫中女子对侍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以图获得皇帝的一夜宠幸。西晋武帝司马炎是好色之徒,曾经于公元273年禁止全国婚姻,以便挑选宫女。灭亡东吴之后又将孙皓后宫的五千名宫女纳入后宫,于是司马炎的后宫便有万人规模。司马炎为临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车在后宫内逡巡,停在哪个嫔妃的宫门前便前往临幸;而嫔妃们为求皇帝临幸,便在住处前洒盐巴、插竹叶以引诱羊车前往。

这就是著名的“羊车望幸”法。后来南朝宋文帝自己没有什么创意,便学起此法选择临幸嫔妃。当时潘淑妃聪慧过人,很有心计,就在自己的寝宫门外插以青竹枝,地上洒以盐汁。羊很喜爱这两样东西,它远远地望见潘淑妃门前的青竹枝,嗅到盐味,便直奔而来,舐地衔枝,逗留不去。宋文帝慨叹道:羊都因为你而徘徊,何况人呢?于是,就常到潘淑妃房中过夜。潘淑妃自然是精心打扮,殷勤侍候,百般献媚,从此宠冠后宫。

在这些嫔妃们争宠夺爱的同时,在一旁伺候他们的宫女们因为已经情窦初开的年纪,自然是春心荡漾,便争先恐后地加入这龙床争宠的女人的队伍之中。在这方面最有本事也最有成就的当属汉武帝时的卫子夫

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歌女,歌舞弹唱无所不精,平日只侍候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平阳公主看到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膝下无子,就把邻近大户人家的女子收买来,养在府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果然有一日,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公主府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汉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卫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卫子夫便来服侍。

平阳公主看到汉武帝对卫子夫一见倾心。便将她送入了宫中。不想遭到陈皇后的妒忌,被贬为粗使宫女,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后来汉武帝放一批粗使宫女出宫时候,才又一次见到卫子夫。面对汉武帝,卫子夫便展露无限风情,梨花带雨地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汉武帝一时怜惜,动了恻隐之心,便把她留下来侍寝。就这样,卫子夫的欲擒故纵,很快便使自己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宋代真宗的李宸妃原是侍候章献太后的小宫女。有一次,宋真宗偶尔经过时想要洗手,小宫女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巴结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皇上见她肤白色美,就与她聊了起来。她趁机对宋真宗说,自己昨晚忽然梦见了一个羽衣之士,光着脚从天而降,对我说,你马上就可以生个儿子了!真宗正没有儿子犯愁,听了小宫女的话之后,不禁喜出望外,当即就把小宫女抱上了龙床,没想到事过不久,小宫女真的怀孕了。隔年生了皇子之后,小宫女摇身一变成为了李宸妃。

宋徽宗时代的乔贵妃和韦妃起初入宫后是共同待候郑皇后的两名宫女。在共同的工作岗位上两人情同手足,于是便结为姐妹。她们约定“先贵无相忘”。也就是说,谁先得帝王的宠幸,可别忘了提携姐妹一把。后来乔氏先得幸于微宗,便在一夜春风的御枕边推荐了韦氏。韦氏由此而得到徽宗的一夕宠幸。于是,姐妹二人双双封妃。

有时,帝王的糊涂加上宠妃的任性,会闹出所谓误幸之事。有的聪明的宫女便会抓住机会,李代桃僵,从而成为了龙床上宠幸的嫔妃。汉景帝时一天夜里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能侍寝,宫女唐儿就自告奋勇地挺身而出。当她精心打扮一番前来见到景帝之时,景帝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夜风流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于是,唐儿从一个宫女脱颖而出,加入了宠妃的行列。

然而,这些宫女为了抢占后宫的一席之地,要饱尝多少辛酸的泪水。她们原是侍候别人的宫女,为了摆脱这种任人宰割的身份,便让自己甘愿变为皇帝泄欲的玩偶或传种的工具。但是,就连这种被玩弄,也要千方百计地等待时机,想方设法地讨好皇帝。这充分暴露了封建时代宫女制度的残酷性。宫女,泛指被选入宫中供帝王声色享用的女子。大致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礼法允许,历代沿制的嫔妃类。《礼记·昏仪》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历代封建帝王一人占有成千上万的女子,根据其好恶程度,将宫中女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隋炀帝继位后,认真按照《礼记·昏仪》中之说,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十二人,品正第三。美人才人共十五人,品正第四。宝林二十四人,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人,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人,品正第七。总共一百二十四人。这是宫女中品位最高的。

又如唐制,宫中设皇后,皇后之下为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妃之下又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谓之九嫔;九嫔之下有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再就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上述女子是宫中级别高、有地位的宫女,这只是后宫成群宫女中的一小部分。二是宫中数不清的女官和宫娥等等,这部分女子可随时召来,封以头衔,博取帝王一时之欢心。三是宫中庞大的女乐倡优,她们色艺出众,专供帝王享乐和应酬之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居正与海瑞:明朝史上改革名臣为何互不相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张居正延续了明朝,张居正和海瑞是同一时期的人吗,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年过古稀的海瑞起复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此时他已闲居16年。本来明代南京的中央机构,自永乐北迁后多为闲秩,而海瑞复出不久,就向万历上疏,“举太祖法剥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要求在万历之世行洪武酷法治贪,罔顾情势变迁,引得朝议纷纭,万历不得不出来息事宁人。

  • 诸葛亮最信任的武将是谁?诸葛亮为何信任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忠于刘备还是诸葛亮,诸葛亮最怕谁,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导读:在诸葛亮的事业中,赵云是最可靠的支柱。他是诸葛亮最信得过的将领,当然,他也是对诸葛亮谋划支持最坚决的大将。智勇双全,一身皆胆;贤明恃重,忠肝义胆;功齐关张,甘列其后;蜀军支柱,常胜将军。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青少年时期喜武但不

  • 朱元璋自卑变态:为何让文人成为了“冤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变态心理,朱元璋为什么让朱允炆继位,朱元璋为什么不让燕王当太子

    朱元璋在取得帝位以后,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中书省,罢置丞相,政事归于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又相继制造胡惟庸、蓝玉之狱,株引牵连,杀戮达五六万人,把和他共同打天下的功臣宿将诛杀殆尽,从而解除了武臣对皇权的威胁。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向文人开刀。明王朝刚刚

  • 古代最牛女讼师:20个字打赢官司赚了3000两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斗牛牛赢钱的软件,古代第一女讼师,女讼师摊上废系统

    律师在中国的古代,叫做讼师。讼师是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以写状纸为职业的人,相当于履行现在律师的部分职能。在中国古代,诉讼本身就被圣人认定是件不该发生的事。孔夫子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主持审判,我和其他人差不多,应该做的是让诉讼无从发生。这句话后来成了儒家有关诉讼问题的宗旨,后

  • 赵匡胤开启殿试:借科场舞弊案夺文官选拔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50年科场舞弊案,雍正王朝考场作弊,雍正科举舞弊案是谁泄露

    开宝六年(973年)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朝堂之上按照惯例会见当年新考上的进士。新录取的进士有十一人,诸科二十八人。这些未来官场的后备干部们来到皇帝日常主持重要会议和政务活动的讲武殿,接受国家最高权力者的接见。在简单的试探之下,赵匡胤居然从中间揪出了两个滥竽充数的人,认为他们在这些人中间“材质最陋”

  • 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意思,以遗后世,遗之其人的遗的读音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

  • 揭秘:历史上张廷玉靠什么做到清朝最高官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廷玉是忠臣吗,张廷玉相当现在什么官,张廷玉谥号

    重满轻汉,一直是清朝惯用的统治策略。但即便如此,在汉人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权高位重的佼佼者,比如,周培公、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人都曾在清朝官居高位,要说在清朝做官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在清朝,官位最大的汉人,应属张廷玉。张廷玉辅佐了清朝的三代君王。在雍正年间得到了重用。雍正当政的时候,张廷玉官职做到了

  • 李光地家训传出国门:后世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读王阳明家训有感,揭秘史上真正的李光地,李光地家训家风家规

    福建泉州市安溪湖头镇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故乡,李光地曾以家训约束后人,受其影响的后世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盛况,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光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茂樟介绍,其家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他根据数十载从官经验和自己的求学经历写就,并身体力行,其子孙后代在传

  • 李光地为何被贬为台澎知县?李光地的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光地不回来,康熙为什么不杀李光地,李光地最后结局

    清朝康熙王朝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1681年李光地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是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与理学家。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李光地是理学家,思想守旧倡导礼乐,实行海禁措施,限制了矿业的发展,对康熙晚年的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明崇祯十五年(16

  • 苏秦:从运气不佳的纵横客到超级国际咨询顾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我把时空门上交给国家by柳二狗,苏秦纵横术,张仪苏秦谁厉害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苏秦为了燕国利益考虑的合纵抗秦政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都有好处。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挂上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关。作为说客,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