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圣人孔夫子为何说自己很像一条丧家犬?

历史上圣人孔夫子为何说自己很像一条丧家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3/12/9 8:42:09

孔夫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周游列国,到处向国王宣讲自己的主张,可惜没有人采纳。来到郑国,弟子们都走散了,只有孔夫子自己在外城的东门。这是有人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那里有个人,额头如,脖子如皋陶,肩膀似子产,然而从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因此狼狈的像条丧家犬”。子贡很生气,就如实把这些话告诉给了孔子。哪知道孔子却很高兴地说:那人形容的是我的相貌,这无关紧要,但他说我是丧家之犬,说的真好啊,的确是这样。

孔夫子为何承认自己是丧家之犬?

其一,孔子不知道自己家在何处?孔子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也一心想把自己的满腔热情献给君主,可惜四处碰壁。在齐国,齐景公想重用孔子,可大臣们说孔子自以为是,无法驾驭,这样的人治理国家,过分繁文缛节的,几辈子都学不完,这样治理国家肯定会失败。齐景公作罢。齐国的大夫以为孔子会在齐国落根,就想着害他,于是孔子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其二,在鲁国,鲁国国君也不用孔子。鲁国权臣季桓子,重用重臣仲梁怀,仲梁怀和阳虎有别扭。阳虎想弄走仲梁怀,可惜遭到阻止。仲梁怀就把阳虎抓起来,季桓子就把阳虎送进大牢。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乱了章法,孔子认为不适合自己做官,就在家里研究学问,整理诗书礼乐等。

其三,孔子先后到过卫国陈国宋国,虽然四处奔波,可惜没有人愿意听。后来五十六岁的时候,鲁国国君让他做大司寇,参与国政,孔子很高兴,以为自己的抱负马上就会实现,哪知道仅仅三个月,鲁国国君不听他的意见,于是只好辞职,继续办教育。

其四,自己家不能立足,孔子在其他国家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甚至宋国的司马想干掉他,认为他是个腐儒,整天摇唇鼓舌,弄些蒙人的学问。吓得孔子屁滚尿流逃出宋国,孔子一直以为自己是商朝人的后代,宋国可是自己的老家,哪知道却有家难奔。孔子到卫国,卫国君主有个漂亮的女人叫南子,她听说孔子有学问,多次让人去请孔子,孔子最后无奈,只好拜见。可是自己的弟子们却误解了自己。最后逼得孔子无奈只好匆匆逃离卫国。

可见,孔子虽然有才华有政治理想,不过在乱世,也难于实现。因此只好到处去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希望能碰到知音,不过当时礼乐崩溃,君主们都在想尽办法去搜刮盘剥百姓,或者大肆侵占别人的土地与人民,孔子的见解就像与虎谋皮,别人说他是丧家犬,孔子自然屁颠屁颠地接受,其实心里早满含着泪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为何被人所看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个人物,此人后来做了大汉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从出生到四十多岁,仍然是家里出名的啃老族。不仅不会营生,而且文武不济,又好吃懒做,成了当时乡下的笑柄。都是老刘头家里的老三,是个混吃混喝的主。四十多了,还一直让老父亲供养,真不知羞。刘邦不是个好鸟,乡亲们归纳起来,刘邦有三大罪:其一,好酒贪杯。刘邦虽然

  • 后梁大将牛存节:孤军守城击败了后唐数位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牛存节,字赞贞,青州博昌(今山东省寿光)人。本名礼,太祖改而字之。唐乾符末,乡人诸葛爽为河阳节度使,存节往从之。爽卒,存节谓同辈曰:“天下汹汹,当择英主事之,以图富贵。”遂归于太祖。初授宣义军小将。属蔡寇至金堤驿,犯酸枣、灵昌,存节日与之斗,凡二十余往,每往必执俘而还,前后斩首二十余级,获孳畜甚众。

  • 公子扶苏: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被赐死的皇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是世袭制的,老皇帝死了,往往是嫡长子继位。作为大秦帝国的开创者,秦始皇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历史上却是小儿子胡亥继承大统,那么大儿子扶苏怎么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扶苏可不是一般人,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并且始皇为长子取名扶苏,

  • 自古红颜多薄命:被偷情害死的一代才女步非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才女步非烟,既美且慧。人们传说她形如柳丝,能随风飘拂,罗绮加身尚若不胜其重,是一个惹人怜爱、让人心痛的瘦美人。其人才情横溢、教养颇深,喜好文墨、工于音律,尤其是能弹一手绝妙的琵琶。不想上天给了步非烟非凡的才情,却给她找了个不解风情的男子。那男子乃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此人乃赳赳武夫,虽然久慕步非

  • 后梁大将李思安:领兵奇异的不是大败就是大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思安(?-912),字贞臣,河南陈留人。五代时后梁大将,屡立战功,为开国功臣之一。早年,效力于宣武将军杨彦洪麾下,勇武有力,身长七尺,颇有野心。中和三年,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举行阅兵,见到李思安相貌雄奇,十分欣赏,于是特赐名为李思安。此后,每次出兵征战,李思安都跟随左右,因其善使飞槊,所向披靡,因此屡

  • 后汉托孤重臣史弘肇:对文官有天生偏见致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荣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汉名将。后梁末入禁军,后晋时为小校,归刘知远(后汉高祖),为武节指挥,领雷州刺史。治军有法,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代州王晖不臣,弘肇征之,一鼓而拔,授忠武军节度使、后汉乾佑元年 (948),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

  • 后晋开国重臣桑维翰:历史第一个提出曲线救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桑维翰(898年—947年),字国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石敬瑭卖国的帮凶。唐朝河南府洛阳人。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及第,后投奔河阳节度使石敬瑭为幕僚。石敬瑭勾结契丹篡国,他极力赞成,并由他办理具体事宜,以贿赂、割让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为条件获得契丹帮助,为石敬瑭灭后唐立下汗马功劳。936年石敬

  • 揭秘:三国历史上的皇后们的几种残忍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89年,何太后被杀;214年,伏皇后被乱棒打死;237年,毛皇后被赐死;254年,张皇后死于四尺白练……战乱年代,贵如皇后者尚如草芥,平头百姓又能如何?历史就是这么残忍。军人之死翻开汉末三国历史,里面几乎不是正在杀人,就是在酝酿杀人。排兵布阵、相互厮杀的场景连绵不绝,用计使诈、政变谋杀的桥段横生迭

  • 后唐大将元行钦:柱国大将却死于皇室更替的内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元行钦(?-926),曾赐名李绍荣,幽州(今北京)人,五代时期后唐名将。元行钦原为刘守光部将,后降晋王李存勖,任散员都部署,因战场救驾有功,备受恩宠,官至忻州刺史。后唐建立后,担任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光四年(926年),元行钦出任邺都行营招抚使,镇压魏博兵变,结果劳而无功,后率军返回洛

  • 虎踞辽东三十载的李成梁:李成梁为何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耸立着一座石质仿木结构牌楼,上书“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少保宁远伯”等字,这个宁远伯指的就是明代辽东总兵李成梁。明代辽东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辽宁省的范围,是明朝防御女真的前哨阵地。辽东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辽东总兵必是堪当重任之人。李成梁一生镇守辽东三十年,功盖当世,权顷辽东,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