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古红颜多薄命:被偷情害死的一代才女步非烟

自古红颜多薄命:被偷情害死的一代才女步非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20 更新时间:2024/1/13 10:20:08

一代才女步非烟,既美且慧。人们传说她形如柳丝,能随风飘拂,罗绮加身尚若不胜其重,是一个惹人怜爱、让人心痛的瘦美人。其人才情横溢、教养颇深,喜好墨、工于音律,尤其是能弹一手绝妙的琵琶。

不想上天给了步非烟非凡的才情,却给她找了个不解风情的男子。那男子乃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此人乃赳赳武夫,虽然久慕步非烟才情,却性情耿直骠悍、粗犷躁烈。当时步非烟的美艳才艺已经传遍了洛阳城中,武公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她,顿时一见倾心,千方百计托媒人说合,终于把可人儿娶进了府中。成婚后,武参军对步非烟爱如至宝,整天尽以呆望着她的清丽身影为快事,除在公府留值外,他与非烟几乎寸步不离。不过感情如此,男人越如此爱自己,步非烟却没有感觉,这样的婚姻与她梦中幻想的意境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新婚的步非烟内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郁闷。

多情女子遇到不解风情的汉子,自然也有人为步非烟鞠一把同情之泪。邻居赵麟有个儿子名象,年方二十,才貌双全,尚在家中攻读科举课业。一天,赵象在自家庭院中读书,隔壁院中,步非烟正心不在焉地摘花玩赏,忽听得院墙那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想循声去望但又觉得自己名花有主,不能如此。几天之后的一个清晨,赵象正在院中舞剑健身,不经意地从矮墙上望到邻家院中,只见一位纤秀的少妇正独自一人在晨雾中赏花,舞剑的赵象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偷看那位美艳的少妇,越看越让他心荡神恰,自从那日惊鸿一瞥,赵象就再也忘不了那动人的女子,于是,他暗中用重金收买武家的守门人,厚利的诱惑,让他答应了帮赵象成就美事。

几经周折,守门人把事情经过详细禀报给赵象。赵象取过诗笺,乘兴题下一首五言绝句。赵象通过守门人妻子悄悄送到了步非烟的梳妆台上。步非烟读完诗,半推半就,写下答诗一首: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赵象一见顿时欣喜万分,喊道:"事情果然有眉目了"!于是再用剡溪玉叶纸写下一首七言诗。不想守门人送出诗后,却杳无音信。正值春花将谢的时候,他忧心忡忡,独坐庭院,呆望着满院的花儿,似乎朵朵都是邻院女子俏丽的脸庞,让他心痛欲碎。次日清晨,武家守门人妻子喜滋滋地推门而入,悄悄传来了步非烟的口信:"郎君不必讶异,旬日来不通音讯,只因小女子偶染风寒,卧床难起"。说完,又从袖中掏出一只小巧的锦囊递给赵象,说是夫人所赠。赵象急急地打开锦囊,见里面装着一只玲珑的玉蝉和一副诗笺。赵象如获至宝,把蝉紧紧攥在手中,顿感一股暖流从手中蒸腾而出,传遍了全身,令他飘飘欲仙。

赵象问过守门人妻子,得知步非烟的病情已有好转,于是写下一封短信。步非烟见到赵象的信和诗,大为感动。她关上房门,垂下窗帏,回信又附诗: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好不容易等到更深人静,赵象悄悄搬了梯子,越墙来到武家院中,见步非烟默立在花丛中似已等候多时。两人一见如故,欣喜难言,这一夜的缠绵风韵,让人难以忘记。天晓临别时,步非烟紧紧拉住赵象的手,秀目含泪说道:"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缘,望公子不要因为妾无玉洁松贞之志而轻薄待妾。妾本非风流放荡之人,以身相许,实是情之所致,愿公子深记"!自从有了那一夜巫山云雨后,凡是武公业留值公府的夜晚,就是赵象与步非烟欢会之时。两人情深意浓,心息相通,彼此一个眼神或一声轻呼,都能唤起对方微妙默契的感应。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后来步非烟被丈夫鞭打致死。而隔壁公子也只是做了壁上观。赵麟心觉步非烟的死甚有蹊跷,本想立案后来发觉此事有儿子赵象牵涉在中间,便不敢再过问,就这样一代才女如鲜花般凋谢,让人痛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梁大将李思安:领兵奇异的不是大败就是大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思安(?-912),字贞臣,河南陈留人。五代时后梁大将,屡立战功,为开国功臣之一。早年,效力于宣武将军杨彦洪麾下,勇武有力,身长七尺,颇有野心。中和三年,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举行阅兵,见到李思安相貌雄奇,十分欣赏,于是特赐名为李思安。此后,每次出兵征战,李思安都跟随左右,因其善使飞槊,所向披靡,因此屡

  • 后汉托孤重臣史弘肇:对文官有天生偏见致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荣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汉名将。后梁末入禁军,后晋时为小校,归刘知远(后汉高祖),为武节指挥,领雷州刺史。治军有法,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代州王晖不臣,弘肇征之,一鼓而拔,授忠武军节度使、后汉乾佑元年 (948),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

  • 后晋开国重臣桑维翰:历史第一个提出曲线救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桑维翰(898年—947年),字国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石敬瑭卖国的帮凶。唐朝河南府洛阳人。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及第,后投奔河阳节度使石敬瑭为幕僚。石敬瑭勾结契丹篡国,他极力赞成,并由他办理具体事宜,以贿赂、割让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为条件获得契丹帮助,为石敬瑭灭后唐立下汗马功劳。936年石敬

  • 揭秘:三国历史上的皇后们的几种残忍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89年,何太后被杀;214年,伏皇后被乱棒打死;237年,毛皇后被赐死;254年,张皇后死于四尺白练……战乱年代,贵如皇后者尚如草芥,平头百姓又能如何?历史就是这么残忍。军人之死翻开汉末三国历史,里面几乎不是正在杀人,就是在酝酿杀人。排兵布阵、相互厮杀的场景连绵不绝,用计使诈、政变谋杀的桥段横生迭

  • 后唐大将元行钦:柱国大将却死于皇室更替的内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元行钦(?-926),曾赐名李绍荣,幽州(今北京)人,五代时期后唐名将。元行钦原为刘守光部将,后降晋王李存勖,任散员都部署,因战场救驾有功,备受恩宠,官至忻州刺史。后唐建立后,担任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光四年(926年),元行钦出任邺都行营招抚使,镇压魏博兵变,结果劳而无功,后率军返回洛

  • 虎踞辽东三十载的李成梁:李成梁为何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耸立着一座石质仿木结构牌楼,上书“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少保宁远伯”等字,这个宁远伯指的就是明代辽东总兵李成梁。明代辽东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辽宁省的范围,是明朝防御女真的前哨阵地。辽东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辽东总兵必是堪当重任之人。李成梁一生镇守辽东三十年,功盖当世,权顷辽东,堪

  • 三国历史上的通病:曹丕为何要娶袁熙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个现象,就是有些雄心勃勃的老男人喜欢娶别人的老婆。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曹操如此,刘备也如此。老子英雄儿好汉,曹丕和刘禅也喜欢玩别人的女人,不是说刘阿斗留宿大臣刘琰的老婆胡氏,当然曹丕更厉害,索性讨袁熙的老婆作为自己的正妻。那么曹丕为何要娶袁熙的老婆:其一,袁熙的老婆甄洛漂亮。袁熙的老婆国色天

  • 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简介 李成梁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避于朝鲜,明朝自朝鲜内附。李大公讳东藩字肇西之墓”:“公,陇西人也,元季葬于兹。二世七支咸附葬于前,某墓为某祖不可考。其西有指挥公墓,传谓有亨公迁于辽,指挥奉亨公后成梁公命,自辽来祭,殁,遂葬

  • 清朝23位美貌皇后性格大揭秘:各有各的风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太祖)——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后妃中,声名最为显赫的莫过于叶赫纳喇·孟古姐姐了。综观整个太祖一朝,只有她一个人拥有皇后的正式称号。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姐能获得如此殊荣,要归功于她的儿子皇太极,正因她所生的这唯一贵子后来荣登汗位并成为大清国皇帝,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 揭秘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李成梁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梁,字汝契,号银城,有考证说其祖籍本为陇西,祖上于唐末为避战乱举族迁入朝鲜。爷爷李英于嘉靖年间归附明朝,任职铁岭卫指挥佥事。明朝武官实行世袭制,李成梁少年便“英毅骁健,有大将才”,本应继承指挥佥事份的职位,可是到他这一代,家境贫寒,竟然筹集不到去北京承袭官职的路费,以至到了四十岁,还只是一个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