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瞻基文武双全又正值壮年 朱瞻基为何会突然离世

朱瞻基文武双全又正值壮年 朱瞻基为何会突然离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1/17 9:56:52

对朱瞻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何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客观地讲,朱瞻基算是一个守成之君,生活作风问题也不大,但却是四十岁不到的寿命,的确有些福薄了。

到了明朝,国民平均寿命相比元代从39岁提升到43岁,放到贵族群体中,这个平均值只会更高,但朱家皇族却一直低于平均线,从朱标到朱瞻基,一直有一种诅咒般的诡异,朱标是37岁去世的,而朱瞻基,跟他“伯祖”(朱标)一样,也是37。

朱瞻基出生于一个敏感的时代,他全家在北京被建文帝按在砧板上,随时可鱼肉。

有了朱瞻基,朱棣这一脉有了第三代,建文帝开始紧张起来了,加大了对朱棣的架空工作力度,削兵夺权,但也是这个第三代,给了朱棣信心,朱瞻基出生未满一岁,朱棣从北京披甲造反,对外称靖难。

虽然朱瞻基小,但他在靖难之役时也不是高枕无忧的。

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官军攻打北京城,朱棣不在城里,只有朱瞻基他老爹朱高炽守城,在别人看来,北京城是肯定破定的了,朱高炽要倒霉,小孩子朱瞻基也肯定要倒霉。

或许是带着信念,朱高炽创造了奇迹,他守住了,李景隆被北京拖得太久了,不得不带兵离开,躲过了这一劫,朱瞻基的人生注定原地腾飞。

又过了不久,朱棣入主南京,成为大明新皇帝。

货真价实高富帅:请叫我太孙

太孙,这不是个陌生的说法,自古以来,只有很偏心的皇帝,才会立了嫡长子当太子后,又把嫡长孙立为太孙,生怕儿子皇位不够稳,直接隔代指定继承。

朱瞻基就是这么一个太孙级的人物。

因为朱棣一家得天下来之不易,大家都是流过血的,在教育问题上,大家可不会犯浑,朱瞻基刚学会说话,他爷爷就当皇帝了,但也没让他变成什么纨绔二代。

家庭教育好,非常关键。

朱棣给朱瞻基请老师,朱高炽偶尔自己也教,朱瞻基成长的路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这几个词汇总是离不开他,自朱家创业以来,很少有这么得体的公子。

说不上文学多好,但朱瞻基有着知识的底子,又当他到了可以骑马的年纪,真的是“马不停蹄”,他就跟着他爷爷北伐草原去了。

朱瞻基有幸跟着朱棣北上,同行的还有朱瞻基那个想要皇位的叔叔朱高煦,本来在话语权上,朱瞻基是劣于朱高煦的,但因为参加了北伐,他反而开始在军方有了一定的威望。

朱棣有过几次亲征,而朱瞻基跟随的次数不会少于两次,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到底也配得上一句文武双全了,事实上,自古以来能够得到朱瞻基这般培养的皇孙并不多,即便是在汉唐,也是不多见的。

另一方面,风光的太孙殿下其实也很吃他父亲好说话的亏,因为朱高煦多次出言不逊,直指他大哥,意图太子之位,朱高炽则是好说话,不计较,朱棣也只是象征性惩罚朱高煦,并没有扼杀他这个念头,所以朱高煦对朱瞻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所以这种风光背后,朱瞻基不得不快速在斗争的环境中快速成长,有才华有经历的太孙,加上高压锻造他的环境,他不是一个皇族草包,渐渐也拿得上台面了。

朱瞻基:我爹短命,我更短命

公元1424年,朱棣归来的途中驾崩,朱瞻基和朱高炽紧密配合,防住了朱高煦,朱高炽正式登基。

在做皇帝之前,朱高炽已经很熟悉做皇帝的工作了,事实上,他的身体孱弱,更多时候是因为太子监国阶段,处理国家大事熬成这样的,朱棣数次北伐,国内的事务没有看起来那样好处理,只不过一直都是朱高炽在承受。

朱棣活了64岁,算是一般长寿了,但他没想到,他的儿子,只是当了几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年仅47岁,仅仅是过了明朝国民的寿命平均线一点点,而朱棣还不了解,更意想不到的在后面,他的太孙,寿命更短。

登基了八个多月后,朱高炽驾崩,朱瞻基从南京回到北京,继承皇位,做皇帝这一年,朱瞻基才27岁,依然一个高富帅的年纪,惋惜的是,他已经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了,宠爱他的爷爷不在了,关心他的父亲不在了,而他叔叔,是他最大的敌人。

了解朱瞻基登基后,朱高煦忍了几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痛恨朱棣暗示他可以取代朱高炽,卖了命后,发现就是一场空,既然朱棣造侄子的翻身,他也要走这条老路,造朱瞻基的反,咸鱼翻身。

命中注定的冲突还是爆发了,惋惜朱高煦败了,他已经没有能量和这个羽翼颇丰的侄子斗了,二十几岁的年纪,能做到这个样子,多少皇帝都得对朱瞻基说句不错了。

平定叔叔后,朱瞻基继续了父亲的工作,恢复国内生产力,因为元末乱世和靖难之役,天下其实已经破败不堪了,只有恢复了内部,国家才有强大的可能,因此朱瞻基是属于守成之君的,开拓不是他应该做的。

当然,朱瞻基当皇帝后也还亲征,朱棣做过的事情,朱瞻基也会做一遍,只不过朱棣想的是将草原像汉武帝时代一样打服打跑,不说把人家打得彻底翻不了身,但一定要争取国内发展的时间,但朱瞻基,他只是浅浅地打上一打,没有拼命。

只惋惜,朱瞻基不是个福厚的人,他即便在位多年,比他的父亲朱高炽还长,却不意味着他就能比他的父亲寿命更长。

公元1435年,朱瞻基登基第十个年头,也做了十年的皇帝,这一年的他有太子,也有强大的国家,大明自建立后,到了他的宣德年间,才真正算得上是“治世”,这个时代,后世也叫做“仁宣之治”。

可也是这一年,朱瞻基重病缠身,37岁的年纪,是成年男性的壮年,没有什么大病大痛熬不过去的,但朱瞻基就是出奇地熬不过去了,一病让他起不来,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朱瞻基自己也没想到,他比他父亲的命更短,十年皇帝生涯,要说做够了,他是不愿意的,但不满意,也没有办法,汉昭帝做了十几年皇帝,也一样是二十岁出头就驾崩了,说憋屈,估计汉昭帝更憋屈。

明宣宗早崩的原因

朱瞻基是继朱标之后,第一个早亡的大明核心人物,但也是从朱瞻基开始,才打开了大明皇帝都短命的先河。

关于朱瞻基短命这件事后,后世人纷纷猜想,但根据朱瞻基的一生,合理地来讲,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属于过度透支身体,而他,只会更甚。

首先,朱瞻基不是某种明确的疾病去世的,关于他的重病缠身,更像是免疫力下降至无的症状,与其称之为病,这更像是衰老。

朱瞻基自幼就处在一个注定不安祥的家庭和世道中,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他只能被迫成长。

能对他造成生命影响的,主要是亲征。

只要打仗,就会受伤,朱瞻基十几岁跟着朱棣北伐,受过伤,流过血,唐朝的李世民秦琼自己都说过,受了太多的伤,元气早已经损失殆尽了,到了秋就咳,到了冬就病,已经是常态。

朱瞻基就是这样,在黄金年龄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留下了隐患,古人讲究的元气,不是虚幻的,朱瞻基丢失的,也是这样东西。

本来身体就不好,朱瞻基所在的环境,也没有给他安全感。

朱棣驾崩前后,朱瞻基的压力很大,为了防备叔叔,他费尽心机,即便是朱高炽登基,病怏怏的朱高炽也没有给他太大的信心,因为明眼人都了解,朱高炽就是在为朱瞻基争取时间,这个时间,却不多了。

朱高炽驾崩、朱高煦叛乱,一系列的事情让朱瞻基疲于应对,这一切做完后,朱瞻基仍要继续完成朱高炽做的事情,他在位的十年里,国内的经济迅速增长,他还完成了三次巡逻,可以看作是三次亲征,长途跋涉,一样是一种伤害。

说他戎马一生,这是恰当的,说他鞠躬尽瘁,这也算,要提起底他为什么这么忙,归根结底还是他曾祖父朱元璋废丞相造成的,这个问题,在朱瞻基时代依旧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在一系列的因素下,反而朱瞻基喜欢玩“蛐蛐”这件事情,并不是很稀奇了,只能说是一个爱好,后世人说他沉迷玩蛐蛐,荒于政事,朱瞻基是贪图享乐死的,这个说法,实在是牵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魏延最后的结局真的与诸葛亮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蜀汉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公元234年,在诸葛亮病逝后,魏延这位名将本来该继续为蜀汉效力,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魏延却被马岱

  • 诸葛亮和庞统有着卧龙和凤雏之称 两人到底是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卧龙和凤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卧龙凤雏争锋,诸葛亮和庞统谁更胜一筹?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是刘备得两人也没能得天下,这与庞统和诸葛亮一山难容二虎有很大关系。他们俩都是荆襄士林中最拔尖的名士,但是在战略规划上,诸葛亮和庞统是存在分歧的。分

  • 卢太翼为何会被赐姓?历史上他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玄学的研究非常的深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那段岁月中,出现了很多神奇的事情,并流传到了今日,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在隋唐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相术大师,比如卢太翼便是其中之一。卢太翼复姓章仇,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宫廷相士,因此皇帝才

  • 夷陵之战孙权都已经击败刘备了 孙权为何不趁机消灭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夷陵之战中东吴孙权战胜刘备,为什么不趁机灭了蜀汉呢?在三国时期,由于关羽镇守的荆州被东吴袭取,更甚于连关羽本人也遭擒被杀。刘备、关羽、张飞情深义重,关羽之死,让刘备、张飞在伤痛之余,立志要找东吴报仇。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就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

  • 慈安太后明明已经掌握大权 慈安为何将权力拱手让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慈禧和慈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女人喜欢掌权的不少,为何慈安却把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咸丰在病逝前,授予慈安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慈禧掌管)。同治帝即位,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太后却把处理政务的权力都放给

  • 明朝“东林八君子”叶茂才简介:与顾宪成等人提倡公论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孝庄不是和多尔衮在一起很久了吗 两人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孝庄和多尔衮不能说的秘密

    还不了解:孝庄和多尔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和多尔衮在一起那么久,为何两人没有孩子?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位皆是众皇室争夺的东西,虽然他们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地里有不少的动作,每个朝代的开始必然要经历政局不稳的过程。清代初期,皇太极在去世前把皇位传给了尚

  •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简介: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著名宦官冯保简介: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秦朝宰相李斯为何能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于是对李斯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我不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