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看大清王朝覆灭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看大清王朝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4/1/19 1:15:13

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听了赵烈文这番话,曾国藩立刻眉头紧锁,沉思半天才说:“然则当南迁乎?”显然,他不完全同意赵烈文的观点,认为清朝并不会完全被推翻,有可能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政权南迁后南北分治、维持“半壁江山”的王朝一样。对此,赵烈文明确回答说:“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南迁偏安一隅,恐将彻底灭亡。曾国藩反驳说:“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赵烈文立即回答道:“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赵的谈话确实非常坦率,他实际上否定了清王朝得天下的道德合法性。清军因明亡于李自成吴三桂冲冠一怒大开城门而入关,所以“创业太易”;入关后为震慑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汉人而大开杀戒,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诛戮太重”,这两点决定了清王朝的统治缺乏“合法性”。而清王朝后来的君王——可能他心中所指为康、乾、嘉——“君德”固然十分纯正,但善与恶并不互相掩盖弥补,何况“天道”已给他们带来了文治武功的“盛世”,作为十分丰厚的报答,因此这些后来君主们的“德泽”并不能抵消清王朝开国时的无道,仍不足补偿其统治的合法性匮缺。

对赵烈文从清王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残暴性这两点否定其统治的合法性的这番言论,曾国藩并未反驳,沉默很久后才颇为无奈地说:“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祏”是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宗祏之陨”即指王朝覆灭,曾国藩也预感到清王朝正面临灭顶之灾。

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曾对此问题的看法仍十分复杂。虽然有时承认现在“朝无君子,人事偾乱,恐非能久之道”,但有时又对清王朝仍抱某种希望,认为现在当朝的恭亲王奕为人聪颖、慈禧遇事“威断”,所以有可能避免“抽心一烂”、“根本颠仆”的结局。而赵烈文则坚持己见,认为奕“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慈禧“威断”反将使她更易受蒙蔽。要想挽救颓局,像现在这样“奄奄不改,欲以措施一二之偶当默运天心,未必其然也”。“默运天心”颇有些神秘主义色彩,但在此更可将其理解成为一种“天道”、某种“历史规律”。现在局面如此不堪,如无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仅靠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修补补,实在无济于事,而奕、慈禧均非能对体制作出重大改革之人,所以清王朝难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十大被冤死的名人:竟有曹操 陈世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可谓名人辈出!这里所言的名人指的是于后世有好的事迹被人传扬的人。毕竟,没有哪个人会为自己的臭名远播而感到光荣。然而,历史也是不公的!总有一部分英雄会被历史所遗忘,被世人所误解,甚至于臭名昭著。同样是英雄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或有如下原因: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即文人墨客评书家的

  • 努尔哈赤向大明宣战的最强理由:没送自己小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这注定是一个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对于大明来说,这一天以后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抢点什么而奋斗的小部落,而是一个野蛮而强大的国家,金。努尔哈赤在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统一。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年号

  • 大明第一牛人的荒野求生:王阳明蜗居云贵山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荒野求生》很多人可能都看过,是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一档写实电视节目,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节目中,贝尔每一集都会去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比如夏威夷火山、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大沼泽地等,每到一地,他就要想法设法让自己生存下来,最终找到返回文明世界的路,可以说是惊险又刺激,让人惊叹。

  • 中国历史上的悲剧皇帝:九五之尊却为何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和西方的帝王不同,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天子高于法律。九五之尊的皇帝,言论就是圣旨、法律。皇帝开金口,一言既出,就是令出如山。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把保卫国家的朝廷重臣袁崇焕(1584-1630)逮捕下狱,不经审判,不让他抗辩自白,便处以磔刑(千刀万剐,惨无人道的凌迟极刑)。史学家把袁崇焕之枉死,视为旷

  • 为国家统一做过贡献的人:清朝紫光阁功臣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南海紫光阁在明清时期是皇家演武的场所,明朝的皇帝在这里观看射箭比武,到了清朝,这里又成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的地方,名曰平台,后来废台建阁,取名“紫光阁”。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为了宣扬“十全武功”,每次军队凯旋归来,乾隆皇帝都要下

  • 八帝权臣一朝悲喜长剧:清朝历任总督的悲喜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直隶总督署大门两侧,一副黑底金字对联分外引人注目。上联是: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下联是: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历任直隶总督在总督署留下了很多亲自执笔的对联和匾额,但大门前的这副对联却是今人所作。上联点明了直隶贯通南北的重要

  • 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678年,一封来自中华帝国的书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这封信是当时正为康熙皇帝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呼吁欧洲各国能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华。令人鼓舞的是,没过几年,在欧洲正如日中天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便派出

  • 曹操一生最危急的时刻:被好友背叛 后方被占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叛变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发动了第二次徐州战役,一路攻城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之处,血流成河,鸡犬不留。郯城的陶谦被曹操的血腥屠杀吓的屁滚尿流,以至打算逃到丹阳去避难。正当曹操准备彻底打垮陶谦,占领徐州的时候,后方却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陈留太守张邈造反,并且伙同陈宫一起拥护吕布,占领了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漂亮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皇帝,多数都喜欢娱乐。娱乐的规模不一,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水上游乐,是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湖。过去的皇宫中,都辟有很大的苑囿,苑囿中建有湖泊。春秋佳日,或盛夏酷暑,帝王后妃们常荡舟湖上,观光赏景,嬉戏作乐,尽享湖上的美好风光。汉昭帝:万岁为乐岂为多在汉代的皇帝中,汉昭帝刘弗

  • 雍正追查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穷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回望历史,在清代雍正一朝,反腐工作开展得惊心动魄,尤其是查及子孙,穷追猛打,搞得贪官胆寒心惊,有效地遏制住了反腐之风,“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之说,熠熠闪光,彪炳史册。康熙年间,官员的贪污现象已相当严重,一些大权在握的大官僚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如满族大臣索额图、明珠,汉族大臣徐乾学兄弟、高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