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苻坚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贡献 苻坚的功绩有哪些

苻坚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贡献 苻坚的功绩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3/12/27 7:20:23

苻坚(338——385)?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是否就是那个在与东晋对垒,淝水之战中大败,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著名成语联系在一起的苻坚?

不错,正是此人,前秦主苻坚。

编者认为,苻坚从英雄盖世到英雄末路的悲剧人生,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即使到现在依然不失其现实意义。苻坚在历史上也作出了三大贡献.

一.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

公元280年司马氏的晋灭吴,统一全国,仅仅十一年就发生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由于朝廷力量在内战中被大大削弱,国内匈奴、氐、羌等少数民族武装纷纷趁机割据,扩大自己的势力。接着晋室被迫南渡,成为东晋。中国北方陷入了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十六国时期”,形成了南北朝对峙。

这种情况直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局面。在长达超过两百七十年的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主要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二十多个国。其中只有两个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一个是北魏(386——524),于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时统一。另外一个就是氐人建立的前秦(351—385)!而前秦就是在苻坚手里实现了基本上统一北方,结束了西晋灭亡半个多世纪的动乱局面,比北魏的统一北方要早五十余年;前秦疆域比北魏还大。仅此一事,就足见苻坚不简单!

二.大力提倡学习汉文化,促进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会这么巨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领袖带头进行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苻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苻坚自幼就热爱汉文化,有很高的汉文化修养,登基后提倡儒学,重用汉族文人在朝为官,按照汉朝和魏晋制度治理国家。

他十分重视办好太学与各地学校,曾经一个月内三次到太学视察。苻坚要求归顺秦国的其他少数民族领袖也努力读书,因此对于汉文化在北方传播影响深远。秦国灭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代国后,苻坚不但没有杀掉被俘的代王什翼犍,反而让他到太学去读书。因为苻坚认为,什翼犍之所以叛乱和在他统治的地区对百姓暴虐,就是由于没有文化,不懂仁义。苻坚到太学视察时还专门把什翼犍叫来,问他学习得怎么样。这什翼犍在秦国的太学还真是没有白学,从此他不但自己热爱汉文化了,而且要求子孙必须刻苦读书。淝水之战后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恢复了代国,后来代国改称魏国,就是北魏。

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首先办的大事之一就是将太学扩大到三千人。北魏历代皇帝都有很高的汉文化水平,大量重用汉族文人协助治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种子就和一百年前他的祖宗什翼犍被苻坚送入秦国太学有重要渊源。

三.平定西域,延续了汉代以来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公元382年西域有几个小国派使者向秦国控诉大国龟兹欺负他们。苻坚派大将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领包括铁骑五千的七万大军,征讨西域反叛秦国和欺负各小国的龟兹等国。吕光的大军经过几百里无水的大沙漠,克服了种种困难,焉耆等许多国家都归降秦国。而龟兹纠集与胁迫各国的总兵力十倍于秦军,多达七十余万。吕光恩威并用,以计破敌。龟兹为首的各国联军迅速土崩瓦解,龟兹国王逃走,三十余国都归降秦国。吕光还从龟兹带回来一位著名高僧鸠摩罗什,他对推动佛教在中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当时虽然各国争斗不息,但是都信仰佛教,佛教对于中国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起了积极作用。吕光平定西域是汉代以来中原文化又一次大规模进入西域的重要事件,影响巨大深远。它显示了中原经济文化军事力量的强大,仅仅吕光这一支军队就把一直称霸西域任意欺凌小国的龟兹等国打败。小国深感中原军队文明,不任意杀戮抢掠,善待弱小民族,是他们的依靠。

他们把汉朝所赐表示权力的标志节杖和文字记载的文书都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以示与秦国通好,吕光一一给他们都上表朝廷,换来了新的身份证明,也就是各种头衔封号。(各地国王“不远万里皆来归附。上汉所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晋书吕光载记》)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西域各族人民心向华夏,是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疆域史上的一件大事。北魏后来之所以能够与西域经常保持往来,西域各国定期朝贡,佛教在北魏大盛,都和这次苻坚派吕光通西域有密切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阿骨打是在什么情况下继位的?阿骨打如何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继科先天性腰椎骨裂,什么是正骨复位手法,分骨手法适用于

    乌雅束闻听弟弟在头鱼宴上的遭遇后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阿骨打的这种做法很可能已经激怒了耶律延禧,耶律延禧以后会迁怒于完颜部,对完颜部极为不利;喜的是阿骨打吉人自有天像,居然躲过了这一劫难。但不管怎么说,完颜部和辽国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乌雅束就不得不有所防备,他的做法是除了继续派人到辽国去送礼表忠心外,对

  • 揭秘:完颜阿骨打的抗辽大业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完颜阿骨打和完颜洪烈关系,完颜阿骨打2万破70万,天龙八部完颜阿骨

    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N多倍的辽兵,阿骨打次胜利了。因为经过这次战斗,阿骨打收编了许多包括契丹在内的其它民族士兵,女真人的军队第一次超过了一万人。于是辽人发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恐怖宣言,因为女真人的英勇善战已经在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辽人在女真人面前的最后一点自信也已经荡

  • 拉美西斯二世:娶亲生女儿为妃 在位最长子嗣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拉美西斯二世娶自己的女儿,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测算子嗣

    神秘的古埃及曾经有过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他恢弘的金字塔更是留予了人无数遐想。今天就让逗比鱼说说这个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埃及人称“拉美西斯大帝”,“伟大的祖先”。寿长(生于公元前1303年,死于公元前1213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1213年)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十九王朝的第三

  • 光绪皇帝的功绩:光绪皇帝在位期间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光绪皇帝上面一位皇帝是什么皇帝,光绪皇帝在位多少年了,光绪帝之前的皇帝

    光绪帝作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颇有作为”的青年皇帝主要表现在他亲政后的十年间(1889-1898)所发生的两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件中作出的积极表现。一是中日甲午战争,二是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光绪帝在甲午战争中站在爱国家、爱民族的立场上“一力主战”,他反对妥协痛斥顽固派割地求和的可耻行径。经管最后这次战争

  • 史上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的四大历史是那些,忠心耿耿近义词,十大被冤死将军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

  • 北方有佳人:迷倒汉武帝的李夫人如何倾城倾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方有佳人夏希尊,北方有佳人李美莲,北方有佳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汉武帝(前156~前87年),即刘彻。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统治期间接受董仲舒建议,将“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采用法术、刑名,加强统治。颁行“推恩令”,以削弱割据势力。设十三郡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经济方面,实行盐铁专营和场输平准等措施,并打击富商大贾;农业方面,实

  • 唐太宗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恒山王李承乾: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李承乾3岁时,唐太宗便让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担任了他的侍读,承乾5岁时,唐太宗又让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儿子儒学经典。唐太宗即位后没多久,就将年仅8岁的李承乾立为皇太子。从贞观4年起,唐太宗便开

  • 大秦帝国统一战争八大名将排行榜:白起排在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和秦朝统一战争期间,秦国名将如云,但在这些促成秦国统一全国的武将,到底谁更技高一筹呢?有好事者经过潜心研究,根据这些武将的能力和功绩,大致排列了一个次序,供读者参考,具体如下:第一名,白起(10分)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十六岁从军。主要战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

  • 史上比武则天更狠的女人:一生操纵了6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褚蒜子(324年-384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拜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褚蒜子天生丽质,加上家庭良好的文化修养,从小就见识开阔,气度宽宏。十余岁便被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时年二十岁的褚蒜子成为了

  • 雍正帝为何身背一世骂名?雍正一世骂名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王朝什么水平,雍正死因大揭秘,雍正皇帝的死因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祯,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个儿子,大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三任统治者。雍正夹在功业显赫的康熙和乾隆之间,一般都认为他只是承先启后的过渡皇帝,但我个人认为其在康乾盛世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历史选择了他,他也交给了历史一份满意的答卷。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评价雍正皇帝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