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是什么呢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4/1/20 7:46:53

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小,大宋皇帝较大汉天子的忧虑,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差异。

其实,赵匡胤没有刘邦心眼那么多,起初,他并没有在意武将们手中的兵权,他还是比较相信哥们义气的。

杯酒释兵权的始作俑者是赵普。这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军师,适时提醒太祖,得防着那些手握重兵、威望甚高的将军们,“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兵权”,这是赵书记(赵普担任赵匡胤的节度掌书记)给新天子治军的十二字方针。

说起来,并非赵普有多先见之明,军阀动辄扳倒当朝皇帝自己坐上龙椅的事情,在五代,属于家常便饭。这正是赵普替太祖担心的起因。而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证是,赵匡胤就是拥有无边的军权后,从人家后周七八岁孩子柴宗训手里,把天下“顺”到手的。你能顺别人的天下,就敢保证别人不会顺你的天下?道理很简单。

依照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危险主要来自两拨人,一拨是各自势力强大又有自决权利的节度使,另一拨便是赵匡胤曾经扮演过的角色——手握禁军亲兵统领大权的殿前都点检。

咱们先说殿前都点检。这个名称和职位的首创者,是后周世宗柴荣。亲军、禁卫,历朝历代的皇朝都有,朝廷直属,负责京师守备,宫廷宿卫,当然,最终目的是保卫天子的安全。周世宗觉得以往的禁军不足以确保政权不受侵犯,他下令重新招募和扩大这支特殊部队,进行更加严酷的训练。据说,当时招募的标准是,必须是所谓“强人”,只要是厉害角色,哪怕你从前是啸聚山林的强盗贼子。这部分人经过高强度训练,再优中选优,挑选武艺高强的,到柴荣身边担任殿前侍卫,组成地位高于亲军的殿前军,其首领即名曰“殿前都点检”。这支特殊的武装,装备精良,地位特殊,其统帅权力极其大,陈桥兵变的前一年(957年),赵匡胤担任的正是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这就不难理解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位置,是一个篡夺皇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位置。

节度使大家都熟悉,本意是指持朝廷旌节统一调度指挥,事实上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节度使起势于唐末,本来是替天子管理驻守藩镇的,时间长了,发现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自己原来可以说一不二,形同皇帝,帝王梦打这儿做起。藩镇节度使等军阀势力的渐渐崛起,最终导致了整个唐王朝的主弱臣强、枝茂干枯。

毫无疑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示赵匡胤,上述两类人,须严加防范。

赵普提醒时,赵匡胤开始还有些迟疑,哥们们会掀翻我吗?回到后宫一琢磨,情况确实还不容轻视。尤其是他梳理回忆起自个儿黄袍加身的一个个细节,再也坐不住了。随后便上演了那一出颇具传奇色彩的“杯酒释兵权”桥段。石守信、王彦超等一大批高级将领,“主动积极”地交回兵权,而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从此名存实亡,不再有人担任。

说“杯酒释兵权”颇具传奇色彩,是因为在老百姓和我们后人看来,赵匡胤这一招玩得轻松、玩得巧妙、玩得不费吹灰之力。其实,赵匡胤不这么认为,那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朕为了让这些人交出兵权,花费的可不仅仅是几杯水酒的代价。按照太祖在酒桌上承诺的条件,三大项支出是必须的:一是十数个将军人人得一大片良田,得建一座舒适安逸的豪宅庄园;二是许多如花似玉的妙龄美女,皇帝忍痛割爱任凭将军们挑选消受;三是,最他妈让朕心疼的,还得搭上自家儿女,假惺惺跟这伙哥们联姻——委屈孩儿们了,江山重要!

当一切如愿达成,天下逐步平静下来,赵匡胤的心里不平之气,愈发憋闷。天下都是俺姓赵的,凭什么我要拿那么些良田、豪宅、美女来跟你们交换呢?难道俺坐了龙椅,兵权还不名正言顺归朕所有吗?还需要俺掏腰包讨价还价收买吗?你们给我怎么吞进去的,就怎么给我吐出来!

杯酒释兵权之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亲手导演的第二幕戏更加精彩,这一招真令人叫绝,姑且冠之曰“灌醉掏银子”。

冯梦龙的《智囊》里记载有这么一段:“艺祖既以杯酒释诸将兵权,又虑其所蓄不赀。每人赐地一方盖第,所费皆数万。又尝赐宴,酒酣,乃宣各人子弟一人扶归。太祖送至殿门,谓其子弟曰:‘汝父各许朝廷十万缗矣!’诸节度使醒,问所以归,不失礼于上前否?子弟各以缗事对。疑醉中真有是言,翌日,各以表进如数。”

艺祖就是太祖,——有文艺范儿的皇帝。赵匡胤花大价钱收回兵权之后就后悔了,老是惦记着这伙人手里的银子太多了。怎么办呢?如法炮制,但这回,朕要给你们玩个更新鲜刺激的。

这一天,太祖邀请昔日的各位将军来喝酒,笑脸相迎,特命各位:不要在朕面前拘束,尽管放开了喝,今天这里没有君臣,只有老哥们聚会,不喝倒不算喝好。圣上开恩,各位受宠若惊,心花怒放,最后,个个喝得五迷三道,不省人事。这时候,太祖让人通知各位的家人来领人。将军们的儿子急急赶到宫禁,扶起瘫软如泥的父亲准备回家。且慢,太祖发话了,各位别忙着走,你们的老爹方才在朕面前答应说,每人向朝廷捐献一个亿(文),可别食言,明日快快送上。

第二天,各位将军酒醒了,头一件事是先问儿子们:昨儿个没在圣上面前胡说八道吧?有没有失礼的地方?儿子们焦急的却不在这儿,张口就问老爷子:皇上说你在酒桌上应承捐献朝廷一个亿,可有此事?

昨天酒宴上都说了些什么,此刻,将军们一句也想不起来了。君子面前无戏言,兴许说过,如不兑现,岂不是欺君?!又不能去跟皇上对证,没办法,每家赶紧抵押借贷卖房卖地,凑足一亿,照数上缴府库。

收兵权付出的成本,赵匡胤一桌酒菜,又囫囵赚了回来。——天王老子的便宜,从来都不是好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幸运的是十五岁就当太皇太后 不幸的是守寡近四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能够当上太皇太后的似乎都是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个才十五岁的太皇太后。她就是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说起来,上官氏在当上皇后的时候,年纪也很小,才六岁,还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她也是西汉历史上最小的皇后。不过她嫁给汉昭帝的时候,汉昭帝也才十二岁,古人虽然早熟,但十一岁

  • 风云人物:鲁国公程咬金他的三板斧威力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程咬金的三板斧全部叫什么,程咬金怎么当的皇帝,程咬金只会三板斧吗

    在以《说唐》为代表的系列话本及历史演义小说中,程咬金,字知节,小名一郎,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是一名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而且特别长寿,活了一百多岁,直至武则天政权垮台,且一生经历数百战,却从未受伤,被后世冠以福星之名供奉。据此改编的戏曲影视中,程咬金也是一个重要而可爱的角色。各种版本常有出入,下面

  • 母亲是妓女 父亲是皇帝 他杀爹继位 后又被弟弟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朱友珪也许是个略显生僻的名字。但提起他爹的大名,那肯定是如雷贯耳,神鬼皆知。谁啊?后梁太祖——朱温是也。这个朱温,可是个乱世枭雄,人中畜牲。说他乱世枭雄,是因为他以一介苦逼屌丝出身,一路冲杀,竟然登堂入室,成为300年大唐帝国的终结者,并顺手开启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五代乱世;说他人中

  • 刘备为何能称帝?且看刘母为其做的一件离奇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的蜀国,史称“蜀汉”。自公元221年先主刘备在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定国号“汉”起,到后主刘禅于公元263年降魏亡国,共传二帝,历43年,是三国中传帝最少、立国时间最短的朝廷。刘备仅当了三年皇帝就死了,儿子刘禅虽然无能,却在龙椅上坐了41年。蜀国的历史,其实是刘禅的历史。蜀汉比较有名皇家陵墓有

  • 使皇帝甘愿为奴仆 死后还让人把持不住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向来是不缺美女的,这些美女虽然倾国倾城,但不是成为他人之妻妾就是妓女,很少有多高的地位。即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很少能善终,皇帝哪天不高兴就废了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只是皇帝的“物品”。很多女人被沦为玩物不说,甚至要被戴上“红颜祸水”的帽子。但也有女人比较厉害,能把皇帝玩的溜溜转,皇帝甘

  • 解密:在“圣人”孔子眼里最漂亮的美女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庄姜成为文学描述对象,而她本人也是一个文艺女神,酷爱写诗。就拿《诗经》来说,虽然收集了上千年的诗歌,但淘汰下来,不过三百多首,她庄姜却占了五首,可见孔子不是一般地重视她深受卫国人喜爱却无奈结局凄凉庄姜嫁到卫国的场面,具有轰动性的效果。《诗经》里有现场实录。齐国公主千里迢迢而来,累了,停下车队休息,姜

  • 刘备声称是靖王刘胜的后人 那么刘胜究竟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演义中,刘备最爱炫耀的就是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人们从不敢追问,也不去怀疑,有了这样一个头衔,似乎做起事来格外顺利。那么这刘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此深得刘备喜爱?这是因为刘胜跟高祖刘邦和汉武大帝刘彻比较近,而且还是刘彻的哥哥。刘胜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名气自然不小,关键刘启

  • 朱元璋整顿官吏作风是什么?报告空洞要被暴打?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事后朱元璋苦笑说:“当大臣不容易,当皇帝又容易吗?我需要的是接地气、解难题的意见建议,可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没用的,真耽误事。”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

  • 14岁独孤氏为何非嫁一位矮矬皇帝 因为是暖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北周名将——独孤信,是土生土长的云中人(现在大同一带),拥有纯正的鲜卑血统。据说,他“美容仪,善骑射”,即使领兵带队还念念不忘打扮打扮、擦点儿香水。他成天弄得衣冠楚楚、油头粉面,军营里便送他一个外号——“独孤郎”。独孤信的老婆们总共生下六个儿子、七位姑娘。尤其是姑娘,个个儿如花似玉,国色天香。其中姐

  • 揭秘:朱元璋为何贬低孔夫子?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论语》,都说是一部天书,一部能治天下的天书,而宋朝宰相赵普认为凭借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于是,世上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之说。其实,这种说法出自《宋史》。相传大宋王朝的开国丞相赵普每遇政事不能决,便于归家后查阅家中箧里古籍,次日则问题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家人好奇,偷偷朝箧里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