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城府背后的真实性情:自视甚高小视天下诸侯

刘备城府背后的真实性情:自视甚高小视天下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27 更新时间:2024/1/11 0:36:07

实际上刘备从来都没有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这可以从他在荆州和刘表喝酒失言中可以看出来。“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惧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备心里是多么的不甘心。

凡是读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东汉未年,政治黑暗。军阀混战。魏晋时期更是如此。所以才会出现竹林七贤这样的行为怪诞之人。他们表面上潇洒自如,实际上内心十分痛苦。他们之时其中的几个代表而已。我在读三国的时侯。觉得三国时期。不论是刘备,曹操,或者是孙权。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压抑自己。导致自己犯了一些不可改变的错误。或许正是这样。才使三国如此之精彩吧。

网络配图

刘备。他的身份就不用多说了。照史书来说,他应该是皇室后代。不过却很不走运。到了卖鞋为生的地步。然而他却不甘心安于现状。这个时期的刘备完全是一副古惑仔刚出江湖的样子。这时的刘备城府不是很深。但是却讲义气。所以张飞关羽等人在这时归顺于他。并且一直忠于他,证明他还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不爱读书,好结交游侠喜欢穿好看的衣服。喜欢打猎是这个时侯刘备的性格特征。从这些爱好可以看出当时的刘备经济上还是很宽裕的。至于钱是怎么来的。不用讨论太多。

随着时局日变。天下大乱。刘备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率领一帮人镇压黄巾起义。当上了一个小官。这当然不是他想得到的。他的外交才能的确也不怎么样。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想巴结上司结果不让接见,居然把上司打了一顿跑了。应该说这一时期是刘备的真实性格。接下来的事都知道。好不容易搞到徐州牧这个官当。被吕布给抢了。自己也狼狈不堪。这时的刘备可能也在反思。自己应该怎样应付这个乱世。完成自己的理想。所以在最后借曹操的手。杀了吕布,可怜吕布还以为刘备还记得辕门射戟的事。接下来,刘备又背叛曹操,投靠袁绍,刘备识人的眼光在三国可是第一流的。他当然知道,袁绍这个人不是那块料。可以想像,刘备这样的英雄要靠袁绍这种草包罩着。他自己的心里当然不高兴,可是他忍的住。

网络配图

和开始那个鞭打上司的刘备已经不一样了。他正在压抑自己的性情。他知道,在乱世中想按自己的性子来。是不行的。实际上刘备从来都没有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这可以从他在荆州和刘表喝酒失言中可以看出来。“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惧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备心里是多么的不甘心。也可以看出刘备的理想是想拥有自己的基业。匡扶汉室只是一个借口。终于刘表死了。看起来刘备可为荆州之主了。偏偏这时曹操又打过来了。只好逃难于当阳。后面跟着一大堆老百姓。

刘备为什么要带着老百姓逃。我认为,刘备当时的军队,只是一只人员集中的游击队。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自己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落难都有人相跟。他已经得到了他最想得到了。人和!在这一点上。刘备无愧于一个仁字。

网络配图

在打败曹操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基业。直到攻取西川之时,刘备压抑的性格终于暴发。一直图人和的刘备和自己的第二谋士庞统发生了小磨擦。先主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可以看出刘备当时的高兴和得意,自己像条狗一样。被人撵着东奔西跑。今天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自己多年的理想终于实现。居然有人敢和自己唱反调。当然会怒。接下来刘备否极泰来。当了偏安皇帝。万万人之上位列九五。从一个无名小卒混到现在。多么的不容易。这时的他,可以说是志得意满。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自我崇拜。所以,才会迫不及待的攻打东吴。这和前期极善听取下属意见的他可以说是判若两人。以为他真的就是天之骄子。以为凭自己的天威可以无所不克。结果大败于陆逊之手。一世英名也打上了一个大污点。蜀汉的事业也就此开始走下坡路。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也许是上天有意弄人吧。要他汉室江山发迹于西蜀,也要在西蜀彻底灭亡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李夫人 是汉武帝付出昂贵代价的艳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大都好色,究其原因是他们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随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女人(不一定是美女),而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用个现代词来说这叫以权谋私,不用白不用。作为西汉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汉武帝的风流倜傥绝对配得上“神童”二字,想他在青春期还未到之时,就已说出“金屋藏娇”的高级情场词汇,其“情商”水平之高

  • 赵楷:皇子偷偷参加科举考试竟然得了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科举制是我国的创举,此制度让寒门学子有了进阶之路,有了翻身的余地。在科举制度历史上还曾有过一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那就是宋朝曾有位皇子偷偷参加科举,竟然还得了状元,这个人是谁呢?网络配图赵楷(1101年-1130年),宋徽宗第三子,跟他的父亲宋徽宗一样是个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聪明伶俐,深得徽宗宠

  • 揭秘:斩将夺旗史上第一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但俗语讲乱世出枭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位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勇猛大将。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网络配图萧摩诃自幼随父亲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抚养长大。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

  • 司马迁是如何为李陵辩护的使汉武帝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一生的转折点就应该是为李陵说话这件事情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李陵自请五千兵马前去阻击匈奴,但是在浚稽山的时候李陵遭遇了单于军队的伏击。李陵以五千兵马,杀敌上万,最后单于的兵马集结的越来越多,而汉军的援军却久久都没有到,李陵被匈奴耗到弹尽粮绝,最后被迫投降匈奴,成为战俘。汉武帝希望李陵战死,李陵

  • 因迷信被忽悠的皇帝—宋真宗赵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据传宋真宗赵恒据说非常迷信神仙之说,还因此一直被忽悠,甚至还把神仙灭蝗灾的传说信以为真。好啦,各位看官跟着小编来一起揶揄一下这位帝王吧。网络配图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

  •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给予李广很高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叙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并对李广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这段评价可以说是史学评论中的经典。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广一生谦逊恭敬,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屡立奇功,但是最奇怪的是“李广难封”的时候,到死李广也没有一个爵位,而且李广的死也并非是自然而死,是因为受到了诬陷而受到处置被迫自杀的。

  • 西汉著名的军事将领卫青和李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李广都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俩人在征讨匈奴时,都立下很大的战功,后人在提到卫青李广时,免不了一番对比。从官爵来说,李广没有卫青的显赫。李广曾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年间担任将领,李广的最高职位为骁骑将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卫青在汉武帝年间,被任命为大将军和大司马,并被封为长平侯。所以,从功劳和

  • 历史上的刘邦真如世人所说的那般"痞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逝世至今,两千多年已如白驹过隙间悄然滑过,两千多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一朵泛起的浪花而已,其间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刘邦传奇的一生为历代所评价,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司马迁誉其为圣人,与尧帝相媲美。宋人苏轼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毛泽东更是盛赞刘邦

  • 李广为何不被汉武帝重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时期,七王作乱,吴楚叛军西进之时,梁国首当其冲。此时的李广作为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驰骋梁国,协同景帝之弟梁王打了几场胜仗,并且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李广所向披靡,一鼓作气,夺了敌方的主将之旗。无敌的李广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虽然他仅仅是个都尉,李广还是被前敌总指挥梁王破例私下授予了将军之印。这是

  • 嬴政到了晚年为什么不再自称为“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男女老幼,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一统天下的至高君主。嬴政认为,自己功兼三皇五帝,为表彰自己的无量功德,体现人君的至高权威,于是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同时把“朕”为皇帝的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