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人也会被忽悠:诸葛亮也曾多次中计!

神人也会被忽悠:诸葛亮也曾多次中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3/12/8 17:23:15

导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他足智多谋,鲁迅曾称赞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见其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然而这样一个人却也有失足的时候,他也曾被人忽悠过。

网络配图

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刘备固然是位“仁主”,是“皇叔”,自己辅佐刘备肯定能够得到重用,但当时刘备手下“文不过孙乾糜竺简雍,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况且没有牢固的地盘,没有强大的军队,实力太弱,基础太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难度确实很大,所以诸葛亮心里犹豫,拿不定主意。

刘备第一次来访,诸葛亮躲了起来;第二次来访,诸葛亮出去“闲游”了。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干脆大白天猫在屋里睡大觉,不肯相见。张飞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想出了一条计谋,故意大声对关羽说:“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张飞的嗓门高,诸葛亮自然能听得见,想到张飞是个粗鲁汉子,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况且自己的房子是“草房”,哪里能经得起用火烧,只好翻身起床,出来拜见刘备,并为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跟刘备出山。

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荆州,拜见刘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琦对诸葛亮说:“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诸葛亮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懦弱无能的刘琦会使出这么一招,如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刎”,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好为刘琦出谋划策,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不见兔子不撒鹰,刘琦在得到了自己能够“活命”的良策后,才命人安上梯子,送诸葛亮下楼。

网络配图

刘备死后,诸葛亮全心致力于北伐中原,委派李严负责粮草供应。李严的手下都尉苟安因为喜欢喝酒,解送粮米时耽搁了十天,被诸葛亮“杖八十放之”。苟安因此怀恨在心,连夜投降了司马懿。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懿曰:“虽然如此,孔明多谋,汝言难信。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那时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安曰:“但有甚事,即当效力。”懿曰:“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

苟安允诺,径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三国演义第一百回)西蜀皇帝刘禅听到诸葛亮想谋反的传言后,非常担心,但又没有证据,在宦官的挑嗦下,只得派使者星夜赶赴诸葛亮的军营,告诉诸葛亮“眹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让诸葛亮火速回成都。就这样,诸葛亮在军事上连战连捷的大好形势下,只得服从命令,忍痛割爱的放弃了攻取中原的战机。

诸葛亮在北伐中遇到的最强硬、最顽固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为了拿掉司马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诱惑司马懿出兵对打。但是精明的司马懿却“吃一堑,长一智”,甘心“忍辱负重”,不管你诸葛亮再怎么羞辱、挑战,我就是坚决不和你交手。软硬都不吃,司马懿铁了心的坚守不出,诸葛亮即使谋略再深,计策再高,也着实没有办法。无奈之余,诸葛亮只得运用“下三滥”的手段,派人把一套“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连同一封措词极度羞辱的书信送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看了女人衣服和书信后,“心中大怒”,这可是对一名将军莫大的嘲笑,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司马懿转念一想,马上看透了诸葛亮的用意在于让自己出战。于是装着很高兴的接受了诸葛亮的“礼物”,并重赏了使者。使者起初看到司马懿生气的样子,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呢,想不到司马懿不但不杀他,反而对自己高标准的接待,未免心花怒放。

网络配图

精明的司马懿揣摩透了使者的心理,于是不失时机、将计就计的向使者打听蜀军军情,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本来想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出兵,不料司马懿不但没中计,反而获得了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长久的最高军事机密,这一机密的泄漏,无论是对诸葛亮本身而言,还是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言,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此刻,心理脆弱、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并由此而变的“神思不宁”,以至于旧病复发,最后死在了五丈原。

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的这些中计显然是源自于内心的“人情味”,如果他连这都没有,我想诸葛亮也不是我们所钟爱的的那个诸葛武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帝因何而亡?揭秦始皇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在那里死亡的地方,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秦始皇长生不老之谜

    导读: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死亡之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秦始皇的死亡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死于“惊恐劳累”和“外伤诱发结核性脑膜炎”。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

  • 历史探秘:赵云和吕布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赵云和吕布哪个厉害,吕布见过赵云吗,吕布大战赵云谁更强

    导读:想必最近大家都被影视剧《武神赵子龙》所吸引了吧,在影视剧中我们看到了一身是胆的赵云,也看到了三国第一猛将吕布。那么,赵云和吕布谁更厉害呢?网络配图吕布比赵云厉害?民间有一说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巍,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其实吕布到底多厉害,看《三国演义》里面的描

  • 为什么刘邦死后的人事安排能让汉朝江山稳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为何死后的人事安排能安定刘氏天下?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网络配图吕后问高祖曰: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上曰:

  • 西汉奇才:官至丞相 靠喝人奶活到一百多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什么叫奇才,枢密使和宰相哪个官大,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传奇人物,不是汉高祖刘邦,不是战神韩信,也不是运筹帷幄的张良,而是名叫“张苍”的大牛。他到底有多传奇,让我们一起来了看一下。网络配图张苍,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人。据史册记载,生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在公元前152年去世,整整活了104岁。别说是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就算是现在

  • 闲话三国:蜀中无大将乃诸葛亮使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中无大将尽出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圣三国蜀汉传张飞擒敌战

    导读:在后三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当然,这句话是对廖化的一种贬低,因为,据正史考证廖化乃一代良将。但是,后汉时期,蜀汉良将确实稀少,什么原因造成“蜀中无良将”呢?有人说这一切是诸葛亮的用人不正确……网络配图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

  • 满清皇太子: 因人格分裂被废 终被囚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什么不把满族灭了,清朝灭亡满族活该被杀,皇太子的圈宠

    在清朝时期,皇帝在选择接继承人的问题上非常特殊,跟其他朝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不同。为了挑选出足以胜任的继承人,皇帝要从众多皇子中择优挑选。网络配图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能让各皇子都有做皇帝的机会,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和优秀。像康熙皇帝,是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雍正是康熙的四子,乾隆是雍正的四子。清朝皇帝基本不

  • 忽兰因为成吉思汗的宠爱而令儿子不能加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铁木真和忽必烈的关系,成吉思汗下一个皇帝是谁,忽兰忽失温在哪里

    忽兰是成吉思汗六位蒙古妃子中的一位。忽兰一生都极其受到成吉思汗的宠爱,虽然只是成吉思汗的侧妃,但是却受到比其他侧妃更加优越的待遇。忽兰妃,一个成吉思汉极其宠爱的女子,她对成吉思汗也从一而终,跟随他左右,无怨无悔。图片来源于网络忽兰妃之所以跟随着成吉思汗有着一个著名的故事。原本忽兰所属的是与成吉思汗势

  • 唐太宗并非孝子:昭陵并未获得“薄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亡于唐宣宗,唐昭宗是个好皇帝吗,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

    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窦皇后。唐朝建立后,被封秦王,后来积极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着自己的父亲退位。在位二十四年,649年,他得了很严重的痢疾,并很快死掉,死后葬于昭陵。李世民刚登基时,很是有作为。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

  • 爱哭的刘皇叔:他的用人窍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最容易哭的方法,孩子爱哭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母亲不讲道理胡搅蛮缠怎么办

    导读:三国里边提到刘皇叔大家都会想到他忠厚老实,对部下关爱有加,以至于手下部将兄弟都对他衷心耿耿。那么除了这些他还利用了什么手段去用人呢?网络配图一般说刘备会用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刘备有慧眼会看人,象关张这样没于市井的奇才他都能发掘,这种言论的代表作品是黄易的《三国异侠传》,赋予了刘备

  • 舌战群儒: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怎么说服孙刘联盟,诸葛亮说服孙权的故事,诸葛亮舌战群儒几个人

    导读:诸葛亮舌战群儒最终成功说服孙权抗曹,成为《三国演义》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这样,说服孙权的另有其人,诸葛亮游说孙权只是其中的一环。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