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辛弃疾是莫逆之交的陈亮,为何要讹诈他?

与辛弃疾是莫逆之交的陈亮,为何要讹诈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4/1/15 17:57:05

辛弃疾三次营救好友陈亮,为何要讹诈辛弃疾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眺望远方,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一位白衣男子策马过小桥,马儿好像中了邪一样,就是不肯过桥。男子连续三次驱赶,马儿到桥头边退了回来。男子下马,拔出腰间的配件,一箭斩落马头。然后男子头也不回,直接步行过桥。史载:

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徒步而行。

辛弃疾当年只有25岁,官场并未抹去他的棱角,他仰慕侠士,见到此男子如此豪气,连忙下楼,打算结交这位白衣男子。巧合的是,这位白衣男子也是来找辛弃疾的,二人见面后,辛弃疾才知道,这位男子名叫陈亮,字同甫。二人都有报效家国之意,惺惺相惜,当天举杯畅饮,相谈甚欢,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辛弃疾为人豪迈,但性格孤傲,很少有他看得上眼的朋友,他愿意和陈亮成为至交好友,可见陈亮的确有过人之处。

陈亮比辛弃疾小三岁,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祖上家财万贯,但到了他这一代却有些拮据。陈亮的母亲14岁时便生下陈亮,因为母亲年轻,他主要靠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熟读经史。《宋史》云:

陈亮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陈亮和辛弃疾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满腹才学,都主张对北方用兵,收复中原。然而,陈亮的人生却比辛弃疾还要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可惜都未考中,作为一个爱国人士,他只能以平民的身份来抨击秦桧等人,最终名声大噪。宋孝宗欲招揽陈亮入朝,陈亮到京城后,得知是奸臣曾觌举荐的自己,他连夜翻墙逃走。因此遭到曾觌的记恨。后来曾觌以陈亮“言涉犯上”为由,将陈亮抓捕入狱,陈亮被打得体无完肤,亏得辛弃疾大声疾呼,宋光宗下诏赦免陈亮。

回家后的陈亮,因为家仆杀人,再一次被捕入狱,辛弃疾通过丞相王淮的关系,才救出陈亮。

10年后,陈亮参加同乡人的宴会,结果有人中毒而死,因为陈亮和死者坐在同一桌,当时朝中权贵正好想置陈亮于死地,便陷害说是陈亮下毒。陈亮因此第三次入狱,这一次,又是辛弃疾多方游走,帮陈亮离开大狱。

辛弃疾三次救陈亮,一方面是因为陈亮确实冤枉,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爱惜陈亮之才。陈亮对辛弃疾虽然充满敬佩,但他却讹诈过辛弃疾一次。

原来,辛弃疾在淮地任将军时,陈亮来找辛弃疾,二人畅谈国家大事,豪情万丈,挥斥方遒。辛弃疾当天实在太兴奋,多饮了几杯,便对陈亮说:

“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这句话的意思是:钱塘(杭州)一带地理位置危险,其实朝廷不应该把国都定在这里。若金人占领了牛头山,天下的援军都进不来,京城就危险了。而且,若金人掘开西湖之水来灌城,京城的人都将变成鱼鳖。

辛弃疾身为朝廷将领,说这些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但因为喝醉了,不觉得自己失言,还继续侃侃而谈。而陈亮却借机离席,偷走了辛弃疾的马,连夜逃跑。

陈亮为何要逃呢?因为陈亮认为,辛弃疾一旦酒醒过来,为了避免他的话流传出去,说不定会杀陈亮灭口。

听闻陈亮逃跑,辛弃疾大惊不已,连续几天都睡不好觉。没过几天,陈亮突然派人带来一封信,说要找辛弃疾借钱十万,并且在信中委婉地说了辛弃疾那晚酒后失言。辛弃疾当时惊骇不已,连忙取了十万钱“借”给了陈亮。

在今天看来,辛弃疾虽然酒后失言,但陈亮却有“讹诈”的嫌疑。辛弃疾毕竟是陈亮的救命恩人,陈亮为何要讹诈辛弃疾呢?

不久后,辛弃疾突然明白了陈亮的意思:辛弃疾酒后失言,被陈亮听到“把柄”,内心难免不放心。而陈亮却讹诈辛弃疾,主动向辛弃疾借钱,从而把“坏名声”的把柄留给辛弃疾。这样一来,辛弃疾和陈亮算达成默契,都要为对方保守秘密。陈亮太了解辛弃疾,他此举,实际上是要让辛弃疾放心他,他不会乱说的。

果然,后来辛弃疾和陈亮和好如初。陈亮51岁那年,再一次进京赶考,竟然铁树开花,考中了状元。只可惜,陈亮的满腔抱负还没实现,便病逝了,享年52岁。

陈亮去世后,辛弃疾非常悲痛,作《祭陈同父文》来纪念陈亮,文中悲痛写道:

“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

终辛弃疾一生,陈亮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但有一个懂他的朋友,也算聊有安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伏波将军”分别是谁?有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伏波将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朝时期,武将之中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及众多的杂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杂号将军中之一。伏波将军

  • 毕沅做了什么事情,死后被皇帝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代学者毕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十年寒窗苦,都未必能中个举人。不过,对于毕沅来说,他却是比其他人多了些侥幸,居然事先看过殿试的“考题”。难道是他事先买通了皇帝,还是皇帝对他青睐有加?这全因一次巧合。话说,毕沅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虽然,年幼丧父,但其母

  • 历史上的东方朔是什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东方朔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弄臣”是中西方封建时期宫廷当中一种特殊的人物,他们靠着滑稽的姿态、诙谐的语言或独特的才能伴随在君王左右,博取宠幸和赏赐。在我国西汉武帝时,也有着这么一位著名的“弄臣”,那便是以机智幽默、博学多闻著称的东方朔。因为口才了得,

  • 曹魏一统三国大好时机,曹操曹丕为何没把握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不管是为了一统汉室江山,还是为了让曹家独霸天下,曹家父子都是必须消灭刘备和孙权的。但是我们细看《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料,就会发现曹家父子至少错过了两次用卞庄刺虎的方式一统三国的机会。于是有人说:曹丕猴急是因为年纪太轻经验不足,至于曹操为什么也沉不住气,

  • 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后,刘禅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上书给刘禅的《出师表》,是否让刘禅感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8年春,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他决定出兵北伐,在出征前,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追忆了当初先帝创业艰辛的历程,同时阐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他离开刘禅身边后

  • 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一生经历7位皇帝8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十六人中硕果存,含山寿考拜新恩。亲亲并仰高皇志,博鬓冠加九翟尊。”这首诗出自于《全史宫词卷二十》,由清代史学家史梦兰所作,讲的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含山公主。在明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公主,她一生经历了7位皇帝、8个

  • 庄士敦是什么人?他与溥仪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庄士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老师,备受溥仪的敬重,师生情谊深厚。1938年在家乡爱丁堡病逝,享年63岁。溥仪作

  • 朱序是如何影响淝水之战的?古代史上最成功的卧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序是如何影响淝水之战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古代史上最成功的卧底,我认为是淝水之战中的朱序(有些史料中称“硃序”)。在这场决定南北政权命运、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决战中,身在前秦军队中的朱序,战前为东晋统帅谢石泄露情报、出谋划策,战中制造谣言、扰乱秦军阵脚,为东晋以弱胜强起到

  • 历史上项羽是什么性格?他到底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项羽人屠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汉时期的刘邦和项羽,究竟谁是真君子,谁是真小人,有关这方面的议论从来是不间断的。本文不议论刘邦,只谈项羽行“人屠”之事项羽的铁杆粉丝们,都竭尽全力为他们的偶像洗白,说屠杀都是子虚乌有胡编乱造出

  • 为何说刘备在汉献帝还在位时就称帝是必然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说刘备在汉献帝还在位时就称帝是必然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与曹军在汉中对峙的刘备忽然放弃阳平关,他率领大军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当时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被黄忠利用地利优势斩杀。而后曹操亲率大军来争汉中,刘备听说后并不担心,他认为曹操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