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短命皇帝昌邑王:在位27天1127件荒唐事

史上最短命皇帝昌邑王:在位27天1127件荒唐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81 更新时间:2024/1/3 20:57:27

刘贺,西汉第9任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昌邑王,刘贺是西汉时期最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之孙,五岁时袭父刘髆封为昌邑王。刘贺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行事十分荒唐怪异。平日在他的封国中一向狂妄放纵,所作所为毫无节制,无论是汉武帝驾崩,还是汉昭帝去世,刘贺依旧如故,照样出外巡游狩猎,放纵如常。

刘贺能够登基成为皇帝,其实是很有戏剧性的。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汉昭帝仅仅二十一岁就害病去世了。那一年,上官皇后才十五岁,还没有生孩子。汉昭帝的其他后宫,也没有生过儿女。那么,又该立谁做皇帝呢?

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只有广陵王刘胥还活着。大臣们都主张立刘胥做皇帝。大将军、大司马霍光不同意,说刘胥这个人太荒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史载刘胥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好倡乐逸游。昭帝时,刘胥觊觎帝位,曾使女巫祝诅。

霍光是西汉着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上官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汉武帝病死前,任命霍光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所以,当时霍光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满朝文武都在看霍光的脸色行事。

其时朝廷内有人给霍光写信说:“立皇帝主要看他合不合适,不一定考虑辈分的大小,只要合适,那怕立晚一辈的也可以。”霍光把这封信转交给丞相杨敞,请大臣们讨论。最后商议的结果,大家都主张立昌邑王刘贺。于是,霍光就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了诏书,派少府乐成、总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等去迎接昌邑王,请他到长安来即位。

昌邑王刘贺是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弟。在为汉武帝治丧的时候,他竟敢带着随从去打猎。按着当时有关规定,这是极其严重的罪过。他手下有个中尉叫王吉的,抓住这件事,把他狠狠地数落一顿。他赏给王吉五石酒和五百斤牛肉,表示一定要改过自新。可是他事过之后又是老样子。

刘贺手下有个叫龚遂的郎中令,也曾经多次规劝他。刘贺听得不耐烦了,就双手捂着耳朵朝外跑。他一边跑,一边还嬉皮笑脸地说:“郎中令真会羞人啊!”后来,龚遂征得昌邑王的同意,专门挑选了十几个读书人去伺候他,向他讲解各种礼仪。还没过几天的工夫,他就把这些人轰走了。

当乐成、刘德、丙吉三人风尘仆仆奉命赶到昌邑见到刘贺时,正值“夜漏未尽一刻”,也就是在半夜。按说碰到这种能当皇帝的天大喜事,应该是迫不及待地马上程进京。可刘贺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才开始启程,而且一走就像是“急行军”,三个多时辰竟然狂奔了135里地,不少侍从的马都被累死在路上。刘贺没有行程安排,没有时间观念,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行事就是如此荒唐。

然而,刘贺在去长安的一路上所做的事情,更让人感到荒唐:车驾行至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时,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派人求得“长鸣鸡”,作为沿途解闷的玩意;经过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时,他还吩咐家奴抢了一些乡下美女,藏在装衣服的车厢里,供自己在路上寻欢作乐。行事如此下作,当地的老百姓没有不咒骂他的。

刘贺一行到达霸上(今西安市东)后,当皇宫的礼仪官员献上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的乘舆时,刘贺兴奋得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但为了顺利“过关”,他不得不把自己一贯的荒唐行为予以收敛,牢牢记下了郎中令龚遂对他的嘱托,在车驾到达长安未央宫时,“下车,向阕西面伏哭,尽哀止”。刘贺“尽哭如仪”的即兴表演,通过了宫廷众人的“面试”,也打动了霍光的心。霍光带他参见了上官皇后,接着上官皇后下诏书立他为太子。六月,刘贺以皇太子的身份接受了皇帝玺绶,即皇帝位;尊昭帝的遗孀、年仅十五岁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俗话说得好,死狗扶不上墙。昌邑王刘贺做了皇帝,却没有一点做皇帝的样子。每天从早到晚,他不仅不同霍光和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反而将原来昌邑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甚至把昌邑的那些打鼓的、的、斗狗的、耍把戏的都弄到皇宫里来,叫他们陪着自己玩儿,随意赏给他们钱财。在居丧期间,宫里不允许吃肉,他却偷偷地派人到宫外去买鸡、买猪,拿回来宰了大吃大喝。他闲着没事儿,甚至还跑到汉昭帝的后宫里去奸污宫女。

一天,刘贺梦见在皇宫西门的台阶东侧,有一大堆绿头苍蝇的粪便,约有五六石之多,上面盖着大片的屋瓦。刘贺向龚遂询问,龚遂说:“陛下平日所读的《诗经》中,不是有这样的话吗:‘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陛下左侧奸佞之人很多,就像陛下在梦中见到的苍蝇粪便一样。因此,应该挑选先帝大臣的子孙,作为陛下身边的亲信侍从。如若总是不忍抛开昌邑国的故旧,信任并重用那些谗佞阿谀之人,必将招致不祥之祸。希望陛下能反祸为福,将那些昌邑旧人中的奸佞之徒全部逐出朝廷。我龚遂愿以身作则,第一个走。”刘贺依然不加理会,根本就听不进龚遂的话。

一时间,整个皇宫被刘贺搅的天昏地暗、乌烟瘴气。根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这个数字确实惊人!

霍光没有想到自己拥立了这么一个浪荡皇帝,真是又气愤又后悔。他不敢声张,悄悄地把他的心腹大司农田延年找来,问他应该怎么办。田延年说:“大将军认为这个人不能做皇帝,为什么不禀告皇太后把他废掉,再挑选一个贤明的人呢?”霍光说:“我也想这么着,但不知到古时候有没有这种先例?”田延年说:“怎么没有呢?殷朝时有个国相叫伊尹的,曾经废黜了昏君太甲,使国家得到了安定,后世人都说他是忠臣。大将军要是这么做,那就成了汉朝的伊尹了。”霍光又去跟已经升任车骑将军的张安世商议,张安世也同意把刘贺废黜了。

霍光又派田延年去报知丞相杨敞。杨敞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一听说要废掉新立的皇帝,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一时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他的夫人趁田延年出去更衣的功夫,急忙对丈夫说:“这是国家大事,如今大将军已作出决定,还派大司农来通知您,您若不痛痛快快地答应,跟大将军同心合力,还能有好结果吗?”杨敞的夫人没办法,只好自己出面说明。《汉书·杨敞传》上说,“延年从更衣(处)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令。”言及杨敞的夫人与田延年两个人一起研讨此事路,代替杨敞表明态度说:“一切遵从大将军的命令!”

就在昌邑王即位的第二十七天,霍光把文武百官召集到未央宫,跟他们一块商议废除昌邑王的事。霍光开门见山地问道:“昌邑王昏庸无道,恐怕要危害社稷,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呢?”群臣见霍光不称刘贺为皇帝而称昌邑王,一个个都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田延年看这种情况,不由得站起身来,手按着剑柄说:“先帝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忠厚贤明,能够安定刘家的天下。要是汉朝的宗庙从昌邑王的手里绝祀,大将军死后还有脸到地下去见先帝吗?今天大将军作出的决定,容不得半点迟疑,谁要是不响应,我马上砍了他的脑袋!”霍光道:“所有责任应当由我来负。”群臣听了,全趴在地上磕头,齐声说:“我们一定遵从大将军的命令!”于是,霍光就让尚书令把事先写好的奏章拿出来,请大臣们在上面一一签名。

随之,霍光率群臣晋见太后,陈述刘贺种种无道行径,于是皇太后乘车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命皇宫各门不许放原昌邑国臣属入内。守门的太监们接到太后的诏令,每人手握一扇宫门,刘贺一进入温室殿,太监们立即将门关闭,把跟在后面的原昌邑国的臣属挡在外面。

刘贺面有惧色地马上问道:“这是干什么?”霍光在旁跪道:“皇太后有诏,不许原昌邑国的群臣入宫。”刘贺说:“慢慢吩咐就是了,何必如此吓人!”霍光命人将昌邑国的群臣全部驱赶到金马门之外,被张世安率领的羽林军全部逮捕,关进监狱。同时,霍光又命曾在汉昭帝时担任过侍中的太监专门守护刘贺,命令道:“一定要严加守护,谨防刘贺被害或自杀,让我在天下人面前担上杀主的恶名。”

此时,刘贺还不知内因,便问身边的人说:“我以前的群臣和从属们犯了什么罪?大将军为什么要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呢?”等到皇太后下诏召见刘贺时,刘贺才真正感到害怕地说:“我犯有什么错?太后为什么要召见我?”就这样,刘贺在霍光与文武群臣的联名参劾下,皇太后下诏将刘贺废黜。

刘贺仍不死心,说:“我听说‘天子只要有七位耿直敢言的大臣在身边,即使荒淫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霍光说:“你已被废黜,岂能再称天子。”随即抓住刘贺的手,将他身上佩带玉玺的绶带解下送与皇太后,然后扶刘贺下殿,直送到长安所设置的昌邑王官邸。

刘贺过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瘾,连一个年号也没有定下来,就被糊里糊涂地废掉了。刘贺从昌邑国带来的臣属共200余人,除王吉、龚遂等少数正直人士外,皆被处死。

事后,霍光亲自把刘贺送到昌邑邸,并对他说:“大王自绝于天下,臣下也没有办法。臣下宁可对不起大王,也不能对不起国家。从今天起,臣下就不能再服侍大王了,请大王多多保重!”就这样,刘贺仅仅做了27天的皇帝,又被赶回封地昌邑。可叹刘贺,曾经是堂堂大汉皇帝,离开皇宫时只配享用牛车的待遇。到宣帝时,曾封为海昏侯,后又被贬为庶人。公元前59年,刘贺病故,年仅30多岁。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这个刘贺,是历史上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在其皇帝的任期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真是耸人听闻,匪夷所思。

当年七月,霍光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询)为皇帝,这就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太后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汉宣帝即位前曾长期在民间生活,颇知民生疾苦。所以他即位后勤俭治国,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使汉朝的强盛局面又保持了几十年。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应该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因此史书对宣帝大为赞赏,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刘继兴认为,刘贺之所以很快就被废黜,除了他荒唐透顶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治权力的角逐。刘贺被拥立为帝,本应依赖和重用以霍光为首的拥立他为皇帝的朝廷大臣,维护他们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刘贺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将原来昌邑国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权力与利益的斗争,在对于一个在朝中还没有扎下根来的刘贺来说,只有被废黜的一条路了。下诏废黜刘贺皇位的皇太后,年仅十五岁,朝廷的实际权力其实掌握在大将军霍光的手里。通过废立,权臣霍光的地位和权力更稳固了,《资治通鉴·汉纪十六》中这样记载:“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魏第一人张辽:总是出现在最需要他出现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曹魏第一悍将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按正史记录,作为浴血疆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年夜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以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

  • 自负的君主汉武大帝为何要捕杀自己的亲儿子刘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不过历史上往往有亲手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小老百姓到是很少见,不过宫廷中这样的事情倒是屡见不鲜。武则天为了嫁祸王皇后搞过这样的把戏,杀死女儿诬赖他人;历史上的国君害怕自己的江山不稳,也曾处死自己的儿子以绝后患。比如残暴的后赵皇帝石虎就是如此,不过英明的君主也有,比如汉武帝。汉武帝实在

  •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乱:皇后卫子夫有没有被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戾太子结局是很凄凉。卫子夫,戾太子刘据相继自尽而死。关于被废,还是很多疑问的。卫子夫之死,是和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紧密联系。汉武帝晚年多病,疑有人用巫蛊诅咒,长安周边人人自危,江充苏文等人借机陷害戾太子,戾太子被迫听老师石德计策,起兵,失败后被迫逃亡,发现后自杀。太子逃亡之际,汉武帝追究卫

  • 解密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成功的两面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太子刘据到底反了吗,汉代风云人物刘邦用人之谜,汉武帝李夫人最后一面

    汉武帝刘彻曾经是我少年时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确有值得让人崇拜的理由:那虎视北方、曾将他的曾祖刘邦困扰多年的匈奴被他多次击败,从此漠南竟然再无王庭;远离中原的朝鲜半岛和热带雨林中的南越,也划为了汉王朝的版图;更不用说张骞和苏武,这两位英勇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典多少属国,藩多少诸侯。这样的文治武功,

  • 明英宗被俘疑云:因为不踩坏太监王振家田才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以明政府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四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瓦剌军来势汹汹,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太监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根本不了解,认为只要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因此,他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

  • 历史解密:作为卫国贵族后代商鞅为何多次跳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变法的卫鞅,战国初期卫国人,卫国贵族的后代。后来因为在秦国进行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于商、於之地,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商鞅。商鞅变法,不仅在秦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商鞅变法,使处于西方蛮夷之地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有人要问了,作为卫国贵族

  • “人屠”白起: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败绩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烽烟四起,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名将层出不穷。这些名将中,一战成名有之,常打胜仗有之。有人说,一个将领打一场胜仗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打败仗。中国历史上,就有且仅有这么一位一辈子不打败仗的名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代秦国人。关于他的出身,一种说法是他是秦穆公将领白乙丙的后代,一种说法是他是楚国公

  • 蒙恬:历史上第一个重创匈奴捍卫华夏文明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辉煌战史 名门之后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

  •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丞相甘罗:12岁在秦国官封上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关于神童的故事屡见不鲜,像桑弘羊、曹冲、方仲永、孔融等等。他们是神童,但比起甘罗还是有些差距。甘罗是战国末期的一位神童,他的祖父是甘茂。甘茂是政治家,曾在秦国做过丞相,因此甘罗也就是官三代,他也自然而然的从小就接触到了上层人物。甘茂死后,甘罗到吕不韦身边做事。在此期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吕不

  • 高超的阴谋家:陈平玩阴谋如何戏耍项羽和范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谋士中陈平是个玩阴谋的高手,早年因为穷困被招赘到一家非常有钱的寡妇那里,从此,陈平如鱼得水,在上层社会如履平地。秦末天下大乱,陈平投军,在魏王手下供职。不久,项羽攻城破寨,实力强劲,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鸿门宴上陈平察言观色,觉得刘邦是一个能成大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