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毛利元就为什么会被称为“战国谋神”?

毛利元就为什么会被称为“战国谋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87 更新时间:2024/1/13 23:02:30

利元就的简介:毛利元就,日本战国时代占据中国地区的大名,是少辅毛利弘元的第二个儿子,幼名叫做松寿丸。毛利家族仅仅在元就这一代的领导下,成功地从一个小豪族跻身成为统治十国的日本第一大势力,人们称毛利元就为“西国第一智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毛利元就的介绍:毛利元就出生于1497年,出生地在铃尾城,幼名叫做松寿丸,当地到现在都还留存着毛利元就出生时的石碑。据传,毛利元就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舞台的柱子上长出了鹫的羽毛。他的父亲听到后便让阴阳师来占卜,阴阳师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吉祥的象征,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一方霸主。

毛利弘元在元就四岁的时候将家督的位置给了大儿子毛利兴元,并且搬迁到了猿挂城居住,元就也跟着父亲来到了猿挂城。第二年,他的母亲去世。在他十岁的那年,他的父亲也病死了。虽然他继承了猿挂城的三百领地,但是后来却被他的监护人所霸占,还将元就赶出城外。

元就十二岁的那年,他带领着随从参拜了严岛神社。参拜结束的归途中,元就问随从:“刚才祈祷了什么?”随从说:“祈祷主人快点成为安艺主。”元就听了很不高兴,说:“真是愚蠢,为不祈祷我成为天下的主人?”随从听到后非吃惊,元就说:“祈祷成为天下的主人,最后可能只是安艺主,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盯着安艺主的位置,那么永远不会成为天下的主人。”

毛利元就成就

毛利元就是日本战国时代占据中国地区的大名,毛利家族仅仅在元就这一代的统治下,从一个小豪族跻身成为日本西部的第一大势力,人们称他为“西国第一智将”。在田中井手之战中,初次上战场的毛利元就仅用千人就击杀了武田元繁,从此他的名声响彻日本。毛利元就的成就有许多,但是最主要的成就是表现在严岛合战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1533年,石见国的吉见正赖拒绝劝降,从而导致陶军的进攻。正赖毛利元就请求支援,元就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攻下了银山城,随后又占领了安艺。此时陶军也已经逼近严岛。双方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由于陶军的兵力强大,元就开始想办法使得陶晴贤上当。

毛利元就此时展现出了战国第一智将的才能,通过流言蜚语来使得陶晴贤产生错觉,误以为毛利军攻城失败,再让自己的家臣假装答应去做陶晴贤的内应,让陶晴贤认为拿下宫尾城不存在任何问题。之后又派出乃美宗胜等人去笼络著名的海贼村上武吉来为自己效力。

这场决定着毛利、陶两大家族命运的战役最终以毛利家族的获胜而告终,毛利军赢得如此惊险,在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却获得了胜利,这是战国时期难得一见的伟大战役。毛利元就以不到敌人五分之一的兵力取得了完胜,这种战绩也只有织田信长能够与之媲美。此次战役,使得毛利家取代了大内家在中国地区的地位,中国地方的战国也因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毛利元就的评价

毛利元就是日本战国时期雄踞中国地区的大名,毛利氏仅仅在元就的统治下,就从一个小小的豪族跻身身为统治十国的日本第一大势力,因此人们对毛利元就的评价非常高,人们称他为“西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作为战国的一流智将,驱使着他卓越的才华战术,纵横在战国的乱世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们对于毛利元就的评价非常之高,他被称作为“战国谋神”。毛利元就在他21岁的那年参加了初阵,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但是在这次战役中他却展现出了不同一般的作战才能,采用了巧妙的战术并且取得了胜利。此次战役之后,元就的大名为天下所熟知。

之后,毛利家又向东攻克了尼子氏,向西攻破了大内氏,毛利势力得到了扩。毛利元就花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终于在安艺国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其他势力都不敢轻视的强大地方力量。这个时候,元就认为雄鹰展翅的时候到了,毛利、大内联军先是联合剿灭了尼子氏,之后,大内氏内部遭到了叛变,只好仓皇撤军,只有毛利氏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最终在严岛合战中,毛利元就彻底消灭了大内家的权臣陶晴贤,之后又攻克了尼子氏,名声响彻关西,并且还染指北九州。毛利家族成为了西国的一方霸主,作为毛利家族霸业的开创者毛利元就,被日本民众称之为“战国谋神”而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传说还是真相:朱元璋真火烧庆功楼?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为何火烧庆功楼,明朝火烧庆功楼事件,朱元璋炮打庆功楼

    导读:朱元璋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传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登基不久借庆功之名一把火烧死了所有功臣,这是真的吗?网络配图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

  • 让吕布三战三败心服口服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如何让学生心服口服,为什么可以三个人打吕布一个,三国唯一打败吕布的人

    导读:让吕布三战三败心服口服的人是谁?能把天下无敌的吕奉先杀得“三战三败”,最后退兵固守的人谁?大家对这个问题应该都很想知道,那就赶快来看看。建安三年,曹操携刘备,同时亲率大军进攻吕布。曹军先是在彭城破吕布前锋,“(俘)获其相侯谐。”此为一破吕布。吕布亲自率主力骑兵迎敌,双方野战,吕布再败,骁将成廉

  • 霍去病只因做了这件事 被封为万户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去病17岁封冠军侯,粪土当年万户侯,初唐四杰

    话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兵祁连山不但生擒了匈奴的单桓王和酋涂王,还打败了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匈奴祁连山一带的“四大天王”尽被霍去病拿下。对此,匈奴的伊稚斜单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召见败军之王浑邪王和休屠王。浑邪王和休屠王接到王命后坐立不安。为了弄清伊稚斜单于会怎么处置自己,他们马上派

  • 朱棣搭建大报恩寺塔是究竟用没用囚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报恩寺朱棣生母,朱棣后悔了吗,耿炳文能挡住朱棣吗

    报恩寺、塔的建设周期很长,工程量惊人,前后花了19年时间(一说16年)。朱棣在生前并没有看到此塔的建成,未报成恩,至他北征途中意外病死时,仍没有建好,一直到他孙子朱瞻基当皇帝的宣德六年(一说宣德三年)才完工。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非同一般,据说共有十万人参与了建设。那么人都是从哪来的?一般说法是“

  • 朱棣也有奇葩时:点状元竟然看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选择朱高煦,朱棣方孝孺对骂,朱棣为什么要谋反

    导读:话说,杀伐果断的明成祖朱棣,大家对他的印象肯定是严肃威武,做事一板一眼的。然而这样一个皇帝也有颇有奇葩之事,他粗浅至极的白话文圣旨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在殿试的时候竟然看名字点状元,也是让人啼笑生非。网络配图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

  • 揭秘贵由登基时受到基督教徒威胁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拔都征伐欧洲,立下了大功,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登基,并且于1247年迫使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66年元朝太

  • 三国时期八位名将排行吕温侯摘得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侯爵排名,群吕布群貂蝉,三国魏国名将大全

    导读:三国时期是各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名将,在这里,我们将大家心中印象最深的八位名将做个排行,看看他们能排到第几呢?网络配图1.吕布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

  • 诗人阮大铖文采出众竟是个人人唾骂的奸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减唐人高处是谁的评价,形容才能出众的词语,形容能力出众的诗句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势大。他著有很多戏曲流传至今,论戏曲,在安徽无人可以与其比肩。出了戏曲外,他还十分擅长作诗,所以后世在提起他的时候,常称为诗人阮大铖。图片来源于网络诗人阮大铖流传后世的诗集有《咏怀堂诗集》,这部诗集囊括了阮大铖的绝大部分作品

  • 深度探究:颜良文丑为何被关羽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打不过颜良,武神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关羽为何能一刀斩了颜良

    导读:关羽秒杀颜良、文丑是演义里边刻画关羽形象的一个重要桥段,它一方面表现了关羽的勇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袁绍集团的不满。那么颜丑文良是否真的会如此不堪一击吗?一、悲剧猛将:出场没多久就被杀关于颜良、文丑,虽然小说中从未给他们以正面的肖像描写,但他们在尚未出场就读者先闻其威名了。并在小说中多次

  • 历史揭密:雍正帝真是矫诏夺取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学家为什么怀疑雍正篡位,雍正真是篡位得来的皇位吗,雍正肯定是篡位的

    导读:康熙帝死亡之谜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四皇子继位之事一直被史学家认为是矫诏继位,更有影视剧拍出了“传位十四皇子“的遗诏改为传于四皇子的荒唐闹剧。要知道,清代重大诏书都是满、汉、蒙三种文书写,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件?此外即使不知道这些,古代可没有“于“这一字,古人最多也就写“於”罢了,那么四皇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