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孝公对秦国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他是如何登基的?

秦孝公对秦国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他是如何登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3/12/12 4:03:59

秦始皇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除了自己的能力外,也离不开前六世帝王的努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羽秦六世当中的第一世-秦孝公嬴渠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以来秦国自从秦穆公荣登“春秋五霸”宝座以来,过得那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一则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戌边对抗西戎。秦国因为出身问题被各个诸侯国所瞧不起,没有存在感,区区养马马奴的后代凭什么和我中原的礼仪之邦相提并论。二则是由于秦国地处边陲,没有丰饶的土地,人口资源远低于其余国家,况且连年征战青壮劳动力死伤殆尽。在讲秦孝公之前不得不说一下他的老爹-秦献公嬴师隰。作为秦国的合法继承人,很不幸的是他的位置被他老叔祖夺走了,在外漂泊流亡二十九年。返回秦国继位为君以后进行多项改革;废除自秦武公赵说起秦国实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在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修筑城池;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秦献公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二十一年),秦献公下令秦军攻打魏国,夺取秦国的故土河西之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国境内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人,取得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秦献公在位期间的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作为秦始皇的太太太爷爷秦孝公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秦国的唯一且合法继承人。并非所有的国君都像魏惠王一样从他老爹手里面继承富饶的土地充足的人口和强大的军队。老爹秦献公由于连年征战旧疾复发不幸去世,秦孝公接过老爹遗留下来的烂摊子。继位之初外围强敌环伺,魏国兵强马壮意图一举吞并秦国,要不是在老爹死之前打赢少梁之战斩首六万,恐怕此时秦国已经沦为魏国的附庸了。另外还有世仇的义渠在北方虎视眈眈,做为当时南方的超级大国楚国也在不断的观望秦国形势秦国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在看当时的国内情况也是不容乐观,虽然老爹打赢了少梁之战,但是在此一战中秦国青壮死伤殆尽,民生凋敝大片土地荒芜无人耕织,秦内部贵族把持政权竭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从他老爹手里面接过接力棒力图富国强民恢复穆公霸业。秦孝公向山东各国发布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大致意思就是毫不避讳的指摘先祖的错误,身处穷困仍然要图谋霸业,凡是来秦国就职的士子秦国扫榻相迎不吝惜官职财帛。在秦孝公的感召下,大批关东士子来秦国就职,为秦国网罗了大批人才,其中就有堪称国士大才的商鞅。

商鞅本来是魏国国相公叔痤门下的客卿,公叔痤慧眼识人才认为商鞅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所以向魏惠王举荐,期间不吝赞美之词,魏惠王却认为公叔痤人老病重糊涂不已,并未予以采纳,所以错过了这一大才,这才有商鞅赶赴秦国变法之因由。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间见孝公。商鞅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指责商鞅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五日后,商鞅再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孝公不能接受并再次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第三次会见秦孝公时用霸道之术游说,获得孝公的肯定但没有被采用,但商鞅此时已领会孝公心中的意图。最后商鞅见孝公时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的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 景监不得其解,向商鞅询问缘由。商鞅说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主要有哪些内容呢?实施变法期间颁布垦草令主要就是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 、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 等改革方略。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秦太子嬴驷犯错也予以重罚:处罚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分别处以劓刑,实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大的增强了国民变法的信心。

秦孝公在位期间变法图强,国力逐渐强大,在武力上击败魏国收复河西失地,与楚国联姻结盟,迁都咸阳,依据崤函之固东出函谷吞并六国的大策略已然形成。秦孝公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与商鞅君明臣贤可谓佳话。秦孝公的变法为秦后世之君留下了宝贵的人口土地强大的军队,秦后世之君就是在商君之法乃秦国国法的遵从下才能东出函谷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宋时期的六贼分别是谁 他们被杀后为何避免不了靖康之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北宋六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六贼到底是谁?宋钦宗斩杀六贼为何还是没有避免靖康之耻?“六贼”之名,最早出于宣和七年(1125年)太学生陈东的上书,只是当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金人都打上门了,宋代也忙着改朝换代,所以就没有处理这“六贼”,让他们活了下来。等金人

  •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他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嬴驷,即秦惠文王,他登基后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纵观秦国历史,秦惠文王一朝使得秦国大面积开拓疆土,天下列国争相称王,开启了由公侯国到王国的时代,进一步削弱了周天子对天下的掌控沦落为名义上的傀儡。大家所熟知的人物纵横家张仪犀

  • 探索宣太后一生的爱恨情仇,她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秦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女性,一位是生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赵姬,另一位就是秦昭襄王的生母宣太后。下面为大家带来宣太后一生的爱恨情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好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宣太后的称谓,但是提起另一个称谓可能看过影视作品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芈八子。秦国宣太后是去世以后给予的

  • 从三箭定天山到脱帽吓退百万敌军 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唐代薛仁贵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仁贵作为大唐的军神,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三箭定天山,一脱帽吓退百万敌军,征战沙场40年却几乎没有败绩,功勋卓著被称为“大唐军神”,那么薛仁贵的武艺到底有多厉害?他的一生又有的传奇故事呢?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他是北魏河

  • 李建成要是坐上皇位的话 李建成能开创出大唐盛世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唐代李建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李建成做上皇帝的话,李建成能开创大唐盛世吗?好多人想当然以为唐初是明清,君权稳固,夺嫡不过是帝室家事。其实唐初承接的是数百年的大分裂,隋短暂统一又分裂,期间皇权易主权臣秉政是常态。干好了是汉,干不好就是晋。李世民恰

  • 秦昭襄王的一生有多精彩?他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嬴稷,即秦昭襄王,他作为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且在位时间较长的君王,一生非常精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秦武王洛阳巨鼎英年早逝,膝下并无子嗣,所以才有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不然在嫡长子继承制之下,秦国王位对秦昭襄王来说绝对是遥不可及的。不同于土生土长的父祖,秦昭襄王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

  • “奋六世之余烈”分别是哪六世?他们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代名士贾谊在《过秦论》中曾这样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在贾谊看来,秦始皇通过秦国六代君主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长远的发展,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那么,秦始皇之前的“六世”分别是谁呢?他们

  • 在古代皇帝为何大都短命?康熙和乾隆为何能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古代百姓人人都羡慕天子,那是个权力达到顶峰的君王将相,拥有对管理国家的绝对话语权。可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这个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文武百官、天下百姓,有时候还得疲于应付外敌入侵,皇帝也是人,他们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权衡这些身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移出太庙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移出太庙的皇帝是谁呢?答案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在1425年登基后,仅十个月后就因病去世了。一百多年后,又被他的后代嘉靖帝移出了太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细究朱高炽的生平,其实是可圈可点的。中国历史上称“仁宗”的皇帝,总共只有六位,而朱高炽是明

  • 刘襄作为刘邦长孙又在诸吕之乱立下了大功 最后为什么无缘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襄和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长孙刘襄在诸吕之乱立下了大功,刘襄最后为何无缘皇位?刘邦的长孙刘襄,虽然也贵为一方诸侯王,但却对西汉帝国的皇位存在一种执念。当然,皇族子弟想当皇帝,也算是人之常情,但是刘襄的心态不一样:因为刘襄觉得,自己才是最有资格的皇位继