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历经三朝皇帝的女子

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历经三朝皇帝的女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55 更新时间:2024/1/1 14:46:02

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政文帝、景帝、武帝前期三朝。她出身微贱,也并非册立皇后之后生子,而是通过生下刘、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她推崇黄老思想,在对人方面尽管没有刘邦吕后的阴毒,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帝位不传子而传弟的先例。另外,她虽然眼睛失明了,但在她干政的时期,景帝、武帝分别废过太子,这不能不说多少与窦氏有关。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帝、景帝时期,曾出现过“文景之治”,应当说窦氏也是有贡献的。

(1)文帝时期,基本坚守妇道

吕雉及吕氏家族当政十五年,阴毒至极,把刘邦的八个儿子杀了四个。代王刘恒本分老实,从不参与国家大事,封国地点又偏僻,加之其母薄夫人为人小心,从没有与吕雉结怨,所以母子得以幸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吕后病死时,刘邦的儿子只有淮南王和代王刘恒了。陈平周勃铲除吕氏家族后,众臣经过一番权衡,决定将刘邦的嫔妃薄夫人所生的、二十二岁的刘恒立为皇帝,是为文帝。

在刘恒称帝之前,他的结发正妻即代王妃王氏便死了,而且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在刘恒称帝不久也相继病死,所以文帝刘恒没有嫡子。王氏死后,窦氏便成了代王妃。

其实,窦氏本是汉高祖刘邦的宫女,出身微贱,在刘邦当皇帝时没有被其临幸。刘邦死后,吕雉将未被刘邦临幸的宫女分别赐给了诸侯王,每王五人。窦氏等五人被赐给了刘邦之子代王刘恒。

据史书记载,窦氏出宫时年纪尚小,而且妩媚动人,可人喜爱。自成为代王刘恒的王妃后,深得刘恒的喜欢,所以不断被刘恒临幸,没过几年,窦氏便生了一女,取名刘嫖。后来又连续生下了两个男孩儿,分别取名刘启刘武

在帝位稳定后,大臣们开始关注国家之根本——皇太子问题和皇后问题。既然没有“嫡”了,于是就关注“长”。在刘恒的诸子中,最大的就是窦氏所生的刘启,所以十岁的刘启顺利地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窦氏所生的女儿刘嫖也被封为馆陶长公主;二儿子刘武被封为代王,过了两年,又改封为地点富足的淮阳王。三个孩子的未来有了着落,是窦氏的最大慰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大多数朝代均以“嫡长”为继承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皇后和皇太子是分开说的。立皇太子虽然以皇后所生的儿子为主,但并不是说皇后生的儿子必须立为皇太子。也就是说,刘启虽然被立为皇太子,刘恒也没有了皇后,但皇后的凤冠并不一定落在刘启的母亲窦氏头上。通过母以子贵而尊为皇太后的比比皆是,可是通过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却不多。窦氏则算是很幸运的一位。

在解决了皇太子问题后,一些大臣便催促文帝立皇后。文帝不过有两种选择,一是立皇太子刘启的母亲窦氏为皇后;二是另择皇后。刘恒虽也有多个嫔妃,但他本人对女色并无偏重,加之他对窦氏印象不错,又考虑到立皇太子母有利于皇室的一脉相承。且窦氏本人虽然是出身微贱,但并没有什么劣迹,于是窦氏被立为皇后。这似乎大出汉室国戚的意料之外,他们没想到刘邦昔日不宠幸的女子,日后会成为汉室的皇后。这就叫风水轮流转。

窦氏被封为皇后之后,文帝刘恒也按惯例封已经死去多年的窦氏父母为安成侯、安成侯夫人。窦氏有兄弟两个。哥哥窦长君便继承了安成侯位,也算是贵族了。但他非常明智,从不颐指气使地以皇亲国戚自居。

窦氏的弟弟窦少君早年被人贩子拐卖,不知去向。窦氏封后不久,便有个名叫窦少君的人上书,自称是窦氏的弟弟。

文帝派人召那人入京审查。那个人清晰地说出了窦氏家早年的情况以及原来的家庭地址。于是,窦皇后出面亲自考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人回忆了与姐姐相处的日子。他满怀深情地说道:“姐姐选入宫前,还为我洗澡、喂饭。我们在驿站和她分别,然后姐姐才被带走的。”

念旧重情的窦氏此时已经不能自持,她抱着那人痛哭起来,认定此人便是弟弟窦少君。文帝刘恒重重地赏赐了窦少君。

窦少君虽然一介平民,但懂得克己,谦逊有礼。文帝对窦氏一家非常赞赏,后来一直对他们不错,而且政治上也非常信任他们,许多政治方面的事情也找窦氏商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武帝登上帝位的真正幕后推手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和光武帝谁厉害,她是倾城谋妃所爱之人终于登上帝位,汉文帝与汉武帝的关系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以贮之也。”这个耳熟能详的“金屋藏娇”的故事,来自于野史《汉武故事》。不过,这种令人充满绮想的野史里面,却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夺嫡故事。大概看过一些影视剧的人,都会说是馆陶公主扶持的武帝。但如果细想,就会明白,那都是幌子,惟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人,就是汉景帝本人。汉景帝作为“文景

  • 湘军的创始人之一:罗泽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湘军的创立者,湘军最后的结局,湘军首领是谁

    曾国藩上奏咸丰请调罗泽南,希望能让罗泽南回援江西。其实就算他不上奏,鉴于江西局势的岌岌可危,朝廷上下也已议论纷纷,很多朝臣都主张尽快将罗泽南部回调,但咸丰俯瞰全局,认为武昌攻守正进入关键阶段,这个时候不能抽走主力。在上奏的同时,曾国藩又先后五次派人或去函,敦促罗泽南回师。湘军的这些将帅,是真正有着共

  • 魏惠王看重淳于髡,他为何不去魏国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惠王狐姬,淳于髡献鹄,大秦帝国魏惠王

    战国时期,不仅各个诸侯国你征我伐争当老大,就是那些诸多饱学之士,也是借此机会东游西说,想借各个诸侯国的平台一展抱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立下了不世的功勋。可在这诸多人才中,淳于髡却是个例外,别人都是到处推销自己,深怕诸侯不识货,这淳于髡却是魏惠王让他做相国他也不做,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

  • 杨贵妃为什么爱吃荔枝?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贵妃吃的荔枝产地,杨贵妃荔枝累死马,杨贵妃荔枝的故事由来

    《新唐书》:“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荔枝原产地是中国,主要产于广东福建一带,荔枝最早出现在汉朝,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是首次记载荔枝的文献,“隐夫薁棣,答遝离支”,这里的“离支”就是荔枝。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是写“离支”,并且他还解释了“离支”名字的由来,“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

  • 宋朝重文轻武,皇帝怎么限制武将的权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神武将,大皇帝ol神将重点培养哪个,皇帝养成计划武将排行

    拥兵自重,这一切都是因安禄山带了个坏头,才会有藩镇割据,才会有五代没完没了的中下层军官裹挟上级造反,才会有五代那道德沦丧的社会之乱。赵匡胤是有情怀和理想的,正是他执着于人伦正道的推演,匡扶最基本的道义,才使得有宋一代的百姓避免生于如五代一般的乱世。为了解决从安禄山造反开始,延续五代十国,直至宋朝,根

  • 北宋名将王禀是怎么靠智慧守住太原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王禀,街亭失守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要以北定中原

    首先等到金兵在木板上放的柴草多了的时候,就命士兵把许多油灯浮在水上,灯火遇到草木,将草木点燃起来,然后士兵们拼命地拉动吹风器,火借风势,立刻燃起冲天的火焰,这样粘没喝填护城河的计谋又失败了。粘没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人做外形很象鹅的车,在车下面装上车轮,上面包上生牛皮和鹅皮,这样在陆地上人可以推着走

  •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卫子夫和卫青家人 汉武帝真的头脑糊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汉武帝的真爱是卫青,卫子夫是卫青的姐姐吗

    对汉武帝杀卫氏族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君主。他继位的第一任皇后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知恩图报,这个汉武帝也是身不由己,然而,好景不长,风流倜傥的汉武帝很快就对才貌平平的陈阿娇产生了“审美疲劳”,结果在邂逅绝世美

  • 诸葛亮自称“布衣”,诸葛亮的出身并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能提出隆中对,诸葛亮怎么称呼自己,诸葛亮对自己的称呼

    豪族并不是每一代人都有人当大官,成名人才算豪族。汉代豪族有多种类型,有经济豪族,如汉末首富糜竺一族;有累世居官,但经济上不一定富裕的家族,如连续十几代人官居二千石的泰山羊氏(羊续任南阳太守时,穷到老婆儿子来了都没有东西招待);有学术世家的,如扶风马氏,颍川荀氏等;还有世袭的宗室、侯爵之家等等。当然,

  • 鲁肃一生眼光卓越,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慈的结局,曹丕和曹植的结局,有远大眼光和卓越见解

    鲁肃,荀彧,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并世的伟大战略家,其余皆次之。次之,有的是没有机会,比如荀攸,程昱,贾诩,郭嘉,我认为他们都不次于荀彧。只是因为身份,家世,机遇等原因没有机会在荀彧的位置上。而有的就是眼光不够。如,周瑜,吕蒙,周瑜主张两分天下,可能吗?天下要么一统,要么三分,当时看到这点的只有诸葛亮

  • 如果刘备派赵云辅助关羽,荆州还会丢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为什么没有支援关羽,关羽和赵云哪个更厉害,守荆州的要是赵云会怎么样

    荆州在历朝历代都是战略要地,三国时期江陵城和襄阳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掌握在谁手里,都会对另外两国形成直接威胁。站在吴国立场,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蜀军攻陷襄樊。襄樊如果被破,一方面打开蜀军北上中原地区南大门,同时也将打通汉中与荆州之间陆路通道(通过上庸),最重要的是完全控制了汉水。长江中上游都在蜀军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