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何扬名天下?

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何扬名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1/15 19:26:59

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扬名天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例如诸葛亮,没当官的时候也就每天窝在家里读书,为什么当时全荆州的人都知道他有才呢?刘皇叔也是听了别人夸他,才亲自去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这个穷书生,到底是怎么做到名扬荆州的呢?

我不太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但通过研究两汉之前的历史,我发现了古人成名的诀窍。这个回答就借着《三国演义》中名人诸葛亮的事迹,来告诉读者古人的成名之路。

在古代,如何名扬天下?

首先应该明白,何谓“名扬天下”?古时候可不像现代,现代有九年义务教育,每个人都要读书,个人想要出名,就需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古代,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难有学习的机会的,一是农事繁忙没时间读,二是家里穷请不起私塾的老师。

古代的所谓出名,就是在人数极少的“知识圈”出名,那些能接受到教育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想在一个小圈子里出名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就比较少,成功率也就比较高。

刘皇叔知道诸葛亮有才,可不是听了老百姓的夸赞,而是他从荆州的那些名士的口中得来的。

这样分析就可以得知了,诸葛亮只是在荆州的“名士圈”里有名。

诸葛亮是怎么做到的?

刘皇叔三顾茅庐,有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茅庐里的学童告诉刘皇叔说:我家先生有事出门了,或是出去游山玩水绘制地图去了。

诸葛亮这种人,难道真的不想做官吗?他用毕生的经历去读书,他关系天下大势,难道他就不期待能有个明的君主任用他吗?

所以诸葛亮不是不想见刘皇叔,他只是想考验皇叔的耐心。

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诸葛亮两次不在茅庐之内,他到底跑哪里去了,他去干嘛了?

游山玩水、绘制地图都是虚言,他实际上是去见那些荆州名士去了。

古代的名士们,动不动就十几个或是几十个聚在一起游山玩水,他们大多没有一官半职,又大多都想出人头地,难道就真的都耐得住性子,每天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那山水之间吗?

游山玩水不只是一种娱乐的项目,更是一种交朋结友的方法。

比如说某个名士与当地太守很熟,他身边就必定会聚集一大批学士。

那些人聚在他身边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通过他的推荐,而得到太守的欣赏。

况且古代知识圈内的人太少了,朝廷需要这些人效力,谁能保证某人突然就飞黄腾达了呢?

古代有句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比如有几十个名士经见聚在一起,如果其中有一人飞黄腾达了,那就代表其他人也离飞黄腾达不远了。

一个人去朝廷做官,必定会结交大量的公大臣,那些王公大臣也需要有人效力,有的需要辅助自己的谋臣,有些需要献计献策的食客。

人才需求是不间断的,只要你有机会,就可以出人头地,而结交大量名士圈的朋友,就能把握更多出名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襄子和赵惠文王,废长立贤上位,最终成为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襄子和赵惠文王是如何上位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原本只是晋国大夫的赵、魏、韩取代了晋国的位置,并列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赵襄子生在赵国开国国君赵籍之前,但他为赵国的创立奠定了基

  • 明朝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躲避了朱元璋的疑心与猜忌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以及军事统帅,从一个乞丐、放牛娃,到建立明朝政权,可谓是千古一人。从开始打天下到统一天下,他的身边都有一群跟随他,誓死守卫他的部下,并且也能一起共患难。但是等到明朝的政局逐渐稳定后,朱元璋的一

  • 张岱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用写书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五日,张岱出生于浙江山阴县。张家有座寿芝楼,墙上挂着一支笔,取下来写字,写啥都应验。没孩子写生孩子,病了写吃啥药。张岱母亲写了想生孩子,神笔让她去某地取颗仙丹,吃了,便生下张岱。张岱初

  • 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京城惊现妖物夜出伤人事件,京城上下一通忙活,最终却是一筹莫展。明明是官员无能,却反而怪到皇帝头上,认为这是皇帝本人不修德政所致。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商

  • 高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被叔叔夺位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也是北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一年就被叔叔杀害,年仅十七岁,他就是高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高殷出生于545年,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史料记载他聪慧过人、温润开朗且饱读诗书,颇有君王的风度,那如此有天赋的皇子为何最

  • 被“偏信”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宋高宗为何是典型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典出《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我们将这句话引申一下,可以将其视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心,任何一个人

  • 猫鬼之案是怎样回事?为什么会成为隋文帝政治清洗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猫,在常人的印象中,大多是乖巧可爱的小精灵。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一种叫做“猫鬼”的诡异传说,几乎把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了恐惧的阴影之下,连当朝皇后都深受其折磨。因为它的存在,曾经权倾一时的独孤家族在朝中基本覆灭,这究竟是鬼

  • 张齐贤是怎样的一个吃货?他又是如何升任宋朝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论衡·别通》有语:“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后人将这句话提炼为“酒囊饭袋”一词,形容一个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严格来说,一个人吃多吃少与其是否有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如果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很有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肥胖,从而行动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看刺客豫让如何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着一篇春秋晋国豫让为其主智伯复仇的故事,他两次刺杀赵襄子,第二次不惜毁容来刺杀,但是最后都失败。春秋末期时期,晋国的国君晋出公没有能力,由中行家,韩家,范家,魏家,赵家六大家族掌握实权。而这六大家族也是明争暗斗,各自都在明争暗斗。豫让早年最初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但是籍籍无名,

  • 童贯只是个宦官,他为什么能成为宋朝最高军事执政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童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家对于童贯的印象,大概都来自于《水浒传》。小说中,童贯是一名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这当然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并不全面。事实上,童贯算得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宦官之首,曾经掌管大宋兵权二十年,带兵平定叛乱,颇有大将风范,最后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