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不是留给朱允炆三十万的军队吗 朱允炆为何还丢失皇位

朱元璋不是留给朱允炆三十万的军队吗 朱允炆为何还丢失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06 更新时间:2024/1/3 2:37:20

还不了解:朱元璋朱允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留给朱允炆30万大军,为什么直到丢了皇位,他都不调动?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两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其一是国家中的人民,另一个则是王朝的帝王。倘若想要创建一个强盛的王朝,那么便并不是百姓做为王朝的壁垒。

而是帝王和臣子共做城池,以此确保百年的国祚便不再是问题。可如此的道理却少有帝王知晓,大多数帝王都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天下的发生的任何事情帝王都认为与自己有关,只要自己活着那便有东山再起之时。

帝王们的自以为是使得自己管辖的王朝日益衰弱,直至倾覆。与大多数王朝相比,有一个朝代活得十分有骨气,它不像宋那么卑微,不像清那般无力,它便是——明代。朱允炆宁可舍弃皇位,也要保定天下。

天下一统的艰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世界的一个真理,也是天下的现实写照。有人的地方便有矛盾和摩擦,在多年的催化和酝酿下,人们之间爆发了许多的战争和冲突。以战争的方式最终确定胜利者。

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都是人们之间爆发冲突的激烈点,一次次的战争使得天下分裂,一次次的战争又使得天下结合,无论是结合还是分裂都是一项世界上地狱级别的目标。

倘若将人们之间的战争分为两类,那么便有这两种——对外和对内。对内的战役十分容易理解,就是简单的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家兄弟之间的战争,而对外则是中原地区和偏远地区人民之间的战争。

天下分合的大势主要以汉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为主,但是汉人和偏远地区的蛮夷却也爆发了许多让天下分割成两半的战争。先前提及的“五胡乱华”,便是中原第一次被蛮夷大部分占据的事例。

自此蛮夷便成为了中原“正统”的候选人之一,并且中原展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士族南迁的举措为天下两分奠定了基础,中原和蛮夷的大融合自此展开。

可民族大融合其实一直都被中原的汉人视作一种耻辱,对于汉人而言,蛮夷是非正义的一方,而与其融合这不就是对自己民族最大的侮辱吗。

民族问题、阶级问题、仇恨积累,如此繁杂的东西集合,让整合天下的目标加重了许多。可总有会有特例出现,明代便活生生的元代的废墟中诞生,国祚近乎持续了三百年之久。

之前提及了汉人对蛮夷的仇视和矛盾,这样的特点在明代得到了诠释。元代靠着自己绝对的武力将天下打落,可这样的方式却给元代带来了不小的潜在问题——种族矛盾。

自元代建立以来,种族阶级问题便一直在恶化和酝酿,直到天下之人再也不想忍受元代的压榨,于是天下便掀开了反元的热潮。浪潮起来容易,可想让浪潮平息则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

朱元璋历经多年的征战才将天下平定,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代,同年攻下大都自此元代彻底灭亡,明代崭新的出现在历史中。明代带着曾经的记忆,一直对非汉种族抱着防范的心理。

死守社稷

明代的建立标志着中原大陆又一次被汉人掌控,其夺下幽云十六州的成就一血曾经被夺去领土的耻辱。朱元璋血洗耻辱后并没有忘记耻辱的痛,于是自明代建立以来,朱元璋对明代边境主权都施加强压。

明初,朱元璋让徐达北征以此巩固明代北方的领土,让沐英等诸将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往明代西南方以达拱卫边境的主权。朱元璋多次派兵封王,让明代天下渐渐地稳定下来,可朱元璋也日益不安。

随着异姓王的逐日增多,朱元璋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于是他便借着著名的“胡蓝之狱”将多位曾今的开国功臣一一打杀,甚至连镇守边疆的武将都不放过,当然朱元璋自有他的后路。

在残杀异姓王和边疆武将后,朱元璋大封自己朱家的子嗣,将凡是与自己沾亲带故又有些许功勋的朱家子弟统统封为王,以此达成边境皆为自家人的局面,可殊不知朱元璋的此番举措只是他自以为的想法。

随着开国功臣的凋零,以及权力的转移,明代大部分精锐部队进入了同姓王的手中,而这个现象无疑是给皇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对此朱元璋自己并没有想象到,他从没有想过朱家会发生同室操戈的事情。

洪武三十一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元璋驾崩,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在朱允炆即位后,朱允炆便大刀阔斧地将同姓王铲除,施行削藩的举措,打算将朱家自家的兄弟长辈一一逼死。

在明初,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各分为同姓王,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为九大王,他们拥有的士兵少者上千,多者上万。这些同姓王中,有些王靠着权力多行不法。

而这一点被朱允炆当做理由,对此发动了席卷全国的削藩。朱允炆削藩的理由十分简单:倘若天下不安,诸侯则安,可若诸侯不安,那有谁可以安之?如此的道理的确是浅显和易理解的。

但是合理的道理,并不意味着同姓王会接受。倘若是自身权力被剥削,其实还可以接受,但是朱允炆的削藩却使得许多朱家弟子含恨而死。如此的削藩又如何让其他同姓王相信削藩的实质性呢。

身为朱元璋第四子的朱棣,在大哥、二哥、三哥死后,他便成为了皇权第二顺位,第一顺位不用解释都了解是谁。朱棣自小便极具野心和气魄,因此他面对削藩时,便萌生了谋朝篡位的想法。

可是朱棣也明白,自己的势力仅仅只有北京这一块地方,而自己要面对的则是整个明代,并且据史料记载,朱棣士兵最多十万,而朱允炆掌握全国的士兵便至少有三倍于朱棣之多。

如此的差距让朱棣久久不敢擅自行动,直到姚广孝的进言决定了朱棣的决心。同年七月,朱棣以“靖难”为由向朱允炆发动反扑。尽管敌我悬殊,但是朱棣靠着自己多年的征战经验,将朱允炆势力打得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京师,朱允炆在火灾中不见踪影,随后不久,朱棣称帝,号永乐。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倘若朱允炆兵力再增加三十万呢?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倘若朱允炆兵力增长三十万,那朱棣必然会惨败,而这个假设,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朱元璋在离世前给朱允炆留了三十万士兵,也就是先前提及的沐英率领的士兵。

此三十万士兵只由皇帝管辖,直辖于皇帝,也就是朱允炆。而朱允炆至死前都没有动用这三十万兵力理由十分的简单——国土不能失。倘若朱允炆抽调三十万大军攻打朱棣,那么明代西南部必将失去,明代不再完整。

小结

此便是朱允炆至死都没有动用三十万大军的理由。“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个便是明代国祚可以持续近乎三百年的原因,明代至死前都包含骨气,崇祯皇帝狠杀家人让朱家之人没有低头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卢携:31岁中进士的唐朝宰相,最后为何服毒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代进士录,宋朝进士是什么概念,李白与安史之乱

    此人31岁中进士,从一个小官到升任郑州刺史,而后又从户部侍郎到兵部尚书再到当朝宰相,无疑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此人便是唐朝时期的卢携。但仕途如此成功的卢携,最后结局却很凄惨,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说说卢携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卢携中进士时已30多岁,但他后

  • 朱元璋如果把位置传给朱标的次子 朱棣最后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最小的儿子,朱标在朱棣敢反吗,朱元璋在位朱棣敢不敢反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若传位给朱标次子,朱棣还敢造反吗?靖难之役是明代中早期叔侄争夺帝位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整整打了四年之久,愣是把刚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的大明代给打回了原型。而交战双方,就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和他的大孙子朱允炆。大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如何发展起来的,朱元璋如果在明末,朱元璋什么时候建立的明朝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

  • 王君廓为什么能得到李世民的信赖?他为何会被野人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李世民终究还是遇到了突厥人,永王李璘到底有没有谋反

    王君廓,唐初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兴唐传》等隋唐评书中大刀王君可的历史原型就是王君廓。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君廓小时候家境贫寒,稍长以贩卖牲畜为业,不过他品性不大好,嫌做生意来钱慢,就坑蒙拐骗用各种手段获取钱财。史书中有一段关于他奸诈阴险的小故事:王君

  • 清朝的兴盛与十位汉人有关,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大兴文字狱,清朝满人与汉人的地位区别,清朝汉人和满人的区别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论是关注度还是上镜率,清朝都比其它王朝要多得多,这与清朝存在时间有关;也与王朝的贡献和腐败分不开;当然也跟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有撇不清

  • 光绪皇帝在大婚的时候 光绪皇帝为何要扑在皇后身上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光绪皇帝皇后的照片,光绪帝大婚是哪一年,珍妃死后光绪精神崩溃

    对光绪皇帝和隆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皇帝将要亲政,为什么在大婚时,会扑倒在隆裕身上哭?确地说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关系,两人的关系是亲上加亲的关系。亲上加亲的关系在大婚时哭,究其原因就是光绪帝太难了,他的人生就是个悲剧!第一、亲上加亲帝后之姻。光绪是清德宗

  • 吴三桂死后被康熙灭族 吴三桂还有没有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至今有后代吗,吴三桂下场子孙杀光了,吴三桂是哪里人

    还不了解:吴三桂和康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病故后,康熙帝要对其灭族,他的后代最终怎样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67岁的吴三桂躺在衡州皇宫(今衡阳)的龙床上,奄奄一息。由于天气太热,加上吴三桂长时间的焦虑,肝火上升,他先是得了中风,接着痢疾,上吐

  • 薛仁贵作为唐朝的大将 薛仁贵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名将薛仁贵简介,薛仁贵哪个朝代的人,唐朝历史上有薛仁贵的这个人物吗

    对唐朝薛仁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名副其实的大将,他的传奇一生是什么样的?关于薛仁贵的名声。那可是在民间家喻户晓,那么薛家将的故事其实和杨家将的故事一样,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艺术加工,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但历史上的薛仁贵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真的

  • 司马师比司马昭还要强 两兄弟为何没有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关系为何那么好,司马师司马昭谁能力强,司马昭为什么陷害司马师

    还不了解: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明显强于司马昭,为何没有跟弟弟内斗?司马家族特别能生,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本人又生了9个儿子,司马昭也有9个儿子,司马炎更别提了,有26个儿子。而且他们家孩子的寿命都还很长。司

  • 司马昭和司马师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昭司马师谁厉害,司马师和司马昭关系好吗,司马伦为什么陷害司马师

    对司马昭和司马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司马昭和司马师有没有反目?三国时期的魏国出现了很多厉害的谋士,郭嘉、荀彧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谋士。不仅仅是这几个人厉害,要说魏国最厉害的人,肯定有司马懿,整个三国中,司马懿就是最终的赢家。毕竟司马懿的家人建立了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