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家书背后的委屈:咸丰皇帝骂他虚伪

曾国藩家书背后的委屈:咸丰皇帝骂他虚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21 更新时间:2024/1/19 13:25:48

老曾这人本性是争强好胜的,但他喜欢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姿态。大家都不傻,你喜欢装,总有人戳破你。例如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湘军攻克武汉,这是天大的喜事,老曾也掌握实权了,掌管湖北一方—署理湖北巡抚,有了一方的财权和人事权,手里还有兵,应该得瑟了吧?然而,老曾想得挺远,一则觉得正在戴孝,二则觉得要显摆谦逊的美德,于是上书朝廷辞官。本以为咸丰皇帝会表扬一番,没想到咸丰是个聪明人,一道谕旨戳破老曾的假谦虚:“朕料汝必辞。”你肚子那点小九九我知道,辞官是意料中的事。“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着严行申饬”,直接骂曾国藩好名,而且事情性质很严重—抗旨不遵。结果既要免官,同时还要严肃批评。这是咸丰给他的一棒,皇上的批评你还能回嘴吗?闷气是生定了。

曾国藩对自己平生受的闷气有一个总结,我们看日记:“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遭遇的都是唾骂,在京城被权贵骂,不能还嘴;在长沙被绿营兵骂,还是不能还嘴,还嘴就必死无疑;在江西筹集粮草,像叫花子一样被人骂,又是不能还嘴。老曾都忍了,祸是没惹了,但气却上来了,一层层堆积在心里,这不是揣度,而是有曾国藩自个的心声为证:“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怄气了,不说,只管忍,这明摆是在生闷气,多压抑,多难受啊。爱生闷气的他,该怎么排遣?如何将其转化为正能量?受了气,说不得,只能“徐自图强”,图强是长远的事,但眼前的情绪总得有个疏通的管道,老曾在这个时候就得依靠字了。

例如在前文提到的曾国藩被咸丰痛斥“好名”,老曾的情绪就在当年九月写给四个弟弟的家书中宣泄了出来,他是这样写的:“人之好名,谁不如我?”大家都好名,谁都跟我一样,明明就是针对咸丰的批评而写的,倾诉心中委屈。但总不能在家书中抱怨万岁爷吧?于是自我解释宽慰一番:“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皇上骂老曾“好名”,老曾心里难堪,但从辩证的角度一想,老曾我有了美名,必定有人因此承受骂名,原因很简单,你的能耐显示了别人的无能,相比之下,人家比我老曾更难为情。老曾在家书里,这么一比较,心里也就释然了。接着,老曾上升到人格修养的程度:“兄惟谨慎谦虚,时时省惕而已。”以后一定谨慎谦虚,把尾巴藏得更深。紧跟着又化为对以后工作的憧憬:“能速将江面肃清,荡平此贼。”能将长江水面的太平军肃清,平定这场兵乱。心中的不确定感消除了,也就是不怕了。

本来被皇上骂了一通,心里发虚,可这么一写,怨气散了,办法找到了,自己给自己壮胆,不怕了。可见老曾的家书功能很大,既能化解闷气,又能提升品质。你烦恼什么,就写出来,把它文字化、物质化,置放在你的眼前,成为一个可以客观观察的对象,也就是说将主体客体化,从“只在此山中”到“旁观者清”,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果自说自话,可能起不到排遣的作用,但如果是面对自己的家人、晚辈,要摆出兄长和家长的架子来教育他们,那肯定要植入正能量,找到解决闷气的法子,于是不知不觉中升华了自己的牢骚,在变成家人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曾国藩在江西,饱受同僚欺凌,他带的兵也是受气包,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家信中,老曾哀叹自己的团队“每次上城,必遭毒骂痛打”,但自己毕竟是大哥,在向弟弟们倾诉烦恼时,总得给弟弟们一个好榜样,于是清醒地指明自己应有的态度:“惟忍辱包羞,屈心抑志,以求军事之万有一济。”对待侮辱,只有忍着不吱声,把业务干漂亮才是道。

利用家书也可以帮自己传达愧疚和抑郁。老曾一生最不痛快的是在江西,咸丰七年(1857年)他给弟弟的信就提到:“余在外数年,吃亏受气实亦不少,他无所惭,独惭对江西绅士。”老曾在江西受困,正在煎熬关头,他老爸的死帮了他的忙,他借着奔丧守孝一溜烟走了。好几年后,老曾这块心病难去,便借着向正在江西当官的弟弟写信,表明自己的内疚。得罪一个省的精英,心里肯定发虚,有这封家书传达,也算是给内疚的自己壮一下胆。家书既给老曾自己壮胆,也给亲人壮胆。曾家兄弟自攻破南京,天下以为湘军横行无对手,还没缓过劲来,却又杀出一对头—捻军。这支机智英勇的北方骑兵队伍打得曾氏兄弟摸不着北,连续丧师失地,朝廷对此甚是震怒,下旨痛骂老曾的弟弟曾国荃“调度无方”。

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深夜,老曾写信给弟弟壮胆,提出他的处世名言:“打掉牙齿和血吞。”他认为弟弟被捻军大败,“颇有打脱门牙之像”,他建议弟弟“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同治六年,在表弟战死的情况下,又给弟弟写信,劝导他此次战败是“天之磨练英雄”,要“咬牙励志”。这番话表面是给弟弟壮胆,其实也是给自己壮胆,弟弟打败仗受处分,他老曾能没事吗?当然,要给弟弟壮胆,自己得有料,他列举历次失败受辱的教训,然后跟弟弟说:没事,哥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吗?曾国藩的家书,其实是将自己的恐惧、烦恼和压力文字化、物质化,在训导子弟的同时,也训导了自己。所以,曾国藩的家书,也是写给自己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为何要罢黜大唐开国的最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皇帝你真的投降吗,唐太宗二十四功臣排名,唐太宗是开国之君吗

    大唐的建立,有三大功臣,李世民、裴寂、刘文静。唐贞观三年(629年)正月,李世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布了一道诏书,罢免了一个朝廷重臣的官职,并削掉了他的一半食邑,还把他逐出长安,遣回了原籍。这个突然落马的高官,就是初唐名臣裴寂。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晋阳首义功臣,也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心腹股肱。

  • 刘备带领七十万大军攻打东吴 夷陵之战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夷陵之战前蜀国很强,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夷陵之战东吴惨胜

    还不了解:刘备和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率领七十万大军,发动“夷陵之战”,为什么会失败呢?话说吕蒙趁关羽镇守关羽之时,连蒙带骗,终于率领东吴将士渡到了荆州。然后大家都了解,吕蒙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荆州。关羽则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下令斩杀。关羽死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哪里,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诸葛亮先后五次对曹魏用兵,进行北伐。在演义中,这段历史被称为“六出祁山”,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只有两次从祁山出兵。只惋惜这几次北伐均无功而返,甚至

  • 三国里边最爱哭的男人是刘备吗 刘备真的会如此爱哭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说哭的跟刘备一样,老版三国庞统死后刘备拿着什么哭,新三国刘备哭张飞关羽

    还不了解:三国哭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最爱哭的男人是谁?刘备是最爱哭的男人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短歌行》东汉的格局动荡,各路诸侯和能人志士都在为自己的势力发展不断找寻出路,其中我们最为喜爱阅读的

  • 刘备当初一直听诸葛亮的 蜀汉建立后为何听不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刘备怎么建立蜀国的,刘备后来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中,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建蜀后就听不进去了?事实上,刘备建立蜀汉后,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看懂!而张飞赵云却对此心知肚明!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刘备前期,混得着实有点惨!原本他有了徐州这个根据地

  • 汉献帝禅让后已经失去了价值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为什么要废掉汉献帝,汉献帝有逆袭的可能吗,汉献帝禅让是自愿的吗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后,为何要对他优待?曹操在称帝和不称帝的选择中长期徘徊,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这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想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使命留给了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接替他成为魏王的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当了皇帝,建立

  • 张任被抓后刘备都没有杀他 诸葛亮为什么对他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杀张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活捉智勇双全的张任后,刘备不忍杀他,为何诸葛亮却下令斩了他?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遇到了刘璋手下最强将领张任。张任守卫雒城,把刘备的大军阻挡了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屡次被张任打败,还损失了军师庞统。在诸葛亮入川后,设

  •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熹宗朱由校,明神宗朱翊钧与皇后,明神宗万历皇帝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是孝定太后李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

  • 司马懿先后遇到过五位皇帝四次托孤 他为什么甘愿被曹操父子压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睿为什么要托孤曹爽,曹睿为什么要托孤司马懿,司马懿灭了曹家多少人

    还不了解:曹魏托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经四次托孤的司马懿,为何甘愿被曹操父子压制?谈到曹魏,我们就想起了三国的那段风云历史。曹魏作为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国政权,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曹魏这个庞大的政权之下,我们也能够寻找到很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的踪影。今天我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要推行分封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分封制的原则,分封制实行的意义,朱元璋为什么建立明朝

    对朱元璋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立明代后,朱元璋为何会推行分封制?有何目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传奇,他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相当多,但很多都跟他残暴的个性有关;清朝史学家赵翼就评价朱元璋「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众所皆知,朱元璋登上帝位后,弑杀开国功臣,生性多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