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哀帝为何会爱上自己的大舅哥董贤

揭秘:汉哀帝为何会爱上自己的大舅哥董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2/4 10:56:31

刘欣在国事上没什么作为,却因好男宠而名留历史。他与前几位皇帝不同,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和一个昭仪。皇后是傅太后娘家人,昭仪姓董。两人都长得很美,可惜刘欣对她们没兴趣,竟然喜欢上了董昭仪的哥哥董贤

汉哀帝名叫刘欣,是定陶王刘康之子,是西汉王朝的第十位皇帝。他为人谦恭,聪慧明理,但治国无能,政绩平平,还因“断袖之癖”贻笑后世。

网络配图

刘欣生于公元前27年,此时做皇帝的是他的大伯刘骜。刘欣的父亲定陶王刘康才华出众,人品端正,很得元帝的喜爱,本来元帝想废了刘骜,改立他为太子,可元帝性情优柔,最终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刘骜,这样刘康就与皇位无缘了。刘欣3岁时,父亲去世,这样小刘欣承袭父位做了定陶王,刘欣是由祖母定陶傅太后(元帝的宠妃傅昭仪)抚养长大的,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懦学教育,喜好诗书,知识渊博。

本来刘欣只是个藩王,根本没有资格奢望皇位。可偏偏成帝刘骜无子,只好从宗室中挑选太子,刘欣的机会就来了。经过挑选,定陶王刘欣和中山王刘兴成为最后的人选。刘兴乃是元帝刘爽的儿子,是刘欣的叔叔。在成帝考查两人的人品和学识上,刘欣从小接受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帝问他礼法,让他背《诗》,他都应对如流,而刘兴却答不上来。在个人修养上,刘欣也远远胜过刘兴,他进退有礼,谦恭适度,而刘兴,竟然在饭桌上因为吃得太饱,而连裤带都不得不松开。这样一对比,成帝自然喜欢刘欣了。

而刘欣的祖母傅太后曾是汉元帝的宠妃傅昭仪,精通权谋之道,她悄悄给皇后赵飞燕和骠骑将军王根送去大批财物。这样,刘欣的个人表现,加上他人从旁协助,争储之路就很顺利了。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刘欣被册立为皇太子。刘欣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为人谦恭,当了太子后也还是一样。他不仅事事谨慎,而且对成帝也格外尊敬。他对成帝说:“我才识浅薄,不足以胜任太子,陛下您圣德宽仁,肯定还会有儿子。我现在很愿意侍奉在您身边,一旦您有了圣嗣,我就归国守藩。”成帝听了这话更加喜欢刘欣,他的太子位也更加稳固了。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成帝暴病身亡,21岁的刘欣顺利登上了皇位,即汉哀帝。

网络配图

刘欣原来是藩王,从下往上看皇权,就很能发现王朝的许多弊病。一边是外戚王氏专权,不断地扩大势力,觊觎着汉室的江山;一边是高官贵戚不关心国事,贪图享乐,生活腐化,由此造成了人民怨声载道,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刘欣在位6年,在国政上主要就是削夺外戚王氏的权力。他针对王氏集团,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他一边削弱王氏集团的权力,又一边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这样,王氏虽然不满,但也无法强烈反对。最后,尽管王氏还有不少党羽在朝中,但刘欣已经夺回了朝政大权。这是他在打击外戚专权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可惜,他为了打击王氏,又把自己的祖母傅家和母亲丁家的外戚引人朝堂。虽然没有赐给他们太大的实权,但这也说明刘欣铲除外戚并不彻底。

刘欣手握大权后,还是想好好治理国家的。可是西汉已经千疮百孔,而刘欣自身能力也有限他曾下令要求百姓节俭,也限制贵族豪门的田宅和奴婢数量,但这些措施都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无法实施下去。刘欣见改革行不通,就想从思想上麻痹人民,用“君权神授”来强化皇权的威严。他搞了一个“再受命”的仪式,说高祖刘邦称帝,是上天授命,现在上天再授命给刘欣一次,好让人们拥护他继续统治。可惜这种把戏无法糊弄百姓,反而让人觉得汉朝气数已尽,刘欣自己都感到荒谬,所以两个月后,“再受命”就废除了。他见无法力挽狂澜,就干脆放任不管了。

于是,朝廷风气日益腐败,奸佞小人逐渐上位,西汉王朝摇摇欲坠了。

刘欣在国事上没什么作为,却因好男宠而名留历史。他与前几位皇帝不同,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和一个昭仪。皇后是傅太后娘家人,昭仪姓董。两人都长得很美,可惜刘欣对她们没兴趣,竟然喜欢上了董昭仪的哥哥董贤。

董贤原是刘欣做太子时的太子舍人,后来一直在宫中做刘欣的侍从。董贤长得比妹妹董昭仪还美丽娇媚,刘欣有了他之后,眼里就再无美人了。二人每日出则同车,入则同卧,好得如胶似漆。一日午休,刘欣先睡醒,想翻身起床,发现自己的衣袖被董贤压住。为了不惊醒董贤,刘欣命侍从拿来剪刀将衣袖剪断了。这就是“断袖之癖”的由来。

网络配图

皇帝好男色的事情传到了大臣们的耳中,有不少人上本劝阻,可刘欣根本不理睬。而他对董贤的恩宠也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不仅董贤的妻子能自由出入宫廷,父亲封侯,其他亲属也纷纷封官,甚至家仆都得到了皇上的赏赐。而董贤本人,被他封为卫将军,权力仅在皇帝之下。董贤不仅在皇宫附近拥有一座豪华的府邸,甚至在刘欣的皇陵旁也有一座家冢,他死后都能陪着皇帝。这荒谬的事情遭到了朝臣激烈地反对,可是哀帝根本听不进去,还严惩反对者,迫得丞相王嘉自杀,大司马丁明被免,而董贤做了大司马。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这位断袖的皇帝刘欣病死在未央宫中。临终前,他还办了一件事,就是正式确立三公的官名和职责: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刘欣临死还对董贤念念不忘,他连玺绶都给了董贤,并嘱咐其“无妄以予人,事实上就将大汉的皇权交到了董贤手中。哀帝在位6年,终年27岁,死后葬于义陵。他短暂一生,曾有雄心,却无斗志,心灰意冷后又好男宠成癖,最终连子嗣也没有,他的一生,正如他的谥号“孝哀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成祖到底有什么本事能撑起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前身是明教吗,大明江山是怎么灭亡的,大明江山皇帝

    明朝是我国历史中最备受争议的朝代,大明王朝一共十六个皇帝帝,有人说大多都为无能之辈,而有的人却说明朝很不一般,至少有三个可以和千古一帝媲美的皇帝,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二是明思宗朱由检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而在这三个明朝皇帝当中,要轮到谁的手段最狠和威慑力最强,肯定朱棣莫属,明朝最拿得出

  • 解密:一代名君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驾崩当晚,京城很乱,用善愈君几天才不流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晚,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岁月里程,在北京畅春园溘然长逝。我们姑且跟随相关的记载,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清圣祖实录》上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0月21日,康熙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因为身体不舒服,康熙于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永

  • 揭秘汉武帝为何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攻打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人,汉武帝打匈奴用了多少人,如何评价汉武帝

    跟日耳曼民族不断侵略罗马帝国一样,中国中原王朝的富庶对于居住在寒冷荒凉地带的匈奴来说,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始终对中原王朝是个巨大的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大将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亡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骁勇善战的冒顿单于统率下,四

  • 汉朝经典的故事:奇人东方朔智斗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方朔哪里人,汉武帝为什么不重用东方朔,东方朔巧劝汉武帝读后感

    东方朔,汉武帝的谏官,说话以幽默著称,处事以急智惊人。一次,汉武帝在苑中见一株古树很奇特,便问东方朔:“这叫什么树?”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方朔随口答道:“这树叫‘善哉’。”武帝暗中叫人把“善哉”两字刻在树上。过了几年,汉武帝又和东方朔到了“善哉”这树跟前,再问东方朔:“这叫什么树?”东方朔随口答道:“这

  • 唐玄宗为什么让杨玉环只当贵妃不立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贵妃石椁之谜,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喜欢杨贵妃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图片来源于网络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她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白居

  • 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历经三朝皇帝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后妃,汉文帝和窦漪房的爱情故事,汉文帝宠爱窦漪房吗

    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政文帝、景帝、武帝前期三朝。她出身微贱,也并非册立皇后之后生子,而是通过生下刘启、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她推崇黄老思想,在对人方面尽管没有刘邦吕后的阴毒,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帝位不传子而传弟的先例。另外,她虽然眼睛失明了,但在她干政的时期,景帝、武帝分别

  • 揭秘汉武帝登上帝位的真正幕后推手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和光武帝谁厉害,她是倾城谋妃所爱之人终于登上帝位,汉文帝与汉武帝的关系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以贮之也。”这个耳熟能详的“金屋藏娇”的故事,来自于野史《汉武故事》。不过,这种令人充满绮想的野史里面,却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夺嫡故事。大概看过一些影视剧的人,都会说是馆陶公主扶持的武帝。但如果细想,就会明白,那都是幌子,惟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人,就是汉景帝本人。汉景帝作为“文景

  • 湘军的创始人之一:罗泽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湘军的创立者,湘军最后的结局,湘军首领是谁

    曾国藩上奏咸丰请调罗泽南,希望能让罗泽南回援江西。其实就算他不上奏,鉴于江西局势的岌岌可危,朝廷上下也已议论纷纷,很多朝臣都主张尽快将罗泽南部回调,但咸丰俯瞰全局,认为武昌攻守正进入关键阶段,这个时候不能抽走主力。在上奏的同时,曾国藩又先后五次派人或去函,敦促罗泽南回师。湘军的这些将帅,是真正有着共

  • 魏惠王看重淳于髡,他为何不去魏国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惠王狐姬,淳于髡献鹄,大秦帝国魏惠王

    战国时期,不仅各个诸侯国你征我伐争当老大,就是那些诸多饱学之士,也是借此机会东游西说,想借各个诸侯国的平台一展抱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立下了不世的功勋。可在这诸多人才中,淳于髡却是个例外,别人都是到处推销自己,深怕诸侯不识货,这淳于髡却是魏惠王让他做相国他也不做,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

  • 杨贵妃为什么爱吃荔枝?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贵妃吃的荔枝产地,杨贵妃荔枝累死马,杨贵妃荔枝的故事由来

    《新唐书》:“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荔枝原产地是中国,主要产于广东福建一带,荔枝最早出现在汉朝,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是首次记载荔枝的文献,“隐夫薁棣,答遝离支”,这里的“离支”就是荔枝。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是写“离支”,并且他还解释了“离支”名字的由来,“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