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与李渊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为何会反目

杨广与李渊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为何会反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35 更新时间:2024/1/16 9:06:41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广与李渊之间的关系如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李渊的太原起兵,给了隋王朝致命一击;在李渊占领长安不久,杨广就在江都被杀,隋王朝也走向了灭亡。

据史书记载,在这之前,杨广曾试图除掉李渊,他俩之间有什么过节吗?

二人并没有结下什么私仇。虽然杨广对李渊有过不善的言论、行动,但这都跟私人恩怨无关。

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小时候就应该互相熟悉。

北周独孤信,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老丈人,他有三个女儿都曾母仪天下:

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谥号明敬皇后;

四女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元贞皇后。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的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因此,《周书》中称,独孤家族“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通过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杨坚是李渊的姨夫、杨广是李渊的表弟(小三岁)。新、旧唐书中都记载,杨坚夫妻对李渊特别照顾,“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高祖就是李渊),依靠姨父母的特殊关照,李渊年纪轻轻,就陆续担任了谯、陇、岐三州刺史,积攒下了宝贵的政治资本。

由此推断,年纪相仿的杨广、李渊,互相之间应当早就知根知底。不过,杨广即位后,对这位表哥却不怎么友善,但这跟私人感情没什么关联。

魏晋南北朝以来,无论北方政权,还是南朝,勋贵家族架空帝王、篡夺权位都属于高发事件,也是政权更迭的常见模式,杨坚本人正是利用外戚的身份取代北周。

因此,隋朝建立后,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科举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削弱勋贵对政权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隋书》记载,杨坚在位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勋贵很少有得以善终的,充分体现出杨坚对统治集团内部势力的打压。

而杨广在位时,对于传统贵族的提防也毫不放松。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就因为受到猜忌,于公元613年趁着杨广亲征高句丽时起兵谋反。

因为这件意外事件,杨广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家族势力越发猜疑。出身贵族、世袭了家族爵位的李密,就是被他一眼看出绝非善类、心怀不轨,而被逐出朝廷。

公元615年,一个名叫安伽的方士预言:“李氏当为天子”,并且由此劝说杨广杀掉所有姓李的人。

这种一竿子打死所有人的提议虽然难以实现,但有针对性地除掉威胁,还是没什么难度的,李浑家族首当其冲。从北魏一直到隋朝,这个家族世代身居高位,此时的李浑担任右骁卫大将军,家族门第强盛、子弟个个身居要职。在宇文述等人的煽动下,杨广把李浑家族的32人全部处死,三族之内的亲属,都被流放边区。

而世代位居唐国公的李渊,也由于其过于优秀的表现,引起了表弟的怀疑。

李渊天生“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即极具亲和力,跟当初的汉高祖刘邦有几分相似。加上姨父母的照顾,他年纪轻轻就历任各个关键职位,饱受历练、积攒了丰富的人脉。

而杨广即位初期,对这位表哥也颇为依仗,他曾先后任命李渊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征为殿内少监;后来,升为卫尉少卿;远征高句丽时,李渊被安排负责在怀远镇督运后勤物资;而在杨玄感造反时,李渊临危受命,被紧急征召支援,统御关右诸军事。

不过,李渊也太不低调了,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姨父、表弟给的机会,却被他用来收买人心、拉拢豪杰,不被怀疑才怪。

有一天,杨广召见李渊,但后者半天没到。恰好,李渊的外甥女王氏身在后宫(古时不避讳亲上加亲......),杨广问她:“你舅舅怎么这么慢”;王氏解释道:“最近他病了”。杨广却回了一句:“那死得了不?”

李渊听说这事后,被吓得战战兢兢,也学当初萧何那一招,以喝酒、受贿来自污保命。

不过,随着天下大乱,杨广正处于用人之际,并没有真的收拾自己的表哥。公元615年,李渊被任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可以全权负责辖区内的官员任命。

而在东突厥背叛后,李渊再次临危受命,于公元616年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既要负责对抗突厥人,又要镇压农民起义。

不过李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公元617年,东突厥入侵马邑,李渊派副留守高君雅、马邑太守王仁恭带兵迎击,却败下阵来;因为这次失利,没多久,杨广命令李渊和王仁恭前去江都领罪(高君雅是杨广的亲信,不在此列)。

李渊非常害怕,加上他曾经让晋阳宫(杨广的行宫)的宫女陪自己喝酒作乐,两罪并存,此时不禁更加心虚。他正要策划造反时,杨广的宽赦令下达,李渊的谋反计划随之搁置。

但没多久,北方反叛势力刘武周攻占了汾阳宫,李渊以“武周据汾阳宫,吾辈不能制,罪当族灭”为由,除掉了忠于杨广的王威、高君雅,裹挟一众隋军将士跟随他起兵。

在李渊太原起兵前,虽然各地义军蜂拥而起,但发起者大多是地方豪杰、农民领袖(李密则只是个落魄贵族),隋王朝仍占据着统治核心区关中,隋王朝的骨干力量关陇贵族仍在。如果此时统治群体内部不出问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随着李渊的反水,标志着隋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与对立,原有勋贵集团审时度势,果断抛弃了失去人心的杨广,转而支持出于集团内的李氏,这就是李渊以区区三万人,能够顺利占据关中、进而吞食天下的阶级基础。

因此,如果单纯从历史记载来看,杨广并没有对不起李渊,但李渊却真的背叛了杨广。无论从君臣之义,还是亲戚之情来说,李渊都显得不怎么地道。不过在权力面前,亲生父子、兄弟尚且会自相残杀,这种表亲关系显得就更加脆弱了。杨坚、独孤皇后如果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岳飞组建的背嵬军,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催命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岳飞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纵观中国古代史,差不多每一个流落南方的中原政权,都有一个无比崇高的梦想,那就是“北伐一统”,但是同样的,它们也都没办法完成这个梦想,所以只能在梦里想一想。在当时,金国在北方各种欺负小朋友,南宋躲在南方瑟瑟发抖,中间还有个金国

  • 朱元璋在位时期鼓励娼妓事业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皇帝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总被人所津津乐道,就算到了今天仍然在流传。当然这里面有好的,也有坏的。就比如说朱元璋为了增加国家税收,曾大力发展过青楼业,并且还为青楼题过词的这件事情,一直都说得有板有眼。但本人有点不信,毕竟作为皇帝亲

  • 唐朝哪位名将的才能,是不输于秦叔宝等凌烟阁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朝名将任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唐朝的名将之中有一个人的才能,是不输于程咬金,秦叔宝等凌烟阁功臣的,但这位名将却鲜少为人所知。这位唐朝名将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老师任瑰。任瑰经历了隋唐两朝,其一生可谓是饱经风霜。但作为名将,任瑰依赖的并非绝世武

  • 徐世勣为何没有参与李世民的托孤?他又为何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徐世勣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只有51岁,但已经久病难医。这一年,房玄龄、萧瑀等朝廷重臣相继离世,对李世民打击很大。次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含风殿驾崩,唐朝最伟大的帝王走完了他23年的帝王生涯。李世民临

  • 张辽如果选择归顺刘备,五虎上将他排名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众所周知,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做到了曹魏外姓将领的极致。他本来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在吕布殒命白门楼后,归顺了曹操。演义中,如果张辽在吕布死后,看在刘备和关羽为其求情的情分上,背离曹操,归顺刘备,他能成为五虎上将之首吗?个人认为张辽当不上五虎上将之首,最多排第三,

  • 大理国的实力有多强劲?赵匡胤为何没对它们用兵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玉斧一划,大理段氏窃据西南3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理国是古代曾存在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国,由云南人段思平所建立,曾与北宋、辽、西夏等政权并立。宋太祖赵匡胤在位之时,曾经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北宋建国之初,最强大的敌人莫过于北方的契

  • 张辽和张飞相比 张辽有一战张飞的能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辽和张飞,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辽和张飞肯定有一战的实力。刘备驻扎小沛的时候,经常和曹操互通书信,商量剿灭吕布的事,有一次,信使被陈宫捉住,交到了吕布手里,吕布看了信大怒,马上派张辽,高顺带兵攻打小沛。张辽一直对吕布的为人不满,攻打西门的时候遇到了关羽,关羽说道:公

  • 历史上的丁谓是什么出身?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丁谓是什么出身?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丁谓在《大宋宫词》第七集中高调亮相:他出类拔萃的科考文论令皇太子眼前一亮,殿试答辩时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句句打动皇太子之心:“我大宋之国土,可成为子民栖居之家园,亦可成为杀人之修罗场!”他认为:“唯有让战求和,方能休养

  • 秦孝公临终前做了什么古怪的决定?商鞅从中意识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鞅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361年,法家巨子商鞅入秦,在国君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展开了十余年的变法运动,自此,秦国的命运被完全改变。可以说,秦国最后能够一统天下,与商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就是这样一位改变国运的大功臣,最终却被处以极刑而死。这样的结局

  • 辞官后的袁枚,他有着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枚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起袁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那个提出了“性灵说”的大才子。袁枚的诗作清新别致,散文哀婉真挚,骈文辞藻清丽,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佳作。但袁枚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清苦诗人,他的人生可谓是丰富多彩。前半生是科举界的一枚宠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