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我死之后,大明必亡 魏忠贤死前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我死之后,大明必亡 魏忠贤死前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33 更新时间:2024/1/1 6:40:42

魏忠贤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圈内流行起一股为古代名人“翻案”的潮流。在这股潮流之下,诸葛亮岳飞等忠勇之士被造谣抹黑;秦桧严嵩等奸恶之徒被强行洗白。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就享受了被洗白的待遇。

不少网络文章称,魏忠贤忠于皇帝,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损害了东林党人的利益,备受抨击。崇祯皇帝登台后,处死了魏忠贤。魏忠贤在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我死之后,大明必亡。”没过几年,明朝真的覆灭了。到这一刻,崇祯皇帝终于醒悟了,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并且将其厚葬在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魏忠贤在临死时真的说过“我死之后,大明必亡”吗?

当然是假的。

首先,不管是《明史》《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正史资料,还是《明季北略》《水东日记》《万历野获编》《草木子》《今言》等明朝文人笔记,都没有记载魏忠贤说过这句话。只有一些胡乱编造的网络文章,提到过魏忠贤这句所谓临死遗言。

其次,魏忠贤生前干尽坏事,无恶不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明朝不断走向衰败,谁给他的自信,竟然敢说出“我死之后,大明必亡”这样的话?梁静茹吗?

1621年,魏忠贤在明熹宗朱由校的宠信下,逐渐飞黄腾达,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握有批红的权力,还掌控了东厂。从1621年到1627年,魏忠贤都干了哪些坏事呢?

魏忠贤得势后,重点打击了东林党人。1625年,熊廷弼案发,魏忠贤借此机会排挤和打击东林党人,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6人牵连其中,逮捕入狱,拷打至死。这就是震惊一时的“东林六君子”案。大臣吴怀贤、蒋应阳因为同情“东林六君子”,被魏忠贤找了一个借口杀掉。

不仅如此,魏忠贤还杀掉了熊廷弼和他的亲家吴裕中。此外,包括吏部尚书李宗延、张问达,礼部侍郎公鼐等在内的50多名大臣被革除职务,驱逐出朝廷。

这样就够了吗?不存在的。魏忠贤打击了东林党之后,使得朝廷里再也无人敢与他作对,开始收拾其他自己不喜欢的人:周起元、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周顺昌、黄遵素、李应升、颜佩韦、吴养春、刘铎、王国兴、韩火广、张问达、何士晋、程注、王之肕……他们并非东林党人,却不是被革除官职,就是被逮捕处死。

有的人,哪怕尊贵如皇亲国戚,也在魏忠贤的打击之列。

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女宁安公主生育了一个儿子,叫李承恩。李承恩得罪了魏忠贤,被魏忠贤诬告盗窃乘舆服饰等禁物,判处死刑。

皇亲国戚、朝廷重臣是如此,手中没有任何权力的民间百姓,更是动辄遭到魏忠贤势力的杀戮。魏忠贤所控制的东厂,在全国范围内活动,搜索对魏忠贤不利的言论。民间百姓稍有表现出触犯魏忠贤的意思,往往遭到剥皮、割舌等处罚。

魏忠贤掌权期间,朝廷内正直忠良之士尽被驱逐,阿谀逢迎之徒喧嚣一时,吏治堕入最黑暗的深渊,给国家制造了巨大的灾难。

第三,魏忠贤死于1627年,明朝亡于1644年。两者之间相差了17年。魏忠贤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左右明朝兴亡的大局?

明朝的覆灭,原因多种多样,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有清朝入关的打击,有整个朝廷官员的离心背德,但没有一样,是因为缺少了魏忠贤。事实上,如果没有魏忠贤祸害朝政6年,明朝不会迅速坠入腐败无能的深渊。

至于说崇祯皇帝曾经“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并且将其厚葬在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就更加荒诞可笑了。

冯梦龙《燕都日记》记载,明朝快要灭亡时,太监曹化淳告诉崇祯皇帝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皇帝因而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其实,早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曹化淳就经过崇祯皇帝的同意后,告假回乡,不再回到京城,他怎么可能在1644年向崇祯皇帝说出上面这番话?

同时,1627年崇祯皇帝下令收拾魏忠贤时,魏忠贤畏罪自杀,崇祯皇帝没有放过他,“诏磔其尸,悬首河间”。这是说,将魏忠贤的尸首碎尸万段。17年后,崇祯皇帝去哪里寻找魏忠贤的遗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继勋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为何却在北宋初年担任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王继勋,陕州平陆(今属山西运城)人,五代末年,北宋初年将领,是个有勇无谋的鲁莽武夫,因作战时经常使用铁鞭、铁槊、铁楇[guō]等兵器,故而号称“王三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继勋最初为河中府亲兵牙校,后汉隐帝在位时期,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割据陕西,发动叛乱,命王继勋

  • 在古代历史上县令是什么官职?他们是如何管辖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古代县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职官典·郡县》:“县令者,政令之长也,正五品;县丞者,文教职官也,从五品;县尉者,军事长官也,次五品”。在古代历史上,一个县的衙门工作人员真的不会像如今这么多人,但绝对不会像大家心里想象的那种十几个官吏就将一个县的事都给管了——

  • 姬胡齐:东周第四位天子,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周王室不能担负天子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 冤杀了于谦后,朱祁镇有没有醒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文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兵变。对于夺门之变来说,是一场围绕着明朝皇帝之位的兵变,最终的结果是朱祁镇从朱祁钰手中夺回了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夺门之

  • 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后,还杀死杨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宇文化及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扥人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于江都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杨广,史称“江都兵变”。那么,宇文化及为何要杀死杨广,而不让其作为傀儡呢?实力问题:宇文化及实力有限,隋炀帝杨广

  • 谯蜀:东晋后期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最后怎么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对于蜀汉来说,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等

  • 雍正帝最厉害之处是什么?他是否真的勤政爱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雍正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很多人受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影响,觉得雍正是一个极为勤政、爱民、节俭的伟大改革家形象。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将细细道来!要问雍正勤政吗?那必须的!但非要说勤政到把自己活活累死就有点胡说八道的意思了!论勤政,汉光武和明太祖绝

  • 朱能,靖难之役第二名将,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朱能,靖难之役第二名将,他的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称帝。因为燕王是靠武力夺取天下,因此登基后肯定要大封功臣。《明史》云:(丘福)敢战深入与能埒,(朱)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当年朱棣从北京起兵南下,身

  • 潘璋害死关羽黄忠两名大将,他是如何被关兴斩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潘璋为何却被关兴很轻松斩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演义中,关羽襄樊之战被逆转,败走麦城,苦等多日,没有援军后,他放弃麦城,准备突围,撤往益州。可惜的是,关羽被东吴潘璋部将马忠所擒,不久被杀。因此,关羽虽然不是潘璋直接擒拿的,可是他被潘璋手下马忠所擒,也可

  •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代善为何多次上奏斩杀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代善和儿子硕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努尔哈赤一生共生育16子8女,皇长子褚英和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母亲是元妃佟佳氏。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皇次子代善和他的儿子硕托。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无毒不丈夫。就是这位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后来的大贝勒代善竟多次上奏请求斩杀儿子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