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和李斯都是秦朝的功臣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王翦和李斯都是秦朝的功臣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41 更新时间:2024/1/17 6:30:45

还不了解:李斯王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秦朝的功臣,李斯和王翦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我国历史上的皇帝除了世袭之外,还有不少是通过起义获得的,而伴随着起义的成功,就会出现不少开国功臣。

对于开国功臣,不同朝代的皇帝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有的害怕其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将他们全部杀之,也有的选择与他们和平共处,并找到可以相处的一种模式。

而秦朝作为一统六国之后出现的朝代,可以说也是有不少的功臣,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李斯和王翦。

可是为什么最后从武的王翦可以安享晚年,而从文的李斯却被腰斩?

王翦为什么可以安享晚年

王翦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一员,却是四人中唯一一位安详晚年的人,而其他三人不是被赐死就是被奸计处死,稍微好一点的也就只有廉颇是郁郁而终。

而王翦之所以可以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会说话的人。

王翦不仅在战场上谋略有加,在与秦王相处的过程中也无不表现出自己的智慧。

他从小便与秦王认识,所以他了解秦王是一个十分多疑的人,随着自己的战绩越来越优秀,自己的功勋越来越高,他也了解秦王对自己的疑心越来越重。

直到一次众人商讨伐楚之法的时候,秦王问众位将士,进攻楚国需要多少兵马,李信则坦言20万就足够了,而当时王翦给出的兵马是60万。

60万是个什么概念,60万相当于当时秦国全部的兵力,而王翦此次伐楚需要全部的兵力,秦王定然心中就有怀疑了。

因为如果王翦反过来咬秦王一口,他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所以秦王并没有采用王翦的方案,而是带着尝试的心态让李信带兵出征。

王翦也看出了秦王对自己的猜忌,于是便辞去宫中的职务回家养老。

可是最后事与愿违,李信大败,秦王无可奈何只能亲自前往王翦的住处请他出山,而王翦见秦王来了之后又不能拒绝,于是便答应秦王出山,最后王翦带领秦军打败了楚军,并成功帮助秦王占领了楚国。

之所以如此功高的王翦可以善终,是因为他懂得对秦王说话。

他了解秦王随着自己功勋升高,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所以便在每次出征之前,都向秦王讨要封地以及良田,并且随着越往后面,讨要的封地越来越多,显示地越来越“贪婪”。

所以在秦王眼里,王翦只不过是一个为了封地而在前线打拼的“工人”,而且王翦在功成之后便直接退居二线。

虽然声名还在朝上,但是却不再理会朝上之事,就算有人问起,他也不会做什么评论更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自己的子女他也是百般叮嘱,不得参与任何与朝上事情有关的活动,就这样,王翦最后才得以在秦始皇的手下善终。

李斯是如何走到最后的高位

当年群雄逐鹿,各个谋士为了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便纷纷投靠各国,而李斯则是通过当时吕不韦的广纳贤才才进入的秦国,最后通过吕不韦的举荐,李斯才成为秦王得力的手下。

直到后来秦王突然去世,给李斯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王在去世之前立下了遗嘱,准备将自己的王位传给公子扶苏,但是由于赵高并不想扶苏上位,于是便联合李斯一起篡改了遗嘱,最后立胡亥为王。

而李斯也因为与赵高合谋,最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权位以及势力。

李斯的结局是怎样的?

但是相比李斯,胡亥更听赵高的话,所以在赵高成功扶持胡亥上位之后,便开始大面积清扫秦国内的大势力以及一些忠良之士,其中就包括扶苏以及蒙恬两兄弟。

李斯本以为自己和赵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赵高定然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由于除了赵高之外,李斯可以说是唯一了解秦王真实遗嘱的人,所以为了让这个秘密永远沉在心里,就只有将李斯变成死人这一个法子。

于是赵高便开始设计陷害李斯,先是每次都让李斯在胡亥和妃子玩耍的时候去找胡亥,扰了胡亥的雅兴,让胡亥渐渐对李斯失去耐心。

后来赵高又在胡亥耳边说李斯与叛乱军有勾结,这让胡亥对李斯的疑心大增,最后开始调查李斯。

而赵高又编制了一系列的谎话以及证据给胡亥,最后李斯便被关进了大牢。

李斯本来准备了一封证明自己清白的书信,本来准备将其呈给胡亥,结果在半路就被赵高拦截了。

最后李斯无可奈何,被腰斩,还被夷三族,可谓是十分悲惨。

为什么李斯和王翦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其实二者之所以有完全不同的结局,主要还是因为对权势的贪恋程度不同。

要不是因为李斯贪恋权势,他也不会同意赵高篡改遗嘱的阴谋,更不会拥立胡亥上位。

虽然扶苏上位之后,李斯可能地位真的不如蒙恬,但是李斯也是一个有才之人,扶苏定会给他安排一个能充分发挥他能力的职位。

虽然李斯可能不能身居高位,但是荣华富贵安享晚年那都是十分简单的,毕竟扶苏是一个十分懂得珍惜人才的人。

而王翦与李斯恰恰相反,王翦之所以能在战国时期诸多战将中位居四大名将,其实并不只是有勇有谋那么简单。

他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对权利放手,并不过分贪恋权势,在当年秦始皇选择相信李信20万攻破楚军的时候,便抽身从朝廷退居养老。

并在后来秦始皇放下身段,亲自来请自己的时候放下执拗,同意回到前线。

并在功成建国之后,不再参与任何朝中事务,并在朝中谋得一个只是挂名的职位而已。

结语

想必当年李斯被腰斩的时候,必然十分后悔自己当初选择与赵高同流合污的决定,如果他没有选择包庇赵高,他一定能获得一个善终的美好结局。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李斯与王翦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权势,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才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玉环死后安禄山痛哭好几天 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玉环和安禄山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有什么绯闻?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妃子,在以胖为美的当时,杨玉环作为宫中的美人也是受尽了唐玄宗的宠爱。然而当时唐玄宗手下还有一位将军与唐玄宗关系甚密,他就是安禄山,后来安禄山还被唐玄宗收为干儿子。

  • 黄霸是如何治理地方的?他的治郡理念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有大志,攻读法律之学,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汉武

  • 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什么样的 鳌拜为什么不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历史上的鳌拜是什么样的?前段时间《鹿鼎记》热播引发了一股武侠剧的“回忆潮”,不少朋友开始对影视剧和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讨论,在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武功高强地位超然的当属辅政大臣鳌拜。一般我们都认为,鳌拜不仅是权臣而且武艺高强,康熙

  • 有哪些与丙吉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丙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

  • 司马懿最后能够篡夺曹魏大权,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高平陵之变改变了曹魏的命运,也让司马家成为了三国最后的赢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

  • 南宋名臣胡铨简介: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四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儿子为太子 赵匡胤心里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作为一个出色的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为何始终不愿意立太子?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要知道,古代皇位之争,是各朝各代引起整个国家血雨腥风的源头,难道聪明一世的赵匡胤在如此关键的事情上犯了糊涂吗?首先说的是时代背景,赵匡胤出身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那是一个是中国史上

  • 北宋著名书法家薛绍彭简介: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薛绍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 魏相:西汉丞相之一,他在任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相,字弱翁,西汉时期政治家、官员,官至丞相,封高平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相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谏大夫、河南太守等职。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汉宣帝即位后,征魏相为大司农,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

  • 北宋官员范致虚简介:曾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范致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致虚(?~1137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中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