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党锢之祸皇权旁落:为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党锢之祸皇权旁落:为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27 更新时间:2024/1/7 14:55:19

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朝堂内外肆意妄为。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任人唯亲,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朝堂黑暗,可是仍然有有志之士希望改变当时的局面,在皇帝没有作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诉,批判外戚专政,宦官专权。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外戚与宦官的不满,他们为了消除这些不赞同之声,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什么是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分为两次,第一次以成瑨为首的官员惩处了当时的宦官一党,却被宦官诬陷,受到皇帝的处罚。朝堂内的有志之士纷纷劝阻皇帝,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悦,在宦官的游说之下,皇帝严惩了当时的党人,但是遇到皇帝大赦获得了释放,释放后遭到了终身罢黜。

之后,党人看到朝堂的局面,决定要将宦官一党除掉,但是宦官事先听到了风声,胁迫幼年的皇帝,假传诏书,以此来追杀党人。当时将军并不知道皇帝被胁迫,听信了假的诏书,追杀党人,许多人在这次事件中被灭族。尽管有人侥幸逃离了都城,但是由于宦官权势过大,无人肯收留这些官员,逃离的这些人下场也很凄惨,所以最后党锢之祸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

党锢之祸评价

党锢之祸发生在东汉末年,由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引起,最终很多士大夫被迫害致死,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受到了牵连,整个东汉的政治从此动荡不堪,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对于党锢之祸评价,历史上都是一边倒的批判宦官,为士大夫的遭遇抱不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他将宦官称为小人,对士大夫的遭遇深表同情,认为士大夫无法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所以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当时的政治情况,但由于他们反抗宦官,勇于向权贵提出挑战,受到宦官的报复,最终自己获罪,也让亲朋蒙受不白之冤,国家随之而亡,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后汉书》中也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跟司马迁不一样的是,《后汉书》作者范晔在书中更多的对士大夫进行了赞美,赞扬了他们清廉的品格和面对邪恶刚正不阿的态度,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情况进行了批判,认为正是由于当时朝廷内部的种种荒唐行为导致大批士大夫死于非命。

后人也进行了一些党锢之祸评价,吕思勉对党锢之祸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大量的分析后,认为年幼皇帝无法掌权给了宦官极大的机会去禁锢士大夫,而年长后的皇帝只听信宦官一面之词,整天只想聚敛奢侈,让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有识之士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使得朝中再无忠良之人,这也就为将来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党锢之祸的本质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宦官为了镇压反抗自己的士大夫而进行的禁锢活动,在党锢之祸中,很多有识之士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很多人还因此丧命,使得朝中再无可以独当一面的良臣。深究党锢之祸的本质,就是宦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对士大夫进行的欺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166年的时候,宦官执政,皇帝形同虚设,宦官和他们党羽的势力侵入到了民间百姓之中,大肆掠夺民间财产,引起了百姓和地方官员的极大不满。当时朝廷内有陈蕃李膺等有识之士,他们不惧宦官的蛮横残暴,猛烈抨击宦官的行为,这使宦官极为愤怒,不断在皇帝面前诽谤士大夫,将士大夫称为“党人”,对党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东汉一共有两次党锢之祸,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第一次的结果远没有第二次那么严重。第一次党锢之祸因为有外戚的帮助士大夫没有被赶尽杀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又重新得到重用。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灵帝听从宦官的一面之词,不仅下令杀了陈蕃,更是让大将军窦武无奈自杀,很多士大夫也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甚至被追杀,而那些曾经帮助过士大夫的人也难逃一劫,与他们交好的人也受到了牵连,整个朝廷岌岌可危。

虽然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一样,都是宦官对士大夫的欺压,但他们造成的结果有所不同。第二次党锢之祸为东汉埋下了祸患,加速了汉王朝的灭亡。

党锢之祸发生在什么时代

党锢之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惨烈的一次党派纷争事件,由于贵族士大夫对于宦官乱政专权现象非常不满,与宦官发生直接冲突,两个派系之间矛盾重重纷争不断,最后宦官以党人的罪名禁锢了士人终身,所以叫党锢之祸。关于党锢之祸发生在什么时代这个问题专家给出了明确答复,党锢之祸就是发生在东汉桓帝灵帝在位时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东汉王朝灵帝在位时期,当权者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宦官一种是皇亲国戚,两个派系交替专权,但是后来皇帝彻底不管政事,而宦官凭借着皇帝的宠爱就开始任用私人胡作非为,败坏朝政结党营私。这种情况下贵族士大夫跟皇亲国戚联合在一起,他们跟宦官开始了激烈斗争。在党锢之祸发生过程中,后代历史学家普遍把宦官的敌人也就是士大夫贵族归为比较清正廉明的一类人,他们品德高尚后世人都称他们君子,而宦官就是阴狠毒辣的代名词,党锢之祸一共只有两次,两次党派纷争一共持续了8年之久,对于东汉王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党锢之祸的起因和高潮贯穿整个东汉王朝末期,东汉王朝也正是因为这次惨烈的党派之争而元气大伤,使得皇帝被迫退位。现在关于党锢之祸发生在什么时代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不同的答案,但主要是指桓帝灵帝时期的发生的党锢之祸,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发生过这种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文弱书生陈庆之为何被称为白袍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一位“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的文弱书生,竟然是我国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而且每战必胜,从不失手,是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与明末袁崇焕一样,他也是文官出身,自身并无万夫莫挡之勇,但却在战场上创造出一次次的旷世奇迹.这位常胜将军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将军陈庆之.网络配图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

  • 史上最勇悍的将领是谁?凿开骨头拔翦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隋末义军郭开道在两军阵前一贯勇往直前,身先士卒。网络配图有次冲锋陷阵,脸颊狠狠的中了一箭。回营后立即传军医,第一个军医看完之后说:“箭簇深入骨内,箭杆可折,箭簇却无法取出了,”高开道大怒:“不能治伤留你屁用,”说完一刀就把这倒霉的军医给砍了;第二个军医看完说:“箭杆可折,箭簇也可取,就怕大王您难

  • 刘邦多疑却为何只听张良的话并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目的:只为游玩和充实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条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开凿这条大运河,征用了几百万人,他开凿这条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两地的交通和巩固隋朝政府对国家政权的集中统治。图片来源于网络隋炀帝杨广征民为他开凿大运河过程中,他先用几百万人的挖通沟渠,并使沟渠和黄

  • 曾国藩的三次自杀:名臣曾国藩一生为何3次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近乎完人。自曾国藩开始。才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毛泽东称这位

  • 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而且还不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关羽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网络配图诸葛

  • 历史上因不自量力而死的秦国君王秦武王嬴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307年,嬴姓,秦氏,名为荡,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世本》中又被称为秦武烈王,在《秦记》中被叫做秦悼武王,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他于前310年继位,只在君位上坐了短短的三年。据史书记载,秦武王天生就有神力,从小便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他也以此为荣,经常跟人比试武力,因

  • 揭秘因抢有夫之妇被人告上法庭的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不是一个十分好色皇帝,不过这位皇帝既然是一个正常男人,自然对女人也就有许多渴望。有时也有一二件风流之事在民间流传。赵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娶嫔纳妃自然是小菜一碟。何况自古以来,许多人就把自家的女儿被皇帝宠幸当作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情。然而,令许多人

  • 揭秘秦武王嬴荡是怎么把自己给玩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君王,众所周知的是,在战国中后期秦国逐渐开始强盛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这两个几乎连着的君主功不可没,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他们之间其实还有一个君主,他就是秦武王嬴荡。图片来源于网络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长子,在前310年的时候,秦惠文王去世了,而秦武王作为惠文

  • 岳不群靠女儿刮油水 华山险些变成丐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笑傲江湖》里,令狐冲有一个老东家,叫做华山派。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门派。说起这个门派,你会想到什么?第一有可能是“假”。因为掌门人岳不群是个大大的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却私底下做了不少坏事;表面上很有种,实际上却没蛋。二是觉得它“弱”,说起来也是BAT,名列江湖几大名门正派之一,结果一茬架就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