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真实实力:别因为官职低就贬低他的领兵能力

赵云真实实力:别因为官职低就贬低他的领兵能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4/1/15 16:05:40

虽然赵云的官职最高只做到镇东将军,但这并不能表明赵云能力的优劣。要知道周瑜的官职也只不过是个偏将军,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如:王昶(骠骑将军)、朱据(骠骑将军)等辈,他们的官职都要比赵云和周瑜高。难到就能表明他们的能力比赵云和周瑜强吗?可见这样的依据是根本不合理的。

何况镇东将军之职是属二品,而(前、左、右、后)将军之职也只属三品,可见赵云当时之职而不算低。

有人认为刘备不能用重赵云,至使赵云的才不能施展。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其实刘备是十分了解赵云的才干的,当刘备的势力刚开始壮大时,赵云马上就被任命为牙门将军。足见刘备绝不是把赵云当作一个护卫长看待。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牙门将军,赵云真正领兵上阵,正是由这个牙门将军开始的。

还有人认为刘备入蜀不带赵云,是因为刘备认为赵云能力不足。其实不然,当初刘备入蜀,并非要马上攻占刘璋的地盘,所以带去的人员无需太多,如果带多了,反而会使刘璋怀疑。而且荆州新占,民心未稳,外敌未除,必须留下大量心腹人员驻守各郡,而赵云正是合适的人选之一。故此刘备入蜀只带了黄忠魏延等将(魏延当是还不是将军,直到占领益州后才封为牙门将军)。

后来庞统战死,刘备只好召孔明带人前来帮忙。对于赵云入蜀,《三国志》中有以下记载:

“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

“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由“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这一句可的知,赵云当时已经是独自领兵作战将军,说赵云不能领军实在是无知。

其后,在刘备攻打汉中的过程中,赵云虽然未能建立奇功,但亦有据汉水以寡胜众的光辉战绩,有人认为<蜀鉴>的记载不可信,但我认为还是可信的。虽然《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但攻打汉中这么重要的战役,赵云是不可能没有参加的,而且在汉水这一场战斗,只是属于普通的交战而已,对整个战役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蜀鉴》的记载完全没有夸大需要。而且大家既然可以认同<曹瞒传>和其它别传,为何就偏偏要怀疑《蜀鉴》与《云别传》呢?

在赵云的晚年,《三国志》中还有以下的记载:

“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这里我要说是怎么败的?曹真佯攻赵云,出奇不意打败邓芝,然后赵云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由上文可知,当时孔明派赵云以小数兵力去吸引曹真的大军,然后自已率领主大军由祁山进兵。要知道,吸引曹真的主力大军不是随便派个人去就行的。因为曹真绝非等闲之辈,若派一名普通的将领去进兵,曹真是不会上当的。所以必须派一名相当有威望的人去执行,才能使曹真相信这是蜀军的大部队。

而且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其重要性不亚于守街亭。因为魏军一旦以优势兵力来进攻,不但这支部队有可能全军覆灭,而且还会影响到全局的成败。所以必须派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方可担些重务。而最终孔明是将此重任交在赵云的身上。可惜这场战役,最终还是因为马谡失守街亭,从而导至全盘佳输。但赵云依然能在败军的情况下,以弱敌强,敛众固守,不至大败。由此可见赵云的才能绝非护卫长那么简单。

纵观赵云一生的几次大战,每次都是在败军之际方显赵云的英雄本色。这样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素质,正是作为一员大将应有条件。但很可惜,赵云终其一生都未能立过大功,实在是让人遗憾,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赵云不能立下丰功伟绩呢?我想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所至的。

一、赵云一生领兵作战的机会不多,但这并不是因为赵云的才能不足所至,而是由于刘备早期的势力实在太小了,赵云根本无兵可领,等到有机会领兵上阵时,赵云已经是年近半百之人,比起魏国的几位早已名扬天下的大将,赵云成名和立功的机会来的实在太迟了。

二、赵云性格十分稳重,处事极为严谨。《三国志》和《志别传》在这方面的记载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性格就使到赵云的创造性思维受到约束,以至赵云在主动进攻方面的谋略不如关、飞、魏等人。但这并不等于赵云统率能力差,有些网友说赵云的统率能力最多只有60,我想他大慨误解了统率能力意义。统率能力应该是指管理约束部队和指挥部队临阵作战的能力,而不是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谋略。《三国志》中对赵云有这样的评价:

《三国志》“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三国志》“征南厚重,(征南指赵云)征西忠克,(征西指陈到)统时选士,猛将之烈。”由此可见赵云统兵作战的能力应该是十分优秀的。三、无论是刘备时期还是诸葛亮时期,都需要一个绝对忠诚可靠、稳重能干的人,来担任统领中央禁军的职务,而赵云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赵云就一直都没有机会在外领兵驻防,这就使赵云少了很多立大功的机会,当然这和赵云不长于谋略也是有关的。

虽然赵云在谋略上不如关、张、魏等人,但在处理内务方面的能力却是优于以上众人,在《云别传》中有以下记载:“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柔贤慈惠,执事有班,克定祸乱。”可见赵云应该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孙女玉真公主简介 玉真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玉真公主(690年代-760年代),原为昌隆公主,景云二年改封现号,法号无上真,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唐朝公主,唐睿宗和窦德妃之女,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皇室地位由于玉真公主是唐玄宗胞妹,加上金仙公主开元中即已去世,玉真公主是与唐玄宗血缘关系最近之人,故在开元年间及天宝初, 她是极有

  • 史上最荣耀的皇后:一生中有四个帝王都是她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241年窝阔台逝世,忽必烈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忽必烈的父亲未能成为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而忽必烈本人开始似乎也将步其后尘,在蒙古历史上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他最终将成为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不过忽必烈聪明能干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别吉就是有此远见的人物之一。她对她的四个儿子都有很高的期

  • 曹操的蛰伏生涯:曹操初当官即设五色棒惩戒权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很多人知道,说的是他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任何人都不能够例外。实际上,曹操在年轻时为官,也是执法严格,无论是豪强还是宠臣,都对他畏之如虎,没有人敢去惹他。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招致忌恨。曹操所任的郎官是皇帝宫殿门户的守卫者,所得罪的人都是达官贵人,这些人在他的上司直至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是

  • 曹操另类的识人之明:正室出身都不高贵却有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一生有很多女人,当上魏王以后,这些女人光是名号就有王后、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等等若干,除王后外,每一个名号下还都不是一人。曹操生于官宦人家,但他选择妻妾却并不注重什么门第嫡庶,这些条件恐怕都不如美貌重要。在曹操的女人当中,有的出身于倡家,还有的是被他打败的敌方将领的老婆。有人说曹操这是喜

  • 古代科举史上的三大名榜:流传千古的单科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科举史上,能金榜题名的无疑都是当时的精英,不过,金榜题名与名传后世并不是同义词,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很难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名人,甚至很多时候,名落孙山者,比金榜题名者更容易让人记住。不过,在有些时候,一科金榜题名者却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不光当时显耀,更流传千古,被称为“名榜”。下面这三次,就是其

  • 大汉皇宫内的错爱:扭曲婚姻造就的处女皇后张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迎娶历来是一件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的婚姻状态中苦苦挣扎,根本没有爱情和幸福可言。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刘盈,他的爱情和婚姻就是母亲一手操办的结果。太后的丑行汉

  • 墓地相连 曹操与漂亮儿媳甄氏难道真有私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曹操安葬的地点,后人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认为,曹操陵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写成的《彰德府志》上就明确标着,魏武帝陵在灵芝村,而在其南,紧邻着甄后的朝阳陵。甄后,即曹丕之妻甄文昭。她原为袁绍二儿子袁熙之妻。曹操打败袁绍进入邺城后,曹丕捷足先登,入袁府,见其

  • 一代“女霸主”:从唐朝疆域看武则天的武功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征西伐,使唐朝疆域达到极点自高宗显庆初年开始,已安定多年的唐朝边境,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突厥向唐朝西域侵扰,使西域少数民族不得安宁。东部与唐朝关系官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白济的包围,频频向唐朝求救。武后和高宗奋太宗贞观讨伐四方之威猛,对突厥和高丽用兵。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

  • 汉武帝的四位托孤大臣生平及命运:四位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有四位,首席大臣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另外三位是,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霍光和金日磾(mi di)的生平等 可参看《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桑弘羊汉武帝时大臣。一说生于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

  • 管仲奢华负面人生为何少被人诟病?贡献改过负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事物有两面性,人生也有着正负两面,即功德和罪过。比如那个秦始皇,他统一了中国,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然而他焚书坑儒,又被说成是“暴君”之首。不过,他的这些功绩和罪愆都会被人们提及,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就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人们往往只说到他的人生光彩,而对于他的另一面却少有提及。管仲是齐桓公的相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