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八帝权臣一朝悲喜长剧:清朝历任总督的悲喜人生

八帝权臣一朝悲喜长剧:清朝历任总督的悲喜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39 更新时间:2024/1/10 9:38:17

在直隶总督署大门两侧,一副黑底金字对联分外引人注目。上联是: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下联是: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历任直隶总督在总督署留下了很多亲自执笔的对联和匾额,但大门前的这副对联却是今人所作。上联点明了直隶贯通南北的重要军事地位,它是京都的一个屏障。下联写的是总督们在国家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直隶在地理上接近京城,所以清代选择的总督多为朝廷信任和倚重的大臣,位列各地总督之首,这使得直隶总督位高权重。

事实上,清代直隶总督中也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他们在这个职位上,演出了一幕幕人生悲喜剧。清代直隶总督任职比较复杂,有实授、署理而未实授、署理、护理、协办等五种。总起来说,这五种情况都在直隶总督的统计数目之内。因此,直隶总督共经历了74人、99任。从雍正年间总督一职定制到清帝逊位,8位皇帝统治期间,直隶总督存在时间总共只有190多年,就经历了74人,平均两年多就换一个总督,调换不能说不频繁。如果以实授为例,其中任期在十年以上的只有三人,他们是乾隆年间的方承观、道光咸丰年间的讷尔经额以及同治光绪年间的李鸿章

李鸿章:任期最长毁誉参半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晚清中国社会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功过皆存,毁誉参半。从47岁第一次任直隶总督起,李鸿章先后三次出任这一职务,时间长达近25年,是历任总督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在直隶总督任上,李鸿章经历了人生最风光的时期。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身份使得他御辱、自强的设想,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李鸿章亲手创建北洋水师、扩建天津机器局制造军事武器;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支持我国自行修筑第一条铁路;重视教育,开办各类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等等。这些活动,历史上称之为洋务运动,在当时则使得他在国内外的威望日益高涨。

然而,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使李鸿章的声誉一落千丈,而且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因为,这两个条约都是他签订的。签订辛丑条约时,李鸿章已是将近八十高龄,仍以直隶总督、全权大臣的身份与八国联军谈判。条约签订后,俄国代表还对他痛加斥责。又气又恨的李鸿章回到住所后大量吐血,不久后去世,当时身边只有极少数的亲人,场景十分凄凉。李鸿章去世后,清廷给了他十分荣耀的追念,谥号“文忠”。加上他生前所得的各种荣誉头衔,他个人的头衔至少在二十个以上,称得上是总督中头衔最多的一个。

曾国藩:右眼失明事必躬亲

曾国藩是晚清另一名臣,他是李鸿章的前任,也被李鸿章视为老师。李鸿章早年入过曾国藩幕府,深受赏识。直隶总督署门前对联上写的“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说的就是他们两个前后任总督,以及存在师生之谊的渊源。相比之下,李鸿章后来在朝中的地位是老师不能及的,但是曾国藩的许多思想和做法,对李鸿章有很大影响。曾国藩任总督时,直隶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一派破败景象。曾国藩整顿吏治、清理讼案、赈济灾荒,还治理了永定河,使得直隶一度出现了“百废俱举”的局面。他在右眼失明的情况下,依然尽心政务,公务大多事必躬亲,深受百姓爱戴。

袁世凯:乡试落第废除科举

李鸿章的后任,即是近代另一著名人物袁世凯。有一种说法是,李鸿章在临终之前保荐了他,称“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但也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保荐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直隶总督位置的李终袁继,使得袁世凯成为重要的地方大员,这对此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袁世凯上任后,认为直隶的当务之急就是练兵,所以他筹集资金、仿德国制度筹练北洋新军。北洋新军成为袁世凯后来争权夺利的重要筹码。袁世凯还在直隶创办了警政制度,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开办巡警学堂。袁世凯早年不爱读书,两次乡试均落第,所以才进入军队谋发展。他做了直隶总督后,却十分注意发展教育,在保定等地兴办了新式学堂。办学过程中,他深感科举制对新式教育的阻碍作用。1905年8月,由他起草并联络张之洞等人上奏折,请求停止科举。清廷批准了这一奏折,下旨从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678年,一封来自中华帝国的书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这封信是当时正为康熙皇帝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呼吁欧洲各国能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华。令人鼓舞的是,没过几年,在欧洲正如日中天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便派出

  • 曹操一生最危急的时刻:被好友背叛 后方被占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叛变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发动了第二次徐州战役,一路攻城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之处,血流成河,鸡犬不留。郯城的陶谦被曹操的血腥屠杀吓的屁滚尿流,以至打算逃到丹阳去避难。正当曹操准备彻底打垮陶谦,占领徐州的时候,后方却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陈留太守张邈造反,并且伙同陈宫一起拥护吕布,占领了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漂亮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皇帝,多数都喜欢娱乐。娱乐的规模不一,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水上游乐,是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湖。过去的皇宫中,都辟有很大的苑囿,苑囿中建有湖泊。春秋佳日,或盛夏酷暑,帝王后妃们常荡舟湖上,观光赏景,嬉戏作乐,尽享湖上的美好风光。汉昭帝:万岁为乐岂为多在汉代的皇帝中,汉昭帝刘弗

  • 雍正追查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穷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回望历史,在清代雍正一朝,反腐工作开展得惊心动魄,尤其是查及子孙,穷追猛打,搞得贪官胆寒心惊,有效地遏制住了反腐之风,“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之说,熠熠闪光,彪炳史册。康熙年间,官员的贪污现象已相当严重,一些大权在握的大官僚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如满族大臣索额图、明珠,汉族大臣徐乾学兄弟、高士奇

  • 雍正朝重臣张廷玉从不挨批的秘诀:谦恭忍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终雍正一朝,始终受宠而从未挨批的汉臣唯张廷玉一人。《啸亭杂录》记一事,说雍正五年五月时,张廷玉偶有小疾,请了几天病假。数日后,雍正对近侍们说:“我这几天连日臂痛,你们可知道?”众人惊问其故。雍正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岂能不臂痛?”仔细推敲,雍正如是说亦非矫情,一则其勤政过度,二则彰显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复仇者:一代宦官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活。终于,赵高没能逃脱他父亲的命运,被拉往蚕室,进行了宫刑。也就是在这时,赵高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此大

  •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朱元璋在宣布将胡惟庸案扩大为胡党案的同时,还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惊天大事:下了一道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诏书,毅然宣布废除在中国已有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诏书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

  • 古代文盲官员的楷模李卫:捐官出身却政绩斐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江苏铜山人,家境富庶,为人正直刚毅,不与旧世陋习同流合污。李卫自幼厌读书,爱玩物,常伴蟋蟀斗鸡,每每家父劝告,全然不听,总言:我不做那头脑不灵活的老学究,屁用没有,白白荒废了童年。30岁那年,李卫家中出钱给他捐了个兵部员外郎,虽然没文化,但李卫不学有术,在官场行走游刃有余,官运亨通。(“捐官”

  • 小人物胡惟庸缘何被朱元璋拜相?胡惟庸发迹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小人物胡惟庸缘何被朱元璋拜相?翻看胡惟庸的历史档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个人只有后半生,没有前半生。公开的历史资料很少讲到他的身世,连生日都无记录。所以胡惟庸的年龄始终是谜。这说明什么呢?胡惟庸这个人没有显赫的家族出身,他是人到中年发迹后、才被历史留意的。那么这个不起眼的胡惟庸,是怎样从被历史

  • 中国最变态的公主:拥有面首30竟然最爱自己姑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女人来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周朝女皇武则天;另一个就是南朝山阴公主刘楚玉。这两个女人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武则天如愿以偿地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刘楚玉则为女性争取到三十一个丈夫的权利。如果继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能够出现像英国伊丽莎白、维多利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