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碌碌无为的刘邦,靠什么拿下3000兵力?

碌碌无为的刘邦,靠什么拿下3000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4/1/25 10:25:44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用在汉高祖刘邦身上真是太合适了,他在48岁之前还是碌碌无为,任职沛县泗水亭长,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个官职压根是难以建功立业的,因此他常常埋怨时运不济。

刘邦这个人没什么特别的优点,唯一的一点就是“讲义气,重情义”,有一次他押送一批犯人去骊山,这些犯人都是那个战乱时代的牺牲品,根本不是穷凶极恶之人。刘邦不忍心将他们给押送到骊山,于是就是半路把他们全放了,让他们赶紧逃命,自己也准备逃了。

网络配图

看到这样一位重情义的人,当时各地农民起义的队伍十分的多,这些犯人当中有十多个壮汉表示愿意跟随他一起闯天下。刘邦就带着他们一起准备逃亡,没想到走到半路的时候突然前面有一个壮汉回头跟他说有大白蛇拦住了去路,大家都想要绕道而行,刘邦乘着酒意走上前去一剑将白蛇劈成两半,这就是“汉高祖斩白蛇”的由来。

后来逃亡的路上刘邦又聚集了数百个壮汉,组成了一支挺大的农民队伍。之所以能够集结那么多人,多亏刘邦身边的壮汉宣传“斩白蛇”的事迹,所以这件事的真相指不定是杜撰的。

网络配图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头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其他各地也纷纷效仿,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的爆发了。当时徐州沛县眼看秦朝无望,也打算跟着起义,在萧何的建议下打算召回刘邦。不过召令发下去之后他就感到不妙了,刘邦如今人多势众,有数百兵力,回来之后造反就完了。

网络配图

于是等刘邦快到的时候他下令关闭城门,并捉拿了萧何,认为他是故意的。刘邦知道这个县令平常作恶多端,城里的老百姓早就对他不满意了,于是写了一封信射箭到城里去,信中让老百姓杀了县令,以免日后再受欺压。

老百姓平常就对县令十分的厌恶,于是就杀了县令,开城迎接刘邦。在推荐义军首领的时候,萧何因为担心义军被秦军灭了,于是就推荐刘邦。自此,刘邦被称之为沛公,拿下了第一个3000兵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人妻控曹操:除了得到满足外还有这么多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曹魏好人妻,东吴萝莉控,蜀汉全是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曹魏的君主都喜欢别人的老婆,东吴那群人呢则喜欢小妹妹,蜀汉呢则是一见面就要同被而眠。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历史上以喜欢别人老婆闻名的千古第一人妻控——曹操。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咱们来看看曹操都有哪些女人曾是别人的女人

  • 周武王姬发的妻子是谁:邑姜是王妃还是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邑姜,生卒年不详,姜姓,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周成王姬诵、唐叔虞的母亲。据传她怀成王的时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山西太原的晋祠就是供奉的唐叔虞和邑姜。图片来源于网络邑姜,姜姓,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周成王姬诵、唐叔虞的母亲。

  • 年羹尧是雍正的恩人 为什么雍正非杀他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杀年羹犹豫过吗,年羹尧为什么怕邬先生,真实的年羹尧

    康熙五十七年,年羹尧任四川总督,统领军政和民事,在职期间,他尽忠职守,为清军入侵准葛尔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康熙五十九年,他指挥将领岳钟琪打入西藏,打败企图叛变的驻藏军官,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多次带领清军部队剿抚辖区内少数民族叛变,对稳固清朝的统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帝继位,在雍正还是

  • 解密:嘉靖皇帝为何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戏曲、小说对于历史的传播威力是极其惊人的。比如,大家之所以熟悉三国那段历史,对于曹操、关羽、诸葛亮、司马懿等三国人物如数家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因为正史《三国志》。同样的道理,明朝的嘉靖皇帝之所以大名鼎鼎,全赖于一个人的帮助:海瑞。网络配图海瑞可是历代清官的典型代表,江

  • 明代社会风气变坏:朱元璋鼓励官员包二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笑贫不笑娼,在明代表现特别明显。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本来便拥有随便玩女人特权的皇帝,自然色心大动,“与民同乐”。当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当然指有条件的)对生活质量都很讲究,如在中后期,女士很前卫,特爱赶时髦,男士则热衷性开放……如苏州文人祝允明、唐伯虎,便是当时的风流男人,他

  • 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一直在遵循管仲给他制定的对外政策——那就是亲近邻国、帮扶弱小。因为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 揭秘神乎其神的诸葛孔明 他的短板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谋士,他的英明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那么,当然人无完人,即使是诸葛孔明也有自己的短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孔明的短板在哪里?网络配图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刘备求贤似渴,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亮出山,并问以统一天下大计,时年27岁的诸葛亮未出草庐,就为刘备规划了三

  • 野史秘闻:李显为何心甘情愿为老婆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儿子,母亲很强势,李显小时候没少受罪。那个时候,武则天一心向上爬,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挡我者死,李显本来就胆小,自然害怕成为炮灰,甘心情愿做小白鼠。父亲李治病死后,李显曾被立为皇帝。不过大权一直由母亲武则天独揽。即位36天,武则天看李显不顺眼,一道谕旨,便把儿子贬出京城,做了庐

  • 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自己兼任宰相一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组建王朝开始,历经十几年的精心治理,终于终于走上正轨,但朱元璋并没 有安下心来。因为他生性是个多疑之人,总觉得会有人谋反,尤其是一起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结果滥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因为朱元璋始终认为,只有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证明王朝的千秋万代,而宰相职位,因权利重

  • 张居正的最后时日,也是明朝最后的时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张)居正完全可以不必将内阁搞成那个样子。他自己当初不也是从高拱手中夺来首辅的位置吗,但也未曾去改变高拱的政治方向,而且将其发展成为一场改革。可是他自己却将内阁的权威跟自己一起埋葬了。”“明朝的帝国大厦本来就是要靠内阁支撑的。我们看,从宣宗的时代,便是内阁英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老成持重者,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