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与丙吉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丙吉?

有哪些与丙吉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丙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4/1/23 6:14:09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后,口不言保护之功,朝臣及宣帝都不知情。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得知实情后,封丙吉为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年)任丞相。政尚宽大。掾史不称职,辄给长假以去。

五凤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谥号“定”。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于历代帝王庙。

轶事典故

驭吏吐茵

丙吉的驾车人好喝酒,常无节制地纵饮,曾随他外出,醉后呕吐在丞相车上。西曹主吏报告丙吉,要将那人弃逐,丙吉说:“因为醉酒的过失驱逐士,将使此人在何处容身?西曹你只管忍让他,这不过是弄脏了丞相车褥罢了。”结果没弃逐车夫。这个驾车人是边郡人,熟悉边塞发奔命警戒以备非常的事,曾一次外出,看见驿骑拿着赤白口袋,是边郡发奔命书的快马到了。驾车的于是跟随驿骑到公车打听,知道是外敌侵入云中、代郡,赶快回府见丙吉报告情况,并说:“恐怕外敌侵入边郡,二千石一级长吏有年老生病受不住兵马灾难的,应可预先看顾。”丙吉认为此话很对,便召东曹察看边郡长吏,记下那些人。还未察看完,刘询下诏召见丞相、御史,拿敌人侵入边郡长吏的情况问他们,丙吉一一回答,而御史大夫仓促不能详知,因此被责备。而丙吉被称做能时刻忧虑边事不忘职守,原来是靠驾车人的力量。丙吉感叹说:“士没有不可容的,能各有长处。假如丞相不先听到驾车人的话,怎么会有被奖励的可能呢。”掾史由此更加认为丙吉贤能。

丙吉问牛

丙吉一次外出,碰上有人在打群架,死伤惨重。但丙吉经过时却不闻不问,他手下的掾史对此感到非常奇怪。

丙吉径直往前走,碰上有人赶牛。此牛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热得直往外吐舌头。丙吉见此情景,特地停车,派骑吏问赶牛人说:“赶牛走了几里路?”掾史更加不解,认为丞相(丙吉)前后失问。有人因此指责丙吉。丙吉说:“百姓斗殴死人,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我作为丞相只负责考察他们的政绩功过,上奏皇上,或论功行赏,或惩罚失职。丞相不过问小事,但正值春天,天气尚未炎热到酷暑难耐、大汗淋漓的地步。我看农夫赶牛走得急促,牛热得气喘吁吁,舌头都伸出来了,显然是受了湿热,牛会因为生病而影响农事。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农事受到影响,秋天就会歉收,百姓就要饿肚子,这是危害天下百姓的大事啊。我作为三公之一,自当忧国忧民,因此才过问赶牛之事。”掾史听后,这才心悦诚服,认为丙吉颇识大体。

人物评价

褚少孙:以读书好法令至御史大夫。……明于事,有大智,后世称之。

班固:①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弘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②古之制名,必繇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权德舆:在汉孝宣,厉精理道,则有魏相通故事,丙吉知大体,百职修明,中兴有声。

李德裕:麟之为瑞也,仁而不触,玉之为宝也,廉而不刿,恕以及物,善不近名,高朗令终,天下无怨,似丙博阳者,王丞相、郑丞相有之矣。

宋庠:吉徒知暑近而失时,不知政败而伤气。徒知小事之不问,不知庶职之已隳。……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丙吉之谓乎!后之者,或以不撄物务为高,不治政事为达,生灵殄瘁,移过于有司,岩廊拱黙,自安于高位。晋魏而下,清谈丧国者,未必不源于是也,可讥也哉。

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罗璧:陈平为宰相,不问钱、谷、讼狱,丙吉为宰相,不问横道死人,但以镇国家、理阴阳、亲诸侯、附百姓为事,汲黯为九卿,拾遗补过,范文正公所至为政,敦礼教、厚风俗,皆识其大者也。

黄震:相有纎怨于霍氏必报,吉有大恩于宣帝不言;相以严毅称,意吉以宽大辅政。丙魏之不可同日而语,明矣。

陈普:污茵驭吏习边方,阿保宫人畏霍光。丞相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阴阳。

朱右:维我皇上,聪明天,衷断如神。思广汉道,以昌后人。于时腹心干城,股肱臣邻,殚谋竭虑,效忠致身,显功名于当世,咸际会于风云。有如博陆侯仗义秉节,定万世策,丰功盛烈,宜尊之而不名,俾冠群列。张以忠勤,韩以有守。充国之制敌振威,魏丙之廉贞忠厚,同心辅治,垂裕不朽。刘杜之材智,梁萧之经术,苏武之节不辱,炳炳乎嘉绩。

解缙:汉朝好宰相,以前数萧何、曹参、以后,只数魏相、丙吉。

叶盛:黄霸只是州郡之才,为宰相而事钩距,固无如许精神,天下亦将无所容,而弊将不胜其多矣。若丙吉,则又伤于大鹘突。易曰:“易简,得天下之理。”孟子曰:“智者行其所无事。”宰相之道,其在是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最后能够篡夺曹魏大权,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高平陵之变改变了曹魏的命运,也让司马家成为了三国最后的赢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

  • 南宋名臣胡铨简介: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四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儿子为太子 赵匡胤心里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作为一个出色的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为何始终不愿意立太子?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要知道,古代皇位之争,是各朝各代引起整个国家血雨腥风的源头,难道聪明一世的赵匡胤在如此关键的事情上犯了糊涂吗?首先说的是时代背景,赵匡胤出身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那是一个是中国史上

  • 北宋著名书法家薛绍彭简介: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薛绍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 魏相:西汉丞相之一,他在任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相,字弱翁,西汉时期政治家、官员,官至丞相,封高平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相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谏大夫、河南太守等职。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汉宣帝即位后,征魏相为大司农,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

  • 北宋官员范致虚简介:曾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范致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致虚(?~1137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中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

  • 被称为大明第一猛将的徐达,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徐达基本上能够达到保二争一的程度,可称为大明的第一名将,一生征战无法,几无败绩。在后来功臣的排位中,他也当之无愧地排在了第一位。徐达最初只是一个穷苦的农民,他与朱元璋是同乡,两人刚开始都是个放牛娃,

  • 北宋外戚李用和简介:宋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用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用和 (988~1050年),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之弟。生平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

  • 北宋户部尚书侯蒙简介: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

  • 历史上阎温是如何戏耍马超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字孟起,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兵败,逃往上邽,郡里任养等人率众迎接马超,有一个叫阎温的人,当时制止,但是,没有成功,阎温便骑马回到凉州。当时,马超率军包围了冀城,形势非常危急,凉州刺史便派阎温偷偷出城,向虎步关右,善于打运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