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1/15 12:16:01

1678年,一封来自中华帝国的书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这封信是当时正为康熙皇帝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呼吁欧洲各国能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华。令人鼓舞的是,没过几年,在欧洲正如日中天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便派出了好几位博学的耶稣会士前往中国,从而在两位帝王之间发生了一次特殊的接触。

近代欧洲开始与中国发生直接联系,要从16世纪传教士的活动说起。当时,耶稣会士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报告带回欧洲。当欧洲的知识界接触到这些报告和著作后,很快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进而导致了后来长达百年的“中国热”。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皇帝康熙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

1654年即位的康熙是清王朝历史上非常开明的一位皇帝。他在与汤若望、南怀仁等欧洲传教士的接触中,对西方的天文、数学、物理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亲眼目睹了汤若望在历法较量中击败中国保守派官员后,康熙就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科学。由于研究历法就必须要从数学始,康熙便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为自己的第一位数学老师,主要教授皇帝欧几里得几何学。正是受这一情形的鼓舞,1683年,南怀仁以耶稣会中国教区区长的身份上书罗马教廷,请求速遣传教士来华,并极力宣传中国皇帝的开明与慷慨。

尽管欧洲曾有许多传教士渴望前往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政府对该项事业进行资助,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唯有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法国。1643年即位的路易十四,在许多方面与康熙都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幼年登基,都迅速带领自己的国家从动荡走向了强盛,并且都偏好文化艺术。就在欧洲“中国热”刚兴起时,法国的宫廷贵族们已热衷于收藏中国瓷器,而路易十四本人更是习惯使用按中国式样制造的家具。1670年,当路易十四为他的情妇蒙特斯潘夫人建造特里亚农宫时,就模仿了中国建筑风格。在1667年凡尔赛宫举行的一次舞会上,路易十四甚至将自己打扮得像一个中国人。

南怀仁的那封信在欧洲开始流传后,路易十四决定派遣传教士前往中国访问。听说康熙十分喜爱西方科学,路易十四给中国皇帝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包括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带测高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水平仪、天文钟,还有一些数学仪器,装满了大大小小30个箱子。1685年3月3日,路易十四的6名使节以洪若翰为首从法国出发,经过漫长的行程,最终于1687年7月23日抵达浙江宁波。由于其中一位传教士在途经泰国时为国王所挽留,因此最后到达中国的实为5人,即洪若翰、李明、白晋、张诚和刘应。1688年2月7日,这5人终于抵达目的地北京,准备觐见康熙皇帝。

对于法国使节的到来,康熙皇帝喜出望外。当他们呈上所携带的科学仪器后,皇帝不但慷慨地准许他们在中国自由传教,还挑选使节中的张诚和白晋留在宫廷中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几个月后,已学会满语的白晋、张诚便开始向康熙讲解天文仪器如何使用,同时还讲解一些天文现象。1691年,应康熙的要求,白晋和张诚还曾讲授人体解剖学。1693年,当康熙身染疟疾而御医们束手无策时,正是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和刘应献上金鸡纳霜,才治好了皇帝的病。1708年,在曾参与中俄边境谈判的张诚等人建议下,康熙开始采用经纬度法重新绘制全国地图。10年后,经过法国传教士与中国官员的共同努力,终于绘制完成了当时亚洲水平最高的《皇舆全图》。在中国期间,白晋和张诚与康熙相处融洽,这也使得康熙对欧洲平添了几分好感。同时,康熙的勤奋好学也使白晋等人极为钦佩。在给路易十四的奏折中,白晋将康熙说成是在法国之外“连做梦也未曾见过的伟大人物”,是自古以来“统治天下的帝王中最呈明的君主”。

有趣的是,1693年,康熙又任命白晋为自己的特使,要求他动身回法国招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康熙还让白晋带了300多卷中文书,作为赠送给路易十四的礼物。当时在法国总共只有23册汉文书籍,因此这些精装汉文书籍令路易十四十分高兴。1697年,白晋返回法国后,将康熙皇帝的礼品和自己所撰写的《康熙帝传》一并献给路易十四。在自己的著作中,白晋对他与康熙大帝的密切接触进行了回顾,他说,“皇上亲自向我们垂询有关西洋科学、西欧各国的风俗和传闻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我们最愿意对皇上谈起关于路易大王宏伟业绩的话题;同样,可以说康熙皇帝最喜欢听的也是这个话题”。总之,白晋将康熙皇帝描绘为另一位“太阳王”,也是希望以此博得路易十四对康熙的好感,从而获取其对传教事业财政和人力的支持。果然,路易十四慷慨地答应了这一请求,同时授权白晋花1万法郎为康熙皇帝准备礼物。1699年,白晋率领15名耶稣会士再度返回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路易十四还曾给康熙写了一封亲笔信,遗憾的是这封信并没有发出,而是被永远地保存在了宫廷档案中。300多年前,身居凡尔赛宫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与紫禁城中的康熙皇帝,二人虽然从未谋面,但他们对异域文明的强烈兴趣却开了中法两国交流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最危急的时刻:被好友背叛 后方被占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叛变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发动了第二次徐州战役,一路攻城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之处,血流成河,鸡犬不留。郯城的陶谦被曹操的血腥屠杀吓的屁滚尿流,以至打算逃到丹阳去避难。正当曹操准备彻底打垮陶谦,占领徐州的时候,后方却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陈留太守张邈造反,并且伙同陈宫一起拥护吕布,占领了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漂亮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皇帝,多数都喜欢娱乐。娱乐的规模不一,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水上游乐,是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湖。过去的皇宫中,都辟有很大的苑囿,苑囿中建有湖泊。春秋佳日,或盛夏酷暑,帝王后妃们常荡舟湖上,观光赏景,嬉戏作乐,尽享湖上的美好风光。汉昭帝:万岁为乐岂为多在汉代的皇帝中,汉昭帝刘弗

  • 雍正追查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穷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回望历史,在清代雍正一朝,反腐工作开展得惊心动魄,尤其是查及子孙,穷追猛打,搞得贪官胆寒心惊,有效地遏制住了反腐之风,“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之说,熠熠闪光,彪炳史册。康熙年间,官员的贪污现象已相当严重,一些大权在握的大官僚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如满族大臣索额图、明珠,汉族大臣徐乾学兄弟、高士奇

  • 雍正朝重臣张廷玉从不挨批的秘诀:谦恭忍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终雍正一朝,始终受宠而从未挨批的汉臣唯张廷玉一人。《啸亭杂录》记一事,说雍正五年五月时,张廷玉偶有小疾,请了几天病假。数日后,雍正对近侍们说:“我这几天连日臂痛,你们可知道?”众人惊问其故。雍正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岂能不臂痛?”仔细推敲,雍正如是说亦非矫情,一则其勤政过度,二则彰显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复仇者:一代宦官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活。终于,赵高没能逃脱他父亲的命运,被拉往蚕室,进行了宫刑。也就是在这时,赵高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此大

  •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朱元璋在宣布将胡惟庸案扩大为胡党案的同时,还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惊天大事:下了一道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诏书,毅然宣布废除在中国已有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诏书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

  • 古代文盲官员的楷模李卫:捐官出身却政绩斐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江苏铜山人,家境富庶,为人正直刚毅,不与旧世陋习同流合污。李卫自幼厌读书,爱玩物,常伴蟋蟀斗鸡,每每家父劝告,全然不听,总言:我不做那头脑不灵活的老学究,屁用没有,白白荒废了童年。30岁那年,李卫家中出钱给他捐了个兵部员外郎,虽然没文化,但李卫不学有术,在官场行走游刃有余,官运亨通。(“捐官”

  • 小人物胡惟庸缘何被朱元璋拜相?胡惟庸发迹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小人物胡惟庸缘何被朱元璋拜相?翻看胡惟庸的历史档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个人只有后半生,没有前半生。公开的历史资料很少讲到他的身世,连生日都无记录。所以胡惟庸的年龄始终是谜。这说明什么呢?胡惟庸这个人没有显赫的家族出身,他是人到中年发迹后、才被历史留意的。那么这个不起眼的胡惟庸,是怎样从被历史

  • 中国最变态的公主:拥有面首30竟然最爱自己姑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女人来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周朝女皇武则天;另一个就是南朝山阴公主刘楚玉。这两个女人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武则天如愿以偿地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刘楚玉则为女性争取到三十一个丈夫的权利。如果继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能够出现像英国伊丽莎白、维多利亚那

  • 中国历史上在历代文人眼中最唯美名妓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没见过苏小小的照片,只有她的墓,在杭州西湖边。据说她是美的,只从那些慕名去见她的公子文人即可看出。这个南齐钱塘的名妓,与别的青楼女不同的是,除了会吟诗作赋之外,她成了历代文人的一个梦想。可还是觉得奇怪,不过是个青楼女子,虽然会写几句诗,怎至于拔高到这样的境界。看看她传下来的诗作:“妾乘油壁车,郎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