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询的知名度为何不如汉武帝?流落民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

刘询的知名度为何不如汉武帝?流落民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1/19 23:00:15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他的一生非常传奇,他爷爷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这一脉活下来的只有刘病已,从此流落民间。

据《剑桥中国史》,这一脉被称为以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卫氏家族,刘病已的前任昌邑王刘贺是以李夫人李广利为代表的李氏家族,两个家族明争暗斗了很多年后,以刘贺被废、刘病已被立标志着卫家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西汉的皇帝,广为人知的除了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外,最知名的恐怕就是汉武帝刘彻了,他开疆拓土,一举奠定了中国版图的雏形,但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代并非武帝时代,而是宣帝时代,宣帝,即刘病已,西汉史上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

在汉朝,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贡献的皇帝才配想有庙号,西汉只有四位皇帝享有庙号,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刘询的庙号为中宗,意为中兴之主。

为什么说西汉国力鼎盛不在武帝而在宣帝呢?那是因为武帝穷兵黩武,把从文帝以来无为而治积累的财富不说是踢干荡净,那也差不多了,武帝末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下《轮台诏》要求休养生息。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轮台诏》

当武帝之时,跟匈奴、大宛等国打仗,那都是真刀真枪,以强大的国力做后盾,没有任何虚的,虽然逞强一时,但内耗极大,到最后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且四夷不服,不是这个反就是那个反,宣帝时期则不同,宣帝更讲究策略。

常惠经营西域为例,他很懂得如何利用西域诸国的兵力,而不是每次都从国内调兵。有次跟匈奴打仗,常惠本身就一光杆司令,却用汉朝的节杖调动了乌孙五万兵力大败匈奴。另一次攻打龟兹时,也是联合周边国家兵力,吓得龟兹不战而降。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通过外交手段调动他国兵力,这算是宣帝时期的明智之举了,不过这也应该算是沾了武帝的光,把西域诸国打怕了,他们才认可你。

宣帝有武治的同时,还有文治。武帝喜欢用酷吏,宣帝爱用循吏。所谓循吏,即老百姓口中的好官。宣帝年幼时曾流落民间十余载,深知民间疾苦,知道老百姓过得不容易,所以非常注意改善民生,更难能可贵的是宣帝重情重义,曾顶住权臣霍光的压力,立贫贱时的妻子许平君为皇后,与此故事相关的成语有故剑情深、南园遗爱。

像汉宣帝刘询这样又有文治武功、还有情有义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真不多见,但为啥他的知名度这么低呢?以汉武帝刘彻为题材的电视剧看过《汉武大帝》、《大汉天子》等,以刘询为题材的电视剧只看过《乌龙闯情关》……

历史大家吕思勉先生在他的《秦汉史》中对刘询有过这样一个评价,也许能解释为啥刘询的知名度不如汉武帝。

帝虽有阅历,而无学问。故能理当时之务,而不能创远大之规。——吕思勉《秦汉史》

事有两面,正如太极有阴阳。流落民间对刘询来讲,增长了他的阅历,使他避免了在宫中养尊处优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许这就是他能够使汉朝得以中兴的重要原因。

但另一方面,长期在民间游荡,受教育的机会少了,学问水平自然就低了。所以宣帝虽光大了的武帝的事业,但并没有开辟出新的天地,也许这就是他知名度略低的原因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对关羽处处留情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位枭雄,他极端自私,但唯独对关羽却处处留情。即便关羽被东吴杀死,也非常悼念他。最开始曹操是想找刘备共谋天下,结果后面更欣赏关羽,期间又是什么转变?曹操曾邀请刘备青梅煮酒

  • 魏文帝曹丕死后,他后宫嫔妃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死后,为何把妃子放回娘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父子,二人生于乱世,不仅在政谋上领先于同时代的天下英雄,而且父子二人都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除了这些璀璨的光芒之外,曹操和曹丕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两个人的风

  • 亡国之君崇祯帝,为何没有背负骂名还在历史上赢得了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亡国之君崇祯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明王朝的统治长达近三百年,最终亡于崇祯帝之手。然而,让人觉得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是:崇祯并没有像历史上众多亡国之君那样,被世人大加挞伐,反而有很多人非常同情他,连取代他的清朝统治者(比如康熙)都为他说好话,帮他开脱亡国之罪。放眼中国历史

  • 太平天国的封燕王秦日纲,他的悲剧是谁一手制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日纲(1821—1856),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汉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二弟畏王秦日南、三弟报王秦日源、四弟庆王秦日庆、五弟贺王秦日来。下面我爱历史网

  • 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与影视剧中的有何不同?她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宣太后的故事。实际上宣太后能有掌权的机会,全因秦武王举鼎以外身亡所致。秦武王死后,宣太后才有机会让自己的儿子嬴稷去争夺国君之位,好在有樗里疾的支持,最后嬴稷顺利继位,成为了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只不过秦

  • 被封为北王的韦昌辉,为何会被太平天国称为”北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有首义六王,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清廷眼中的首逆分子,然则其中有一人不仅被清廷否定,后来还被自己人否定,他就是北王韦昌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昌辉,名正,广西人,他加入拜上帝教的最初

  • 冯云山: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竟只能默认自己排行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冯云山,广东花县人,自幼好学,曾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干脆在村里当起了私塾老师,冯云山的家距离洪秀全家仅仅三里地,两人自早就相熟,据说关系还不错。1843年洪秀全参加广州院试失败,看了《传世良言》,想起自己多年前梦见的一个老人,曾要他到人间斩妖除魔,于是乎洪秀全彻底和儒家决裂,并决心传播上帝福音,而冯

  • 萧朝贵:太平天国初期名将,是洪秀全所封五王中之的西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萧朝贵(约1820年—1852年),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初期名将,军事家,被洪秀全所封五王中之为西王,称八千岁。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出身萧朝贵(约18

  • 戏子皇帝李存勖,又为何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被编入宗室谱籍。李存勖是李克用与侧妃曹氏所生,年幼时体貌出众,聪慧而且

  • 萧何作为韩信的恩人 萧何最后为何还要设计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信是秦末乱世中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此人“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一统天下。但韩信最终还是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只是关于韩信之死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点,虽然刘邦不放心韩信,但真正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