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三国时期的八大惊世神童:长大后多命运多舛

盘点三国时期的八大惊世神童:长大后多命运多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4/1/16 18:38:41

三国是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才之多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当然,这个时代的神童好像也特别多。

人物:曹冲 代表作:曹冲称象

曹操的儿子曹冲是个名气很大的人物,当然,这不是因为他是个“富二代”的缘故。“曹冲称象”这个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故事在中国大概算是妇孺皆知的。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曹操)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这和古希腊“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年纪小小就懂得体恤民勤,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可惜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后来悲伤的曹操对曹丕诸子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可见曹冲在曹操心中的份量。

人物:孙亮 代表作:孙郎断梅

孙亮是孙权小儿子。这个“富二代”也不简单,从小聪明能干,后来孙权立孙亮为皇太子。孙权死后,孙亮继承帝位,虽然当时孙亮只有十岁,但、他才华横溢,没有人敢轻视他。

这里就有个“孙郎断梅”的典故,讲的是孙亮有天让黄门侍者取来蜂蜜将梅子浸渍了吃。黄门侍者同某仓库保管员有隙,于是在蜂蜜里放上老鼠屎企图栽赃。孙亮觉得其中可能有冤情,于是叫人把蜜中的老鼠屎取出来,用刀剖开,发现鼠屎外湿内燥。孙亮说:“你们看,老鼠屎外面虽湿润,但里面却很干燥,可见鼠屎在蜜中是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原来就在蜜罐里的,一定是黄门取出密以后加进去的。” 官员们听了都很佩服孙亮。

只不知,刘备见老对手曹操、孙权的儿子都是如此聪明伶俐,心中究竟是何滋味。

人物:孔融 代表作:孔融让梨

孔融是个很有来头的人,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更是“文圣人”孔夫子的二十世孙。《后汉书》称孔融“幼有异才”。当然,让孔融名扬天下的还是“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据《融家传》记载,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岁时,每次兄弟们一起食梨,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家中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夸赞。

当然,孔融不仅懂礼貌,而且好辩才。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中大夫陈韪听说孔融有异才,很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辩得陈韪无话可说,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叹。

人物:周不疑 代表作:不疑十计

天才是对比出来的,周不疑的“参照物”就有两人,一人是曹冲,一人是曹丕。周不疑和曹冲年纪相仿,两人关系很好,互为好友,曹操也很喜爱他,一度想让他做自己的乘龙快婿。可是曹冲死后,曹操的心就变了,因为他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冲,心痛不已,于是命人暗杀之。曹丕询问曹操为何如此,曹操一针见血地说:“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连曹丕都无法驾御的人,可想而知,长大后还不就又是个司马懿。

此外,《零陵先贤传》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这颇有鬼才郭嘉当年“十胜十败说”的风范。

人物:诸葛恪 代表作:诸葛之驴

诸葛恪是个能言善辩的人物,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可见,在辩论口才方面吴国人没有能比的过他的,孙权觉得诸葛恪是个人才,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有这样一个典故,讲的是诸葛恪的老爹诸葛瑾面长似驴(也就是现在的马脸,李咏那种),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诸葛瑾)。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

不过,面对诸葛恪张扬的性格,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戚。后来,果如出所料,诸葛恪在一场政治斗争中惨遭屠杀。

人物:王戎 代表作:王戎识李

王戎,魏晋著名的清谈组合“竹林七贤”成员之一,自幼聪颖,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中书令裴楷称其双目“烂烂如巖下电”。

神童王戎七岁的时候,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可以看出,王戎洞察力是很强的,路边李树上的李子是甜的,估计早被路上采光,也轮不到他们几个小屁孩。

尽管王戎的洞察力惊人,但他的人品和智商好像不成比例。《世说新语》有记载:“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说的就是王戎家种有一大片品种很好的李树(看来王戎这辈子是跟李子拗上劲了),怕别人得到他家的良种,上市前总是先将李核统统钻破。这一举动,受到了世人的普遍讥笑。

人物:王粲 代表作:王粲复盘

王粲少时即有才名。《三国志王粲传》说他“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王粲的语文算术都不错,算是一个文理科俱佳的全才。

不过,王粲真正的过人之处还在于记忆力超强,能够过目不忘。有次,王粲在旁边看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的人很生气,责备王粲。王粲二话不说,就在旁边重新摆过了一盘。摆好后,经过对照,一子儿不差。可见,王粲记忆力堪称惊人。

王粲盛名远扬,就连当时的文坛巨匠蔡邕也对他刮目相看。有天蔡邕听说王粲前来拜访,慌忙出迎,连鞋子都穿反了。宾客门见蔡邕为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如此屈尊,大为惊讶。蔡邕明白众人的心思,就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

人物:何晏 代表作:何氏之庐

何晏是曹操的养子,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男子。此人生活作风,涂脂抹粉、步路顾影、服药行散、谈玄论道,完全是魏晋世族派头。不过,这个“享受主义者”的童年,却是负有盛名。

《世说新语》就有记载,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看得出来,这是何晏不愿做曹操义子所做出的委婉抗议,在曹操的府中划出一块地称为“何氏之庐”,摆明了不想改姓曹。《太平御览》也有记载,何晏与曹氏诸子别席而坐,并声称:“礼,异族不相贯坐位”,可见,何晏颇以家世自矜,不屑于阉党出身的曹氏为伍。只不过,这个清高奢华的何晏最后却因为曹氏被杀,不知是不是一种讽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包拯带来的疑问:包拯为何一生都没有真正的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读包拯事,总有几个疑惑:一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二是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什么不笑。史书里记他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他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的一篇家训,其余全是奏议。包公的人格很了不起,是刚严的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公心,私德也修饬得

  • 解密三国时最强的十对父子:生子当如孙仲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史上最牛父子,北魏立太子杀死了几位生母

    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人垄断魏国朝纲,一统兵,一理政。司马师带兵破姜维,平诸葛延叛乱,又带兵攻吴……第一我选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人称小霸王,从袁术处以玉玺为质,借得几千兵马,率父亲旧部,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权更是正确领导的打出赤壁之战,计袭荆州,火烧连营等几脚好球。连曹操也说:“生子当

  • 公德私德皆无亏:为何包青天一生却鲜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天道不公枉为天,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包青天铁面无私

    读包拯事,总有几个疑惑:一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二是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什么不笑。史书里记他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如果鞭打有违法行为的表舅不算“往来”的话)。他流传下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一篇家训,其余全是奏议。包公的人格很了不起,是刚严峭直

  • 孔门弟子们官运亨通:为何孔子想当官却没人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子路有钱吗,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割鸡焉用牛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些妇孺皆知的成语都来自《论语》,它们分别出自《阳货篇》、《子张篇》、《八佾篇》和《述而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醒世则经。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

  • 三国中死不瞑目的十个风流英雄:卧龙凤雏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抱憾终生、死不瞑目的风流人物的第一位当属诸葛亮。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七律《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不仅把诸葛亮一生的戎马生活写得淋漓尽致,而且也将他死不瞑目的憾事写得清清楚楚。这部小说全力制造了一位智慧之神,那就是诸葛亮,之后

  • 助隋炀帝登上帝位的权臣杨素:魔鬼还是天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证圣三年,一代女皇武则天下了一道很严厉的诏书,宣布前代的隋朝权臣杨素包括他兄弟的子孙后代,都不得留在长安担任京官及充当侍卫。诏书一下,杨素一门后辈侄孙如杨元禧、杨元亨、杨元帏等一股脑被贬出京城,发配到边远荒凉之地担任地方小官。事情的缘由是曾担任武则天御医的杨元禧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怀恨在心

  • 生性奢侈嗜酒的寇准为何被百姓演绎成贫困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身穿补丁衣、腰悬醋葫芦、清廉简朴到了极点的寇老西儿形象。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准是这样出场的:“头戴的纱帽翅,可能年头太多了,又旧又破,有一个翅用什么东西绑着,往下耷拉着。”而寇老西儿招待京城来的钦差的方式竟然是“把草帽摘下来,撕下一圈,用

  • 从未打过败仗的8位中国名将:古代八位不败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然而究其一生从未尝败绩的确是屈指可数,以下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8位(按时代排序)。一、兵圣——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

  • 孙权手下丞相:名相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忧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孙权终于抓到了他的把柄,也是担心他威望太高,子孙们控制不住他,给他扣上大量莫须有罪名。狡兔死、走狗烹,陆逊无以辩白,忧愤而死。陆逊死后,家无余财。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

  • 为姐弟恋殉情的大明天子:最痴情的皇帝明宪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为姐弟恋殉情的大明天子成化二十三年,紫禁城里的太医个个忧心忡忡,眉头紧锁,朝臣从他们的表情可以判断出,皇帝恐怕撑不过这几天了。大明朝已经连续四代皇帝都不过45,现在记录又要扩大,真是够悲催的。病榻上,明宪宗正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病魔蚕食着他为数不多的时间,一切都将结束了,尽管知道这一天总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