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一统三国大好时机,曹操曹丕为何没把握住?

曹魏一统三国大好时机,曹操曹丕为何没把握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90 更新时间:2023/12/13 14:20:35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不管是为了一统汉室江山,还是为了让曹家独霸天下,曹家父子都是必须消灭刘备和孙权的。但是我们细看《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料,就会发现曹家父子至少错过了两次用卞庄刺虎的方式一统三国的机会。

于是有人说:曹丕猴急是因为年纪太轻经验不足,至于曹操为什么也沉不住气,那可能是他老糊涂了,或者是太想毕其功于一役了。事情果真如此吗?咱们今天就根据后汉三国正史来聊一聊这个问题:刘备孙权开战,正是曹魏一统三国大好时机,曹操曹丕为什么搅局?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错失一统三国大好时机的时候,曹操并不老,曹丕也不小了。

曹丕于187年出生,217年继任丞相、魏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正史心智成熟雄姿英发的年龄,而他错过的那次一统三国机会,出现在221年,那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刘备伐吴之战,也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如果按照虚岁计算,刘备孙权郎舅二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曹丕是三十五岁,孙权岁数也不大,他只比曹丕大五岁,也算同龄人。

刘备进攻东吴,是不得已而为之:荆州丢了,关羽死了,如果就这么打掉牙齿和血吞,不但会寒了荆州旧将的心,就连蜀中门阀也会认为刘备太怂,而且实事求是地说,撕毁孙刘盟约并率先挑起战端的是孙权而不是刘备。

夷陵之战其实是一场击溃战,刘备虽然大败,但还有卷土重来之心和一战之力,他住在白帝城不走,其实就是在等江州都督赵云带着后续部队赶来,再收拾一些被打散的将士,准备跟孙权决死一战。

刘备住在白帝城不走,孙权是很害怕的:“章武二年,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孙权“甚惧”的是刘备吗?当然不是,刘备虽然很厉害,但却不是不可战胜的,陆逊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即使赵云诸葛亮都来了,也不会吓得孙权主动求和——孙权怕的是曹丕学自己的样子,也在背后亮出刀来,事实上曹丕这把刀拔早了。

刘备在白帝城积极准备进攻,孙权也做好了二次开战的准备,曹丕居然出来搅局了:“黄武元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我们细看三国年表,就会发现蜀汉章武二年、东吴黄武元年都是公元222年,也就是说,是曹丕已经发动攻击,孙权这才在获胜后向刘备低头,刘备一看曹丕趁火打劫,知道自己即使打赢了孙权,也打不过以逸待劳的曹军,只好借坡下驴,答应恢复孙刘联盟——很多人都以为是诸葛亮主持恢复的盟约,这可能是受演义小说的影响。

刘备想打孙权,但是又怕曹丕捡便宜,这股火憋在心里出不去,最后拉肚子驾崩——如果他还有机会作战,是不会那么郁闷的。所以我们说曹丕有点心急了,他只需再等上三五个月,等到刘备跟孙权打出个结果,那时候他就真可以轻松地当一把刺虎的卞庄了:“两虎相斗,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有双虎之功。”

曹魏阵营也不是没有智能之士,侍中刘晔就曾劝曹丕既不接受孙权的臣服,也不过早出兵伐吴。刘晔表示要打就早打,趁着孙权和刘备在夷陵对峙的时候就出手(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要么就晚打,等刘备缓过气来跟孙权死磕的时候再出手,千万不能在孙权刚刚获胜的时候就出兵——这时机不对(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

但是刘晔的两个建议,曹丕都不听,结果在曹魏军事压力下刘备与孙权讲和,曹丕一点便宜都没捞着,派出的两路大军都被顶住了。

曹丕猴急地搅局孙刘战争,如果他沉住气,是一定可以等到孙刘二次开战的,那时候一统三国,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机会就这么被他给整没了。

曹家猴急的性格可能是遗传,在曹丕之前,他老爹曹操也错过了一次坐山观虎斗然后卞庄刺虎的好机会。

孙权袭取荆州并擒斩关羽,不能说不是一个失策:本来你已经跟刘备达成协议瓜分荆州,现在又在盟友背后捅刀子,往后谁还敢相信你?

“刘备借荆州”纯属子虚乌有,当时是刘备只从孙权手里拿到了半个南郡,其他的地盘都是刘备从曹操手里抢到的,按照后汉乱世谁抢到归谁的原则,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是向刘备投降,那么这四郡就应该归刘备所有,而且刘备就任荆州牧,也是得到了孙权承认的:“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吴主传》);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先主传》)。”

孙权趁着刘备入川之机,居然偷回了妹妹,然后在建安二十年对妹夫下手了:“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传》,下同)”孙权亮剑,刘备当然也不是善茬子:“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刘备领兵五万,再加上关羽的荆州兵怎么也得有两三万,这时候打起来,孙权就是不被打死也得被打残。

但就是在孙权危难之际,曹操出手了:他派夏侯渊与张郃进驻汉中去打张飞,而且准备自己也亲帅大军从汉中向益州进攻。

刘备一看后院起火,只好主动跟二舅哥割地求和:“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一触即发的孙刘战事,又被曹操搅黄了,孙刘没有真正大规模开战,所以还有讲和的余地,而刘备也得以抽出手来带着法正去汉中决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曹操这回烫嘴了:夏侯渊被斩,汉中丢失,刘备进位汉中王。

如果曹操在汉中不燃起战火,而是聚草屯粮储备兵源,让刘备以为西线无战事,那他就会放开手来跟孙权开打——以刘备的性格,不到迫不得已,吃到嘴的肥肉又怎么会吐给已经基本断绝姻亲的孙权?

如果建安二十年刘备孙权在公安、益阳一线打起来,那么曹操就可以秘密调兵甚至亲自潜入曹仁把守的襄阳、樊城,在孙刘打出胜负的时候,给予胜者致命一击。只要刘备和孙权被干掉,曹操就天下无敌手了。

我们细看后汉三国正史,应该能发现在三国三巨头中,地盘最大、兵力最强、人才最多的是曹操,年纪最大,也最老谋深算的还是曹操。但就是这个老谋深算的曹操,不合时宜地帮了孙权一把,可能也是变相帮了刘备——汉中相持一年后主动撤退,曹操徒劳无功还吃了大亏。

如果曹操不在汉中闹事,荆州对峙的刘备孙权有极大概率会打起来,而一旦打起来,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笔者知道今天还是十分困惑:以曹操的雄才大略,以贾诩司马懿的足智多谋,又怎么会看不出孙刘相争是曹魏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想来想去,笔者只想到了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曹操并不想让三国这么早就归于一统,因为他还没做好代汉自立的准备;其二,曹操认为刘备比孙权还难对付,如果刘备在荆州之战获胜甚至占有江东地盘,那就是养虎为患,而刘备这头老虎,是足以吞掉曹魏基业的。

不管怎么说,刘备孙权的两次战火都被曹操曹丕扑灭了,这就留给了读者诸君无限遐想:如果曹操放手让刘备孙权在荆州开战,刘备有压倒性优势吗?如果曹丕不出来搅局,刘备孙权会不会再次开战,如果二次开战,有诸葛亮赵云魏延相助的刘备,能不能打赢孙权陆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后,刘禅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上书给刘禅的《出师表》,是否让刘禅感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8年春,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他决定出兵北伐,在出征前,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追忆了当初先帝创业艰辛的历程,同时阐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他离开刘禅身边后

  • 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一生经历7位皇帝8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十六人中硕果存,含山寿考拜新恩。亲亲并仰高皇志,博鬓冠加九翟尊。”这首诗出自于《全史宫词卷二十》,由清代史学家史梦兰所作,讲的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含山公主。在明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公主,她一生经历了7位皇帝、8个

  • 庄士敦是什么人?他与溥仪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庄士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老师,备受溥仪的敬重,师生情谊深厚。1938年在家乡爱丁堡病逝,享年63岁。溥仪作

  • 朱序是如何影响淝水之战的?古代史上最成功的卧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序是如何影响淝水之战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古代史上最成功的卧底,我认为是淝水之战中的朱序(有些史料中称“硃序”)。在这场决定南北政权命运、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决战中,身在前秦军队中的朱序,战前为东晋统帅谢石泄露情报、出谋划策,战中制造谣言、扰乱秦军阵脚,为东晋以弱胜强起到

  • 历史上项羽是什么性格?他到底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项羽人屠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汉时期的刘邦和项羽,究竟谁是真君子,谁是真小人,有关这方面的议论从来是不间断的。本文不议论刘邦,只谈项羽行“人屠”之事项羽的铁杆粉丝们,都竭尽全力为他们的偶像洗白,说屠杀都是子虚乌有胡编乱造出

  • 为何说刘备在汉献帝还在位时就称帝是必然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说刘备在汉献帝还在位时就称帝是必然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与曹军在汉中对峙的刘备忽然放弃阳平关,他率领大军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当时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被黄忠利用地利优势斩杀。而后曹操亲率大军来争汉中,刘备听说后并不担心,他认为曹操虽强,

  • 刘长卿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刘长卿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一场安史之乱,腰斩盛唐繁华,同时,也斩断了唐诗气节,盛唐诗的气魄与格局因为一场动乱一去不返。明人鼓吹“诗必盛唐”,在我看来,也确如此,如今我们提及古诗,大都和唐朝命脉相通,朗朗上口的佳句,大都出自盛唐。植根盛唐的诗人,总有一种雍容昂扬的气度

  • 卢植有哪些建树?他的两个学生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卢植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卢植,又称子干,生于东汉末年,一代名臣,将领之才,又博通经学,与皇甫嵩、朱儁二人并称为“汉末三将”,单听这响当当又有些“唬人”的称号,便可知,此人是个实打实的大佬级人物。但或许,很多人对卢植并不熟悉,介绍他之前,先说一说郑玄,两人均为儒学大拿

  • 如何概括梅饶臣的一生?他在诗坛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梅尧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宋一朝,文人骚客频出,读书人都以入仕为官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也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便成了读书人的人生攀途,也成了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在那时,一个才子,尤其是天下公认的才子,如果没能进馆入阁,那是要被惋惜和讥

  • 王禹偁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他对正义的坚持被后人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王禹偁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点绛唇·感兴》这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王禹偁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词。这首词,一改宋初词风的柔靡,写得清新自然,毫无雕饰,让人感觉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